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教案

23 学与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的确立,可以让教师明确本课讲授的知识点,以及学生所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吗?

知识是学习得来的,也是问来的。所以有人把知识又叫做“学问”。 板书: 23、学与问

板书“学问”一词,指名读,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 (生:知识,学识,文化??)

2、板书“学与问”,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学习与提问)

3、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齐读课题.

4、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

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5、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呢 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十三课.

《设计意图》:

设置问答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把学生引入到课文中来。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设计意图》:

学生课下都已经读了课文,通过再次阅读课文,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文中来。

1、认读生字词

懈 (坚持不懈) 沈 (沈括)

括 (沈括) 辅 (相辅相成)

翔 (翱翔)

瞬息万变 日新月异 勤学好问

指明学生朗读生字词,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默读课文,思考: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讨论: 出示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齐读

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请同学们找一找.

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齐读

3、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4、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

板书:勤学好问

“好”就是“喜欢,喜爱”的意思.齐读词语两遍

5、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中间三小节各写了什么 (指名朗读回答.)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相机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不断探索.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相机理解“瞬息万变”指变化速度快.“日新月异”指变化大.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过渡:这三小节中,写到了两个伟人,一个是哥白尼,一个是沈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哥白尼.

三、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片及人物的生平简介)看,这就是哥白尼.请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想一想,他给你怎样的印象

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简介,我们知道了哥白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讨论.

(好问.)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好问的

从省略号你想象小哥白尼还会提哪些问题呢

4、指导朗读.

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正如书上所说:(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6、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 (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7、小结:从哥白尼和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过渡: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列举了北宋时的大科学家沈括的例子,请大家自由读第四段,完成练习.

出示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

(2)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

(3)( )时期的沈括是个( ),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 )

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

2、交流上述问题.

过渡 :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又该怎么做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 (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2、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有疑惑,我们该怎么做 ——(教师接读——拜“能者为师”)

3、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朗读

理解:什么叫“能者” (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

说明:根据书上的句子解释词语是一种好方法,但有时应稍作修改.

③什么叫“能者为师” (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4、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讲解: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说明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是耻辱.

齐读

5、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六、总结拓展:

1、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导读)"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 郑燮(xiè)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七、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积累有关学与问的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说理性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习写作方法。

3、借助文本,让学生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4、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重点》:

借助文本,让学生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应抓住课文的精神体现来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学与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主要是

讲什么?(问)

2、是的、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围绕“问”,进一步走进文本,去触摸作者思想的脉搏。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之前所学内容,进而更好地开始新课文的学习。

二、精读感悟

《设计意图》:

通过精读课文,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任务。

1、为什么要问呢?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问很重要)再读,通过你的朗读表现。 作者用两个极其形象的比喻说明了问是很重要的。齐读

2、同学们,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问就显得更加重要(再读:“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3、知道了问有这么重要,那我们又该“怎样问”呢?

默读课文2-4小节,想想作者告诉我们该怎样问?

(一)、多问(好问)

1、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板书:好问)

2、哥白尼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好问)你从那里读懂的?

抓住“经常”“缠着”——引导学生读好

(学生也可能从省略号读出——好问)

3、补充介绍哥白尼——引读: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4、哥白尼如此伟大的成就,以及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难怪作者会说:“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齐读)

(二)、能者为师

除了好问,我们还应怎样问?

1、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请教别人)浏览第3节

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能者为师”(板书:能者为师)

2、齐读第3节有关内容。出示: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3、学到这里,老师想与同学们一起重温一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两句名言: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谁想读?)——(齐读)

(三)、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相结合

同学们要想获得真知,做到了好问,能者为师就行了吗?还要怎样问?

1、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板书:勤学 观察 思考 )——齐读

2、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为我们列举了我国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例子。默读第4节,想一想,从哪你读出了沈括的勤学好问和善于观察思考?

3、学生交流(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

(1) 沈括怎么知道: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很远的?(引导学生体会沈括的善于思考)

(2) 抓住“仍然”体会心里时时挂念着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索,所以后来去山里时才能有所发现,明白诗中的道理。(重点品读善于观察思考)

4、正是凭着勤学好问和善于观察思考沈括——补充沈括的主要成就。

可见,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齐读

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是啊,同学们!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结合板书)师述:勤学、好问、并善于观察、思考,相信一定可以获得真知。(板书:真知)

2、出示第5节,引读———

(1)“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是指什么?

(2)你们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吗?读读这两段话,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出示: a、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b、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3) (指名说)你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吗?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

(个别评价),并引读:“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我)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我)探求,你(我)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相信大家都能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都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齐读a、 b、句)——引读最后一句

四、了解结构,借鉴写法

1、学完了《23学与问》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2、借鉴写法

考考大家“活学活用”的本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出示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五、布置作业

各位同学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请你写一段话来说服他.

 

第二篇:学与问教案

23学与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培养学习、交往的能力。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好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理解“好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才能、水平、本事??)

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师:我知道大家一定预习过了这篇课文,每一次的朗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很多有学问的人,小时候都是非常好问的;学和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多问问题,才能学到知识;也可以是文中的句子)

2、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也就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懂得的道理。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说明事理文章,说理性文章要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作者的观点。那么

我们就先看看课文写了哪两个人的事例。

那我们先一起走近哥白尼吧。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一下哥白尼的简介。详见附录一。

2、师:读到这里,老师不禁想赞美哥白尼,你能替老师赞美她吗?

3、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哥白尼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和他小时候的学习习惯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小哥白尼。

4、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看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从小爱问问题??)引出并板书:勤学好问

5、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问呢?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问这问那(重点分析)、省略号)

6、哥白尼提出了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就这些吗?想象小哥白尼还会提什么问题呢?同桌合作

7、师:看来就是因为哥白尼小时候就勤学好问,从而对科学奥秘进行不懈探求,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

8、师:现在我想大家对这段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9、师:作者列举哥白尼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第一段中他提出的观点。同学们你们想想作者的观点是哪一句?(有可能要比较二、三两句话,第二句:简练、全面,第三句:补充、阐述、说明;)再回头说一下板书:勤学好问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勤学好问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事例——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的事例。

1、(出示沈括的简介,详见附录二)请学生自己朗读沈括的简介,我想大家一定想赞美一下沈括,假如我就是沈括,你怎么来赞美我呢?

2、师:这么一位伟大的大科学家,他的童年一定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回来到沈括的童年。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阅读训练题来自学第四自然段。(详见附录三,出示阅读训练题)

(1)师生交流答案,指名回答。板书:观察思考(温度与植物的生长关系)

(2)让学生了解一下《大林寺桃花》,详见附录五。

3、小结:看完这段文字,你觉得小沈括是个怎样的孩子?(或特点、好习惯)?(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

4、是呀,就是因为小沈括从小就勤学好问,再加上观察思考,所以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

课文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这两个事例。沈括是中国的,哥白尼是外国的,看来不管是谁,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得从小做到——勤学好问。(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作者的观点)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教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请教和问)

4、我们可以问谁呢?还可以问谁?

5、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6、同学们想想能者与什么没有关系?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这句话的意思很像我国古代圣贤孔子说的不耻下问。除了不耻下问,孔子还说过那句类似的话呢?

投影出示: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要不耻下问,拜能者为师。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如果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做到了勤学好问,做到了拜能者为师,并且也做到了观察思考,那么我敢肯定我们会有丰硕的收获!那么我们的收获有哪些?(出示:第五自然段)板书:真知 学问 知识 学习的主人 ??

2、还记得上课前,老师问你们的问题吗?学与问的关系。

七、总结

1、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终于不仅明白了学与问的关系,同时也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寄

予我们的期望,那作者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呢?(其实作者对我们的期望就是他的观点)(根据板书总结)

2、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自己来创造一些有关学与问的名言,可以借鉴文中有关语句,但不能相同。下面老师也送一些名言给你们,相信你们一定能从中懂得很多。你喜欢哪一句?来,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的感受或理由。详见附录四。

3、既然作者要我们做到学与问,同时我们也明白自己也应该做到学与问。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认真的学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也试着提提问题,提出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疑惑。

八、课外作业

1、学了课文《学与问》,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2、了解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并把自己生活中发现的小故事也写下来。

附录一:哥白尼是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他一生都在研究太阳、行星和月亮对恒星的相对运动。他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的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是四万分之一。他自制了各种仪器,孜孜不倦地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达30多年。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不但是天文学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而且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

附录二: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出色的工程师、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音乐、医药等无所不精。当代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这样评价说: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积一生之心血写出的《梦溪笔谈》,包罗万象,独有创见,被称做“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附录三:阅读训练题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

2、( )时期的沈括是个( ),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 )?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于是“问”就激发了他在深山寺庙里的发

( )。

附录四:师提供的名言

1、君子之学必好问。

2、学而知,问而广。

3、“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现:原来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做愚人。

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学问=学+问

9、三人行,必有我师。

详见附录五: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提示:

这首诗是作者游庐山大林寺所作,山下春天已过去,而这里桃花盛开,诗人喜出望外。山下过了四月,各种花草的芳香都结束了,而大林寺的桃花才茂盛地开放。人们常常为春去无处寻找而遗憾万分,哪知春转入山中的大林寺来了。

板书:

23 学与问

学问

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真知

知识

学习的主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