中医养生论文

浅 论 中 医 养 生

周启贤 20142028330102

摘 要: 中医防病健身有其独特之处, 仅就中医养生特色作粗浅探讨, 其特点有: 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 辨证施 养,药食并重; 形神统一,动静相济; 修德修道,身心并养; 调和阴阳,防患未然。

关键词:中医养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变化, 人们对防病健身、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 而从生活中总结提炼并验证流传的中医养生尤显其重要意义。几千年中医对人们自身的养生措施研究至深, 开拓至广,形成了令世界感叹的根深叶茂的养生学, 它是一种在自然哲学指导下, 中医之养生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养生的文献浩若烟海, 养生的思想包容了道、儒、佛、医、墨、法、兵、阴阳诸子百家, 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医防病健身有其独特之处,特别主张自己学会养生之道,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 正如5遵生八笺6中说“我命在我:, 不在于天, 昧用者夭, 善用者延。”人的生老健病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是否遵循自然规律养护身体。本文就中医养生特色作粗浅探讨如下。 生物医学工程2014级1班

1 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关

系,要健康长寿就应 道法自然,人防病健身的关键就是顺应自然,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要健康就应顺应这个规律,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正如素问:

“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说明中医学非常强调适应四时,顺乎自然的保健养生原则。“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1]”

2 辨证施养 药食并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当人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未病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恢复期,中医调养深入民心, 其作用决不低于治疗。中医调养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有按寒热分、有按阴阳分、有按五行分、有按脏腑虚实分、有按地理位置分等等,量体裁衣, 因人而异。中医调养着眼于证,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由症状主诉、舌、脉等进行辨证,根据证施行调养。而食物、药物均有四性五味, 如偏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苦味辛味的食品以助阳气的生发,偏阴虚体质的人则可以多吃酸甘之品以养阴。药食同源, 一般食养为先, 然后体质偏颇明显者,可用药调[2]。

3、形神统一 动静相济

中医认为形神合一, 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 而且还要注重精神的保养, 使得形体健壮和精神充沛, 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历代养生家都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 主张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神明则形安以调神为第一要义, 守神而全形就是从调神入手, 通过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而促进形体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中医养生有动以养生, 静以养神之说, 主张动静结合,

形神共养,刚柔相济。 生命在于运动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止早衰。静净养神,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说明精神宁静,神气安和, 恬淡寡欲, 就可以真气调顺,益寿延年。

4 修德修道 身心并养

根据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

弱现象,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中的作用,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太上贵养神,其次才养形。中医思想脱胎与道儒等诸子百家养性的思想在先秦时代道儒学说中就有体现,道家提倡清心寡欲, 无欲无为, 强调的是思想的自由, 精神的超脱; 儒家提倡仁义忠义, 强调道德修养。历代养生家都重视修德修道, 修心养性,修心又称养性, 修身又称养命。如晋代养生大师葛

洪倡导外求肉体生命的延续, 内求心灵的纯化,通过身心双修, 实行人的生命外在与内在的双重超越, 使之升华到一个至高的境界。并主张养生不可贪大略小,不以善小而不为。如葛洪极言治身修性, 务谨其细, 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 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亿也。若能受之于微,成立于著, 则几乎知道矣。

5 调和阴阳 防患未然

阴阳作为哲学概念被引入中医学中, 中医学把人的正常状态看作是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 疾病状态看作阴阳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方失去平衡的结果。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无论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还是自我锻炼、药物调养, 均以阴阳协调为宗旨。 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即指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疾病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自身, 一切有利于维护正气、抗御邪气的措施都能预防疾病和早衰, 预防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历代医家强调摄生保养于患病之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总之防患于未然。具有 50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医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 至今仍在人类的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养生有其独特之处,重视以人为本, 人是调养的中心,神是人之本。养生宜顺应自然规律,心身双修, 阴平阳秘,药食并调, 动静结合。中医养生理论是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和实践结合古代哲学思想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即使在科学高度发达的现在也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不断的挖掘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 盛星明. 浅谈天人相与中医养生 [J ]. 中医杂志, 2003, 44( 2 ) :157.

[2 ] 邓大学. 中医养生八法 ) 献给热爱生命的人们 [J ].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 14(6): 525.

 

第二篇:中医养生论文 (4)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及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以下这几篇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是有论文动力从网上收集并整理的,如需更多的中医养生学论文,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免费咨询。

【中医养生学论文范文】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摘要:《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着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各个学科,尤其对中医学的深远不可小视。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今就《周易》哲学的“天人相应”、“居安思危”、“潜龙勿用”、“反身修德”,与中医养生的“四气调神”、“防微杜渐”、“不妄作劳”、“德全不危”作一浅探,以明《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巨大贡献。

《周易》是古代着名的哲学着作,自古以来,倍受推崇,被尊为群经之首。正如《四库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1]显而易见,《周易》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古老文化的奠基石,当然中医学也不会例外。明代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可见中医学从一开始就与《周易》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就《周易》与中医养生作一浅探,以求学者之斧正。

一、《周易》“天人相应”与中医“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是《周易》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丰卦·彖传》即蕴涵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

   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至此我们看到:《内经》的作者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诺言,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不危。他们之所以不反向运动,是深知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曲时者,万物之终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二、《周易》“居安思危”与中医“防微杜渐”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坚冰至。”以上两则经文的意旨提醒人们:事物的总会由量变达到质变,而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必须“见微知着”,“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惧以始终”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语,《系辞传》还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