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名句赏析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写出了桃花源仙境的美丽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美与向往。这是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到的桃源风光,是本段的第一层次。作者把桃源写得如此幽静美好,是为了反衬外界的黑暗和污浊。

2.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析:“异之”、“复前行”、“欲穷”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文章用一个“异”字来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个“穷”字,紧连下段首句的“尽”字。

3. 见渔人,乃大惊。

解析:“大惊”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与下文“自云……间隔”暗合,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黑暗。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析:这两句都表现了村中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特点,也从侧面反映了桃花源人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恬静,丰衣足食,表现了作者对其的向往。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解析:“叹惋”,一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如此黑暗而叹息,二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6.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析:桃花源从此与世隔绝了,这就渲染了“世外桃源”的神秘。

7.不足为他人道也。

解析:说明桃源人不愿外界打扰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同时为下文埋下伏笔。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用借代的写法写出了老人和小孩的欢乐,表现了桃花源人民的幸福安定,表达了作者对其的热爱与向往。

 

第二篇:文质兼美情境俱佳——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中国古熊文学砑蔸

文质兼美情境俱佳

一一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O万福明

摘要:《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文章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精练优美,主题深刻而含蓄。在《桃花源记》中,作者为后世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成为后世向往申的理想圣地。

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者有意将桃花源涂上神秘的浪漫色彩,显然是在暗示读者:生,谥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柴桑里(今江西省九桃花源乃理想境界,并非客观现实社会。渔人进得洞来,但江市西南10公里)人。《桃花源记》一文叙事脉络清晰,描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其问恰当地点缀着良田、美写生动传神,语言精练优美,主题深刻而含蓄。池、桑竹之类,好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这幅静美的画面竟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压有“鸡犬相闻”之声飘来,撩人情怀。更有那“衣着悉如外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虽然人”之男女从从容容“往来种作”,老人们倚墙静坐于阳光世界上并没有桃花源,但是这种社会是笔者理想中的社会,下闭旧养神,间或悠然地拉扯家常,小孩们则或团坐说笑或与当今韵现实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追跑嬉戏,好一幅逍遥自在、恬静安乐的生活图景!渔人见作者起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晋太元中)、地点(武此,不免将思维触觉关照士族势力猖獗、战乱不已、百姓涂陵)与主人公(渔人),表明故事的真实性,暗示读者“文炭之黑暗现实,于是禁不住艳羡起来,神思悠悠:来到这样生于情,情生于境”(清?尤桐《西堂杂俎》三集卷三《苍一个绮丽、和平的去处,莫非是在做梦吧,诚如清人刘熙载梧词序》),披文之时应不忘客观现实。渔人既以捕鱼为所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艺概?书生,长期披星戴月,风来雨往,周围一带山川河流之形胜了概》)这幅令渔人陶醉的生活画面曲致地折射出现实的丑恶然于心,然此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看似不可理解,情形,充分传达出作者彻底失望于丑恶现实,毅然归耕田舍实则既有现实的折射,又暗示了故事的虚幻。或许是因为此之后对平等劳动自由、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

溪鱼儿既多且肥,良机难再,渔人迟迟不肯收手;或许是因惊喜于眼前胜境的渔人还未缓过神来,桃花源人已经发为渔人一无所获。若空手而返,难向家中饥儿饿妇交差,因现了他这个不速之客。桃花源人始而“人惊,问所从来”,而不甘死心,仍是一路撒下鱼网去。渔人艰辛的生活,惨淡继而热情相邀,“设酒杀鸡作食”以待。“闻有此人”到的家境于此当可想见。不惟“忘路之远近”,渔船进入桃花来,一村人喜气洋洋,奔走相告,纷纷涌来探询消息。听了林也是猛然之间才惊觉的。“忽逢”二字既写出了渔人撒网渔人的一番介绍,桃源人不由得“皆叹惋”起来。叹甚惋之专注用心,又将桃花林点染得虚幻迷离,神秘飘忽。抬眼啥?何以如此深沉叹惋呢?自秦以来,外界朝代更替之频展望两岸,渔人不禁惊奇于清一色的桃林,陶醉于“芳繁,令他们惊讶莫名:“自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多姿多彩的优美环境中,渔人之后“遂与外人间隔”,外界发生了多少大事小事奇事怪“甚异之”、“欲穷其林”,固然是极写此处桃花林芳事,竟闻所未闻,令他们叹息不止。桃源人在这里流露出来香与色彩的神异,又何尝不能传达出渔人“此景只应天的,既有对自己能够远避动乱之时代、频繁之战乱的庆幸,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慨叹,进而折射出现实环境又有对外界百姓惨遭战争之苦、饱受阶级压迫剥削之深的同之萧瑟、凄凉呢?情。庆幸也好,同情也罢,桃源人依然视渔人为嘉宾贵友,与外界联结的通道之幽深将桃花源渲染得更为神秘。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为人知的无名山洞竟闪烁出忽明忽暗之微光,勉强能通过一到;桃源人依然深爱自己这个平等劳动、和平自由、充满真个人的d,th洞延伸数十步之后竟然另有洞天,确乎神极!作诚的温馨社会。他们特别叮嘱渔人“不足与外人道”,他们万方数据15

中国分代文学研笼

婆媳冲突’为哪般

一一《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被休原因再探

。黄

摘要:《孔雀东南飞》中婆媳冲突根源何在?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发掘新的民俗方言资料,经过抽丝剥茧、深入细致、角度独特的文本解读、分析和推测,发掘焦母、兰芝性格中的一些被人忽略而事实上相当重要的特征,进而提出在这对矛盾冲突中,关键词:((-TD雀东南飞》

“无子”.

“礼仪未至”为辅由,个性因素是主因的新结论.

婆媳冲突被休原因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以真实的悲剧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高超的艺术手法与深刻的人文火怀,演绎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悲剧,激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直至今日,人们始终在问,刘兰芝的婆婆为什么不喜欢儿媳,非要逼迫儿子休她不可?无数观点争执难断。本文不揣浅陋,打算沿着研究者们的足迹,充分利用文本,结合新发现的民俗方言资料,作一+番新的探索和表述。

先简单回顾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无子”说。此说认为,兰芝婚后未能生育,犯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婚姻“七出”之旨忌。

其‘二:,“礼仪末至”说。清代著名诗评家陈祚明在评述

这个故事的时候说:“此女情深矣,而礼仪未至,此母非不爱子,岂故嫌妇”,“母不先遣而悍然请去,过矣!”

其三,“恋子情结”说。此说根据西方精神分析人师弗洛伊德的学说分析这一事件认为,由于焦母的长期守寡,导致“性变态”,进而出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倒置即“母恋子”,也正因为焦母的“恋子情结”具有不可避免的排他性,所以才有了兰芝的遭遣。

以.卜诸说,见仁见智,暂不评说。我们还是先回到汉代封建社会“休妻”的“七出”律条上来。《火戴礼记?七

谁都不希望因为渔人的到来而破坏自己的平静生活。如此淳朴敦厚的民风多么美好,这正是作者虔诚思慕的,热切追求的,而狡诈凶险、贫富悬殊之丑恶现实是与之格格不入的。作者将深厚的现实内容自然地融入到对桃花源神妙美丽生活的描写之中。

对渔人来说,在桃花源的生活赛如天堂神仙的快乐逍遥的生活,因此桃源人对他的Ⅱ丁+嘱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他在归途中“处处志之”,以期能重返桃源。不仅渔人如此,堂堂太守在闻知渔人这番经历之时,也“即遣人随其往”,高尚之七刘子骥“闻之”,也“欣然规往”。他们对桃花源也是感慨系之,心向往之,也是迫不及待地想寻到桃源去。现实社会之令人失望,遭人厌弃的程度昭然于此,自不待言。只可惜结果是“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滓者”。故

16

事写到这里嘎然而止,留给读者以深长的回味。

陶渊明将整个桃花源描绘得如此神奇美丽而义飘忽迷

离,深深感染读者情绪,强烈振撼了读者的心灵,关键在于“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真且实。”(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它融入了作者全部的人生体验,全部的思想情感,写出了他对黑暗丑恶现实的强烈不满,对自己济世壮志难酬的深沉愤慨,对诚实劳动、和平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对“抱朴含真”美好社会的热情向往。他以饱蘸现实色素的笔墨描绘出桃林去处之神秘,桃林景色之神异,桃源环境之神奇,桃源民风之神美,桃源m而不可复得之神怪,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活印象,令人好生陶醉。正如钟嵘所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诗品》)陶渊明以饱蘸陶醉喜悦之情的简约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确令人深为感佩。

(万福明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河包中学

563000)

万方数据

文质兼美情境俱佳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文质兼美情境俱佳——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万福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河包中学,563000现代语文(文学研究)MODERN CHINESE2009,(4)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张维 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z1)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一般都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陶渊明"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然而,从这篇散文中,我们还能看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归隐的体验.在写作年代上,<桃花源记>写于陶渊明对归隐已深有体会的晚年;内容上,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归隐的感受;此外,其朴拙平淡的表现手法也反映出他朴素的田园隐逸生活.可以说,<桃花源记>正是他归隐体验的艺术概括.

2.会议论文 林耀福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论乌托邦文学的道德想象 2005

作为乌托邦文学,《桃花源记》虽然描述了一个叫做桃花源的“具体”的地方(具体的无何有之乡)及其生活景象,但它并没有积极、正面的提出一套建构理想社会的主张与蓝图。 所以《桃花源记并诗》是一则乌托邦的寓言,就如圣经里的伊甸园是一则寓言一样。我们不必要去寻找伊甸园的原址,也不必去烦恼桃花源的遗迹。但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失去乐园,更要知道为什么会“遂迷不复得路”,走不回桃花源。失乐园的寓言,点出了人类的原罪:背叛。而桃花源的寓言,也标示了相似的道德缺陷。 《桃花源记并诗》这则以道德界定的乌托邦故事,以强烈的乌托邦渴望结束:“愿言踢轻风,高举寻吾契。”这个渴望,表达了继续追寻理想社会的意志。所以历史并没有终结,而陶渊明早期的匡时济世之心与后期的乐天安命之境,也就一气相连,初无二致。他最终高举着道德的标准,继续追寻。他告诉世人,除非在道德上提升,我们永远寻不到桃花源。

3.期刊论文 高春燕.GAO Chun-yan 论武陵渔人的意象——解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8)

文章通过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简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这篇散文之所以脍炙人口的原因及作者的创作心态,以最终全面解读《桃花源记》.

4.期刊论文 徐声扬 陶渊明的名字号及《桃花源记》内涵专释 -九江师专学报2003,22(1)

文章对陶渊明的名、字、号以及《桃花源记》一文的内涵作了详细的考释说明。

5.期刊论文 杨燕.YANG Yan 陶渊明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新论--对《桃花源记》主旨的一种剖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

陶渊明身处南北朝之乱世,而以<桃花源记>隐括儒家大同至德境界,使后人得以获得一种重要的理想寄托与心理安慰,其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上承周孔,下启宋明,其地位与作用当介于汉唐董仲舒、扬雄、王通、韩愈之间,同为儒家重要先贤人物.

6.期刊论文 马歌东.MA Ge-dong 《桃花源记》"外人"误读辩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语三度出现,其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当是"外国人"或"方外人"的略称,然而长期以来被误读为"桃花源外面的人".误读可归纳为四种情况:一、只是单纯误读"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一语;二、对"外人"的误读造成《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的解读矛盾;三、对"外人"的误读使论文本身出现逻辑混乱;四、以对"外人"的误读为主要依据,构建"纪实说"或"虚构说".《桃花源记》确实有纪实因素,也不排除有虚构痕迹,但是二者皆不应建立在对"外人"一语误读的基础上.

7.期刊论文 丁爱清 《桃花源记》"不足"新解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保留下来的诗文被后人广泛传诵,其中<桃花源记>就被编入中学课文.然其文章中的"不足"一词各家解释.要么语焉不详,要么注释有误.本文结合陶文中的具体意境,并参看陶其他诗文,认为这里的"不足"当注为"不可,不能".

8.期刊论文 章红 《瑞普·凡·温克尔》和《桃花源记》人文情怀之比较研究 -考试周刊2008(22)

华盛顿·欧文和陶渊明在他们最受世人瞩目也最受评论家好评的作品<瑞普·凡·温克尔>和<桃花源记>中,关注了相同主题,流露出两位作者对政治的不尽相同的相似态度.两篇佳作均文字流畅,情节生动,想象丰富.同时,两位作家都抒发了对自然的挚爱之情,具有前瞻性地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焦虑.

9.期刊论文 吴玉珍.WU Yu-zhen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的生存环境观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5)

本文从地理的角度,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作一简要的分析,探讨其以桃花为表征的生气观及独到的生存环境模式.

10.期刊论文 史言喜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的政治理想 -科教文汇2009(1)

有宋以来,陶渊明便被奉为田园诗人之袓,也被认为是一位真正的隐逸之士.本文通过对陶渊明人生经历的回顾及对<桃花源记>的分析,阐述了陶渊明强烈的政治愿望.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xdyw-czb200904007.aspx

下载时间:20xx年5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