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格言

美德格言

1、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2、勇敢对于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气质。——鲍斯威尔

4、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神曲》

7、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得到它的根底的。——弗洛姆

8、一般地说,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的那种敏捷的感觉。——伏尔泰

9、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10、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1、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12、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15、虽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数美德的双亲。——柯林斯

16、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17、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第二篇:传统美德格言:好学篇 勤俭篇 贵和篇 学习资料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好学篇

好学就是喜爱学习,这是古人极力赞美的一种品质。孔子就以好学著称,他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并曾自信地说,即使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有在“忠信”方面赶得上他的人,只是不如他好学罢了。他把“学而时习之”看成是一大乐事,并主张学与思相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之后的儒家都很重视学习的作用,荀子还专门写了《劝学》一文加以论述。学习,作为人类进化的需要和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在现代社会,更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终生事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处】《论语·学而》。

【大意】学了然后按时复习,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

【提示】“说”同“悦”,愉快或高兴的意思。孔子把经常不断地温习作为基本的学习要领。在他看来,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渴望得到知识,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应当是一种精神享受。知识是无穷尽的,每一次重新温习,都会有更新更深的体会。世界上从没有聪明到学习一次就把知识全部掌握的人。所有的人都要不断温习已学的知识,才能不断有新的心得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处】《论语·为政》。

【大意】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

【提示】孔子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化作自己的认识,学得再多,也是一片混沌,懵懂茫然;反过来说,思而不学,就不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也就没有了思的基础,必然流于肤浅,最终无所成就。孔子认为学习的理想境界是学与思的结合,要在学中勤于思考,在思考中努力学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处】《论语·述而》。

【大意】努力学习而不厌烦,谆谆教诲别人从来不觉得疲倦。

【提示】这是孔子对学生讲学时关于教与学的名言。要求学习的人和教书的人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习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学习者要有韧性,不怕困难,不能半途而废。教者则要有耐心,循循善诱,有认真负责的精神。明朝的启从小就在家研究农业,中年后到北方从事农垦,见到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时,又对西方天文、地理、军事、机械学大感兴趣,成为精通科学的全才。他一直到老年还“下笔不休”,每天撰书到“夜半乃罢”。启学习一生,著述丰赡,成为后人的楷模。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处】《论语·公冶长》。

【大意】聪明而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

【提示】学问不过是两件事,一是要学,二是要问。即使天资聪颖,如果不学习也不会成才。无论是学问不如自己多的人还是社会地位不如自己高的人,都应该虚心向他们请教,汲取他们的知识和智慧,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增长见识和才干。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出处】《论语·泰伯》。

【大意】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并勤奋学习,誓死保全它。

【提示】这句话所说的“信”是指信仰儒家所倡导的“道”。所谓“笃信”,就是坚定信念的意思。孔子用这句话,称赞历史上尧、舜、禹和泰伯这些古代圣贤的高尚品德。他把诚信、好学和守道当做一个人一生都应遵守的做人准则,可见他对勤学的重视。明末的宋应星,自幼聪颖好学,几岁就能作诗,少年时代熟读经史和诸子百家之书,以后又专心研习天文学、声学、农学和工艺制造等理工科书籍。他经过一生的学习探索,写成了《天工开物》,这部书被公认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出处】《论语·卫灵公》。

【大意】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那是没有用的,还不如去学习。

【提示】这是孔子一生学习和研究学问的经验总结:不学习而冥思苦想,花费了再多功夫也不管用,还不如钻研书本,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这里没有否定“思”的重要性,而是说一个人如果好高骛远,终日耽于幻想而不坐下来好好读书,要想有所成就是不可能的。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出处】《论语·子张》。

【大意】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地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提示】这是《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夏的读书心得体会。在孔子的教导下,他的门人都有高深的造诣,子夏所提出的博学、切问、近思,就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他还提出学习要专注,要循序渐进,才能真正进步。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形容老师的博学高深“有如数仞之墙”。正因为孔子师徒都有广博的学问,而且善于思考,他们才学有所成,成为后世所景仰的人。

2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出处】《孟子·离娄下》。

【大意】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最后回到可以说出其要领的境界。

【提示】学习是一个由博返约的过程。“约”,即大意或要领。求学问就要博览群书,而且能够详尽地解释它,然后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将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在现代社会,这种学习能力显得更加可贵。面对浩瀚的书卷,激增的信息,汲取精华,博而能约,是每个学习者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孟子·尽心下》。

【大意】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提示】《尚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两军作战,血流漂杵。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小时候读书时,就善于独立思考。老师教他《大学》,以朱熹的解释为根据。戴震在学习过程中问老师:“您怎么知道《大学》是孔子的话,并且是曾子转述的呢?又怎么知道这是曾子门人根据曾子的意思记录下来的呢?”老师说:“这是朱子说的。”戴震又问:“朱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和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戴震于是又问:“周朝和宋朝相隔多长时间?”老师说:“一千几百年。”戴震说:“既然相隔那么久,朱子是如何知道的呢?”老师无言以对,觉得戴震这个小孩不简单。

学至乎没而后止。

【出处】《荀子·劝学》。

【大意】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终止。

【提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社会不断变化,知识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荀子这句话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出处】《礼记·学记》。

【大意】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提示】这是古代儒家论学的至理名言,以琢玉成器为喻,说明教人成才的道理,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学记》认为,要建立国家,成就伟业,一定得“教学为先”;要教化民众,敦美风俗,“其必由学”。对于治理国家来说,教育是根本。

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出处】《礼记·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要慎重地思考,做出精确的辨析,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实践。

【提示】这句话道出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讲的是求知的过程,“笃行”是要求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就要学会;问,就要弄懂;思,就要有所得;行,就要执著。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努力,就会不断增长才智和能力。

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

【出处】刘向《说苑·建本》。

【大意】好发疑问是智慧的根本,勤于思考是增长智慧的途径。

【提示】《说苑》一书主要借助于历史史实,发表议论,阐释儒家思想。《建本》一篇强调的是建立根本,重视起始。大到治国安民,小到读书做学问,都要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之上。这句话指明了学习过程中质疑和勤思的重要性。质疑是发现问题、深入理解的必要条件,勤思是形成正确认识的根本保证,所以它们是“智之本”和“智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处】《论语·述而》。

【大意】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

【提示】这是孔子论述学习的名言,从中可以看出他“学无常师”和“择善而从”的学习思想,也表现了他谦虚好学的美好品格。孔子的博学多闻,是和他这种好学精神分不开的。直到中唐时期,社会上还流行着耻于从师的观念,所以韩愈不顾世俗偏见,写了著名的《师说》一文,盛赞孔子,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日益分化,每个人都不可能全知全能。向别人求教,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越来越重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提示】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着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4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出处】《吕氏春秋·用众》。

【大意】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鉴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能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做事才可望臻于完美。近代大学者黄侃,精通音韵训诂之学,可是经学方面很薄弱,自己常常以为遗憾。后来他听说另一个年纪与他相仿的学者擅长经学,就马上提上酒肉,登门造访,倒地便拜,要求为徒,一点儿也不在乎自己名教授的身份,这样的好学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出处】诸葛亮《诫子书》。

【大意】为学必须静心,而成才必须好好学习。不学习不能使才能广博,而不专心致志的人,学术上也不会有所成就。

【提示】三国时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儿子名瞻,从小受到父亲严格的教育,能文能武,史书上说他既“工书画”,又很有见识。这句话见于诸葛亮给诸葛瞻的一封书信。诸葛亮在书信中,主要讲述了修身、养德、成才、求学的大道理,把修身和勤学放在重要地位;还讲到了时光不饶人,“年与时驰,意与岁去”,不要蹉跎一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处】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大意】读书超过万卷书以后,下笔写作就像有神佑助一样了。

【提示】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所以有杰出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十分好学。他自己说,在他七岁那年就背了许多古诗,而且自己写出咏凤凰的诗。以后又熟读西汉著名赋家扬雄和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植的作品。“读书破万卷”以后,杜甫终于写出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这些诗句提笔就来,如有神助,都是他多年苦学的结果。杜甫用这两句诗告诉人们,只有苦读勤学,才能有真功夫,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写作”。

行成于思,毁于随。

【出处】韩愈《进学解》。

【大意】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提示】韩愈的《进学解》是一篇专门谈学习的文章,是一篇给当时太学生入学时的训诫。当时韩愈是国子监教师。这句话强调事业是否有所成就,重在认真思考,勤思是学有所成的关键,而那些对学习不经心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圣人无常师。

【出处】韩愈《师说》。

5

【大意】圣贤没有固定的老师。

【提示】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就在于他们不只是向一个人学习,而是广泛地向所有人学习,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孔子曾经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老师,据说,他还拜七岁的小孩项橐为师,拜渔父为师,甚至还想请教楚国的狂人接舆。只以一个人为师,容易局限于一家之言,不利于博采众长,眼界和思路会变得狭窄,到一定程度就难以进步。相反,老师多了,可以学到不同人的长处,并且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所创新。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出处】唐甄《潜书·讲学》。

【大意】在求学的过程中,难能可贵的是有老师和朋友。

【提示】这句话的下面还有一句话:“师也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陟险之有助也。”这句话的大意是:有了老师,就好比在走路的时候有了向导;有了朋友,就好比在攀登险峰的时候有了帮手。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朋友都不可或缺。《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有那么多贤良的弟子,固然因为有孔子这样的名师,而弟子间的互相辩论、互相激励,也是学业得以长进的重要因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处】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大意】年少时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只能徒然地悲伤了。

【提示】这是告诫青少年不要荒废大好时光而应从小抓紧时间学习求知的两句古诗。我国古代许多名人都是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勤读、刻苦学习的好习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十岁前就读完了《尚书》《诗经》,后来又读了《楚辞》《庄子》,对《史记》里的故事能讲得头头是道。从古到今,少年时不努力学习,成年后就很难有所成就。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出处】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大意】人生年富力强的时候不会再来,一天之中也不会有两个早晨,趁着好时候赶紧努力,岁月可是不等人啊!

【提示】时间是宝贵的,生命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珍惜时间,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否则,等到年老时再后悔自己的碌碌无为就来不及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处】岳飞《满江红·写怀》。

【大意】不要虚度光阴,等到头发白了的时候,空自悲伤。

【提示】岳飞写这首词在当时是为了表达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紧迫愿望。后来,这 6

句词被广为传诵,主要是激励人们抓紧时间,干一番大事业,不要等到自己年老时一事无成,追悔莫及。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处】朱熹《劝学》。

【大意】青春年华很容易就消逝了,可学问上要想取得成就却很难,因此,应该珍惜每一寸光阴。

【提示】年轻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既易于接受新事物,也勇于创新,因此,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必须珍重青少年时的光阴,不能虚度青春年华。汉代的大思想家董仲舒潜心钻研《春秋》,三年里没有去家里的菜园子看一眼。后来,他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即使退休之后,朝廷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还经常征求他的意见。董仲舒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他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刻苦钻研分不开的。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出处】文嘉《明日歌》。

【大意】明天之后还有明天,明天是多么多呀!如果每天都在等待明天,那么所有的事都会成为泡影。

【提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懒惰成性之后,自己会不断地安慰自己,以为时间很多,先懒散一阵,之后再开始做事也不迟。但是事实往往是,延迟时日后,最终什么事都没做成。这首诗正是对人心理惰性的一种极好的描述与批评。

传统美德格言:勤俭篇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有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7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可见,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提示】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提示】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提示】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 8

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提示】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提示】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提示】这是唐朝的陆贽给皇帝上书中的话,旨在强调节俭的意义。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出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推而广之,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只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出处】《宋史·范纯仁列传》。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提示】“俭”和“恕”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常用的两个概念。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几年的丰收才有一年的积蓄,所以特别要节俭。对于官员而言,贪污受贿,不廉洁,往往是因为贪得无厌、迷恋奢侈生活,而俭朴的德行有助于抑制这种过分的欲望,所以,节俭是富国的重要国策,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径。“恕”作为儒家的一种伦理道德范畴,要求以仁爱之心待人。对官员来说,经常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就一定会得到百姓拥护,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9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朱柏庐《治家格言》。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提示】朱柏庐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提倡家庭教育。他的《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是一部专门教育人们勤俭治家的格言集。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首先是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我们的食物和衣裳,都来之不易,要通过种植者、烹饪者、纺织者的许多劳动生产出来,不能轻易浪费。所以,这段话成为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传统美德格言:贵和篇

贵和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崇尚和气、和睦、团结友善的文化精神。“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周易》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又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语》中也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话。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和”的作用。“和”,对于一个人的性格来说就是要心胸开阔,刚柔适中;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就是要和平共处、彼此融洽。古人贵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能与人和谐相处而能提出不同意见,小人容易苟同却不能与人和谐相处。贵和,一向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周易·系辞上》。

【大意】二人同心协力,其锐利程度可以截断金属。

【提示】这句话的后一句是:“同心之言,其臭(气味)如兰。”我们平常说的“义结金兰”就是出自这里。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里面提到梁山寨中有一座亭子,叫做“断金亭”。晁盖、吴用及阮氏三雄等七位好汉来梁山投奔山寨头领白衣秀士王伦,王伦自知才能不足,生怕自己头领之位不保,拒绝收留。此事激怒了林冲,他就在这亭子里火并了心胸狭窄、 10

嫉贤妒能的王伦,拥立晁盖为梁山泊寨主。施耐庵特意选在这个地方描写火并场面,是讥笑王伦不肯戮力同心干事业,违背了“义结金兰”的古训。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出处】《尚书·尧典》。

【大意】(尧)能够发扬才智道德,用此来亲善同族的人;同族既已和睦了,再辨明(部落联盟)百官的优劣;百官的优劣辨明了,又努力团结各诸侯国。

【提示】儒家经典《尚书·尧典》,是宣扬上古尧、舜时期天下太平小康景象的。那时候,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儒家的理想社会,而这一社会的形成,有赖于一个“和”字。家族和、百官和、万邦和,然后天下太平。而要人和,就要求人人都自觉遵守共同的社会准则、社会道德。古人主张“克明俊德”,也就是强调以才智和道德服人。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

【大意】亲近仁义而善待邻邦,是一个国家的国宝。

【提示】春秋时期,陈国和郑国都是中原地区毗邻的小国,时战时和。一次,郑国请求与陈国和谈,陈桓公没有答应。陈国的大臣五父就用这句话来劝陈侯,但没有被采纳,导致后来郑国的袭击。“亲仁善邻”这一贵和思想,是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原则,它倡导与邻为善,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在现代社会仍是人们乐于遵循的处世之道。

敬业乐群。

【出处】《礼记·学记》。

【大意】对工作兢兢业业并且要与别人和谐相处。

【提示】敬业乐群,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敬业是指对自己工作的极端认真负责;乐群就是要学会与其他人合作。一个人既是有活力的个体,也从属于社会群体。个人的创造要融于群体的进步中,群体的环境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君子和而不流。

【出处】《礼记·中庸》。

【大意】君子对待别人宽和但又不盲从。

【提示】古人把有较高品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对君子给予很大的尊敬,也有相应的要求。一般人没有理想,自然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很容易人云亦云,没有主见,随别人的意见而转移。君子虽然谦和,却有自己的信念,所以不会随波逐流。品行和善,看似温顺,然而内心刚毅,这才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君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11

【大意】良好的天气时令,不如良好的地理形势有利;良好的地理形势,又不如深得人心,团结一致。

【提示】这句话是孟子谈论战争时说的,集中体现了他的“仁战”思想。孟子认为,战争的胜败不仅在于天时地利,更在于“人和”。所谓“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如周武王伐纣,天下响应,一战而胜。孟子认为,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就是孟子常说的“仁者无敌”。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

【大意】如果同心协力,一千个人就会发挥一千个人的力量;如果人心各异,一万个人就连一个人的力量都发挥不出来。

【提示】这是说同心同德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周武王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王时,在誓词中说:“商纣王有成亿成兆的臣民,但他们离心离德;尽管我们只有十个治理国家的贤臣,但是我们同心同德。所以,我们讨伐商纣王一定会成功。”在牧野之战中,商纣王仓促调动军队,这些军队大多由奴隶、战俘组成,刚一交战,商朝的军队纷纷倒戈,周武王的军队直驱商都,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可见,凝聚力就是战斗力,一个团队如果丧失了凝聚力,将会不攻自破。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出处】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大意】单个人的力量脆弱,容易受挫折;集体的力量强大,不容易被打垮。

【提示】以前匈奴王的王子们闹分裂,匈奴王就把他们召集起来,给他们每人一枝箭,让他们从中折断。每个王子都很轻易地办到了。匈奴王又给每个王子一束箭,让他们折断,他们却都办不到了。匈奴王告诉他们,现在你们兄弟不和,每个人就像一枝箭,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如果你们兄弟团结,则如一束箭,没有人能宰割得了你们。这就是“单者易折,众则难摧”的道理。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出处】林逋《省心录》。

【大意】对待民众和气,对待下属厚道,对待别人宽容,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提示】宋代,李沆当宰相时,有一次遇到一个人拦住他的马,向他上书,指责他的过错。李沆说:“等我回家后仔细看看。”那人十分愤怒,跟在李沆的马后说:“你当大官而不能安定天下,还不引退,妨碍能人升迁,难道不感到惭愧吗?”李沆坐在马上再三表示恭敬与不安,说:“我多次请求引退,可是皇上不答应。”自始至终,李沆没有一点儿不高兴的表情。这样的人被称为有修养的人,别人也乐于与之交往。特别是在集体当中,上级对下级更应该宽容厚道,这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出处】《论语·颜渊》。

12

【大意】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提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别人的好事,要极力支持和赞誉;对于别人的坏事,不要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总之,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春秋时的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贫困时共同经商,管仲曾多分财物给自己,鲍叔牙从不计较,知道他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贫困。打仗时管仲曾当过逃兵,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是胆小鬼,知道他有高堂老母需要赡养。管仲为此深受感动,对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来两人都成为有成就的政治家。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出处】《庄子·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情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甘美得像甜酒一样。

【提示】在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它的意思是,君子的交情虽淡,但长久亲切;小人的交情虽甜,但很容易断绝。可见,在古人看来,纯洁的友谊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这样的友谊才会长久。有功利色彩的交情是势利之交,在这种交往中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