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校本研训之帆 启课改之旅(三里畈小学课改总结)

扬校本研训之帆 启课程改革之旅

————三里畈小学“课改xx年”工作总结 三里畈小学诞生于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已走过60余年的风雨历程。近十年来,课改的春风带来了学校的最佳发展时期,“畈小” 人乘势而上,锐意创新,通过校本研训,使年过花甲的老校焕发了勃勃生机:学校形成了 “以人为本,以德为首,弘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求真尚美,活泼创新”的校训,“乐教乐学,善思善创”的校风,“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的教风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学风。如今学校享誉“黄冈市示范学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黄冈市体育传项学校”、“黄冈市实验教学合格学校”、“罗田县教学常规管理四星级学校”,还先后被评为“黄冈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罗田县小学工作先进单位”、“罗田县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在这课改十年之际,现将我校课改历程盘点如下: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寻找课改突破口

20xx年x月,课改的春风吹遍了我校。课改之初,校内热闹非凡,老师们积极的和传统教学模式划清界限,对传统教学模式格杀勿论。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课堂气氛:一律的喧嚣热闹但缺乏深邃的思考;2、小组讨论:多数人云亦云甚而放任自留; 3、多媒体运用:过于追求新鲜刺激的形式导致喧宾夺主。

就这样课改在我校轰轰烈烈进行了两个多月,该期中考试了,真是不考不知道,考了吓一跳。一年级的语文科合格率才63﹪,优秀率26﹪。面对成绩,老师茫然、家长不满、学校困惑!为了走出困境,学校成立课改小组引导教师剖析课堂,请专家会诊,在博采众家观点的基础上为我校课改开了一副良药——开展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草根化、本土化的校本研训。

二、好风凭力上青云 无边光景一时新——课改在校本研训中前行

心动不于行动,为了课改真正落到实处,服务于课堂,学校走出了一条集研、训、思、践于一体的有效课改之路:

(一)个性管理,让校本研训为课改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了让校本研训有效促进课改工作,更好的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训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师参加课改的责任感,学校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个性化管理网络与措施。

学校建立了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一级是以校长为组长,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中心学习组,二级是学科研究组。 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和研究的首席,依靠

学术的力量而不是行政的力量全面指导学校的校本研究工作,形成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格局;中心组成员被分派到各学科研究组参加和指导教研活动,及时解决研究难题,及时发现典型经验。学科研究组是校本研究工作的执行部门,具体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还制定了以下奖励制度:

(1)实行评选优秀教研组和课改先进个人的奖励制度。

(2)实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3)实行教科研常规检查制度,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4)实行奖励外出培训学习机会的制度。

学校构建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课堂研讨、专业引领的校本研训活动管理模式。规定教师每周必须写一篇教学反思,寻找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困境、挫折与经验。然后针对性的加强学习,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伴互助是以教师的对话和听评课为切入点,分教研组举办沙龙,通过会谈,让教师将自己的反思所得与大家共享;课堂研围绕反思出的阶段性研究课题开展听评课活动,重点研讨,向课堂要效益;专业引领则依据教师的需要进行,教师们“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提供什么”。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效的指导教育教学。

(二)求真务实,确立研训课题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

要想课改工作良性发展就必须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学校把研训重点放在解决教师平时教学的实际问题上,将教师急需解决的课堂问题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第一阶段)xx年x月初,学校经历了“课改风波”后,针对教师对新的课改理念把握不透,不能正确把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质,通过一周的听课评课,最后确定了《在新课程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校本课题,这个课题接着又申报了县的课改实验课题,该课题于20xx年结题,并评为了优秀课题。

(第二阶段)05春开学初,学校组织各教研组进行工作总结时,针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教师平时教学的课后记、反思等,总结出了两个校本课题:《如何提升自我教学艺术吸引学生》(低年级);《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高年级)。经过一年的实验,课题成果在我镇全面推广。

(第三阶段)xx年春,我们的老师越来越觉得现行的语文教材和我们自身的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①语文教材与农村学生生活脱节。②现行的教学方式缺少大语文观念。这两个原因导致我们的农村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当年暑假,我们利用老师培训的机会,拜访了杨再隋、胡松林等教授,将我们的困惑直面专家,他们觉得我们的思考的问题有高度,带有共性,急待解决。给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要求我们自己合理利用教材,对

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让教材为我所用,敢于在生活中教语文。回来之后,我们组织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理论,于是确定了“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整合”这个校本研训课题。

(第四阶段)xx年秋至今,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成了我校教师的热门话题。为此学校进行了《优化课堂 提高课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参与了省的两个相关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和《教师有效教学方式研究》。研究出了数学四步教学法在全县推广。

由于我们研究的都是来自课堂的课题,探究的是老师们急于解决又难以自我解决的问题,并且通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都寻找到了较满意的答案。所以做完每个课题后老师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课改并不深奥,它与我们的工作紧密相连。老师都尝到了甜头后,都更加乐于参与课改,积极研讨,劲头十足。进而促进了我校课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三)提供平台,让校本研训成为教师践行课改的主阵地。

课改工作要落实的主体是教师。反过来,课改工作又能引领教师走上发展之路,走上成功之路。因此要想提高课改的实际效果,就必须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为此我校以校本研训来提供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学习平台

(1)专家面对面。学校邀请县教研室领导、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或本校学科带头人向教师进行理论讲座活动,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校本研训,与教师对话,为教师指点迷津,解答困惑,做到教师们“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供什么”。农师培训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刘桂娟的带领下,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学校的问题向专家请教解决办法,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进行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融合研究,收效甚好。

(2)主题学习。每学期由教科室确定两个公共主题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教研组组织学习和内化。每个组根据各学科重点,自行再确定两个主题开展学习和讨论。要求主题学习内容在开放式学习笔记本中要有体现。

(3)走出去学习。有活动必参加,有机会主动争取参加,近三年先后派出科研骨干、积极分子10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镇的各类教育研讨会和学习培训。其次,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到先进学校参观取经,了解教改形势及科研实施情况。09秋季,在教育局的安排下,校长、书记等人亲自前往深圳振能小学参观考察,学习教育发达地区名校的成功经验。

(4)拜师学习。我们结合中心学校成立学科骨干组、问诊课堂的安排,根据学校骨干力量强大的特点,在教师中开展了结对活动,让一大批轻年教师在手

把手的教授中学习、成长。学校成立了以刘桂娟、陈丽、方胜兰分别任组长的语文、数学、品社(生)等三个指导组,深入课堂,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让老师在课堂中成长、提高。

(5)实施“135工程”。学校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年过基本功关,三年过课堂教学关,五年过教材关,这对一大批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有很大帮助。

2、交流平台

(1)骨干教师示范展示课交流。

(2)新进教师达标验收课交流。

(3)进步快、成长快教师秘诀交流。

(4)研究成果交流。

3、活动平台

(1)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一次优秀教案评比、一次优质课评比、一堂教研展示课、一次课例评比、一次课堂教学反馈点评、一堂观摩研讨课等。我们每学期选择一个教研组作为重点建设的教研组开展活动。

(2)教坛新秀评选、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在县、市举行这类评选活动的同时,我们学校均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选拔和推荐,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给所有教师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师驾驶教材能力、掌控课堂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精神都得以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用她们自己的话说,便是“让心静下来,让灵魂升上来、让行动快起来、让工作亮起来。”

(四)开发校本特色课程,丰富课改内涵。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彰显学校特色、丰富课改内涵的过程。在书香校园的打造过程中,我们搜集了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向学生推荐,并开发了校本教材《读写导航》,并将国学经典作为校本课程,全校普及诵读,20xx学年将校本教材增加和调整为:20xx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年级诵读《千字文》、四年级诵读《弟子规》、五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六年级诵读《论语》,教材内容是经过老师们精心挑选的,旨在提高学生的中华古典文学品味。体育组也组织人员把多年来田径体训队的经验编成《训练心得》,供体育教师使用。

三、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彰显的课改成果

十年磨一剑,十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1、教师成长引人瞩目

近几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学校老师的近200篇论文在县、市、省、国家级各类比赛中发表或获奖;学校现有省教学骨干1人、学科带头人1人,市学科优秀教师2人;市骨干教师8名;县骨干教师13名;近五年来学校有25人次在省、市、县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其中“课内比教学”比赛活动我校有7位教师获罗田县一等奖,2位教师获黄冈市一等奖。人人参与校本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总结出了有效的教学模式:(1)语文组阅读教学模式:初读整体感知——研读感悟——拓展升华;(2)作文教学法模式:参观实景、积累素材——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充分交流、拓展思路——教师作文、再度激趣——自主写作、真情表达——共同修改、提高水平;(3)数学四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设疑解难、探求新知——交流释疑、归纳总结——拓展应用、反思升华。

2、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自新课改实验以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屡获佳绩:在英语口语比赛,作文竞赛、实验操作、演讲比赛等各项比赛中,学校有几百人分别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学校体训队多次代表罗田县参加市级运动会和黄冈市体育传校运动会,每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xx年在黄冈市三运会中获得了金奖;同年我校学生在全市“大家唱,大家跳”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今年暑假,我校戴尔学习中心的学生赴北京参加“中国青少年21世纪Scratch软件和安全技能大赛”,获得冠军和两个单项最佳奖的好成绩,今年x月份,将代表内地希望工程赴香港与香港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交流活动。这一成绩的取得在我镇甚至全县是空前的;20xx年我校成功举办了“颂千古美文 扬中华文化”汇报展演,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成果展示,校园集体舞展示等活动,这些精彩的表演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校将广辟途径,不断探求出更好的校本研训方法,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真抓实干,扎实工作,让校本研训在学校课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执笔人: 方胜兰)

 

第二篇:加强校本教研,促进课程改革(学校课改总结)

加强校本教研,促进课程改革(学校课改总结)

间:20xx年x月x日15:5

出处:马池口中心小学 作者:mchkxx

昌平区马池口中心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课改总结)

以校为本,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研究重点,加强校本教研活动的时效性,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中心本学年课改工作的重点。因此,本学期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互动式校本教研活动的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都有不同程度地变化,特别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所体现,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但是多数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仍很肤浅,形势的影子多,有人听课时体现的就好些,那么如何把教师们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由被迫、给人看的心理转变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加大了互动式校本教研活动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促教师们从思想上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互动式教研活动,就是要求各方人员共同参与。即: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教研员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动等,通过互动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教师与专家互动,提高教师专业认知水平。

专业引领是提高教师专业认知水平的可靠保障。为此,本学期我们先后请北京市教科院张铁道副院长、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数学室主任吴正宪老师,到我中心参与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张铁道副院长以《校本教研——让我们认识儿童的需求》为主题,采取对话式的讲座形式,即:专家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教师对话、专家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活动中张院长为教师们提出了“如何做一名儿童心目中的好老师”有效策略。最后张院长强调:我们的孩子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其次是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品质及健康的心理,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的教育,一个好教师就是一所好学校!活动后张院长留给教师们以下三个问题1、参加本次教研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对你改进教学有哪些启示?3、本次活动对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什么启示?目前教师们已经根据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形成文字发布在校园网上,大家共同交流,同时学校选出优秀作品发布在了课程网上。通过对话大家广泛交流想法,说真话、讲实事、谈真体会,解决了实际问题,达到教研效果,本次活动将进一步延伸,作为我校校本教研重要内容之一,张铁道院长亲自做专家顾问,北京市教科所王海芳老师做专业指导,学期末对全中心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师们的教学行为是否发上了变化,学生们对我们的老师是否满意。

20xx年x月x日下午,我们请来了北京市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数学室主任吴正宪老师到我校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展示及课例评析。我中心全体班主任和数学教师以及区连片教研组部分学校的有关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吴老师亲自为教师做了两节数学课《平均数》和《相遇问题》。教师们被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及敬业爱生的精神所折服。课后学生们踊跃围在吴老师身边,签名、合影、说心里话,孩子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吴老师。一位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听吴老师上课简直是一种享受,当时我甚至忘了自己是一名老师,多次想参与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中去,不由自主地也举起了手回答吴老师的提问??。活动后的几天,教师们都还在回味吴老师的一言一行。两节课后,吴老师以《千的认识》一课结合新课程理念进行了具体的评析。吴老师强调:“要与时具进地看待双基,给基础知识定好位,打好桩?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每个环节重点体现什么?等等,活动连续进行了将近三个半小时,可以说,这是一次流淌着温情的教研活动。吴老师把新的课程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生动的展示给教师们,大家都反映这样比听半天的讲座有效多了,因为自己上课时不知如何体现新理念,通过听吴老师的课心中豁然开朗。吴老师用她的行动诠释了这样一个理念:关系既教育。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两节课的时间,学生和老师们就都深深的喜欢上她。因为,她用行动传达了她的尊重、信任和关爱。她教孩子们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学会方法、学会做人。教师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

中。她反复强调: 教学无痕,而教师用心处处有痕。通过这次活动,教师们更加理解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标,以及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师与教研员互动,提高教师专业研究水平。

本学期我们先后请来了进修学校教研员杜志红、董立宏、周洁冰、苏伦高娃老师,城北中心市级骨干教师路玉珠教师参与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并以“在教学行为上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具体的讲评与指导。9月x日,杜志红老师和路玉珠老师亲自为我中心低年级教师上了一节如何体现新理念的课(一年级数学1—10的认识与写法),课后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并解答了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从本学期起董立宏老师为我们协作组的专业引领员,先后两次参与了我们连片教研组的活动,每次活动他不仅参与小组活动说课评课而且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教师们,教师们感到非常解渴。周洁冰和苏伦高娃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民族色彩”为专题进行了讲解,并要求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不要一味地去学别人的,要体现本校特色。互动式教研活动,拉进了教研员和基层教师们的距离,增强了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意识,为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研究能力,起到了专业引领作用。

(三)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师钻研、理解教材的能力。

1、学科教研组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每两周一次教研组内有固定的活动时间,主要表现在:课前备课交流,说课交流,课后交流,本学期我们重点强调:在教研互动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们努力做到:“三实、三培养、四体现”即:目标要落实(双基落实是基础)、方法要务实(符合学生实际,教师们可学)、课风要朴实(高于常态课,但不是表演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体现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情绪体验。把新的教学思想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互动形式,教师们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的水平。

2、连片教研组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作为组长校,我们深知责任重大,充分发挥组长校的辐射作用,通过互动式教学研究,提高本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我们连片教研的目的。为了调动片内教师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为每位在活动中上课的教师颁发了证书(加盖各学校的公章),已表示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同时,根据本学期教委及进修学校有关指示精神,我们重点开展了两次活动,另外一次是自愿参加(吴正宪老师讲学)。9月x日在二?一学校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探讨”为主要内容进行了互动式教研活动,共展示了8节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其中有西贯市学校两节)课后分学科组,每个组分别有一名教学干部组织进行互动研讨,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总结出了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同时还向我们展示了二一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教学成果展:学生们的小练笔、获奖作文书刊、教师成长袋等教学资料,教师们从这次活动中学到了不少东西。10月x日,在城南召开了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共展示了语文、英语、综合艺术3节课,课后教师们分组评课说课,教研员董立宏、周洁冰、苏伦高娃3位老师参与了我们这次活动,并分别作了专题讲座,同时结合课例分析了当前教师们课堂教学现状,客观具体地指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使大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专业引领,提高了教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开展协作组活动,分别得到了这几所学校校长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马池口中心的靳校长、二一学校的谷校长、西贯市的高校长,城南中心的徐校长,他们为协作组的活动提供了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为我们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大激发了教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们在互动中增长了知识,在互动中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在互动中资源共享,在互动中提高了自己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能力,在互动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 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促进课程改革。

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声誉。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根主线不放松,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质量,两手都硬的原则,不断完善并规范各项评价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力争把干部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上来,引导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来,“以质量求生存”,促师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一)以“导”促教。

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导,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期初(9月中下旬),学期末(12月初),中心教学视导组先后两次下校(7所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走近学生,亲自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材,听课说课,并和教师们座谈,帮助教师们答疑解惑。转变过去“视导”为现在的“辅导、指导”,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座谈、调研了解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此,激励教师们的教学,促进教师深钻教材,改进教法,不断总结、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 以“测”促教。

为了更好地贯彻区教育大会精神,真正实现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本学期我们在做好各项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大了教学质量的检测与评估力度。采取:单项与综合、抽测于统测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质量检测的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真实性和实效性。

通过不同形式的监测,激发了教师们如何认真地研究教材,改进教法,促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了以测促教、以测促教、以测促学的目的。

二、 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使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上,教师不在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而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们如何自主地学习;研究如何为学生们创设宽松愉悦的探究氛围,教给学习方法 ,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1)20xx年x月x日承办了北京教科院主办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评价探索”专题研讨会,参加这次活动包括市、区(其他五区县)领导60余人,此次活动共展示了课堂教学10节,教师学生们的评价资料,教师、学生成长袋,编写了教师经验集(评价促我成长),约3万字,听了校长及两名教师代表发言,观看了学生们的才艺表演,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与会者们的肯定。

(2)10余篇课程改革试验论文分别获北京市教科院组织的评选二、三等奖;8篇课改论文、反思刊登在昌平区《课程教材改革实验》04-05论文反思集中;10篇教学案例、教案刊登在昌平区《课程教材改革实验》04-05教案集中。

(3)《加强教研组工作管理,促教师专业发展》经验总结刊登在《北京市课程改革监控与评价》专刊中,并在市教科院协作组总结会上发言,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教师专业发展》经验总结刊登在北京市《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发展》书中。

(4)12名青年教师参加市、区课堂教学评优,其中一节英语录像课或市级二等奖,其余均获区级一二三等奖。

20xx、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