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阴县第五中学高一语文《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导学案

【教材内容剖析】:

本课是第三册语文“表达交流”中的内容,属于议论文写作。主要介绍议论文写作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的知识。写作议论文时,在使用论据方面常出现论据陈旧雷同,或者叙述繁琐,偏离论题的现象。在注重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宽容品质的养成。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期望大家的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同获提高。

【学习目标】:

1、训练自己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

2、培养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作文的能力

3、认识到宽容的可贵,培养宽容大度的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难点】:

1.把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以及恰当取舍论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2.恰当取舍论据。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话题探讨: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为了使大家的选择有一个依据,就来确立一个作文话题,那就以“学会宽容”为话题来谈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一)、那么什么是宽容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二)、知识链接

曾国藩曾说:“善莫大于恕”,意思是一个人品性中最完美、最善良的本性就是宽容这一品德,细细想来,说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不无道理。与人为善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从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宽容别人就是宽恕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如果我们整天为别人的过错而烦恼,是置自身于痛苦的深渊。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就是告诉我们对己要严,对人要宽。当然宽容别人,把怨气甚至仇恨从心里驱赶出去,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需要不断用爱来充溢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其实宽恕别人,被宽恕的人也同样会得到心灵的安慰。 但宽容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宽容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我们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不断熏陶、学习、提高和培养。 自读尹方荣《论度量》,回答下列问题。

论度量

尹荣方

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度量大,是我 1

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性。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时没有,又何日没有?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如前人史晋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胸襟狭隘、气量窄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彼恨恨,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是白白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融争端,从而做得成事。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此时,韩琦从后面一把拉着范的手说:“希文(范仲淹字),有何事不可以再议?”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

③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度量源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彭思永考举时,贫无余钱,持金钏[注]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钏赏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钏塞入自己袖中,彭思永瞧在眼里,却不言语。别人都不知情,惊寻失物。彭却回答:就这么几只,并未丢失。众人离去时,那个偷金钏的人作揖告别,抬手不慎将金钏落在地上。众人此刻都钦佩彭思永的大度,彭某宁可自己在财利上损失,不肯当众出他人之丑,确是厚德大度之举。

④度量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在于人的德行,也在于人的见识,有趣有识者才能有度量,德、识是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有人问程颐:“度量可学否?”程颐回答:“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夏元吉先生也曾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我年幼时,有人冒犯我,我没有不发怒的;长大后,开始是在神色上忍让,然后在心里克制忍耐,时间久了自然习惯绝不与人计较,何尝是不学就能有度量的。 ⑤然而大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识见能力,是一种道德高境,它靠不断的修行、学习才能获得。有人将大度与一掷千金的所谓慷慨等同视之,其实二者相差甚远!有人以为人的度量是天生的,然“性相近,习相远”,结合上述哲人的现身说法,我们相信度量天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1、提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

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

明确:

3、关于“宽容”或“度量”的论据,大家还知道哪些?

2

写议论文,可着重指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一种爱;是一种处世、为人的技巧;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

1. 宽容是一种理解和体谅人的做法

2. 宽容意味着理解,不仅仅计较

3. 宽厚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戴与敬重

4. 宽容不能丧失原则,姑息纵容,用宽容的精神去帮助别人,方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三)1.你能列举一些有关“宽容”的事实论据吗?

(四)2.你能列举一些有关“宽容”的道理论据吗?

二、方法详解

(一)、什么是论据?论据的特点是什么?

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使论点赖以成立的理由和根据。文章要有说服力,只有论点是不行的,还必须用确凿的材料来证明。

作为论据的材料有两方面:一是事实论据,一是道理论据。

事实,即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等。

理论,即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二)选择我论据时有哪些要求?

1.选择表达主题的论据

主题体现了写作的动机和目的,是文章的统帅,文章选取的作为论据的材料必须展开联想、想象调度出来的材料,与主题毫无关系的不多,因此应细加比较,精选出最能表达主题的典型论据来,而且论据和主题的关系不那么直接,但有助于丰富文章内容,也可入选。

2.选择真实的论据

这里所说的真实指事实上的真实,即写作中选用的论据完全符合客观事实,包括细节。以事实论据来论证论点,事实论据必须真实而准确。

论据的真实性表现在作为论据的材料必须是典型的、普遍的,而不是片面的、个体的;所列举的事例体现社会的需求,体现客观规律等。

3.选择相互结合的论据

一篇议论文需要的论据很多,所以要事例、事理结合,即使都是事例或事理,也要事例(事理)之间相互配合,达到用最少的论据表现最大的社会范围。

3

4.选择新鲜的论据

有些文章,主题未必达到新颖、独到的要求,但如果论据新鲜,也常收到良好的效果。新鲜的论据首先来自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因此各种新闻体裁的文章,其论据应当是新鲜的,平时可以多看看这类文章。

5.选择典型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即所列举的论据具有代表性和普通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个别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通意义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至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

三、在写作议论文时,如何恰当地使用论据?

(一)、注意论据的侧重点

每一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的。我们在选择论据时,要把握好材料的中心,弄清它的内涵所在。特别是有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涵的要旨的细微差别。

(二)、注意论据的保鲜期

(三)、注意论据和论点的本质联系

(四)、注意论据的多角度

四、在议论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分析论据呢?

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 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联系起来,使之高度统一。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用实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例子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的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四、当堂练习:以“谈包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4

 

第二篇: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师)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师)

教学目标:1、了解论据的概念及分类,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

2、通过对典型论据进行揣摩分析,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紧扣论点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使用论据,恰当取舍论据。

教学难点:处理好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阅读教材76页例文《论度量》,分析其中的论据。

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度量大的好处;有德、有识者度量才大;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三个观点。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以及成语俗语。)

明确:1、引用史搢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同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

2、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

3、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自己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的事例。

4、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

5、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其中1、4是道理论据;2、3、5是事实论据。

二、合作探究

(一)讨论下列几组材料,探讨论据选择的得失:

第一组: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为什么?

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3、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明确:论据2合适,1、3不合适。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是“拙”;论据2紧扣了论点;论据1并不是表明韦钰是“拙”的;论据3中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不沾边。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第二组: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1、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

1

3、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4、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乌江。

明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论据不真实。

第三组: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有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似乎不具备代表性,说服力不强,还有体育是需要天资的,而女孩在被认为是“不适合这项运动”时,仍考进了足球队,只能说明要么老师说的不对,要么她开始只是没有发挥好,她实际是适合这项运动的。论据选择不典型。

第四组: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论据,能吸引人吗?为什么?

满清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都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取得了胜利。

明确:不能,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论据选择不新颖。

(二)方法点拔

问:我们写议论文,选择论据有哪些要求?

明确1:论据能证明论点。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

2、论据要真实。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会动摇论点。一般来说,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的论据。特别是涉及人格、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痛,不能有硬伤。

3、论据要典型。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

4、论据要新颖。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让人味同嚼蜡。所以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三、拓展探究

(一)讨论下列几组论据的使用的特点。

第一组 论证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拿破仑是个优秀的军事家,偏偏是个矮个子,不够威武,美中不足。罗斯福性格刚毅,在他的领导下,美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但他却是个体弱多病接近死亡的人,真遗憾。喀麦隆足球队老将米拉,技术非常精熟,但是体力难支,常常下半场刚上场,就会被解说员抱怨说米拉跑得太慢了,又是个美中不足。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即使伟人也不是完美的,人们总是追求完美,可是又有谁是完美无缺的呢?

2

明确:先列举拿破仑、罗斯福、米拉这三位名人有优点但也有缺点的事实,再分析议论

即使伟人也不可能完美无缺的道理,摆事实与分析议论紧密结合。

第二组 阅读两篇高考作文片段,在表述上有何特色?你有什么感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首它的意气,昭示着一

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志,

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

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湖南考生《谈意志》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用箭射中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管仲的才识时,

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

霸王,成了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

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明确:第一个片段引用诗句,并借助排比,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意志”的内涵,第二个重

在通过分析事例来说明应包容重用有才之人。两个片段均用了排比的手法,给人以有文采,

有气势,有说服力之感。

第三组 下面材料在素材的排列方式上与以上材料有何不同?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人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

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

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

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

——高考满分作文《轻松起跑》

明确:将“贝多芬”“居里夫人”“陶渊明”与“别里科夫”“葛朗台”进行对比,两类人物

的精神高劣显而易见,主题更鲜明。

(二)方法点拨:论据的使用技巧

1、论据的叙述技巧:简明扼要

这是由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论据的任务决定的。议论文中的实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

的任务是确立论点,而不是在于向读者展示本身发生的过程,因此,陈说事实应该简明扼要,

力避繁冗拖沓,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2、材料的组合技巧:①引用、举例相结合 ②同类互补、深刻剖析 ③正反对比、突

出主题

①引用、举例相结合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引

用可以借名人之语增强议论的力度,二者的结合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

②同类互补、深刻剖析

可以将几个论据用排比方式组合起来,互相补充,形成集团效应。丹药注意绝不能只是

简单的材料堆积,要注意对材料的共同作用进行深刻剖析,将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起来。

3

③正反对比、突出主题

面对同一个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者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便显而易见,文章的主题也会更加鲜明突出

课堂小结

我们了解了选择和使用论据的一些要求、方法,关键是同学们能付诸写作实践。真正要用好论据,需做到: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多积累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要勤思考

3、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勤练习

四、作文训练

以“学会宽容”为题,自选论据,写一篇议论文。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