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致归纳

糖尿病

基本概述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性质:可控制;终身疾病;可有波动或暂时缓解;轻度的2型糖尿病可经饮食和运动控制;无临床症状不等于没有病。 早期症状 :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2、饥饿和多食;3、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的分期:糖耐量减退(IGT):FPG < 7.0 mmol/L,OGTT 2h PG>=7.8 mmol/L

临床糖尿病:FPG>=7.0 mmol/L,OGTT 2hPG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分类: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0%。

1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糖尿病 -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胰腺结构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遗传因素:基因遗传有关,肥胖,年龄,现代的生活方式。

3、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激素异常;遗传基础;肥胖症。

症状分析:

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也可无症状,

反应性低血糖:餐后3~5小时低血糖

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微血管(眼,足,神经),大血管(死亡,心肌梗塞,中风)

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最严重的病理为心血管病变,约70%以上病人死于心血管性病变的各种并发症;

1、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见于半数以上病人,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主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常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而致死。周围动脉尤其是下肢足背动脉等硬化可引起坏疽。

2、微血管 包括毛细血管、微动脉、微静脉,糖尿病中微血管病变的特征为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基膜中有糖类沉积,此种微血管病变常伴有微循环异常,为并发许多脏器病变的病理基础。分布非常广泛,尤以肾小球、眼底、神经、心肌、肌肉等的微血管为主,引起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神经病变及心肌等肌肉病变。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遗传易感性,葡萄糖毒性作用,非酶促糖基化反应,氧化应激,多元醇通路活跃 蛋白激酶C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期:

背景期视网膜病变:I期:微血管瘤,出血;II期:微血管瘤,硬性渗出;III期:软性渗出;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IV:形成新生血管;V:机化物增生;VI:视网膜脱离,失明。

糖尿病足:主要由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加以局部受压甚而损伤所致。

表现:足部疼痛、溃疡,感染、坏疽,Charcot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

分类:周围神经病变:对称性肢体感觉异常;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自主神经病变:胃肠道、心血管、泌尿系统功能改变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家族史、性别;过度肥胖、运动少、酗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蛋白尿;高血脂、血黏度增加 临床表现:心绞痛、(无痛性)心肌梗塞、心衰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间歇性跛行;四肢发冷;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严重时变为紫黑色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缺血性出血;出血性出血。

症状: 一侧肢体突然无力、麻木、不能动弹;口角歪斜、口齿不清;听不清、或听不明白他人说话;剧烈头痛、呕吐; 突然眩晕、站立不稳、摔倒

糖尿病肾脏病变:

病理:结节性肾小球硬化:高度特异性;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最常见;渗出性肾小球硬化

分期:I:肾小球高滤过期;II:间隙性白蛋白尿期;III:微量白蛋白尿期:AER 20~200ug/min;

IV:大量白蛋白尿期:AER > 200ug/min,尿白蛋白>300mg/天,或尿蛋白> 500mg/天,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 V:尿毒症期。

治疗方法

原则总则: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 具体治疗方法总结:

一、免疫治疗;二、医学营养;治疗三、体育锻炼;四、口服药物治疗;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时有效,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都下降,随着病程延长,疗效渐差,继发性磺脲类失效,副作用有低血糖,代表药如: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迪沙片、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万苏平、佑苏)等;

格列奈类,代表药如: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那格列奈(齐复、唐力)等;

双胍类,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的吸收,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代表药: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使用时注意监测肝功能,代表药如:罗格列酮(太罗)、吡格列酮(欧迪贝、瑞彤);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副作用消化道反应,代表药如: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

其中以下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化学类类药:

(1)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依赖型)。 (2)怀孕妇女。

(3)明显肝、肾功能不良患者。 (4)服用大量降血糖药仍无法良好控制血糖。

(5)严重之全身或局部感染症。 (6)重大压力情况,如重大手术、严重外伤、长期禁食。

(7)对口服药过敏或不能忍受其副作用患者。

五、胰岛素治疗

适应症: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综合征;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妊娠、分娩;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胰腺切除引起的糖尿病。

胰岛素制剂: 速效:Lispro胰岛素;短效:正规胰岛素;中效:NPH胰岛素;长效:PZI,甘精胰岛素 。

急症及急救

1、酮症、酮症酸中毒

(1)机理

由于胰岛素不足,细胞可利用的能量减少,导致体内脂肪分解加快。酮体是脂肪分解后产生的物质,正常时在血液含量很少,几乎不被测出。当脂肪加快分解,血液中酮体大大增加,就叫做酮症。这时血液就会变成酸性,称作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发生昏迷。

(2)表现

①易在患各种感染时或突然中止糖尿病治疗时发生。

②食欲减退、腹痛、恶心、呕吐。

③嗜睡、意识模糊、呼吸加深加快,呼气如烂苹果味,最后发生昏迷。

④化验检查:血糖很高,血中出现酮体,血液变成酸性。

(3)治疗

酮症的首选药物为胰岛素。目前认为正确的饮食干预有助于预防和解除酮症。新华网最近转发了聂文涛的饮食干预原则,强调了谷物保护与胰岛素应用的重要性。

2、低血糖,低血糖昏迷

(1)机理

①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有口服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两种方法。其结果都易使血糖降低。但如果运用不当,使血糖下降过多的话,就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②如果病人因为各种原因食欲不好,或根本未进食,腹泻、呕吐不止,但还按照平时的水平服用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话,不但出现低血糖反应,严重者还可引起低血糖昏迷。

(2)识别低血糖症

①心慌、冷汗、全身发抖。

②异常空腹或饥饿感、恶心。

③嗜睡、昏睡、头痛、精神不集中。

(3)识别低血糖昏迷

①之前有心慌、冷汗、恶心的感觉,逐渐昏睡,呼之不应。

②早晨起床时间,怎么也叫不醒,浑身发凉,可见出冷汗,但没有发现明显的生命体征的不正常。

③有糖尿病史,口服降糖药,近几天进食不正常,或腹泻,呕吐、感冒发烧,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神志恍惚,发展为昏迷。

(4)治疗

预防低血糖最常见的方式是携带糖块。在发生低血糖昏迷时,应立即补充葡萄糖。

3、糖尿病昏迷的三种主因

(1)低血糖昏迷

当血糖低于3毫摩尔/升时称为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常见的原因有: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

(2).酮症酸中毒昏迷

原因有:1.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停用或减量过快,或病情加重;2.各种急慢性感染;3.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分娩、妊娠、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亢进等;4.饮食失调,进食过多或过少,饮酒过度等。

(3)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这种昏迷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病人。以严重脱水、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第二篇:糖尿病见习报告

《临床护理学》见习报告

教学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见习题目: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见习日期:

见习地点: 指导教师:

见习安排:

内分泌病房实地见习,并选择一例病例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见习的主要内容(要求至少见习2例糖尿病病人)

简要病情

年龄42岁 性别男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3月余

入院的医疗诊断:糖尿病 入院时间:20xx年x月x日

简要病史:患者3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减轻约5公斤,为进一步诊治于20xx年x月x日9时门诊以糖尿病收住院。否认既往史,否认家族史、否认过敏史。 主要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体温:36.6,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身高:1.75m,体重:72kg,全身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空腹血糖 9.3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餐后血糖12.8mmol/L,生化肝肾功能正常,甘油三酯2.7,总胆固醇6.5,LDL-c:3.1。

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或高血糖——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或突发事件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微循环障碍,机体防御机能减弱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或控制饮食不当有关

4.知识缺乏——与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及保健措施有关

主要护理措施:

1.给予糖尿病饮食,限定总热量,固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比例, 并教会病人怎样分配三餐食物及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每日热量计算:按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参照理想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者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予热量105-12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者125-146kJ(30-35Kcal);中体力劳动者146-167kJ(35-40Kcal);重体力劳动者167kJ(40Kcal以上)

2.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糖尿病的概念、治疗及愈后教会患者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确定运动强度,

确保运动安全等,以加强自我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向其说明服用药物的时间,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可随意增加或减量。如果发生低血糖,应立即采取措施,并通知医生。

4.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定期检测血糖,根据病情变化调节胰岛素的用量,需长期注射者要教会其正确保管、使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部位,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保持口腔卫生,按时刷牙,预防口腔感染

6. 指导患者皮肤护理:经常用中性肥皂和温开水洗澡。避免皮肤抓伤、刺伤和其他损害。皮肤受伤后立即治疗,用纱布包扎,注意不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如果伤口发红、发热、肿胀或原有伤口不愈合、感染等应立即就医。

7. 指导患者足部护理:预防烫伤和坏疽发生。每日以温水洗脚,注意水温及时间,不宜泡得太久,趾甲应长短适宜,鞋袜宜宽松、清洁、干燥,避免影响脚部血液循环引起坏疽

8.嘱病人戒烟、禁酒。安慰体贴病人,鼓励病人讲出心中的感受,以消除紧张因素,保持思想乐观、情绪稳定。

见习的收获与体会

紧凑的见习生活给了我无比大的收获,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除工作上的学习外,人际关系的拓展、职场文化的百态、还有一些活动的参与都让我获益良多,这样充实的生活,我想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

对于本次见习的建议

感谢带教老师的细心教育,耐心指导,感谢所有老师的关心爱护,希望学校多组织这样的见习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