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的名句

史 书 上 的 名 句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汉书》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汉书》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后汉书》

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后汉书》

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 精诚所加,金石所开。《后汉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后汉书》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

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三国志》

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国志》

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三国志》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三国志》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国志》

全一人者德之轻,成天下者功之重。《晋书》

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滥者,乱败之恶也。《晋书》 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晋书》 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晋书》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变通革弊,与时代宜之。《晋书》

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威。《晋书》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

罚慎其滥,惠戒其偏;发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宋书》

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南齐书》

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而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齐书》

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梁书》

溪壑可盈,志欲无满。《梁书》

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陈书》 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陈书》 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魏书》

迷而知返,得道不远。《魏书》

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魏书》

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北齐书》

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北齐书》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

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道。《周书》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周书》

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周书》

化于敦朴者,则质直;化于伪者,则浮薄。《周书》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周书》

人生不得行胸怀,随寿百岁犹为夭。《南史》

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史》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北史》

审而后发,犹未为晚。《北史》

时不可再,机不可失。《隋书》

因人成事,其功不难。《隋书》

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隋书》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旧唐书》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旧唐书》

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新唐书》

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新唐书》

在善用,不在众。《新唐书》

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新唐书》

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旧五代史》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旧五代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新五代史》 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新五代史》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

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宋史》 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史》

上有忧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所由隆。《宋史》 恩赏明则贤者进,刑罚当则奸人消。《辽史》

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辽史》

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金史》 人之聪明,多失之浮炫。《金史》

教化之行,兴于学校。《金史》

学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德达材者也。《元史》 力无所用与无力同,勇无所施与不勇同,计不能行与无计同。《元史》

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择。《元史》

天下未尝乏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元史》 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元史》 待人以诚,人亦以诚待我。《元史》

富贵一时,名节千古。《明史》

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蝇之附骥,即千里

犹蝇耳。《明史》

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明史》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明史》 言路者,国家之命脉也。《明史》

人非有才之难,而非用其才之难。《明史》 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明史》

 

第二篇:七上名句

七上名句背诵

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

舞。 , , 。

2、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 。 ,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3、天上的风雨来了,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5、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

6、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7、成功的花, !

8、然而当初它的芽, , 。

9、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

10.东风不与周郎便, 。

11.潮平两岸阔, 。12、 ,归雁洛阳边。

13、海日生残夜, 。乡书何处达, 。

14、 , 。萧萧暮雨子规啼。

15、山下兰芽短浸溪, , 。

谁道人生无再少? , 。

16.折戟沉沙铁未销, 。

17.等闲识得东风面, 。

18、 ,寒食东风御柳斜。

19、绿树阴浓夏日长, 。

20、一年好景君须记, 。

21、 ,雪却输梅一段香 。

22、 ,枝间时见子初成。

23、青女素娥俱耐冷, 。

24、梅雪争春未肯降, 。

25、 ,万家忧乐到心头。

26、青山有幸埋忠骨, 。

27、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

28、 ,冷露无声湿桂花。

29、 , ,此事古难全。 1

30、起舞弄清影, 。

31、今夜月明人尽望, 。

32、《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离人祝福的句子

是 , 。

33、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3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35、然而又自失起来, 。 积累有关名句,各一句。(上下句为完整一句)

36、重阳: , 。

37、春节: , 。

39、咏月: , 。

40、思乡: , 。

41、爱国: , 。

42、 ,吹面不寒杨柳风。

43、春天像小姑娘, , , 。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44、 ,不见曦月。45、 ,不以疾也。

46、 ,猿鸣三声泪沾裳。

47、明月别枝惊鹊, 。

48、 ,路转溪桥忽见。

49、 ,听取蛙声一片。

50、自古逢秋悲寂寥, 。 ,便引诗情到碧霄。

51、 ,可以为师矣。52、 ,不亦君子乎。

53、学而不思则罔, 。

54、 , ,是知也。

55、 , ,是以谓之文也

56、三人行, 。

57、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8、盈盈一水间, 。59、迢迢牵牛星, 。

60、我寄愁心与明月, 。

61、 ,闻道龙标过五溪。 38、清明: , 。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