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语文暑期作业21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暑期作业21

(一)

1、“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2、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谁的文章?

A、文天祥 B、辛弃疾 C、范仲淹 D、苏轼

3、成语“半斤八两”中的“斤”和“两”是古代重量单位,其中一斤合现在的多少两?

A、六两 B、八两 C、十两 D、十六两

4、典故“名落孙山”的“孙山”指的是谁?

A、中榜人的名字 B、落榜人的名字 C、大山的名字 D、主考官的名字 5、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是下列哪座城市?

A、山东济南 B、山东曲阜 C、山东泰安 D、江苏徐州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 B、项羽 C、赵高 D、刘邦

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山 D、黄帝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

A、杜牧 B、李商隐 C、李清照 D、王安石

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神话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D、李商隐

13、下列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是哪一项?

A、子——兔 B、巳——蛇 C、酉——猴 D、申——鸡

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请问这位词人是谁?

A、辛弃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 B、廉者 C、仁者 D、学者

1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17、成语“差强人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 B、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 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18、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一种动物?

A、马 B、乌鸦 C、野鸭 D、老鹰

19、“满江红”被用作词牌名,它在自然界中是什么东西?

A、水生蕨类植物 B、浮游动物 C、乔木 D、菌类植物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

1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D、雨景

(二)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语文暑期作业21

27、“黔驴技穷”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谁?

A、庄子 B、柳宗元 C、韩愈 D、荀子

28、“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这幅对联描写的历史人物是谁?

A、岳飞 B、辛弃疾 C、范仲淹 D、陆游

29、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契诃夫——《套中人》 B、卡夫卡——《变形记》

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 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

30、“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A、阴山 B、边关 C、燕山 D、华山

31、李白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是现在的哪里?

A、广州 B、扬州 C、福州 D、南京

32、唐人诗句“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

A、白居易、杨贵妃 B、李商隐、武则天 C、李贺、嫦娥 D、杜甫、王昭君

33、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哪一部?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孔乙己》 D、《药》

3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中的“杜郎”是指谁?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D、李白

35、“落花流水”一词的本意是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

A、深秋 B、寒冬 C、残春 D、盛夏

36、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下列哪一部?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尔雅》 D、《新华字典》

37、“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谁创造了“她”和“它”?

A、鲁迅 B、钱玄同 C、刘半农 D、郁达夫

3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 )”。

2

A、山 B、土 C、静 D、海

39、“丑小鸭”这个形象来自于下列哪部童话集?

A、格林童话 B、伊索寓言 C、安徒生童话 D、郑渊洁童话

40、在“网开一面”的典故中,“网”是用来做什么的?

A、捕鸟 B、捕鱼 C、捕兽 D、捕虫

(三)

4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句语出自谁?

A、托尔斯泰 B、培根 C、高尔基 D、莎士比亚

42、下面哪一句作为“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对句最好?

A、柳树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4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

A、牡丹 B、菊花 C、莲花 D、梅花

4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诗的作者是谁?

A、李白 B、龚自珍 C、关汉卿 D、歌德

45、曾使“洛阳纸贵”的是下列哪一部作品?

A、司马相如《子虚赋》 B、曹植《洛神赋》

C、左思《三都赋》 D、张衡《归田赋》

46、“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

A、魏征 B、陆游 C、顾炎武 D、魏源

47、欧洲文学史上有一个人物叫于连,请问他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

A、《雾都孤儿》 B、《悲惨世界》 C、《红与黑》 D、《百年孤独》

48、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是谁?

A、达芬奇 B、但丁 C、歌德 D、莎士比亚

49、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

A、《西厢记》 B、《望江亭》 C、《红楼梦》 D、《窦娥冤》

50、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分别是:波兰哥白尼、意大利但丁、英国( )和中国( )。

A、雪莱 鲁迅 B 、雪莱 屈原

C、 莎士比亚 鲁迅 D 、莎士比亚 屈原

51、“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

A、秋瑾 B、陆游 C、班超 D、项羽

52、古代的“会稽”在今天什么省?

A、浙江 B、江苏 C、山东 D、安徽

53、成语“无稽之谈”中的“稽”解释为什么?

A、准备 B、计划 C、价值 D、查考

54、“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二十四桥”在今天的哪里?

A、镇江 B、扬州 C、杭州 D、苏州

55、“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等闲”,解释为什么?

A、空闲 B、等待 C、轻易 D、无所谓

56、“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哪位诗人的最好评价?

A、范仲淹 B、辛弃疾 C、陆游 D、杜甫

57、“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请问这副对联说的是谁?

A、孔子 B、司马相如 C、屈原 D、鲁迅

3

58、“叹为观止”本意是赞美什么尽善尽美,无以复加?

A、文章 B、风景 C、音乐与舞蹈 D、建筑物

59、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简”是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简册”。简册是怎样书写的?

A、用毛笔写 B、用刀刻字 C、先用毛笔写再用刀刻 D、用火烤字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语文暑期作业21

4

5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语文暑期作业21

 

第二篇: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杨家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 颓圮(pǐ) 峥嵘(zhēng) 百舸....争流(kě)

B、喋血 (dié) 青荇(xìnɡ) 彳亍(chù) 博...

闻强记 (qiáng) .

C、租赁 (lìn) 解剖 (pāo) 屏息 (bǐ...

ng) 莅临指导(lì) .

D、停泊 (pō) 执拗 (niù) 拜谒(yè) 冉....冉升起 (rǎn)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准备这份提案,两位人大代表走遍整个地区, 各行各业人士的意见。 ②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 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 ③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到的。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A.垂询 以至 搜集

B.征询 以致 搜集

C.征询 以至 收集

D. 垂询 以致 收集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

同行的普遍赞赏。

B.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

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C.老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国统区的城市,而赵树理则在条件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过着农村的生活,但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 ....

D.近百年来,普利策奖及其影响下的新闻实践,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业的公众信任度和自我认同感,亦将记者这一职业从卑劣的小丑阶层送上无冕之王的高位。 ....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对于“博客”( Blog),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如今又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微博”(MicroBlog),也已进入人们的网络生活。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一方面在于时来运至的愉悦感受,另一方面在于知足常乐地安度日常生活。这就是幸福的两重性。

D.苹果电脑、IPHONE手机为什么如此热销?是因为它们质量好,还是因为技术含量高?又或者是品牌效应好?这值得我们思考。

二、(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华丽的语言并非文学的高境界。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从心底流出的文字才最有力量。文贵质朴,莫求花哨,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散文的一个传统,来自于汉赋。汉赋的华丽炫目,不少是用来装饰统治阶级的。虽然其中也不乏精品力作,但在我看来,繁复华丽、空话连篇的风格是不值得效法的,有志向和气量的写作者应该有自己的追求。

从大处着眼,人生其实不过是一篇文章而已,有起承转合,有主题思想,也有开头和结尾。散文与我们的个人生活也许贴得最近了,因为它大致是一种应用文体,写作是怎样的:生活就是怎样的。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文字修理得干净了,生活一定会有所变化的。如果假话与套话、时尚话与时髦话堆满世界,那么这个世界肯定是不会让人幸福的,是骗人的。欺骗总是从语言开始,以受骗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告终。 在写作中,散文写作是基础。它不仅是基础,还是最难的。回顾一下,我们在初中时就学习造句、写记叙文了,记叙文就是散文。如果一开始就练习写小说和诗,那会更加不得要领,也是不可能的。一切要从基础学起,散文写作就是这样的基础训练。先要用文字把事情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也就是所谓的“文从字顺”。这可以说是基本的,也可以说是困难的,这从我们学习的漫长就可以看出来了。可见我们从开始就一直在写散文,可是直到几十年后,要写出一篇好文章还是那么难。

就小说家而言,他所倚仗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从小学习的散文写作的能力。小说家有两大功夫:一是记录实际事物的,二是想象和发挥的。前者直接需要散文笔法,后者则需要将想象的事物绘制出来。小说家许多时候要有新闻记者那样的素质,即能够直接记录社会现实生活场景,这有点像通讯报道。这种特质再加上想象变幻的艺术手法,二者叠加在一块儿,交错使用,也就形成了通常的小说作品。

我们常可发现,一位糟糕的小说作者不太可能会是高明的散文家;反过来也一样。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家一定会是好的散文家,而写不出好散文的人,也不可能具备创作好小说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的诗歌和戏剧。这是因为抽掉了文学写作所需要的基础——基本的和正常的表达能力。

再极而言之,连散文写作都不能完成的人,有可能是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吗?我们也大可怀疑。现在的看法是,如果一位学生的数学物理功课不好,那么就该选择文科。或者说,一个文科特别好的人,往往数学等方面是不太行的。这是极大的误解。其实使用文字所需要的逻辑能力不比一般的数学换算弱。搞文科的人,只要能够走得远的,他的数学和物理也会是很好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哪怕极短一篇文章,从头至尾写下来,都需经历无数次极为缜密的判断。 (此文发表于20xx年02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5.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贵在质朴,就是只能追求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做人也是一样的。

B.新闻记者的通讯报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直接记录社会现实生活场景。

C.散文来源于汉赋,汉赋繁复华丽、空话连篇的风格直接影响了散文的创作。

D.人生就像一篇散文,一个人的风格与他说话为文的风格有相通之处。

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从心底流出的文字不一定是华美的,但一定是有力量的。

B.如果一个人时常注意修理自己的文字,他的生活一定会有所变化的。

C.用文字把事情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并不意味着就过了散文写作关了。

D.连散文写作都不能完成的人,不大可能是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

7.文章阐述了哪些关于文学(不是指小说、散文等某一种文学作品)的基本观点?这给我们做人带来哪些启示?(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 李迪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

D.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壮大 .

9.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时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第Ⅱ卷

四、(20分)

11.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12.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3分) 。

(2)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3分) 。

(3)夫晋,何厌之有?(2分) 。

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为什么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2分) 。

(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 ,这是从 和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2分)

(3)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2分) 。

14、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6分)

⑴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

珍君》)

⑶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⑷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君亦无所害。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湿 湿 的 想 念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镇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

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像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必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像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像。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事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种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

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和憧憬。 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16.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6分)

答: 。

17.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

答: 。

18.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6分)

答: 。

六.语言运用(13分)

19. 用一句话概括出这段文字报道的核心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日产汽车公司日前宣布,它开发了防止汽车撞伤黑暗和死角中的行人的远红外线传感器,并计划于2004 年在日产汽车上安装这种传感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在一部分高级汽车上安装这类传感器,但售价高达30 万日元。据说,日产汽车公司开发的这种传感器售价仅为5 万日元左右。军用红外传感器售价在100 万日元以上,

但如此便宜的民用传感器还很少。日产汽车公司说,它开发出了可以将红外线转变为

热的薄膜的量产技术,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日产汽车公司已经申请生产技术专利,

并计划向其他汽车厂家供应这种传感器。 答:

20.把所给句子依次填入下文中的横线处(3分)

在众多的杰出人物中, , , , , , ,

使国家面貌民族命运改变之巨大、形同乾坤再造的人,无疑是罕见的巨人、伟人。

①踣而屡起 ②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③能集文治武力于一身 ④扶大厦之将

倾 ⑤挽狂澜于既倒 ⑥既继承又开拓

21.请改正下面这段说明书中的四处语病(4分)

本真丝巾由100%纯蚕丝组成,为了使您的真丝巾常保色彩鲜艳,手感爽目,请您

切忌不要在碱性液中和高温下洗涤,您可以用温水过清后在中性洗涤液中轻度揉搓,

然后拉挺晾在阴处。

①将“ ”改为“ ”。

②将“ ”改为“ ”。

③将“ ”改为“ ”。

④将“ ”改为“ ”。

22. 仿造画线部分的句式,完成下面一段话。(3分)

鲁迅和巴金,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然而两人的文风迥乎不同。

鲁迅的著作有中年人的冷竣。他的文章,如匕首,如投枪,醇厚辛辣,犀利深刻。 。然而,无论两者在文学风格上存在多少差殊,有一点却是共

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

七、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待树苗成活后,年轻人时常浇水,老

人却很少照看。几年后的一场沙尘暴,使年轻人种的胡杨很多被连根拔起,而老人种

的树只掉了一些枝叶。年轻人很诧异,老人解释道:“你常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

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

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容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文体不限,标题自定,不

少于800字。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参 考 答 案

5-7题答案在最后

8. B.(A. 弛:松弛; C.诛:诛杀;D.赞扬。)

9. C .(①说的是李迪有才情,删除A.④⑤与“胆量非凡”无关,删除BD。)

10. D. (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14. 略

15. D(“有生之年”错)、E(“物是人非”错)

16. 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要点一: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要点二: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答对一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17. 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要点一: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要点二:浸润着深沉情感的;要点三:鲜活、流动、有生命的;要点四: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18. 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沅水)的记忆里。

要点一: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要点二: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沅水)的记忆里。答对一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19.参考答案: 日产汽车公司开发出低价远红外线传感器。

20.③②⑥①⑤④(注意短语结构及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

21.①将“100%纯蚕丝”改为“100%蚕丝”或“纯蚕丝”。 ②将“手感爽目”改为“手感柔软 ”。 ③将“切忌不要”改为 “切忌”或“不要 ”。

④将“用温水过清后在中性洗涤液中轻度揉搓 ”改为“在中性洗涤液中轻度揉搓后用温水过清 ”。

22. 巴金的作品有青年人的热情。(1分)他的小说,像火炬,像热风,(1分)诚挚奔放,凝练清新。(1分 )

(内容上紧扣“迥乎不同”造句)

23.参照重庆市高考评分标准。(60分)

提示:材料涉及“老人”“年轻人”“胡杨树”等几个对象。

①从老人种的树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

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②从年轻人种的胡杨树在沙尘暴后很多被风刮倒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

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③从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

要夯实基础。

文言文翻译: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全家迁徙到濮。李迪深

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对此感到很惊奇,说:“先生

是辅佐君王的人才。”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获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

驾临亳州,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

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让全部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

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李迪)曾经回家沐浴,(仁宗)忽然传诏(李迪)去内东门,(仁宗)拿出三

司使马元方所上报年度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仁宗)问李

迪用什么办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

就不会过于劳苦了。皇帝说:“我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会拿出金帛数百

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

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当初,皇上将要册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多次上疏劝谏,认为章献出身寒微,不可

以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怨恨他。天禧年间,李迪出任给事中。周怀政的事件,皇帝

非常生气,想责罚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

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悟,于是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与之结党附会,贬到

衡州。丁谓派人迫害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对李

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

到这地步,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

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去县通过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

迪所应当做的,一定不要让他前往。”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人凭着

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允许,但却很是赞扬

他的想法。

李迪是贤相。正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要有

专制的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

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从这可以看出。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