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考研同学必看:经历考研后的肺腑心得

20xx考研同学必看:经历考研后的肺腑心得

1.选学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专业

有些同学在选学校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标准一降再降,或者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名牌大学,正式报名的时候又动摇了,报了一所二流学校,结果到最后连那个较次的学校都没上,为什么?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旦你在学校选择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复习的时间和质量绝对会随之而下,其实你选什么档次的学校都差不多,如果选了好学校,复习时间不自觉的就会上去了,所以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尽量往好了选,尤其是在研究生如此泛滥的今天,我认为一个烂学校的研究生是绝对不值得读的。

2.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

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4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一般人最好还是8~10小时。能坚持每天12小时以上的,那我只有2个字:佩服。

3. 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计划不要定时,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

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 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

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最后你可能会郁闷的吐血而亡。

4.既然准备考研了,就要学会放弃。

能不上的课尽量不要上,能不参加的活动尽量不要参加,放弃一切影响考研的东西(自我放松的时间除外)。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逃几次课怎么了?就算挂了科又怎么了?奖学金没了又怎么了?开班会、年级大会我不去怎么了?被通报又怎么了?班上聚餐不去怎么了?既然决定考研了,一切皆是浮云,认真复习才是王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就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了考研主动挂了3科,扔掉了大一大二连拿2年的一等奖学金和一堆的荣誉证书,我敢说以一般人的智商,如果不大量逃课想考名牌学校是肯定没戏的!

5.不要贪得无厌,买一堆参考书。一本好书读5遍胜过5本好书读一遍!

我在数学上花的功夫最多,暑假2个月的时间里,我所有的时间(从上午到深夜)都花在了数学上,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临考试前一个月很多人的复习全书还没看完,而我的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的)完完整整看了3遍,《真题解析》完完整整看了3遍(部分章节4遍),《400题》2遍,《超越135分》2遍(部分章节3遍)。推荐李永乐系列,确实很经典,尤其是里面总结的解题思路与考生误区要反复研读。

6.注意学习方法

数学:打牢基础,善于总结,数学参考书每本要读2~3遍,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有哪些,什么条件下用哪种方法,一定要总结出来并烂熟于心,考场上才不会出现似曾相识的题

做不对的情况,如果你真的经历过考研考场那紧张气氛的话,你就会充分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强调这一点。

英语:才考了61分,不敢在这误导大家,就少说2句。千万千万不要做《阅读XX篇》,绝对是浪费时间,只做真题,只背真题里出现的单词,真题是王道!真题做10遍都不为过!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但注意每天都要复习以前那些没记住的。推荐用张剑编的《真题解析》(黄皮书),做阅读要注意出题者的陷阱,把真题研究透了,做起阅读来你会发现每个题都那么相似。

政治:考研政治=马哲+马经+毛概+邓论+世经+时事,马哲马经重点是理解,毛概邓论重点是记忆,剩下2个占的分比较少。其实马哲马经是绝对的经典著作,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理解了之后,你会发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多么的让人热血沸腾,记得考研的那段日子里,每天熄灯之后,总是要跟寝室的哥们一起探讨马克思主义,尝试用马哲马经里的理论去解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效果就不用我说了吧;毛概邓论是修改过的,我就不多说了,一个字:背。

7.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不要“夫妻双双把研考”,不要“先找份工作再考比较保险”,不要“考不上我还可以******”,不要到比较吵的图书馆去自习,不要老是跟别人攀比。当然根据个人情况研伴是可以找的。

我整个的考研期间基本都是一个人复习的,当时我上自习的教室由于位置较偏的缘故一直都只有我一个人,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我,我个人对这样的环境是非常非常满意的。当然人与人是不同的,如果你认为跟别人一起复习效率更高的话,你可以按你的想法去做。

考研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中间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其中有时你也会很烦躁,希望有人在身边和自己一起努力,提醒自己曾经定下的目标和当初的梦想;在遇到困难时有人与你并肩作战,可以排除孤独感,增加必胜的信心;同时在比较中前进,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虽说考研最好结伴,但要睁大双眼选择。意志不坚定的不要选,你不仅要帮他增强信心上,而且说不定你的意志也会被他给摧垮了;边考研边找工作的人不要选,这种人不会全心投入考研,最后很有可能结伴去找工作了;别做考研中的电灯泡,一来妨碍了别人,二来让你倍感凄凉与冷落,影响复习的心情;慎重对待男女同考,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试想两个人亲亲密密一边嗑瓜子一边看辅导书,效率到底会怎样呢?

8.要知道考研的全过程里边最重要的是什么:初试成绩尤其是三门公共课的成绩。 现在有很多同学问我专业课的消息、如何买到试卷甚至是复试信息、如何提前联系导师等等,我想这些同学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本末倒置。我认为初试成绩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我这种跨学校跨地区考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三门公共课的成绩,因为这三门的成绩没有水分,谁复习的好谁考的就高。而专业课的水分是很大的,我曾经看到一个帖子:复习三周考上研究生。当时我想:这人简直是爱因斯坦再世啊!仔细一看我释然了:数学70+英语40+政治50+专业课145+总分320+,不用我再解释了吧。所以如果你是跨学校跨地区甚至是跨专业的话,请记住这一点:三门公共课才是你能有所依赖的,尤其是数学。我一直认为:想考天大结构这样的名牌学校的好专业,必须做到:英语要过线,数学分要高。当然,考普通学校或者是本校的的不在此列。

9. 对自己要有信心!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 可以这么说,考研那么多人,有信心的能有几个?这也许就是整体成绩不高,每年有大面积的人落榜的真正原因吧!

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这句话能理解的人不多,好在我当年是理解了。其实考研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绝对实力。这是好多同学的通病,还没有考试心已胆怯,那样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他们可能在大学四年的成绩一般,甚至可能在一所不入流的学校,而考研的千军万马中不乏那些来自名校成绩骄人的学子,再加上地域、主场优势,可能未战已失去了一些信心。这是要不得的!

事实上,平时成绩好坏与能否考上研没有太大的关系,好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甚至有个别课程没有及格,英语没过四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考上重点院校;考研比考大学要相对容易的多,好多没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在考研时实现了他们四年前的梦想。大家都是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为何在考研时不相信自己呢?

 

第二篇:20xx历史学必看心得

我的北师大之路

——考研经验之谈

对我来说,考研确实是一次比较特殊的体验,从中也算受益良多。在此愿将自己考研的一些经验和学习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给考研的同学些许参考。

选择篇:

我想先笼统地谈下考研这个话题。首先,不管想选择什么专业,选择哪所高校,只要你是选择考研,我觉得在你的脑海里应该对有一些事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比如,为什么要读研。在我个人来说,两个原因。其中的一个有点幼稚,只是因为在美国交换学习的那年里旅游时到过普林斯顿(我喜欢它的程度远胜于哈佛),发现这样好的学校可能这辈子和自己无关,就想继续求学,以期至少能够在一所国内顶尖的高校学习和生活。另一个是我很喜欢念书,喜欢学校的感觉。我想说的是,不论你的理由是什么,只要能促你坚持到愿望实现,就是个不错的缘由。再比如,你要读研的愿望可以支撑你走多久,也就是说,你要想清楚你能为它付出的时间是多长,投入是多少,能否承受失败。大四一回国我就决心考研,并且一开始就决定给自己两次机会。当时的我想得很清楚,我放弃本校(太原理工)保研,因为我想念一流的学校; 我选择本专业(英语),因为时间短,而我也为开始时厌恶的英语付出很多; 我预见失败, 因为只有三个月的时间(10.8-1.9),在一周15节大课和自学2级日语(考研需要)的同时,准备考研。即使如此,知道成绩的时候我依然难以接受并因之痛苦。所以我建议有决心考研的同学,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处境,给自己定一个可能实现的总体目标,然后为之奋斗,这样做,尤其是对于像我一样承受灾害能力较差的人来说,会减小失败后的挫败感和加强继续前行的勇气。

然后,开始选择专业和学校。先说专业吧。还是以我个人经历说明我的建议。我经历两次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次是考厦大的英语口笔译,正如上段提到的,原因是虽然我不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英语,高考时调剂的),我和家人已经为它付出很多,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再者厦大英语的这个方向就业率非常之高。可是失败后,痛苦后,我冷静分析得出,除了我所谓的那些客观因素外,我的主观原因更甚,即我没有那么大的意志驱动使我觉得一定要继续念英语。我的选择来自现实而非内心。因此,xx年x月我决定再次启程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历史,我希望在自己可以做主的第二次选择中选我之真心所爱。当然还是加入了一些现实的考虑,因为英语的关系,我没有选最爱的中国古代史,听从友人建议,选了世界现代史。以此我想要告诉各位研友的是,选择专业要谨慎,要选一个自己愿意学习的,钻研

的,然后再与自己的实际结合,做出最适合而不是最应该的选择。现在再来看看学校,对此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个适于自己发展的学校,同时考虑家人朋友的意见。对这个我也是感触颇深。我报历史最初想选北大,因为北大特别符合我考研原因的第一条。可是,再考虑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做老师)和综合了家人朋友的意见后,选择了北师。如果当时头脑发热,一意孤行,我的复试之旅,很可能以失败告终。

总之,我认为考研要头脑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后,善于吸纳别人的意见,做出理性的选择,然后开始奋斗。

奋斗篇:

这里具体到历史学考研来说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首先,确定了要报历史学以后,要考虑的恐怕是要不要报考研班,报哪个考研班。众所周知,历史学是统考科目之一。统考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那就是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和知识要求程度的掌握。所以我建议和我一样跨考的同学,条件允许的时候报个班,最起码报个基础班。这样你会得知,这个统一的标准是什么,你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至于报哪个考研班,我认为只要能教授我所说的那个统一标准的都行,当然我个人觉得博仁就很符合这个要求。

然后,制定一个力所能及的计划,认真地看书,按照你已知的那个标准进行总结。这个说起来看似简单,做起来诚非易事。第一,它要求坚持,坚持完成拟定计划中的要求。只要考过研的朋友们都知道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候,心是浮躁的,似乎很难再继续提高。我半年的历史学备考中有过很多这样的时刻,感觉很无助,甚至于后悔,但是我最初想要继续读书的愿望一直激励我,一次次走出来,所以在刚开始我说一定要找到那个可促使自己坚持的缘由。第二,它要求符合标准。诸如名词解释的固定流程,简(问)答题的约定俗成的格式。这里,我借用下考研班一个老师的建议,名解可参考辞海。(是参考,不是背)第三,它要求主动性。有了主动性,才会格外认真,所以要一直保持自己的读书或是总结的乐趣,即使枯燥的重复有时会让你感叹考研就是让爱看书的人再不想翻书。最后,补充下,注意计划的合理性,比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各项科目时间的分配,或是历史学内部各个时间段复试时间的安排等。当然,这个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和考试的要求来做出适合自己的分配安排。

再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固定的作息习惯。这两个我都很强调适合自己。说到学习方法,我很不认同很多人说学习历史只是要记忆。这种说法把史学说得太没有含金量了。学史绝不是单纯地背书,记忆,它要求理解,规律性地把握,适时的总结,这样效率高,印象深,省去一些苦工和时间。当然我说的是总体上的概念,具体到每个人,各人有各人擅长

的方法,坚持自己的就好。至于作息,更是因人而异。不过我的建议是,不管有多着急,也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等各方面,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不要迷信别人的时间表,像是只睡四小时啊,或是只学两个小时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效率高些。

结束篇:

希望自己的这点经验或说是心得,可以给考研或打算考研的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谨祝考研成功。

文章来源:博仁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