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说课 研讨 PPT 教学 资源 论文 教学材料

说 课

孟连县民族小学 自春晓

我与三年级(3)班探讨的这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三生教育《生命 生存 生活》里生存单元中的一个活动:《安全万花筒》。

一、课前构思

我选择这个知识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安全是同学们生活中最热门的话题。2、让同学们在探究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存在更多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并自觉树立安全意识。

二、说教材

《安全万花筒》是“三生教育”小学三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生存教育”中的一个内容,而“生存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关键。他主要帮助学生增强生存意志和提高生存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把握生存规律,在意识层面上强化生存意志,在实践层面上提高生存技能,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生存问题。选择本单元的开篇课,相信能为今后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有所启迪和引导。

1、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为了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实际情况与活动内容,我把活动目标定为:(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方面隐藏的不安全因素以及一些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从思想

上远离安全隐患。(2)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成为安全教育的“小小宣传员”。根据目标,结合活动内容的特点,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通过探究活动寻找出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活动难点定位于:针对不安全因素,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案。

三、说活动程序

根据活动内容、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针对各因素,探究解决办法→汇报展示,多元评价→故事升华,提炼总结→ 收获,展示个性→ 全课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活动一开始我就给同学们

了提供一则安全教育的动化片和生活中熟悉的生活场景图,让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然后说说发现这些场景中隐藏的不安全因素。创设同学们熟悉的情境,这样更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使同学们产生学习兴趣,从同学们的话题中,我引出这样的话:我们“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太多了,你们能用学过的词语来概括吗?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引出本次活动课的主题“安全万花筒”。

(二)合作交流,达成共识。根据低年级同学好奇,求

知的特点,我采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就在第二环节安排同学们自由探索。这个过程,我仅仅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让同学们轻松自由的与同伴4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通过讨论后各小组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同

时在师生的共同总结后达成共识,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运动安全、娱乐安全、交通安全、用火安全、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用药安全等几大方面,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获得的知识有些零碎,为此,我有机引导,同学们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对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整理,得出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之后,要求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将讨论出来的成果写在小组的汇报单上。

(三)合作探究,以上不安全因素,说说能采取哪些办法解决。以4人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以上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各小组将本组探究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我尝试着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使评价的主体多元化,目的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故事升华,达成共识 。

此时同学们已经对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了解到一定深度,我为此让同学们带着“童言畅谈”中问题,伴着轻音乐聆听《宁宁的一天》这一故事,接着回答相关问题。因为苏赫姆林斯基曾经说: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思考的意义在于,同学们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在同学们认真思考发言的基础上引出“心语点灯”。《宁宁的一天》这个故事穿插在活动中我认为起到了归纳升华的作用,它向我们诠释了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随时都可能出现,只有像宁宁那样:遇到险境灵活机动,提高警惕,才能有效地防止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五)收获。我让同学们将本次活动课的收获用简短明了的话写成“我的安全宣言”。并到舞台展示,使同学们与活动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并把活动又一次推向一个高潮。

(六)全课总结

四、存在的不足

由于网页故障,我准备的安全教育的动化片段没有播放,导致课题的引入突然。由于教材不熟,几个环节处理不够恰当。其中:环节二,全班交流生活中存在的许多不安全因素后,应让同学们自己归纳出具体事例,都给省去了。

五、回顾与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但是失误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三生教育”这门课程加倍探究,对每个主题更进一步吃透,在课堂设计中对每个环节加以斟酌,多思、多请教、尽量做到:三段两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