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教研,与教师一同成长(成)

在学习中教研,与教师共同成长

Good morning,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It’s my great honor to have such a chance to share my report with you together. But I’m having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at the same time. 坐在这儿真的是很紧张,在座的哥哥姐姐们不论从学历、经验、资历上都是我的老师,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心情两个字形容:忐忑!不过既然坐在这儿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教研心得,分享教研带给我的快乐,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在学习中教研,与教师共同成长》。

转眼间来到教研室已整整五年。我是从一线走出来的,将近十年的基层磨练与努力,使得我站在讲台上有无比的自信。然而教研员与教师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个不同角色。人们赋予教研员很高的称谓:“老师的老师”, “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本地区的“学科专家”,本学科的“领航人”等等。刚做教研员不久,我深知:我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引领的发言权不在于身份,不是因为我们位置变了,就摇身一变成专家了。而在于工作中我们对教育教学情况的了解程度、研究深度和指导高度。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教研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教学素质,更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对我来说,唯有学习能为自己的专业引领打好基础。几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做一名教研员。

新时期我们中小学教研员工作的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和教学业务管理”。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教研机构的有效业务管理就是通过教研员的指导、服务来实现的,是建立在我们的学识、德行、人格魅力,以及在与学校、教师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彼此信任与友谊基础之上的。在新课程有序推进的今 1

天,教研工作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引领和服务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推进新课程的深入有效实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每一位教研员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践行的现实问题。

有人说我们教研员工作的主旋律就是“研究”,那么作为一名教研队伍中的新兵,我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去研究,和教师们一起研究,在研究中与教师一同成长。接下来,我想从两个大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我的学习心得。学习做教研,为专业引领打好基础,改进教研方式,与教师共同成长

学习做教研,为专业引领打好基础

在学校的时候,我最喜欢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一句名言: “做了一辈子教师,还要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们在座的各位哥哥姐姐们同样是非常善于学习的人,都是“做了多年教研员,还在一直学做教研员”。大家是我学习的楷模,如今的我更应该“坐下来”、“沉进去”,努力学习,提升专业水准。以研究能力、指导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来树立自己的专业尊严。

向书本学习,提高素养

那么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向书本学习。我想,要让自己逐步走向“专业化”,站在教师面前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博览群书应该是一条捷径。 在现在这样一个急速奔走的社会里,能够静下心来完完整整读几本书的人真的是不多了。我同样是一个懒散的人,但庆幸的是,生活中我一部分的“懒散”还源于读书,从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到教育论著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花开的声音》,再到教育经典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博特金的《回答未来的挑战》等等,还好,我还没有离开读书。尤其是走上教研工作岗位以来,我和老师们一起细心研读《英语课程标准》,仔细分析各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各种专业书刊杂志像《小学英语教学法》、《评 2

课艺术》、《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校本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等等,我也有意识地拿来读。我不断地搜集素材、积累案例,在与经典的对话中、在大师的引领下,我的眼界逐渐开阔,对专业知识需求的层面也在不断提高。

向同事学习,积累经验

同时呢,我还要:向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教研队伍中年轻的一员,身边的每个同事都是我的财富:他们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慷慨热心。平时的工作中,我用心倾听他们的言谈,细心观察他们的工作,虚心向他们请教??都说,做教研员要会说话,会做事。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如何与基层教师、领导处好关系,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并做好每一项工作。还有就是咱们在座的各位,每一次的学科活动、教学研讨,大家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启发。

向实践学习,丰富资历

再者就是:向实践学习。听课、评课、搞教研活动等是我们的常规工作。这些工作大家每学期、每年都在做,然而要想把这些看似琐碎平常的工作做好,做得年年有提高、次次有新意并不容易。我是从初中过来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平常听课调研的时候,我努力把自己当作“师之生”,认真向台上的每一位教师学习; 评课议课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师之友”,和老师们一起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引导他们学习亮点、查找不足、寻求我们共同的提高。组织活动的时候,我尽可能地做到精心策划并认真借鉴别人的活动经验、不断反思自己在各项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力求活动越办越理想。

向名家学习,开阔视野

还有就是:向名家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的民主共建的过程,没有人给我们现成的答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靠我们和一线教师 3

在实践中并肩探索和解决。小学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起步比较晚,相对问题也比较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和教师们一道在“游泳中学游泳”。当然,为了少走弯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服务教学,使学科教学质量尽快提高,我们还是有必要走出去: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听听名师、名家是怎么说的。我还是很幸运的,有机会与国内外外语界知名专家零距离接触,亲耳聆听他们对英语,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高屋见瓴、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而且我还参加了几次全国性的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上,通过观摩各省市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倾听各位专家更为精彩的点评,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地去指导教师说课、上课,如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用艺术化的语言去指导课堂教学。可以说“走出去”的过程,让深深感到了自已在教研工作中的稚嫩与不足,进而也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动力与压力。

改进教研方式,与教师共同成长

当然,作为为教研员,我们仅仅注重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时代的发展与课程改革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我们创新、改进教研工作,引领、带动一线教师共同提高。接下来我要和大家汇报的第二部分就是:改进教研方式,与教师共同成长。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基层学校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迫切呼唤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新形式。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推进我市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发展,我们教研室近两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大力推进课改示范校创建和优秀教研组建设。我们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调研,急学校之所需;我们为基层搭建平台,把主动权还给学校,让教师在舞台上唱主角,并为之开展了丰富有效的活动。其中实施“菜单式”服务,有效组织教研活动就是我们科室最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

4

一、开展菜单式服务,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我们教研室至今都有着每周“蹲点教研”、“一周两校”的制度,要求我们每星期深入基层,走进课堂,了解学校与教师现状,帮助解决学校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起初,蹲点教研我们经常是打游击战,今天这个学校,明天那个学校,随意性比较大,也缺乏相应的跟进指导。我们送给学校和教师的往往是凭各自的主观推断,并不一定是他们最需要帮助、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到头来是跑得学校不少,听的课也很多,但效果不明显。为了改变这种想帮忙却不能帮好忙的尴尬,我们创新教研思路,开展“菜单式”教学指导,基层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力求切实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区域教研氛围。

每学期初,基层各单位会把他们上学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根据当地实际列出各自的教研计划,提出他们的教研指导需求一并上交教研室。然后教研室对这些问题加以梳理,分散到各个学科、各个学段,将共性的问题确立为课题,通过蹲点调研、送课下乡、区域交流等各种活动与基层共同研究解决。对于学校存在的个性问题,我们教研员可以和学校一起研究解决方案,并跟踪指导,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我们都知道,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仅仅依靠我们某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也是不现实的。如何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意识的提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市教研工作的重点,教研工作中我也和其他同事一样,力求创新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就我们小学英语学科而言,针对我市多数学校规模较小,师资薄弱,一个学校难以形成教研组的客观实际,为了确保教研活动有效开展,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我们一直在倡导实施“大校本教研”策略: 5

打破学校界限,以中心校为单位,各校所有英语教师参与,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我会认真梳理、研究基层各单位交上来的教研计划,把从中提到的最普遍、最棘手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根据实际需要有目的地参与到中心教研组的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典型,并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区域联片教研”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受到启发,从中受益。每学年,我还会定期召开市级教学研讨活动,将一段时间内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教研活动中取得的一些成果通过不同的方式介绍、展现给全市小学英语教师。目前,我市小学英语学科的三级教研网络已基本形成,活动也在有序地开展。

有效的指导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研究之路上,有人说,一名合格的教研员应该是一个成熟的课题研究员。为了使我市小学英语学科的校本教研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去年,我承担了咱们教研室的一个省级课题《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和我们课题组,天坛中心校的所有小学英语教师一起置身课改,置身专业素养提升的学习与实践。天坛中心校教研组也是我在听课调研时发现的一个比较好的典型,组里的教师积极上进,有着良好的学习、教研氛围。一年多来,我和老师们一起参与其中:从课题的准备与申报,活动方式的研究与教研内容的确定,实践中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再到研究策略的及时调整与改善??说实在的,这也是我最用心在做,而且感觉效果不错的一个课题。目前我们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效,从上学期开始,我也在着力将我们的点滴教研成果逐步推广、改进,以起到启发、辐射带动的作用。这也是我想和大家汇报的改进教研方式的第二点:创新校本教研,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当然,由于地域的差异,我们目前的起点还很低,而且仅仅是刚刚起步,很多做法都还不成熟,也或许不少做法是大家正在做或早已做过的。不过,在这里还是想和大家汇报一下,期待您的批评、指导与建议。

6

二、创新校本教研,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一)分析教研现状,是有效实施校本教研的前提

我想做任何事情,认清形式是关键。要想使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就有必要认真地来分析一下当前校本教研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课件】目前,校本教研的氛围在我们济源市各中小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具备了比较扎实的校本教研理论基础,积累了一定的校本教研实践经验。但就当前小学英语学科而言,校本教研依然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校本教研有名无实

我们济源大部分小学,尤其是农村、山区,学校分散,规模较小,许多教师孤军奋战,承担了全校的英语教学任务,校本教研一直有名无实;成规模的一些学校,小学英语教师最多也就两三个人,平常办公不是分到体音美综合组,就是领导在语文数学组给安排个位置坐下,名不正言不顺,很难形成自己的学科教研组,学校“有教无研”的现象非常严重。

2. 校本教研形式枯燥单一

目前,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依然继续着传统教研的做法:理论学习、教材研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方式陈旧单一。在教研活动中,除了活动的组织者、展示课教师“唱主角”外,其他教师经常处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状态,有的甚至借教研活动小聚谈心、放松身心。那种积极互动的、以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真问题”的教研活动还很少。

3. 教师参与教研缺乏内需

开展校本教研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由于很多学校师资紧缺,英语教师负担普遍较重,教师们每天也就是按部就班地在“两书 (教科书、教师用书)一本(备课本)三尺讲台”上匆匆劳作,时间一长,也就丧失了对教师职业应有的激情,他们缺乏对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还有一些中老年教师,认为教师 7

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的事,参与教研活动影响工作,没有时间,积极性不高,以至于教研氛围不佳。

4. 校本教研随意性较大

反思以往的校本教研活动,活动中教师们经常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面面俱到, 针对性不强。也正是由于活动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参与教师不能够进行有效地准备和深入地思考,研讨过程中往往是人云亦云,没有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 活动下来收获不大。

5.校本教研缺乏专业引领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引领,而目前我市在岗的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转岗、兼职教师大量存在。很多教师都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英语口语基础差,课堂教学设计稚嫩、不成熟,不能将新课改理念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当中等现象。教师们之间水平差距小,缺乏骨干教师与专家的有效指导与科学管理,校本教研单纯依靠自身资源凭经验开展,层次不高,难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让参与教师感受到活动的价值。

(二)开展问卷调查,是有效提开展校本教研的必备

认清了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要知道教师们教学中的困惑在哪里。我认为:开展问卷调查,是有效提开展校本教研的必备。【课件】为了充分了解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现状,使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去年借助全市英语课堂教学研讨会,以及本项课题研究前期准备的机会,我对我们这里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现状做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侧重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技能、教学技能与课题研究能力。

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发现我市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专 业素质偏低,语音、语调、朗读、演说存在较大的问题,比方说:元音发音不饱满;长短元音区分不明显;拖音现象严重;语言不流畅,升降调、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 8

技巧掌握不好等等。

由于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教学技能不尽如人意,比如:课堂教学用语不规范,语法错误时常出现,中英参杂,说话随意;课堂评价语言单调、重复,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教师课堂教学教材分析不透,目标不清晰,教学设计粗糙,缺乏趣味性与艺术性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把在校本教研中着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放在了重中之重。

至于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数据反馈,大家可想而知:由于认识上的欠缺、课业负担的繁重,加之部分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对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仅仅是担当着“教书匠”的角色,被学生所累,被课堂所累,被各种各样的评比、考核、检查所累,无暇思考,没有提升,找不到自我,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与幸福感。

校本教研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定基础。在认真分析调研校本教研活动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要想切实有效提高教研效率,提升教师素质,创新教研理念是关键。【课件】 (三)创新教研理念,是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基础

1. 树立“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的观念

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智慧,主要是在教学实践的研究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加以充实和丰富的。学校是教师与课堂教学,与学生联系最紧密,距离最近的地方。是教师们成就事业,不断学习提高、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地方。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才是其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必须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

2. 树立“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的观念

“日三省吾身”是古之君子所为,那么“经验十反思”,应该是今之教师成长的途径。 新课程呼唤教学新思维、新视野,强调教学行为的反思与跟 9

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他们能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通过系统的反思,感悟新课改,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也只有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教学探究中,在改革教学和改变自己的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树立“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的观念

对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教师的发展也是一样,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无止境的,不论是新手、老手、名师甚至专家,都应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因为,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只是相对的,而发展才是绝对的,而且是终身的。

(四)创新教研思路,是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 教研理念的转变促进思路的创新,【课件】创新教研思路,是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经过反复地研讨、实践、修改、完善,我们确立了:明确“四个一”,实施“目标驱动,自主学习,活动展示,交流提升”的校本教研新思路。“四个一”指的是:围绕“一个目标”; 实施“一个策略”; 抓住“一条途径”; 把握“一个关键”。

1. 围绕“一个目标”

心中有目标,教师才能产生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因此,【课件】围绕“一个目标”,是指我们坚持校本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这一目标开展。

2. 实施“一个策略” 【课件】

刚才提到的“大校本教研”策略。

3. 抓住“一条途径” 【课件】

在目标的驱动下,结合我们本地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抓住自 10

主学习这条途径,努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语,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字,写一手规范的粉笔字;一画,画一手漂亮的简笔画;一课,上一堂实效的好课。以此来有效提升教师的语言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现实教师从自身专业素质、教学观念到实际教学的有效提升。

4. 把握“一个关键” 【课件】

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线,结合本地教学与师资现状,通过展示、交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注重优秀教师的培养,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贯穿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全过程。

(五)创新教研方式,是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途径 理念转变了,思路也有了,接下来就是创新教研方式,【课件】潜心实践的过程。我们都说:校本教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教师才是校本教研的主体。那么,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效率,使教师们在活动中“乘兴而来、激情而归”,我觉得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变“少数表现”为“全体参与”,改“一日聚会”为“适度延伸”尤为关键。于是,我们开始了【课件】“活动展示+主题研讨”的校本教研模式探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组织教研活动就好比做饭,对我们教研员来说更好比是家常饭。但要想使我们的饭味道鲜美、耐人品味,则需要我们去精心准备,关注每一个细节。组织一次完整而有意义的校本教研活动需要我们力求把握好三个环节,【课件】即活动前的任务设计、活动中的任务实施与活动后的任务跟进。那么在第一个活动前的任设计阶段,我们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主题清晰。首先就是要确定活动的研究主题。

※目标明确,主题清晰,精心设计活动前的任务

(1) 研究主题的确定。

11

对于教师来说,只有能够满足他们专业成长需要,能够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和体验到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趣。这就是说,要想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取得实效,问题必须是“真问题”,必须真正来自教师的亲身体验。

刚才说到:针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转岗、兼职教师大量存在,非专业教师居多的客观教学现状,中心教研组把校本教研的大目标定位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上, “一语,一字,一画,一课” “四个一”工程的确定,是在课题组教师多次反复交流研讨,充分分析自身现状的基础上确定的,这些问题是大家在自身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提出、自己设计的,对实际教学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意义,因而能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

(2)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学习准备。

明确了目标与任务之后,教师就要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学习准备。自主学习是我们这里小学英语教师在孤军奋战、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最主要的自我提升方式。

借助多种媒体学习,提高语言素质。

学习可以是多方位的,最方便的就是借助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尤其是在教师的语言素质提高方面。天坛中心校共有英语教师11人,这11个人当中,只有3个人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学历大专。其中2个是前几年调动工作,初中过来改教小学英语的,其中还有一个是不在编的刚从学校出来的代课教师。剩下8个人都是中师毕业,从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其他学科转过来教英语的,他们的语言素质大家可以想像。所以,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把教师语言素质的提升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分阶段有序开展。自学过程中,教师 12

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英语学习节目,利用各种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源,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讲故事、唱歌、朗诵、演讲是每次校本教研活动中主要的自学反馈方式。准备过程中,听课本录音带也好,借助多媒体音像资料练习讲故事、学唱歌曲、演讲也好,教师们都需要去反复地听、跟读、模仿、对比修正自己的发音。

阅读各种书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基于校本研究活动中的同课异构与主题研讨的准备,教师们需要提前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同课异构的准备过程中,要求教师们不仅仅要研究课本和教参,更要阅读专业书籍、研究相关案例,鼓励他们与专家、与优秀教师对话,取其精华。为了使每次的互动研讨活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们还提倡教师们有目的地选择以下几类书籍:读教育报刊,及时了解教育同行的所思所想;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反思自我,不断创新;读学生用书,品读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读人文书籍,开阔视野,丰富自我,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读“无字”之书(网络、电视等),广泛采集课程资源,争做创新型的教师。

※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力求活动开展有序实效

有了充分的准备,接下来就是活动的开展。作为教研员,我们引领学科教研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教师重新找回缺失已久的主体性,最终唤醒他们内心的尊严与幸福感。而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分享教学经验、锻炼教学能力和提升自身素质的最好机会。活动中,我们非常重视让每位教师都能在活动中有展示、参与、发表见解的机会,力求让每位教师都能在研讨交流中发现问题,生成观点,产生共鸣。

我们的活动一般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口语展示。这也是大家最喜欢也最开心的一个环节。刚才 13

提到,这一过程中,我们经常开展讲故事、唱英文歌曲、英语演讲、说绕口令等活动。有时,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不那么精彩的演讲,或是一首唱得不太到位、不那么有味儿的英文歌曲都会给大家带来无比的快乐。课题组的老师们说口语展示好比是课前的活动热身,更像是一个小型的英语party. 气氛最好,最令人期待。有时我也在想,老师们平时够累了,如果我们能把教研活动办得像party一样欢快、愉悦,大家怎么会不乐意参加呢?接下来是粉笔字、简笔画的展示,有些教师他们先天基因里就没有善于说唱的细胞,但是写字、画画技高一筹,这一环节同样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

第二个环节是同课异构。我们都清楚,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成败的关键也在课堂。课堂教学过程最鲜活,最具生命力,同时也最复杂。研究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心。近年来通过多方的调研,我发现小学英语会话、阅读教学是目前我市小学英语教师普遍认为比较困惑的课型。于是,07至09年,我把工作重心放在小学英语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研究上,从听课调研、送课下乡、市优质课评比、市教学研讨等,所有的活动都围绕阅读教学展开。20xx年到现在,我把重心移到了会话课上。庆幸的是,天坛中心教研组对课型的研究和我的步调是一致的,于是,这近两年的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也主要致力于小学英语会话课的研究,从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的分析、课堂问题的探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都围绕会话课进行。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能够真正体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借助同课异构这个研课的最佳平台,根据活动的安排,每次活动我们都会由两位教师采用说课、浓缩课、或现场课等不同方式对同一节会话课进行展示,其 14

他教师听课。而且,为了提高活动效率,让大家在接下来的研讨活动中有话可说。每次听课前,在兼顾课型的基础上,我们还会从教师的基本功及课堂教学技能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具有代表性的、急需通过研讨活动加以解决的问题作为小的观察点,引导教师们在听课过程中加以关注。比如:课堂实施过程中,执教教师课堂语言的使用情况;板书的设计;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情况;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情况等等。活动中我们每次一个观察点,难点问题多次活动就针对一个点,在听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多加关注,为接下来的互动研讨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个环节是学术沙龙式的主题互动研讨。 我觉得,教研活动中互动研讨环节的理想效果应该是一个: 教师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有着不同观点的陈述,有思维的交锋和碰撞,有理性的思考与延伸的这样一个场景。活动中,我们教研员不应该过早的加以指挥、干涉。我们的角色应该是“听众”、“组织者”,自己尽可能地先不说话或少说话,为教师们腾出说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困难与困惑;用心去捕捉他们话语中值得探究的问题或闪光点……比如,就对话教学,老师们就提出了:会话教学中词句讲解的度的问题,操练活动的单一性问题,巩固拓展活动的层次性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就需要去及时地梳理、总结,形成观点,引导教师们从学科本位的高度和学生的“学”来再一次反思课堂。我觉得这样一种互动、宽松的研讨方式,教师参与面广,活动可操作性强,能使教师们逐步意识到“我应怎样做”,而不是“教研员要我怎样做”,大家都会从中其受益无穷。

※适时引导,系列跟进,确保教研活动的延续性

最后就是活动后的任务跟进。教研活动之间的跟进与系列性是持续研究 15

的纽带,也是决定教研活动成效的关键。我们都很清楚,一次活动带给教师的影响是有限的,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教研活动就彻底解决某个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作为完整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后续任务的延伸,对于一个主题的多方位持续探讨尤为重要。

为了避免以往“教研活动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缺乏延续性”的现象,每次活动之后,我们都力求做到两总结、两反思。一方面,中心校从管理层、组织者层面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整个活动开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和调整的地方;反思并研究,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其主体性的体现程度,以及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心态变化,和专业成长的进展等。当然,还要有在研讨基础上对主题研究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对后续研究做出的进一步规划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求教师们通过写教育日志的方式,对活动作出评价反思;对活动当日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引导教师带着研讨活动形成的结论,甚至是形成的新的困惑和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每次活动后形成的反思与总结,课题组教师都会自觉上传到各自的教育博客以及中心教研组的QQ群上,以便教师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研讨,同时形成资源共享。

经过近几年与教师们的一同学习、研究与实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研活动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在逐渐改变着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他们的课堂语言逐渐规范,课堂教学逐步严谨、成熟!教研活动是一种“成就”, 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很欣喜的是,我们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助推了年轻教师的成长,课题组的三位教师王军霞,参加全市的优质课评比与观摩,都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刘小利、姚静两位老师也成了我市非专业教师向英语教师转型的成功典型,而且我们的姚静老师还经过层 16

层选拔,入选了市名师培养对象。他们的成长增强了我的一点点成就感,使得我在其他教研活动中,向老师们推广经验的时候更有了说服力,也使得自己在组织各项教研活动时又多了几个强有力的助手。再说,我们的很重要一项工作不就是为优秀的教师搭建更宽广的展示平台嘛。噢,还有一点,教研活动还是一种“创造”,在积极努力探索实践校本教研新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真切体会到了思考与研究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话题。我们大家都明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一个旅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蓝图,因为“在路上”,所有的困难、疑惑都在所难免;那么,只要我们“在路上”,结果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在行进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发现,有所顿悟,有点儿收获??

That’s all for what I want to say. 耽误大家这么长时间!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