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议论文写作指导(因果分析、假设分析、对比分析)

高一级议论文写作指导

(三)

【常见的开头方法】 心论点或用这句话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例1、古人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乐山之挺拔峻秀,乐水之轻盈灵动。无怪乎一条青溪会引来诸如李白杜甫的驻足凝视,会令众多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骚客甘愿在此了却一生,不原再“误入尘网中”。(《水的联想》)

例2、(反问法)父母对孩子说“为你好”,于是便理所当然地将孩子扔进各种繁杂的补习班内;政府对民众说“为你好”,于是便理所当然地开展诸多所谓的“惠民工程”。这样的“为孩子”好,“为百姓好”,真的为他们着想了吗?真的为我们好吗?(《真的为我好吗?》广州市培英中学·江杰华)

(设问法)裹身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穿梭在信息交织如网的时代,面对每天如潮涌的语言,我们该相信谁呢?信他,抑或自己?(《信他,抑或自己》)

(对比法)生存是油盐柴米酱醋茶,生活是琴棋书画歌舞花。生存仅仅为了活着,生活却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生存与生活》

【实用的论证分析方法一】

因果论证法(也称分析论证)

就是从事物的关系上进行分析论证。可用原因来证明结果,也可以用结果来推导原因。这种论证方法,使材料与观点统一起来,具有雄辩力量。《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中关于“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一节说:“在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材料是要由观点来统率的。”运用由结果推导原因的因果论证法,阐明了观点和材料的辩证关系。

例1:论点: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因。 (修改)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 1

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方法:直接陈述原因]

例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

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

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方法:自问自答]

因果论证的几种基本句式:

之所以??是因为?? 为什么???因为?? ??,为什么呢?因为?? 因为??,所以说??

【实用的论证分析方法二】

假设论证法 在论证分析观点时,这种方法表现为就是从事物的条件关系上进行推理论证。可用条件....

来证明结果,也可以用结果来推导条件。假设论证中的条件,是一种假定或假说,而这种假定或假说一旦成立就必然会导致某种结果。这是一种间接论证方法,常常作为论证的补充和强调。 在例证时,这种方法表现为就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假设材料中

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的结果,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别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点的正确,总结了六国灭亡的教训。

例3:论点: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2

例4:论点:传递爱国情怀是我们的责任。

传递爱国情怀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我们的身上流着中华儿女的血,因为我们的肩上印着炎黄子孙的烙印,所以我们有责任去把这个承载着我们爱国情怀的火炬传递给后一代,让它生生不息,发光发热。

要是巴金没有心系祖国和人民,又怎么能写出哄动一时的长篇小说《灭亡》呢?要是他心里没有祖国,又怎么会身在巴黎眼前却看到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呢?要是他没有把传递爱国情怀当作自己的使命,又怎么能奋笔疾书,写下许多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呢?要是??巴金曾说过“不管你跑到海角天涯,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一份情怀你始终不能忘却,那是爱国情怀;是因为有一份责任你永远不能磨灭,那是一份传递爱国情怀的责任。

标志性词语:假如??, 那么?? 如果??, 怎能??

要是??,又怎么能?? 试想??、倘若??

【实用的论证分析方法三】

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当我们举出一个正面事例,其他事例或者现实生活中,却可能会出现与正面事例完全相反的做法,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更能够突显正面事例做法的关键,从而证明文章的观点。

例1:论点: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正反两例对比:阿斗与李世民)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太宗李世民----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切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

点评:先摆明观点,然后从假设角度做反面分析分析,再做正面的分析;再举正反两例形成对比,最后作结。

例2:论点:胸怀天下,对百姓负责,才是真正地送温暖。(同类事例对比:彭德怀与某局长)

19xx年回家乡视察,看到农民缺吃少穿,生计困窘,铁骨铮铮的彭老总流下了眼泪。现在,给一位贫病交加的职工送捐助款,对着镜头的局长却满面春风、笑容灿烂。同是深入百姓,了解民情,彭老总发自内心地关心百姓疾苦,若非忧国忧民胸怀苍生的情怀,若非反躬自省对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彭老总怎会流下情深意切的热泪心想着讨好媒体,标榜自己,没做出什么政绩出来,看到贫病交加的职工,不想想自己为对方做了什么具体的实事,反而对着镜头满面春风地“做秀”,真不知他何以能笑容灿烂!同是人民的父母官,彭老总留给人们的是永难忘怀的真情,而某局长留给人们的只是转瞬即逝的“温暖”。

点评:先列正反两例,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运用假设分析法,分析正面的例证与观点的勾连,再分析反面例证与观点的勾连。

3

例3: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一例含正反因素:孙膑的两种境遇)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点评:先列举两种不同的际遇,再从因果分析角度,指出其区别点正是论点所在;接着再从假设分析角度,指出坏集体对人才的抑制作用,好集体则使人才的才华得以施展。进而强调论点。

例4:论点:沉稳从无欲而来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注意:对比分析法,往往与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综合运用。

4

 

第二篇:议论文写作要点

议论文写作知识汇编

一、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两种论据:

(1)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统计数字等;

(2)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

律、公式和生活常识等。

3、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①例证法: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

②引证法: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言警句、定理公式等证明。

③对比论证法: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喻证法:用比喻的方法论证。

⑤归谬法: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倒对方论点。

⑥类比论证: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

明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段、篇的思路)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准确、严密。

二、拟题目

1、议论文的题目一般要提示论点或论题,论点型的题目要旗帜鲜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题目一般应在10个字以内。

三、拟写论点

1、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表述要求:

(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表肯定或否

定的判断句)。

(2)要绝对正确,要态度鲜明,要有点辩证意识。

(3)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

(4)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5)拟写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思考角度:

a/概念【常从对象和内容等方面考虑】

拟写分论点时,抓住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

b/原因【常从原因和目的等方面考虑】

拟写分论点时,应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原因,或

探讨此结论的意义、价值、影响(带来的效果、存在的危害)。

c/方法【常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考虑】

拟写分论点时,把中心论点作为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2、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分论点的方法

(1)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分解。

(2)按并列式分解。

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分门别类地提炼几个分论点。

如“诚实、友善、宽容、坚强、自尊自爱”,

1

“有同情心、有责任感、有自制力”,

“衣、食、住、行”,

“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

注意: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

(3)按对比式分解

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注意:两种看法为一正一反的关系,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4)按层进式分解

方法: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

如“自己他人社会(集体、国家)”、

“现象本质”、

“物质精神”等。

注意: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四、开头

1、议论文的开头段必须点明中心论点,且宜占100—150字。

2、常用的议论文开头方法有如下五种。

(1)反向切题法:要表达的观点与传统的一般的观点相对或相反。

(先“反向”肯定那些观点,再回头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中道理不言而喻,但我还要说“近墨者未必黑”,这主要取决于近墨者的自身素质。 (《近墨者未必黑》)

(2)复述切题法:先简要概括复述材料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 (《和而不同方为和谐》)

(原材料: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3)设问切题法:就所要论证的观点或话题提出疑问,然后在回答中进入话题或提出观点。 例1:人总是爱美的。然而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真正的美呢? (《谈美》)

例2:成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一个人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无论在什么境遇中,始终勇往直前、奋斗不息,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成才的关键》)

(4)释义切题法:在作文开头对有关概念的含义进行解释,在解释中提出或暗示出自己的观点。

例1: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许别人歧视自己。自大,则是自认为了不起,严重自大的人会发展到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的地步。我们提倡自尊,反对自大。

(《自尊与自大》)

例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说要走完很长的路程,必须从迈第一步开始。借此比喻无论要实现多么远大的抱负、宏伟的目标,都必须从踏踏实实的具体工作开始。的确,只有点滴劳动的积累,才有伟大事业的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类比切题法:摆出一个或几个属性相类的观点或事物,通过类比,提出自己的论点或要议论的论题。优点:使抽象的论点形象化。

例1:一块砖,一片瓦,微不足道;但是,千块砖,千片瓦就能建设起宏伟的大厦。一棵树,微乎其微;万木成林,就能吸烟滞尘,防风固沙。改变社会风气,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而这个责任,必须从我做起。 (《责任,要从我做起》)

2

例2:笋在顽石下奋力一顶,才有参天的劲竹;水在断崖上舍命一跃,才有轰鸣的飞瀑;人,也只有在生活中拼力一搏,才会有生命的闪光。 (《谈“拼搏”》)

五、议论段的结构

1、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括以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

语段示例: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2、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所用事实论据中与议论文论点最契合的思想内容和意义,即把事实论据“扭”到议论文的主旨上来,这一点是使用事实论据的关键。

六、分析事例的方法

分析事例,就是要对所叙事实作有针对性的分析,把论点和事例联系起来。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1、意义分析法:

举出事例后,从行为到思想,个别到一般,通过分析,提炼出事件的深层意义(紧扣中心论点)。 例: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

2、因果分析法:

以设问句的形式引出分析,从因果关系方面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

例: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所留下的“费尔马定理”至今还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3、假设分析法:

列举事实论据后,提出某种假设并就此分析结果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而论证观点。举的例子是正面的,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例: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高尔基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

4、比较分析法:

列举相似或相反的事例后,找出事例间相同或不同点,强化所论证的观点。

3

例1: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例2: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注意:事例宜高度概括,一般按“谁做了什么”格式概括,且应叙议结合。】

七、选例的角度

1、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

2、不同性质(正面、反面);

3、不同国别(中国、外国);

4、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

八、议论文结尾的要求

1、收束全文,升华主旨。(分总,层进)

2、激励号召,鼓舞人心。(好处、做法)

3、呼应题文,严谨结构。(照应题、文、材料)

4、简洁有力,富有文采。(多整句、短句、正说)

九、作文过渡的技巧

一、定义:过渡,是指文章中的层次和段落之间,表示连接或转折的方式。

二、过渡的作用:承上启下,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前后连贯。

三、过渡技巧:

1、用词语过渡:

(1)用方位词——以上 // 以下 // 此外 // 前面、后面 // 东、南、西、北。

(2)用序数词——首先、其次 // 第一、第二等 //一、二、三等。

(3)用时间词——去年、今年 // 过去、现在。

(4)用关联词语:

a、总分关系的——分述如下 //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总而言之、总之。

b、转折关系的——固然、但是、然而、不过、至于、反过来说。

c、补充关系的——另外、还有。

d、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因此。

2、用句子过渡:

常借助“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可是”等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来过渡。

3、用段落过渡,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几句话。

主要方法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