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优点

儒家思想的优点 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创立的,其内涵博大精深,现如今儒家思想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价值观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中华民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也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渐形成的。虽然儒家思想成形于两千多年前,发展于封建社会,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及必须舍弃和批判的观念,但儒家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它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众多思想理论都保持了儒家思想共有的特点——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超脱人事的思辨兴趣,如名家,非理性的信仰,如墨家,由于不符合儒家的仁学模式,都最终被排除在中国文化主流之外。孔子这套儒家思想文化体系无孔不入的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习惯习俗、信仰、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为中国人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与基本方针,也构成了中国人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儒家的思想文化都成为中国人一种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经历了历史阶级、时代的种种变迁依旧保持形式结构的稳定,不依赖时代、政治、经济等因素,相对独立的按照自身规律客观存在。

儒家思想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其中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做到社会和谐。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这对于现代社会亦有积极作用。

“德治”主义是主张以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

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这种超级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年内忧外患始终延续下来,比起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传到了今天,这点和儒家思想关系重大。儒家的人道精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都在危难时候起到过进步作用。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点和孔儒思想也有关系。

《礼记》中记载:“是故圣人作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具有外在强制约束力的“礼”被作为人区别于禽兽的社会性标志,孔子的仁学,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中国人的内在自觉即自我意识,使人在这个结构中认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这些都存在于他和现实中人群交往中;在这种人群社会关系中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藉。也就是“天道”,“道在日常伦用之中”。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下,不需要舍弃现实的滚滚红尘、不需要否定日常生活的悲苦,不需要另外去追求灵魂的超度、精神的慰藉和理想的世界。

这种孔儒的文化——心理结构把人的存在意义放在了“伦常日用”之中,人生理想满足于社会性的人群和日常交往中,也许能避免出现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异化”问题,避免出现那种单向度的人的孤独和凄凉,也许避免沉沦于均一化的动物性情的抽象情欲,而失去人的本质?

以血肉之躯为基础的感性心理中积淀着理性的因素,心理学和伦理学交融统一,仁学结构也许能够在使人们愉快而和谐地生活在一个既有高度物质文明又有现实精神安息场所的方

面做出贡献?以亲自血缘为核心纽带和心理基础的温暖的人情风味,也许能使华人社会保存和享受自己传统的心理快乐? 儒家思想是铸就中华民族精神的先驱。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连续不断发展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一文化的精华铸就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化积淀,其中,儒家思想中的有为主义,在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学派所无法比拟的。首先,儒家以“求道即求真-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终极价值目标,儒家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儒家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次,是儒家追求“求善与求美-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孔子提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和之美,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正是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的正人君子观念、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再次,儒家强调“成圣与合群-团结统一的精神”,儒家设计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即圣人,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成圣与合群的价值观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

儒学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现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几次大的转变,但是没有失去它原有的本质。”儒家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上承西周时代的文明智慧,又在先秦百家争鸣中得以丰富,后世儒家又对儒、释、道三者的精华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使得儒家思想更趋于理性与科学,近代以来又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包容的胸怀,吸纳一切外来文化精华,不断融入现代思想继续为人类文明做贡献。

总之,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中国人做人的基础,更是人类普世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渊源之一,儒家思想促进了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孔子思想对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影响同样甚大。法国哲学家从孔子思想中悟到:征服者可以毁坏有形的物质,但毁坏不了道德。法国作家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他读了《赵氏孤儿》,将它改为“五幕孔子伦理观”,并说,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样仁义,就不会发生战争了。同样,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人的,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近代史上,德国人卫礼贤跟随军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学成回国后,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在教授学生时,他流传法国的名言是这样说的:“所谓经济学说、社会学说,皆不如孔教。西方哲学家兴推倒前人学说而代之,中国则以孔教通贯数千年。”在他看来,儒家思想比西方哲学思想好处更多,所以能统治中国几千年。

 

第二篇: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教学设计

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万维东

关键词:“儒家思想”,欣赏解读,文明进程

一,导入:

共同赏析——“孔子”(前551-前479)肖像画,孔子讲学图,幻灯片:孔府,孔庙,孔林。

师:20xx年底至20xx年初,在法国巴黎举行“孔子文化展”,世界文化遗产 “孔府、孔庙、孔林”这些事实说明: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孔子的思想核心究竟是什么呢?

生,“仁”的学说。

阅读材料:子曰:“爱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师: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生:仁,指仁爱,关爱别人。

师:从文学家的角度看,“仁,人从,从二”,反映人与人的关系,怎样“爱人”?

生: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

师:统治者心存“仁”的话会怎么做?

生: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师:孔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的? 生:春秋之际,战争不断,孔子寄希望于仁爱挽救社会的动荡,趋向社会和谐。

师:在春秋争霸时代,诸候们都在争夺土地和人口,孔子能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是难能可贵的。

师:孔子于春秋时期创立了儒家思想,那么,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生:战国时期总结,改造,发展。

师:好,具体情况?

生1: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生2:苟子则援“法”入“儒”,把“礼”和“法”共同作为治国施政不可缺少的原则。

师:孟子,苟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过渡) 春秋国时期,社会的剧然动荡,新的制度的交

替,导致思想学术界的学派份呈,互相争鸣的局面,成为战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兴旺时期,秦朝专崇法家思想,实行愚民政策,焚书坑儒,造成万马齐喑的黑暗局面。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治气氛宽松,各派思想得以复苏,但是,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一种为政治统一做出理论上的解释的学术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滥用,已经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只有温和的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二,西汉,儒家思想——封建正统思想

师:请看图片:《春秋繁露》书影和汉武帝(前56-前87),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并思考董仲舒和汉武帝与儒家思想在西汉能发展所起的作用。

生1:《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重要著作,八十篇,是董仲舒宣扬“春秋大一统”思想的主要文献。

生2: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思想,主张“君权神授”“大一统”把儒家思想改造成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生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驰的局部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师生共同解读: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有助于实现他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

例如:法家主张重农抑商,以严峻刑法统治人民的思想,也被汉武帝纳入统治思想而实行。

(小结)通过对西汉前期儒家代表人物及部分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以试着对儒家思想(汉武帝前)作一阶段性的小结,你认为西汉前儒家思想发展是……

生:春秋时期——应运西生,战国后期——荡然大宗,秦朝时期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西汉——正统思想。

师:(过渡)概括得很准确,很显然,汉武帝前的儒家思想发展的轨迹:

﹙一﹚、从学术思想到政治思想:

春秋晚期儒家学源诞生时,仅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存在,战国时期,在与“百家”思想的与辩难与论战中,发展到“仁政”和“礼政”,使儒家思想成为一种统治者重视的政治思想。

﹙二﹚、从政治思想到统治思想:

西汉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沿袭阴阳,法,道,墨等诸家思想,“霸、王道杂之”,在吸取各家各派之长作为自己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一统”和“君权神授”从天人感应这几个对其确立独尊地位至关重要观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的主导地位从此得以确立。下面我们看看两宋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情况:

三,师:宋元时期是我国专制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为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二程和朱熹是杰出的代表。

出示图片:

1、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来源,强调格物致知。

2、二程弟兄的图片和朱熹的图片。

3、简介二程弟兄和朱熹的生平故事,贡献,主要观点。

4、简介白鹿洞书院图片。

师生共同解读:

宋代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臵,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弟兄“天理和论理道德直接联系”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南宋时期朱熹理学集体大成者,其思想,三纲五常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

师:作为一种流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在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

(小结)1、理学是两宋时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吸收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更有利于维

护封建统治。

2、在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以后,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论理道德的形而上学,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儒学越来越哲学化——从政治理念到哲学命题。

四、师(过渡):

明清时期,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顶峰,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发展到顶峰,且日益僵化乃至衰落。

师: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二页的(资料回放),阅读时在弄清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要划分好层次。

师:本段材料主要讲什么问题:

生:古代君民关系变化情况。

师:按黄宗羲的关点,古代君民关系发生了怎样变化? 生:原先“天下为重,君为客”,后来变成“君为主,天下为客”。

师:黄宗羲持哪一种观点?其观点是在中国古代有哪些人相似观点?

生:黄宗羲的观点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孟子等先秦

思想家。

师:你对黄宗羲的观点有何看法?

生: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具有民主启蒙作用。 师:明清时代除黄宗羲外,还有哪些进步思想家?

生:李贽,顾炎武,王夫之。

师:他们各自的民主思想?

生:李贽——批判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程朱理学。

顾炎武——大力提倡经世致用。

王夫之——具有唯物思想。

师:这些思想产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呢?

生:商品经济的发展。

师: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明清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学已经走到极端,思想的渐僵化,与世界进步潮流格格不入,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家展开了批判。

五,儒学与我们:

儒家思想在现实社会中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1、促进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

2、使一个民族成为有素质,有礼仪,有教养的文明之国。

因此,儒家思想这种无形的道德行为规范直根在人们的心

中,可以起到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

六、结束语:

儒家思想是诗,是哲学,是艺术,是思想,是很多很多,既是很远的过去,也是很近的现实……。

七、课堂板书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

学术思想

儒家思想

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

官方哲学

儒家思想

衰落嬗变

儒家思想

统治思想

儒家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