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与问》

23、学与问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好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4)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学与问》)。这是一篇说理文,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说理文往往有怎样的特点?

2、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谁来完成这道填空题。齐读。 填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

3、看来,我们不仅要勤学,更要好问。

4、那么,作者先列举了谁的例子论证学习过程中问的重要性呢?

二、学习第二小节

1

1、哥白尼是谁?你从哪里感受到他非常好问?

2、谁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3、交流:

(第一句。评价:你抓住了第二小节的总起句,真会学习。) (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相机读句子,指导朗读:你能读出哥白尼好奇、喜欢问问题的特点吗?)

(不懈探求的意思是?不停的探索追求;稀奇古怪的意思是?稀少怪异。)

4、哥白尼的问题探究了些什么?都是些什么样的问题?(个读)

5、通过问这些问题他发现了什么?

6、在他长大后,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日心说、近代文学的奠基人)

7、从哥白尼好问的事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板书:勤学好问)

8、可见,知识是学来的,也是——(出示论点,齐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和哥白尼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若我们发现了问题该怎么办呢?(向别人请教)

2、向谁请教呢?你一般向谁请教?文中建议我们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三小节。

3、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什么叫能者?能者为师是什么 2

意思?书上是如何来解释的?(个说、齐读)

3、学到这里,老师想起了孔子的两句名言,齐读。

4、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5、小结:那么,你们能把这个道理说给自己听听并牢牢记住吗? (注意,把“你”改成第一人称“我”来说。我们一起说一说)(出示第三小节)(好,让我们把这个道理完整地说一说。)

6、可遇到问题只是一位地问,这够吗?还要怎么样?出示第四节的中心句。齐读。

四、学习第4小节

1、接下来,请位同学读沈括的例子,其他同学思考: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了疑问?

(1)这句诗的意思是?(出示这首诗的前两句)

(2)沈括是怎样一步步解开这个疑问的?他发现了什么?(海拔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摄氏度。当山越高,温差就越大,山上的温度也就越低)

(3)从沈括的这个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当你所“问”未得到解决,或解决得你并不满意甚至有所怀疑时就需要“观察思考”,去生活实践中“学”,去解决“问”。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

(4)是的,如果“问”来的结果令自己不满意,我们不能弃之 3

一旁,要如沈括般通过“观察思考”去解决问题,自己要勤学探究。(板书:观察思考)

2、正因如此,沈括取得了这些伟大的成就。个读。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晚年以生平见闻,撰写《梦溪笔谈》。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方药,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西方人称沈括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3、沈括真是真了不起!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五、学习第5小节

1、最后,作者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一起读。

2、相辅相成的意思是?这就是说?

3、也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知。(板书:求得真知)

4、同学们,文章写到这里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下面这两句话呢?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自己默读默读,思考一下。

5、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若能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到那时——。

6、所以,学完了这篇课文,你知道,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7、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了哪些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六、总结全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学与问》这篇课文,不仅知道了学习时问的重要性,还知道了,有问题时该向谁问,在问未果的情况下,自己要观察思考。只有将学与问紧密结合,才能够求得真知。也只有培养自己勤学好问、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我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2、这篇说理文环环相套,层层推进,今后我们写说理文时也要借鉴这种写作手法。

七、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勤学好问

求得真知

观察思考

5

 

第二篇:六23、学与问

23、学与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的带点字的意思,再在解释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体会: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的带点字的意思,再在解释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设疑

1、介绍哥白尼后讲述他小时侯的故事。

2、揭示课题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二、初读指导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新词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检查对词语的理解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指导读好长句:“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指名试读。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工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读后讨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连成一段说说。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 缤 瞬 辅 翱

2、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小黑板出示名言名

(一) 复习导入:课文围绕学与问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二)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 出示: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2、指名读,齐读,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3、请自由读课文第一、二两节,以哥白尼为例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4、再读该句。

(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引读第三自然段。

2、师: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生:五彩缤纷的世界。

师:这个世界又怎样?小学生呢?有了问题可以怎样?又可以怎样?只要怎样?不管怎样?都可以???都应该??古人说??(生略)

3、同桌互相引读。

4、指名一组试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我们有问题时可以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我们还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请准备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指名讲故事。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

4、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

2、这句话什么意思?

3、 齐读全段。

(六)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2、说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3、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人。 布置作业:

1 、名说说主要内容。

2 、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 养成习惯

好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