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与“仁”

浅谈孔子与“仁”

古往今来,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步得到重视与亲睐。

谈到“以仁为本”,自然会提及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是以伦理及教育为主的思想。孔子对伦理、教育思想不仅讲得最多, 而且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在孔子的思想里, 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孔子最注重道德的修养。他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符合上层社会道德标准的“士”、“君子”。因此, 可以说, 孔子的教育主要是以人为本的伦理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就是教人伦、道德, 这正是儒家教育的传统。

一、孔子关于“仁”的内涵阐述。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孔子贵仁,一般认为“爱人”是仁的最根本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 ,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二是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 ,应当互相尊重和亲爱 ,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凝结于孔子的“ 仁 ” 中 ,使其体现了具有普遍的人道原则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一)“忠恕违道不远”

忠恕, 简而言之就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 从深层次看, 就是“已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不论从单纯还是深层的方面看, 都是从己出发, 以己之所好, 推及人之所好, 以己之所恶, 推及人之所恶。这种推己及人的办法就是“恕”道。所谓“仁者爱人” , 也就是对别人的同情心, 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 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这些话听起来并不新鲜, 但确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关系中道德经验的总结。人不是孤立的个人, 而是社会的人。

(二)“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 复礼是符合于礼。孔子所谓的“礼”是周礼, 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之礼,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 分封制, 世袭制。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礼与仁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孔子是用仁来充实礼的, 因此“克已复礼”复的是周礼。但孔子引用这句话, 则赋以新的含义。孔子要求复兴周礼, 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周礼已不在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 所以, 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 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

由此看来,“仁”并不是单独存在于儒学思想中,“礼”则是“仁”所付诸的形式,二者是贯穿于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

二,儒学思想“仁”与“礼”的关系。

在孔子的思想中 ,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 ,是‘仁’与‘礼’的统一。‘仁’和‘礼’是相互矛盾的 ,‘仁’是属于个人自由方面的东西;‘礼’是属于社会制裁方面的东西。‘仁 ’是属于自然的礼物这一方面的东西;‘礼’是属于人为的艺术这一方面的东西。自然的礼物和人为艺术是对立的。对立必然相反 ,相反就是矛盾。但是相反又相成 ,矛盾而又统一。 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反映的是当时“礼”中不再包含的原始人道精神的趋向。而“礼 ” ,就其本义而言 ,则是包罗氏族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一整套习俗规范。它世代相承 ,且为氏族成员自觉遵守 ,带有极大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统一的。

只是随着阶级分化 ,礼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分离,其中所反映的原始人道精神趋于淡薄和消失。调节生活、表达全体成员思想感情的“ 礼 ” ,逐渐变成只供贵族显身份摆威风的“仪”。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 ” 就是想用克己的手段恢复和达到传统之礼中所包含的原始人道精神的内容 ,使礼在内容与形式上重新统一。周礼的核心要义是依据血缘“ 胶带 ” 来确定

等级关系,孔子用这种性质的周礼作为仁的表现形式 ,必然有违“ 仁 ” 的原始人道精神 ,从而产生了仁与礼的矛盾。这一矛盾就是人道精神与非人道精神的矛盾。这是孔子思想的内在矛盾 ,也是整个儒学的内在矛盾。

孔子的仁与礼是紧密联系的。正是“ 礼 ” 从某些方面阻碍而又辅助了“ 仁 ” 的人道精神的实现。孔子是在继承前人关于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 ,仁与礼彼此浑然一体。它们相辅相成 ,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 ,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 ”

三、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的局限性。

“仁”反映了在宗法等级制度和规范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亲亲 ” 和“尊尊 ” 。孔子维护“ 克己复礼为仁 ” 的旧观念 ,“ 亲亲 ” 和“ 尊尊 ” 宗法等级制原则就不能不渗入爱人之仁当中。这集中表现了孔子之仁的爱具有的另一方面 — — — 爱有等差 ,它对“ 爱人之仁 ” 所蕴涵的人道精神构成了一道屏障。

而孔子当时超越现实的思想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所采纳。相反,儒学已经成为统治者为了所谓的“仁”来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被统治者利用。因此,孔子讲的伦理是带有封建性的伦理道德。

四、“仁”的人伦道德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不能一概抹杀。就其从哲学、伦理学的发展上进行分析研究, 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1.《论语》中所记关于孔子的教育, 大量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孔门四科中也以“德行”为先, 德行就是伦理道德的实践。

2. 伦理学是实践的科学。它的特点是注重知行的统一, 言行的一致,强调“行”的重要, 言行一致, 这在哲学和伦理学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3.他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以后人性论问题成为中国哲学和伦理学上重要问题之一, 这在中国哲学和伦理学发展史上值得注意研究。

4.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虽然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对一些道德规范和道德格言还是可以批判继承的。

总结以上叙述可以得出:儒学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而我们对于孔子的误读也必须有所纠正,孔子只是处在特定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我们不能以今人的眼光来评判他。作为特定时期的孔子,他的贡献我们不可抹杀。

 

第二篇:孔子之仁

孔子的仁学

一、孔子的身世

孔子的祖先世系,相关典籍中记载最早的是微子启,他是商纣的兄长。当时商纣王凶

暴无德,许多大臣纷纷进谏,纣王对此十分恼怒,将大臣比干的心挖了出来,把另一位大臣箕子贬为奴。微子启说:“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启离开商纣王之后,在周武王攻打商纣王的时候,带着自己封国中祭祀神灵和祖

先的祭器,以及封国内物产,去周武王的军营乞降。由于其态度谦卑,周武王接受其降,并让他继续为诸侯国的国君。后来,周成王继承王位之后,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有篡位之心,协助武庚发动反叛。周公平定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为宋国国君,其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县以东、江苏徐州以西。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

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中国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於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

——《史记.宋微子世家》

孔子对微子启这位先祖很是推崇,《论语》中有记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微子启也做到了孔子所推崇的那样,“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这是有仁德者的行径,所以,孔子曾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商的后人。“予,殷人也。”(《史记.孔子世家》)

微子启之后,作为孔子的先祖,有很大名声的还有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正考父曾经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是三朝元老,位极人臣,可是他作了一篇《鼎铭》,用来警示自己:“三命兹益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左传.昭公七年》)由此可见,正考父的为人、处世、行政,是如何的恭敬谨慎了。

正考父之后,孔氏家族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固定姓氏。其子孔父嘉是宋国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为人正直,曾任宋国的大司马。宋穆公临终之时,召来孔父嘉,让他辅佐把其兄长的儿子与夷立为国君。孔父嘉本来不答应,后来因为穆公的一再坚持,于是拥立与夷为国君,是为宋殇公。宋殇公即位后,因为发动战争太多,太宰华父督鼓动臣僚,发动政变,先杀死了孔父嘉,接着杀死了宋殇公,并从郑国迎回了宋穆公的儿子冯做宋国国君,即宋庄公。

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曰:?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以沒,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對曰:?群臣願奉馮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

使公子馮出居於鄭。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殤公即位。君子曰:?宋宣公可謂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饗之,命以義夫。?(《左传.隐公三年》)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左传.桓公二年》)

孔父嘉死后,其后代逃到路过,才有了孔氏一脉。孔父嘉在孔氏先祖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从孔父嘉开始,孔氏才自成一宗,即“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孔子家语.本姓解》“圣师之所以为孔氏,实由孔父嘉始。孔父,字;嘉,名也;后世以字为氏。”(《文庙祀典考》卷七)二是从因为孔父嘉的原因,孔氏才亡命定居路过,成为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一名赳赳武夫。他在成年后,投奔到路过贵族孟献子的门下,成为孟献子的家臣武士。叔梁纥在当时以勇力闻名于诸侯,在两次战斗种有着突出表现。

鲁襄公十年(前562年)夏,以晋国为首的几个诸侯国联合攻打一个弱小的偪国,鲁国是其中参战国之一,叔梁纥随鲁国军队前往作战。偪国都城偪阳虽然小,却很坚固,诸侯国联军开始攻城不久,偪阳守军突然大开城门。诸侯国联军一拥而入,偪阳守军趁机放下悬吊起来的城门,试图把攻城部队拦腰截断,使之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各个击破。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叔梁纥奋力冲上前去,用双手托住下落的城门,使城里的诸侯联军得以安全撤出。诸侯联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叔梁纥因为特殊表现而被孟献子赞为“有力如虎者”(《左传.襄公十年》),“以勇力闻于诸侯”(《孔子编年》)。

鲁襄公十七年(前556年)秋天,齐国出兵侵略鲁国北部地区。其中,一路人马由齐侯率领包围了桃,另一路人马由高厚率领包围了防。其时,鲁国大夫藏纥、藏畴等人,以及叔梁纥都被围在里面。鲁国拍初军队前往结尾,但是,援军慑于齐军的威力,行进到防地附近的旅松时,便不敢向前了。在这种情况下,叔梁纥和藏畴等,率领三百壮士,乘着夜色突围,保护着大夫藏纥到了鲁国援军的驻地旅松。然后重新杀回防,与援军一起内外夹击,打败了齐国军队。这一年,叔梁纥已经是六十三四岁的老人了。

叔梁纥的官职相当于一个低级的陬邑大夫,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乡镇大小的地盘,生活比较富足和安乐。他在六十三岁左右,因为没有儿子,求婚于颜氏,与颜征在成婚,后来生了孔子。

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孔子家语.本姓解》)

关于叔梁纥求婚于颜家的事,《孔子家语》对整个过程作了叙述,说颜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叫征在。当叔梁纥向颜家求婚时,颜父便向三个女儿介绍了叔梁纥的情况,说叔梁纥虽然只是士一级的贵族,但他的先祖是圣王的后裔,而叔梁纥本人身高体壮,虽然年龄大了些,为人也有点严厉,但是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介绍完情况之后,颜父问三个女儿谁愿意做叔梁纥的妻子。两个姐姐都没有吭声,颜征在却上前答道:“父亲又何必多问呢,女儿听从父亲的安排就是了。”等到举行婚礼拜庙的时候,颜征在发现自己嫁的竟是一个老头,所以十分惧怕。“征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孔子家语.本姓解》)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世家》)。依据当时的情形推测,叔梁纥为贵族,颜征在为贫寒人家的少女,两者社会地位悬殊。大概叔梁纥并没有把娶颜征在看做十分重要的事情来操办,草草地把颜征在娶了过来。因为叔梁纥与颜征在的婚姻没有什么仪式礼节,所以,司马迁才称他们是“野合”的吧。

二、孔子的生平

叔梁纥与颜征在结婚后,自然很希望生一个儿子。夫妇二人依照当时的习俗,到家乡附近的尼山祈祷,希望尼山之神赐给他们一个儿子。大概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夏

历八月二十七日,叔梁纥与颜征在再次去尼山祈祷。就在山上,颜征在便即将临盆。于是,夫妇俩便赶忙找到一个山洞,作为临时的产房,生下了孔子。后人推崇孔子,便把孔子出生的山洞命名为“坤灵洞”。

据后人的神化,孔子还未出生时,颜征在便梦见北方黑帝召见她,说不久的将来便生圣子,应选择一个叫空桑的地方作为生圣子的地方。黑帝还给颜征在一柄玉尺,上面刻着一行字,“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十个月后,便真的有麒麟来送子。据说空桑之地,就是尼山的坤灵洞。

而更为广泛的传说是,在孔母颜征在未怀孔子之前,便有一只麒麟来到孔家,口中吐出天降玉书,上面的文字也是“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孔子之母颜征在感到很怪异,结果麒麟在孔家流连了两天两夜才离去。

还有一种传说,说孔子出生前,有两条苍龙从天而降,在孔家盘旋绕护;又有五位神仙,也来到孔家,护翼即将出生的孔子。

在山东曲阜当地,有一个“凤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说的是颜征在在坤灵洞生下孔子以后,婴儿的相貌极为丑陋,头顶如反扣的盂,中间低而四边高,面有七露,即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叔梁纥夫妇以为是个怪物,便把婴儿丢在山洞逃走了。结果,老虎却跑来哺乳,老鹰飞来用翅膀扇扇。远近的人们,见有老鹰来呵护这个孩子,便一位是凤凰之子。后来,孔子被母亲抱回家,人们才知道孔子是叔梁纥的儿子。

孔子三岁时,其父亲叔梁纥去世了,颜征在带着三岁的孔子离开叔梁纥家,到鲁国当时的国都曲阜的一条叫阙里的小街上定居。

当时的鲁国,常常举行一系列的政治、祭祀和外事活动,为作为孩童的孔子提供了目睹这些规模浩大、礼仪规范的活动的机会。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因此在周朝开国之初,就享有用周天子的礼乐的特权。周公去世后,周成王念及周公的功勋劳苦,便命鲁国世世代代用周天子的仪礼来祭祀周公。在这种背景下,尽管当时各个诸侯国均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而鲁国却仍然保存了比较完整的礼乐形态。在孔子的时代,这种礼乐仍可以由鲁国宫廷乐舞人员完整地演奏出来。

由于耳濡目染的原因,孔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模仿担任祭祀庆典的程序,演戏礼仪。“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孔母颜征在为了让孔子演习礼仪,还专门买来礼器来供孔子做游戏时用。“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孔子世家考》)

孔子除了学习礼仪外,在孩提时代,还通过一定的途径,学会了识字,读到了当时的一些典籍,而且还学会了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为贵族服务的技能。

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孔子时年十七岁。母亲去世后,孔子一开始主要是靠做一些粗活来维持生计。孔子后来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不久以后,孔子的境遇有所改变,做了管理仓库、计算物事的委吏,后来,由于成绩突出,又改做了管理牲畜饲养的乘田。孔子做这些事,干得非常认真,取得了引起世人注意的成绩。

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后裔亓官氏为妻。次年生下一个儿子。当时鲁昭公闻讯后,派人送来一条鲤鱼,表示庆贺。孔子非常兴奋,便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昭公的这一举动,对孔子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方面在客观上提高了孔子在朝野上下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使孔子产生了强公室、抑私家、参与贵族政治的决心和信心。

当时,鲁国的政治形势是鲁昭公虽然名为国君,而政权实际上掌握在三桓的手中,鲁昭公只是三桓的傀儡。孔子很清楚当时的形势,所以希望更多地寄托在提高自身修养,靠自身的才德而见用于当世。

孔子在这之后的一段时期里,更加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首先,这一段时间里,孔子很可能比较广泛地阅读了鲁国所藏的大量典籍,因为他曾做过鲁国实权掌握者之一的季氏的私家史官,有机会阅读藏书。

孔子还注意从其他途径学习古代礼仪、典章等文史知识。鲁昭公十七年,熟悉古代典章制度的郯国国君郯子来到鲁国拜会鲁君,对当时鲁国的大夫叔昭子详细地讲述了古代以鸟名命名官职的情形。孔子听说了以后,特地去拜见郯子,向他请益,所获甚多,并对当时的学问的流传很有感慨。“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

孔子在学习古代典章文物制度时,还十分注意进行实地考察,其足迹遍及当时的鲁、卫、杞、宋等国,将夏、商两朝的礼仪与杞、宋两国的礼仪做了比较从而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度。“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证明)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此外,孔子还下了很大的苦功学习演奏乐曲,对于音乐的修养,达到了十分高深的地步。“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道理)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心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年轻时,还学习过歌吟,很会唱歌。而且,孔子的“武功”很高强,射箭、驾车的本领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礼记.射义》)“子闻之,谓门人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总之,在三十岁之前,孔子除了从事某些地位低下的职务以养家糊口之外,主要是不放弃任何机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这一阶段,孔子在掌握了基本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基础上,对古代的礼乐典章文物制度作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考察,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并通晓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著作。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了深切的了解,目睹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政权为大夫执掌,甚至陪臣掌握国命的社会危局,孔子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处世态度和政治理想,即基本上确立了以周礼为典范的“忠君尊王”的思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自律信条,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政治理想等。而孔子完整的、全面的、成体系的思想的形成,还是在他经历了从政失败、周游碰壁、顾问政治之后,对社会世情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对人生有了更细致深广的体味之后才形成的。

孔子三十四岁的时候在鲁昭公的支持下,前往周朝的都城见老子问礼,向苌弘学习音乐,参观周朝的都城。孔子拜见老子不止一次,所谈话题也很广泛,谈“道”,谈“仁义”,谈《诗》、《书》、《礼》、《乐》、《易》、《春秋》。老子对孔子的恢复周礼、匡救时弊的理想,基本是反对的,所以一再告诫孔子。孔子向老子告别之时,老子又再次劝诫孔子:“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在向苌弘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苌弘就《韶》、《武》等乐舞,给孔子做了讲解。

孔子师弟考察了周朝都城的文物制度和相关场所,参观了明堂,并对其中的铜人发了一番感慨。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世之博学者谓周公便履天子之位,失之远矣也。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古者所以知今,

人主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於卻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虽处安乐必警戒也,无所行悔.言当详而后行,所悔之事不可复行,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绵绵微细若不绝,则有成罗网者也。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如毫之末,言至微也。札拔也,寻用者也,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踰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或之东西转移之貌,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水阴长右,江海虽在于其左,而能为百川长,以其能下。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音志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恐也;兢兢,戒也;恐坠也,恐陷也。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35岁时,鲁国内乱,鲁昭公被三桓逼迫而逃到齐国,后来又投奔到晋国,最后死在晋国。鲁昭公的逃亡,使得孔子在鲁国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所以鲁昭公逃亡不久之后,孔子也就带着他的弟子们去了齐国。为了接近齐景公,孔子做了齐国贵族、不肖之徒高昭子的家臣。至于孔子到了齐国,没有去投奔曾和自己有一面之缘的、人品高尚、政治能力强威望高的晏子,其原因是孔子认为晏子不是一位信守执一的君子。《晏子春秋》中记载:“仲尼游齐,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仲尼对曰:‘臣闻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有三心,所以不见也。’仲尼出,景公以其言告晏子,晏子对曰:‘不然!婴为三心,三君为一心故,三君皆欲其国之安,是以婴得顺也。婴闻之,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孔丘必据处此一心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齐相晏婴认为孔子太拘泥于周朝的礼仪制度,对于政治来说只是一个门外汉,而且其所崇尚的道德礼仪,对于治理国家来说害大于利。齐景公于是作罢。孔子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晏子春秋》记载说:“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稽,以告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治;立命而建事,不可守职;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德滋衰。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其民。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导民。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导众存民也?。”公曰:“善。”于是厚其礼而留其封,敬见不问其道,仲尼乃行。”

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37岁时,由齐国返回鲁国。47岁时,当时把持了朝政的阳虎前来拉拢孔子,希望他出仕,孔子采取的是不合作的态度,而在埋头于教育学生、整理古籍的工作。《论语》中记载说:“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鲁定公八年,孔子50岁时,阳虎叛乱失败,参与此次叛乱的公山不狃盘踞费地以对抗公室和季氏,派人来请孔子前往辅助。孔子有意前往,但因弟子子路的反对,最后没有成

行。“公山弗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事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

鲁定公九年, 孔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史记.孔子世家》)。

次年,孔子52岁,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孔子在任期间,其主要的功绩在于使当时的社会风气有了较大的改观。《荀子》记载说:“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灌水杀羊)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奢侈浪费)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哄抬物价),必蚤正(预先改正)以待之也。”《吕氏春秋.先识览》说:“孔子始用于鲁??用三年,男子行乎途右,女子行乎途左,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大智之用,固难逾也。”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行前对定公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建议带上专管军事的左右司马以做护卫。会盟期间,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左传》的原文是:“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田。”

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拆除季孙氏的费、叔孙氏的郈、孟孙氏的成这三个城堡的城墙)、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

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

72岁时,突然得知子路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三、孔子的思想

孔子一生最为崇拜的人是周公,念念不忘的是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王道德治。 周公,即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其采邑在周地,曾为太傅,因此,人们尊他为周公。由于周武王去世时,即位的周成王年幼,周公害怕天下周后

得到武王驾崩的消息,欺负成王年幼而举行叛乱,便代替成王摄政当国。当国期间,周公励精图治,传说他为接待各方人物,常常是“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由于周公勤勉于政事,周朝的社会得以稳定,经济得以发展。周公还亲自制礼作乐以教化人民。由于周公在周朝社会发展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受到成王和朝野臣民的尊崇。周公死后,成王为了褒扬周公的丰功伟绩,特许鲁国以天子之礼祭祀周公,并在鲁国为周公建立了太庙,让鲁国岁时计息。春秋时期以及整个封建社会,周公一直被人们视为“圣人”,成为贤相的典型。

周公是孔子最崇拜的偶像,在孔子看来,周公的文治武功是无人可比的,周公所具有的才能和美德是无人可比的。孔子对周公的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梦种常常梦见周公。他对周公制礼作乐,尤其是倍加赞赏。这与孔子自身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从宗法制度看,孔子一生能达到的发展高峰,最多只能是做一个像周公那样的贤相。从现实的环境看,像周公那样的文治武功,对孔子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比较现实的办法便是继承周公的某一个方面而加以发扬光大,那就是对周朝的典章礼乐进行继承和维新,并加以宣扬。而继承和宣扬这些典章礼乐的最理想的途径便是办学。

当时,鲁国的环境为孔子办学提供了各方面的便利途径。一是鲁国有丰富的古代典籍和完整、系统的礼乐制度,为孔子从事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教材”。二是鲁国的教育事业,浓厚的重视教育和求学的传统,尤其是私人办学的出现,为孔子办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孔子办学的具体时间大概在其三十岁之前,其地点大抵是在其所住的阙里,讲学基本上是以其居住地为主,取流动讲学为辅的方式。其招收学生的标准,是极为灵活而宽泛的。他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课程。这六门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礼、乐,可以为诸侯、大夫的各种活动相礼;射、御则用于为诸侯效命疆场;书则用于为诸侯纪事典史;数则用于为诸侯、贵族会计赋税。

六门课程之中,最为孔子所关注的是用以培养政治才能的《诗经》、礼、乐三者。在孔子的时代,许多外交场合都是用《诗经》中的句子来做大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又不会使对方收到唐突或者是伤害。从《左传》的记述中 可以看出,一部《左传》,记载各国君臣引用《诗经》的,就有二百五十来次。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二年(孔子二十三岁),宋元公即位后,派其大夫华定出使鲁国。宴席上,鲁国人为之赋《诗经》中的《蓼萧》一诗,华定却茫然不知,而且不能用《诗经》中 的诗句做大,结果受到鲁国人的嘲笑,使华定和宋国大丢面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不学好《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两首诗,就无法自立于社会,就像要与墙面垂直站在墙壁上一样无法站住。《论语.阳货》记载说:“子谓伯鱼:‘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此外,《诗经》的功能不仅仅是寄托情感,还能用于为国君、父兄服务,甚至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都与《诗经》有关。《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当然,孔子教学生以《诗经》,主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弟子们的政治才能。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孔子以“礼”为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培养学生从政才能所讲授的课目。孔子认为礼在规范人的行为中有着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他看来,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苟且)”。(《论语.泰伯》)

在孔子看来,《诗经》、礼之外,乐也是极为重要的,他认为,《诗经》可以使人振奋

志向,礼使人自立,乐则熏陶人的性情,使人有所成就,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季氏》)。

此外,孔子的教学还涉及到做人、挣钱、丧葬、祭祀、种植等哥哥方面。但是在这所有的教学内容中,最为重要,或者说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精神,那就是孔子的“仁”的思想。

《论语》一共20篇、492章,共有59章提到“仁”字,一共用了109个“仁”字,由此可见“仁”的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仁”的思想。

(一)、“仁”的修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恢复、实践)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归向)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1、(非礼勿视)

(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飧寘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等到重耳回到晋国即位之后,想起曹共公的无礼,于是借救宋国的机会讨伐曹国。这就是“非礼勿视”的结果。

(二)、“仁”的行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诸侯),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诸侯领地)无怨,在家(大夫领地)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弟子,小孔子二十九岁。孔子对仲弓很看重,认为他可以南面而王,是一位很有君王气度的人,但是他一生中都没有做官。

1、(出门如见大宾)

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锄草)。其妻饁(送饭)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承担事务)如祭,仁之則也。’”

2、(居处恭)

晋灵公不君(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厨师)胹(煮)熊蹯(熊掌)不熟,杀之,置诸畚(筐篓),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不采纳),则莫之继(继续进谏)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多次)谏,公患之,使鉏麑贼(刺杀)之。晨往,寝门辟(打开)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依靠),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3、(执事敬)

司马光主编的 《资治通鉴》这本史书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1362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光目录就有30卷。其规模之大,令人叹服。

司马光为编定《资治通鉴》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皇帝特别允许他借阅皇家藏书。除此之外,司马光还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共222种,计三千多万字。

司马光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为自己规定,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每天晚上他总是让老仆人先睡,自己点上蜡烛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凌晨又起身继续工作。天天如此,十九年如一日。夜里,他怕因困乏睡过了头,便让人用圆木做了个枕头,木枕光滑,稍稍一动,头即落枕, 人便惊醒。后人称此枕为 "警枕"。司马光的住处,夏天闷热,无法工作,司马光便让人在屋子里挖一个大坑,砌成一间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成了他编书的好地方。而当时有个大官王宣徽每到夏天便到他名园的高楼上避暑享受,人们笑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修改过的书稿堆满了整整两间屋子。书法家黄庭坚曾看过其中的几百卷,发现这些书稿全部是用工笔楷书写成的,没有一个草字。

司马光曾问他的好友邵雍:"你看我是怎样的一个人?"邵回答说:"君实,脚踏实地人也"。意思是说司马光研究学问,勤奋刻苦,踏实认真。这就是 "脚踏实地"成语的来源。

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时间,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6岁的老人了。长期的伏案工作,耗尽了他的心血,刚过60岁,他使视力衰退,牙齿脱落,面容樵惮。《资治通鉴》写成后,还没等出版,司马光便与世长辞了。

(三)、仁的态度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守信)则人任(信任)焉,敏则有功(效率),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子张志高意广,气度恢宏,有庙堂气象。孔子针对他这种特质,告诉他涵养仁德的方法。

1、(宽)

《后汉书.刘宽传》记载刘宽担任南阳太守,处理犯罪的小吏,只用蒲辫抽打,使其感到羞辱而知所悔改。做事有了功绩,归功于部署,劝勉少年,讲学不息,因此当地百姓都对他感戴不已。

2、(信)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

“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3、(不信)

春秋时期周庄王九年,齐国联合宋、鲁、陈、蔡四个诸侯国攻打卫国,卫国被攻陷后,齐国诸侯齐襄公担心周王会派兵来讨伐,就派大夫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统领兵马在葵邱那个偏远的地方戍守。二位将军临行前请示齐襄公道:“戍守边疆虽然劳苦,但是作为你的臣子不敢推辞,只是我们去驻守得有个期限,主公以什么为期限呢?”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瓜,就顺口应付说:“现在正是瓜熟时节,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朕会派遣别人替代你们的。”

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由于军务繁忙,二位将军把临行前和齐襄公的约定也渐渐地忘记了。忽然有一天,手下的兵卒向二位将军进献刚成熟的瓜让他们尝尝新鲜。这时二位将军才想起和主公之间的瓜熟之约,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心里禁不住泛起了嘀咕:“此时正该换防,为什么主公还不派人来替代我们呢?”于是特地差遣心腹前往国都打探情况,得知主公与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整天在一起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二位将军很气愤:“你在国都享尽人间富贵荣华,骄奢淫逸,让我们在边疆吃苦受累,用生命保护你的安全,却想不到派人来替代我们!”于是,就派人向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希望主公看到这成熟的瓜能想起他们临行前的约定,就此请求派人替代他们驻守边防。齐襄公看到瓜时大怒,说:“替代不替代是我的主意,也应该是我说了算,为何还要来请求啊!等到明年瓜再熟时方可派人去替代你们!”

二位将军听了回报,气得咬牙切齿,当即密谋起兵造反。随后便暗地里与公孙无知联合,杀死了齐襄公,拥立公孙无知为新的国君。

(四)、仁的语言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谨慎、慎重)。?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实践)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1、(巧言令色,鲜矣仁)

宓子贱接受鲁国国君的任命,就要到单父去任职了。临走前,他向老师孔子辞别,孔子嘱咐他说:“不要因为别人的意见与自已相反就轻率地拒绝,轻率拒绝就容易被蒙蔽;也不要轻率地应许别人,轻率应许了就容易因做不到而失信于人。”宓子贱在心里牢牢记住孔子的话。他又去辞别老朋友阳昼。阳昼对宓子贱说:“我向来也没有做过什么官,不懂得为官治理之事。地位卑微,也没有什么好的礼物可以送给你。只是多年来,得出两条钓鱼的经验,愿意送给你。”宓子贱一听,感到很新鲜,迫不及待想知道,说:“您请快说,我洗耳恭听。”

阳昼说:“钓鱼的时候,有一种鱼,叫做‘阳桥’的,当你刚刚放好钓饵,垂下渔线,它就游过来争抢食物。虽然容易钓到,但这种鱼肉薄味道又差;还有一种鱼,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时而要吃,时而游开,作出欲食又止的样子,这种鱼叫做‘鲂鱼’,肉质鲜美无比。”宓子贱立刻领悟朋友此言的寓意,说“你的经验太好了!”

宓子贱乘车前往单父赴任。还没到单父的城门,就有单父的官员们率当地豪富赶来迎接他。见到宓子贱,这些人满面堆笑,欲上前问候拜见。见此情景,宓子贱立即想到了朋友阳昼的话,他对驾车的马夫说:“不要理他们,加快赶路。”来到了单父后,宓子贱有意疏远这些整天只会恭维奉承的人,他亲自去百姓中间了解百姓的想法和需要,并且认真听取别人提出的建议,审慎采纳,拜请那些在单父德高望重的人为治理单父出谋献力。就这样,宓子贱用了几年时间,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

2、(择言)

一次,鲁哀公向孔子询问道:“民间有句话说:‘能听众人的意见就没有迷惑’,现在寡人做事的时候,总是与群臣仔细考虑商量,但是国家却越来越乱,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对答道:“君主去询问臣子的意见,有的人是真有正确见解,有的人见解却是不正确的,要看他的见解是否符合道义,是否真正对国家和百姓有利。开明的君主在上位,要仔细倾听群臣直率的议论从善而行就可以了。如今朝廷季孙氏专权,打压异己,群臣畏惧他的势力,没有一个人的说法不是有意随和他的,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在这种不重道义、只允许有一种说法的情况下,您即使问遍群臣,也仍然不能避免越来越乱。”

(五)、仁的成就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这一段有一个很有深意的典故在里面。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卫国,卫国国君卫灵公娶了南子,南子当时掌握着卫国的朝政,卫灵公的嫡长子蒯聩(kuǎi kùi)欲谋杀南子,被卫灵公驱逐出卫国。卫灵公去世了,蒯聩的儿子出公辄继承了王位。蒯聩就想回到卫国来,做卫国的国君。但是出公辄不允许,不想让父亲回来。冉有问的就是这件事情。冉有想知道老师对这个事情是什么态度。“为”当“以为然”讲,冉有问子贡,老师对卫灵公的孙子继位的事以为然吗?赞成吗?冉有在问子贡,可见子贡与老师更亲近。子贡就说,“诺”,“诺”就是好,表示答应。我去问一问。

子贡到孔子那里去,就问:“伯夷、叔齐何人也?”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啊?因为按古礼君子到了别的国家不能非议那一国的大夫,何况是国君,故子贡没有直问,而引伯夷、叔齐为问。

孔子答:伯夷、叔齐是古代的贤人啊。

子贡又问:他们有没有所怨恨啊?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都是求仁德,而得到仁,又有什么值得怨的呢?

子贡于是心领神会。师徒两个在打哑谜,明明是问的卫国国君出公辄的事情,他们都没说正题,都不就事论事,而说些题外话。

出来以后,子贡对冉有说,夫子并不赞成出公辄啊。理解这段话的关键是伯夷、叔齐让国的故事,我以前讲过。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是,伯夷、叔齐都是让国的贤人,而出公辄连自己的父亲都不让,说明孔子对他是极不赞成的。子贡听懂了老师的意思了,就把这个话给回答了。这段话是从现实政治评判中展现孔子的价值标准。

这一句要和《雍也》篇里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联系起来看。这两句都是写孔颜乐处的,孔子和颜回乐什么?其实都是乐的一种人生境界。孔子说:吃着粗茶淡饭,喝清水,枕在手臂上睡觉,乐亦在其中啊。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安详自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凭道义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如天空中的浮云一般。这一句,大家自己体会就是了,他的意境,和前面讲的许多都是相似的,就是孔子的安详、自在、从容。

中国历史上真正在生活境界上得了孔子道的人,真正地、深刻地领悟了孔子的精神,而且化在了生活当中的人是陶渊明。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是相当高的。陶渊明的诗文并不多,文章只有十多篇,诗赋百余篇,可是他的地位可以与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不相上下,甚至比他们地位还要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真正得了孔子道的人。一篇《归去来兮》,整个魏晋南北朝,难有超过这篇文章的。陶渊明得了孔子的道,陶渊明说什么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陶渊明以前,中国没有真正的隐士。古代的隐士多是行在江湖,而心存魏阙。魏晋南北朝有一篇骈文,叫《北山移文》,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就是讲有一个人,表面上做隐士,实际上沽名钓誉,心里面总是想着俸禄,想着做王侯。陶渊明不一样,陶渊明是真正地乐于田园生活,乐孔子之所乐。《归去来兮》就是讲的这种乐。“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的诗更接近、亲近自然,是真正大自然的诗歌,那是出自天然。陶渊明诗中的意境正是对孔子“饭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的精神状态的形象描绘。

1、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叔齐年幼时非常聪明,深得父亲孤竹君的宠爱,要立他为太子。长子伯夷知道父亲的意思,便想把太子让给弟弟。过了几年,孤竹君得病,伯夷便托词替父亲寻觅草药,逃走了。

叔齐服侍父亲,等到孤竹君病死,伯夷还不曾回来。大家找寻不见,才知道伯夷有意让位,便要拥戴叔齐为君。叔齐觉得这王位不是自己的,不应占有,便也伺机逃走了。孤竹国国民找遍了他们兄弟,总也找不到,没有办法,只得把孤竹君的二儿子拥立为君。

叔齐逃到国外,找见伯夷,苦劝伯夷回国。伯夷无论如何也不肯回去,反劝叔齐回去做国君。叔齐当然也不肯。后来兄弟两人一同在东海滨隐居。那时候各国都被商剥削的没有一天安闲的日子,他们兄弟俩渐渐听说周国这般礼待贤才,人们都能安居乐业,伯夷便对叔齐说:“我们去周国,好不好?听说周的西伯最敬重老人,他的国家一定很安定。”叔齐同意了,他们便一同来到周,西伯自然十分尊敬他们。这时,周的国势,一天比一天兴旺起来。

西伯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忽然远远地来了两个衣冠楚楚、鬓发苍苍的人,一直向着军中走来。

武王知道这两个人文王很尊敬他们,因为他们兄弟两个都是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人,不喜欢随便和人来往,所以不能拉他们来管理国政,今天不请自来,一定有什么话说,武王忙请他们进来。伯夷、叔齐一起走进军中,来见武王,武王坐在车上,欠身招呼:“因为军队正在行走,不便耽搁,两位有什么见教,请指示好吗?”伯夷、叔齐正色说:“我们没有别的事情,请问这支军队为什么向东出发?要打哪一个国家?”武王说:“原来两位不知,现在商纣无道,暴虐人民。朝歌的老百姓,如同在水火里一样,痛苦得难以形容。因此我聚集各国,起兵攻打商纣,为人民除害。”伯夷、叔齐一听这般言语,脸上立刻显出十分严肃的神情:“这样说来,你完全错了。你是商的臣下,商是你的君主,你站在臣下的地位,去打君主,这可以算是忠吗?你的父亲还没有埋葬,你便起兵去和人打仗,把自己的事情倒搁下来,这可以算是孝吗?这样不忠不孝的行为,你还不赶快改过来?”

这时候,武王左右将士听见伯夷、叔齐说出这样的话,都愤愤不平起来,人人摩拳擦掌都要把伯夷、叔齐痛打一顿。太公望(姜子牙)知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儿子,并且年纪很大,假如真的动起手来,可能马上打死。刚刚出兵,正要表示宽大,来号召商纣方面被压迫的人民,便连忙阻止大家动手,说:“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虽然和我们不一样,可是对商来说,也不失为义士。我们不听他的就是了,用不着和他们过不去。”就叫两名兵士把伯夷、叔齐扶着出去,军队继续前进。

伯夷、叔齐兄弟俩劝阻武王,没有得到结果。后来周灭了商,伯夷、叔齐更加认为不对。他们并不认为商纣不该灭,他们认为周的灭商不过是统治权的争夺,一般对人民没有好处。商是剥削,周难道就不剥削?商是暴虐,周难道就不暴虐?想起以前社会那般公平,没有阶级的快乐生活,不能再有了。这样兴兵动众去争夺统治权的行为,比起唐尧、虞舜禅让帝位的实在差得太远。他们兄弟俩既然这样看不起周的行为,就不愿意再吃周的粟米。两个人一起跑到首阳山上采取薇蕨来当饭吃,但是薇蕨是很不耐饱的,他们俩天天半饥半饱地采着,在朝阳初升的时候,山里的樵夫牧子常常看到这两个鬓发苍苍的兄弟,一前一后地翻岭越崖,在荒榛乱草中寻觅薇蕨,又是好一唱一和地唱着采薇的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样兄弟唱和,往往到了深夜,还听见他们曼声摇曳的歌唱。首阳一带的人们也渐渐知道了他俩的事情,大家觉得不吃饭只吃薇是不会饱的,但是因为兄弟俩性情古怪,也不愿多管闲事,眼见着一对兄弟一天一天地瘦下去。秋风一起,薇蕨就更不容易采到了。这天兄弟俩正在采薇的时候,山下走来了一个妇人,手里拿了一把小刀,背上背着一个竹筐,低头拾取野菜,连根都剜了起来,放进筐里,看见伯夷、叔齐枯瘠的手不停地东采西撷,便劝他们说:“秋天到了,这种野生的草已经不会多的了,还是吃饭省事,别吃这种吃不饱的薇蕨。”伯夷说:“我不吃周的米,宁愿采蕨来吃。”妇人不觉笑了,说:“米是田里生的,你就说它是周米,不吃了,那么这薇蕨也是山上生的,也算是周的薇蕨了,你为何又吃得?既然薇

蕨可以吃得,吃点米也不要紧吧!”伯夷听了说:“那么,我连薇蕨也不吃了。”就携了叔齐的手,一同下山去了。

果然从此伯夷、叔齐什么也不吃,竟然活活饿死在首阳山上。

2、巢于一枝:

尧找到许由,想把天下让给他,说:“烛火的光亮比起日月差得很远,日月出来了,烛火就应该熄灭。大雨普降,如果还要灌溉,对禾苗来说只是徒劳。先生如果在我的这个位置,会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而我还占据这个位置,不是很惭愧吗?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先生来治理!”

许由一言不发,转身跑到河边,捧起河水用力清洗耳朵。良久,他抬头对尧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很好,我再来代替你,难道是为了名吗?名与实,就像人与影子。我如果为了名来代替你,岂不是成了影子了吗?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只需要占据一枝树枝就够了,鼹鼠到大河喝水,也不过是需要喝满一肚皮而已。好了,你还是回去好好治理天下吧,我的君主!”

许由接着说:“天下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祭祀的时候,厨师即使不管烹饪之事,祭司也绝不会越过自己的职责来代替他烹饪。”

(六)、仁的升华

子贡曰:?如果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何止)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以自身为比,为别人着想),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1、(济众)

景公出游于寒涂,睹死胔(死人的骨头),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藉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涂,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以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藉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其年。公三月不出游。

2、(近取譬)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