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

郑梅生 字:福 号:修正居士 怀胎十月痛,

庙堂十年寒,

入仕十分愁,

居家十刻念.

良师愿功成,

益友助波澜,

亲人盼平安,

我当思根源.

 

第二篇:知恩图报的故事

知恩图报的故事

小时候,母亲曾给我讲过很多小故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大都仿佛远行列车上的乘客渐行渐远,印象模糊,但有几个故事却时时撞击着我的心扉,它们曾是那样深刻地告诉我一个道理:要知恩图报。

(一)深海中的鱼

传说在广阔的深海里有一种鱼,雌鱼产仔后,眼睛会失明,不能再去寻找食物。在这期间如果没有食物,雌鱼就会饿死。为了鱼母亲不致饿死,那些刚出生的小鱼,就成群结队地游到母亲的嘴里,心甘情愿地让母亲吃掉自己。其实,它们何尝不知道是用生命在奉养自己的母亲?可是,它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下去。一个月后,母亲终于复明了。

(二)老鼠和大象

在一个茂密的森林中,生活着一头英俊的大象,它高大的身子像堵墙,它粗壮的四肢像四根木桩。有一天晚上,它出去散步,碰到一只掉在陷阱里的老鼠向它苦苦求救。大象疑惑地问:“你怎么会掉到陷阱里?”“一只野猫追我,我跑得急,一不小心就掉进来了!”老鼠沮丧的回答。“好吧!”好心的大象把长长的鼻子伸进陷阱,老鼠顺利地沿着大象的鼻子爬了上来。“我要报答你!”站在大象的脚边,老鼠大声说。大象哈哈大笑着走了。有一天,大象被猎人网住了,第二天就会被屠杀后运走,它伤心极了。那只老鼠听说这种情况后,立即连夜集合一大群伙伴不停地啃网绳,终于在天亮之前将网绳全部咬断,救出了大象。

(三)书生和蚂蚁

唐太宗贞观年间,一书生和几位同乡进京应试。途中在一座破庙里歇息并拿出干粮来充饥。正吃着,书生发现他的馒头上有一只小蚂蚁,他轻轻地小心把它捏下来。同伴们见状都喊叫起来:“把这可恶的蚂蚁捏死,因为它偷吃我们的干粮!”书生却摇了摇头,轻轻地把它放在地上,对它说:“去吧,可怜的小蚂蚁你肯定是饿了!”蚂蚁停留了片刻,飞快地爬走了。考完后,书生却突然想起,试卷中“主人”的“主”字少写了一点,成了“王人”,他气得捶胸顿足,直呼今年无望矣。但榜发下来后,这位书生却高居榜首。原来小蚂蚁知道这件事后就紧紧地趴在了试卷“王”字上,连主考官都没看出来。

(四)“结草衔环”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蛄蚂蚁所围困。杨宝可怜它,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精心喂养它,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我常常想起这几个小故事,也常常想起挂在母亲嘴边的一句话:孩子呀,做人要知恩图报。我崇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高尚,我敬佩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孝意,但愿我们每个人无论身处何境,都不要放弃一种美德——知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