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第22卷第3期19xx年8月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Vol. 22 No. 3Aug. 1998

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周伟良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438,上海X44岁,男,博士研究生)

摘要 采用哲学研究与逻样分析的方法.对中华武术中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传统武德的实践程序等问题,进行论述。

关链词 中华武术;传统式德;俗文化;伦理;习武

所谓传统武德,是指长期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 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作为武术文化视野中的又一景观,它 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而对习武群落而言,又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 意义。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中国传统武术就像大海那样广博而幽深,几乎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诸多拳种技法犹如海面的滚滚波涛,而作为其内隐文化的道德伦理,则如同海水深处的暗涌,浑濒深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链环。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深刻把握、继承传统武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

列宁指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在体现一种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 道德伦理观上,同样交响着雅俗文化的双重变奏。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一个全息影像,传 统武德不管它意境多么深远浪漫,最终都可归结到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等正统的官方价值系 统上来,但在具体内容上,由于文化载体的根本使然,传统武德在表现出与官方价值系统有 着重合一面的同时,又表现出自己乡土文化的个性来—有其非重合性。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武术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各历史时期华夏民众的实践活动。从历史的纵向考察,不难看到,传统武术活动的主要实践者、传承者,乃是历史上世代衍生不息的广大民众,这也是为什么武术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屡经厄运仍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从他们所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因而,在封建道德之笼罩下,民众百姓对于人际关系的思维与评价,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教化并不完全同步。首先,它不表现为深遮、完整的伦理体系,作为农业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质朴反映,与自己的心理认同和民俗习惯相交融,以它独特的文化丰姿展露出来,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其次,在对具体道德伦理的信仰和评判上,两者往往大相径庭,有时会发生激烈的阶级碰撞。例如,民众自发信仰的历史英雄,即使在民间有很大影响,也较难被官方认可,甚至连其道义上的合法性都不具备。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这一官俗文化都推祟的人格表率,两者的道德情趣既表现出了一致的“价值共意”,同时也存在相当差异。如果说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关圣帝”的垂青,主要侧重他道德人格的政治价值(历代朝廷的封号就是一个最好说明),那么芸芸的民众,则是用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这位“武神”。正由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中官俗两种文化的分野,以及传统武术的俗文化特征使然,因此要求我们寻觅传统武德旨意,主要是背靠民间文化这块广裹的沃土来考察其生成背景、思维方式、基本内容和实践程序等。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将无法洞见传统武德的底蕴。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农民阶级一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大量的通俗戏文、 传闻掌故等,是填补他们平日单调刻板的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作为民俗文化之一的 传统武德,不可能通过由官方认可的史典经籍或诸如《女儿经》、《孝文传》等专门教材和正

规的教育程序进行道德启蒙,一般采用巷语里谚的语言传承或日习而不察的行为传承方式来 进行。当然,随着明清以后民间武术活动的发展及武术论著的增多,有关武德的记载也日益 丰富起来。但总体上看,传统武德在下层习武群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即使为一些武术论著所记录的某些内容,事实上也是对武德在传承过程中的一种文字化。

从传统武德的传达形式看,大致有门规戒约、谚语格言和传闻故事三类。所谓门规戒约, 是指传统武术各门各派对习武者明确提出的道德要求;谚语格言,是指对丰富庞杂的武德内 容,通过“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之易于记诵”的方法,编传出的格言俗语,通过通俗化的流播,在习武者的心中凝结积淀下来,以至在整个习武活动中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传闻故事,是指将民间的昔日武林人物及事迹所进行的一种“讲古”形式。讲古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消遣,它的直接意义在于提供某种道德启示,在故事的人与事中显示出一系列的道德伦理价值标准和人生模式。广大的习武者,正是从以上易懂易记的门规戒约、谚语格言和传闻故事中,领悟、把握传统武德的主体内容及价值标准,并以此作为连接这一文化群体的情感纽带。

2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

传统武德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或被确定的道德意识图景,而是有着生动的具体内容和绵 延流动的过程。如果我们的研究只注重寻索传统武德的思想资料,并囿于一些诸如“仁”或 “义”的抽象概念,这不免在分析上陷于空泛,同时也把丰富的武德内容狭义化了。虽然仁和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范畴中起着主干作用,但作为乡土社会习武群落中一套完整的道德 价值系统,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着明显的内在多重结构。众多的内容是按纵横交叉、 并列重登的从属关系组合起来,形成一张反映民间习武群落的道德伦理之网。

2.1日常道德‘

社会生活中的日常道德,是建构传统武德的墓础。民间武谚中所谓的“未习武,先观德” 的“德”,就是指这层涵义。早在清初的《内家拳法》中就写有“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t}}前四种均指日常道德而言。其后对这方面的要求更为具体,清代出版了的“太极拳谱”中列有“八不传五可授”,几乎全为正反两方面的具体道德要求。

19世纪后半叶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欧美的冲击,几千年营建起来的传统道德 大厦上的釉彩也逐步剥落,这种文化震荡也同样出现在习武群落里。民国时期意拳创始人王 萝斋曾针对当时“流弊丛生”的师徒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抨击,甚至提出要“解除师徒制”,建立一种新型的“尚精神、重感情”的教学关系,但他在选择学生时仍认为应“首重德性,??如尊师敬长,重亲孝长,信义仁爱等皆是也”,并进一步提出“恭慎意切和”五字,作为意拳的信条和规定。很显然,这还是基于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基本精神的肯定和阪依,而提出的对习武者的日常道德标准。

2. 2习武要求

中国的文化传统,素来视道德为根本,其他不过是道德的枝叶。传统武德也当然难以逾 越这样一种文化背景。它不光视“德”为武之根本,同时还把“德”视为通向高深武功境界的精神航船,武谚中所谓的“德薄艺难高”就是这一心理的展露。从练武伊始到学有所成,不仅习武者的道德意志品质要经受种种磨练,还要和习武者处理好在这一群体中的各种关系。这里,笔者暂将此概括为习武要求。作为传统武德的又一重结构,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意志品质,二是人伦规范。

技艺功夫上的每一进步,无一不是长年累月刻苦磨砺的结果。一般讲来,习武活动都处 在习武者的黄金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里,每个人都会被许多实实在在无法回避的生活琐事 围挠。对于一位志在攀登崎岖习武之道的人来说,就要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品质要求:“遇一切外魔挫辱淡然恬然,不介于意,任人之笑骂嘲激,而无动于心,神专志一”,C,]“当外物

相诱惑,或来疾病灾害相侵扰,??必毅力与之抗衡,百折不回,一如平者”,CS]这是指习武的专心。武术中的传统训练理论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习武者必须经过“三膘三瘦”的形体变化,劲始入骨;又须经过“三伏三九”的刻苦锻炼,劲始归根。事实上,这是对习武者吃苦耐劳、百般砒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不妨称之为苦心。习武是一个长期锤炼的过程,传统理论中有“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的说法,鲜有一毗即成者。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这又是衡量习武者意志品质的一个尺度。对此,可称之为恒心。专心、苦心、恒心三者互为作用,是对每一位希冀能在武功上登堂入室者道德意志品质的实践检验。

习武要求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习武者的人伦规范。具体表现为对师辈,要敬师尊长,不得违拗;对同辈,要克己和众,不得唆弄是非。很显然,这是一般乡里社会日常道德伦理中所谓“孝敬父母,和睦乡里”观念在习武群落中的折射。万籁声先生对于习武之道曾说过一句深得个中三昧的话:“是以武功一道,非有坚韧不拔之志者,难得有大成功,非忠义纯笃者,难得有大造就;非谦和恭敬者,难得有好善终”。Cs]“坚韧不拔”、“忠义纯笃”、“谦和恭敬”正是对习武要求的基本概括,反映出传统武术活动中道德伦理价值的不可替代性。

2. 3侠义精神

如果说,日常道德伦理是传统武德的基础,习武要求是传统武德的实践磨砺,那么侠义 精神则是中国传统武德中熠熠生辉的无限风光。千百年来,它为广大民众所推崇,成为人们 判别某种事物的价值尺度,也是为习武者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

侠在春秋战国时,原指那些仗技行义者,又被称为“武侠”。随着武侠阶层的发展,其侠义行为中的伦理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对侠的概念进行了归纳,这也是后来传统武德侠义精神的基本内容。当然,在俗文化视野中的侠义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受前代语言行为的传承影响,以及与自己的道德认知相结合而积淀、凝聚的。习武群落中的侠义精神,在其文化认同前提下,又有自身特点,具体表现为对习武者所要求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本人的秉性修养两个方面。

隶属于社会责任范畴的诸如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等,是横放在每一位武林人士面前义不容辞的道义重任。清末“少林戒约”后十条中的首条,就要求“肆习少林武技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这里突出的是民族大义。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列出的“十不许”、“十愿”和民国初期精武体育会所颁示的“精武会训”内容,几乎都是习武者日后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细目。毫无疑问,这种几近完美的社会责任使命,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理想道德情感,映照出传统武德中对侠义精神的崇尚。

在实践中能否担起这一道义重任,除了须具备“以武犯集”的基本力量—高超的武技 外,还要取决于担负者是否有疾恶如仇的刚正品格、善察是非的判断能力、服务于社会的奉 献精神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非凡勇气。这样就引出了侠义精神的另一半结构内容,即对习 武者的秉性修养要求。隶属于这类的范畴大致有谦和忍让、立身正直、取义轻利、守信重诺 等。如果说要求担负的社会责任是传统侠义精神的外在行为,那么秉性修养是传统侠义精神 所要求的内在基础,两者的结合,也就获得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完美的人格象征。 必须指出的是,传统武德毕竟主要是吸吮了封建社会民俗文化的乳汁而孕育、滋养的。 一方面,它既有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也不 可避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限于篇幅,本文不准备对此进行理论剖析,旨在指出, 对于传统武德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决不可在“光环”效应下有所低估、忽视。如果我们对传统武德缺乏理性的甄别,那是无法继承好这笔文化遗产的。

3传统武德的实践程序

中国传统武德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观念系统,二是由具体行为 体现的实践程序。传统武德不管在观念上如何丰富高远,其根本宗旨是对人的塑造,而不在

于形成什么理论体系,所以传统武德具有高度的实践指向性。要完成武德的人格浸汁,只能 靠习武者自身对这一观念的理解和信仰基础上的行为践履。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中发现一个 现象:即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与传统武术的实践阶段有着较为紧密的相配性。

3. 1择徒拜师

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择徒拜师几乎是所有文化艺术门类传承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 的关键在于确定一种“名分”,以及在这种名分下各自所承担的义务。所谓“师父”、“徒儿”,实际是对家庭血缘关系的一种模拟。在传统武术的训练全过程中,择徒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淡玄授道,贵乎择人”。ts}0在内容上,传统武术中的择徒也考虑一点被择者的身体条件,但它最根本的终极关注是道德状况。对此,只要审视一下各门拳种留下的具体择徒要求就可明白。一些传闻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本人无意的道德行为,往往能成为某一拳种衣钵传人的重要起因。故事与历史的吻合度如何,另当别论.但反映出的道德情感是真实的. 习武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是师父和徒弟.由他们构成了武术活动的传习双方,成为传统武 术赖以延续的根本途径。传统武德在对练习者—徒弟提出了具体要求的同时,也对传授者 —师父提出了道德规范。这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师父的道德行为和所要承担的道德责任两个方面。如果说一些史料中像内家拳早期传人张松溪、王征南等,或为人“询询如儒者,遇 人恭敬”,或身怀绝技而“绝不露圭角”,是一种对道德修养的事迹描述,那么不迟于清前期, 有的拳门已正式以文字形式立下规矩。著名的梅花拳传人,康熙五十一年武探花杨丙在其 “习武序·习武规矩十二条”中订曰:“凡传教之师断不可重利轻艺。苟授匪人,败名伤德, ??敬者当如是耳。’其后,对师的道德要求更为丰富,并在认识上还将道德水平与技艺水 平结为一体,从中展现出传统武德的道德力量。

道德责任是对师父道德要求的又一个方面,大致可归纳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是对徒弟的 道德考察。道德要求是择徒的一个首要标准,而判别其是否合乎这一标准的责任者则是师 父。因此,作为师者不能在这点上重利轻德。所谓“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就是带有某种宗教情感的道德炯戒。其次是对徒弟的道德教育。从内容看,既有日常道德伦理的继续,又有习武活动特点的道德教诲,促使弟子形成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各类教诲措施,抽象的道德训条和伦理规范,逐渐变成习武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 使其成为又一代传统武德的实践载体和传播载体。最后是对徒弟的道德强制。就是指在习 武中师父发现徒弟品行不端,而任何训诫都无济时所采用的某种强制性措施。不少武林掌故 中讲述的“逐出师门”、“清理门户”云云。在情节上也许只是编撰者所构拟的一个象征性系 统,但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指向,却不容我们忽视。

3. 2习武过程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各自的社会环境、实际生活中获取对道德伦理的理解,并在 实践中加以展现的。对习武者而言,从他拜师习武至艺成出师,既是武技水平不断提高过程, 也是锤炼道德品质,并逐步深化对武德理解,并以此作为自己价值取向的过程。其中,坚韧不拔的毅力,劲敏持恒的苦练,更是习武者的必需品质。习武的目的,并非为了练成一个恃术好斗之徒,习武中更关注的是道德情操的培养。“内外兼修”历来视为是习武途径的不二法门。一般对此的阐释,一是指技艺上内功与外功的结合,二是指习练者精神与形体的兼修。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精神具有多重涵义,有时是指习武者的心理意识,属训练理论范畴,有时则蕴含了道德品质内容。当抽象的道德概念已转化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尺度,这样基本上就初步完成了一个习武者的武德教育过程,随之而至的是习武者本人对臻美的侠义精神的主动选择和不懈追求。

3. 3不懈践履

在传统武术理论中,一直把“运到有形归无迹”视为武学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境界是抒情式的,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多义性和不可穷性。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产物的武德,同

样折射着对人的道德理想的美学情感,它也没有一个终止点,伴随着整个习武生涯。臻美的道德理想如同武学中的最高境界,时常拨动着习武者的道德心弦,以它高度的实践指向,驱动着有志者穷毕生精力去接近,实现自己的道德升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依旧有对日常伦理规范的格守,有对自己道德意志品质的继续砒砺,但更体现为对侠义精神的不懈践履。 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传统武德不会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自身活动范围内,必然 带着自己的思考,以自己独有的价值观,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表现出传统乡土文化中 强烈的入世精神。这一入世精神有别于儒家以伦理纲常为本位的治国平天下,而以自身的行 为方式展现在历史舞台上。从明代少林武僧为抗楼冠血染沙场,到清末“少林戒约”中要求习武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从民国初年精武会提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到其后举倡武术“强种强国”,试图洗刷“东亚病夫”之耻等,这些不正是不同历史时期广大武林人士“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的展示吗?

4结语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价值系统,传统武德的各结构系统间必然是相互渗融缠联,从而形 成一个特有的文化图景。只要一种文化有生命力,它对传统的解释就不会停止。中国的传统 武德应该是个耗散结构。在岁月更替中,有的内容或许已经丧失了它的指南作用,但更多的 可在新的文化观念引导下,为今天所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黄百家.内家拳法.昭代丛书.别集

2沈寿点校.太极拳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王萝斋.拳道中枢,转引姚宗勋.意拳.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4无谷.少林寺资料续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5万籁声.武术汇宗(中篇).北京:中国书店.1984

6吴受.手臂录·附卷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7路遥.义和拳起源探索·附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8张孔昭.正宗少林拳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in Chinese Wushu

Zhou Weiliang

(Graduate Students Dept二Shanghai Institute of P. E. .200438.Shanghai.PRC)

Abstract By philosophic study and logic analysis,the problems,such as folk cultur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in the Chinese Wushu,triple structure of the principle contents in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and practice procedure of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Key words Chinese Wushu,traditional Wushu ethics,folk culture,morals,practice wush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