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目 录

摘 要 .............................................................. 1

一、刘备其人 ....................................................... 2

二、刘备的仁义 ..................................................... 3

(一)兄弟之义 .................................................. 4

(二)君主之仁 .................................................. 5

三、刘备“仁义”之道的得失 ......................................... 6

(一)刘曹的对比 ................................................ 6

(二)成也仁义 .................................................. 7

(三)败也仁义 .................................................. 8

结 语 ............................................................. 11

参考文献 .......................................................... 12

致 谢 ............................................................. 13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摘 要:在以“刘氏集团”为正统的《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以“拥刘反曹”作为小说的整体艺术构思,与曹操作对比,把刘备塑造成了一个“仁治天下、义统三军”的仁义形象。曹操残以虐民,刘备则仁以待民;曹操事事布满机诈,刘备则处处心地坦荡。刘备曾经说过:“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这是他能够白手起家一步步成就大业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刘备还多次说过:“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这和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行为准则,一正一反,判若泾渭。在生灵涂炭、战乱频繁的动荡年代,刘备广施仁政,深得民心,为他在立足、拓展、建国、称帝过程中,塑造了过人的人格魅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刘备“不甚好读书”,而且武艺平平,却能够得到“卧龙”、“凤雏”舍生忘死的辅佐和“五虎上将”血洒疆场的效力,靠的就是“仁义”二字。

关键词:刘备;三国演义;仁义;枭雄;仁术

1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青梅煮酒论英雄

诉衷情

天生我材铸金瓯,功业树千秋。大江清浊东去,千载恨难休!

济乱世,显身手,志未酬。风尘去矣,谁能读得,腹里春秋?

刘备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誉之者称其仁义宽宏,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君,贬之者斥其为虚伪做作,假仁假义之徒。民间也有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说法,观正史,作者似乎疏漏了一点,就是没有写出刘备转变的具体原因,我的感觉是刘备前后行为的反差太大。诚然,刘备并非是一个完美的正人君子,而是一个三国时代唯一一个能和曹操争雄的君主枭雄。但他却是枭雄中的特殊人物,也是一个少有的以“仁义”为本白手起家的君主。其“仁义”真伪各有说法,鲁迅先生也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那么刘备的“仁义”思想到底是如何变化的呢?就让我们先从刘备其人入手吧。

一、刘备其人

刘备,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朝皇族后裔,出身贫穷,少时以贩屦织席为业。刘备少时就“素有大志”,常与乡中小孩戏于家门前桑树下,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以此引起了他叔父的惊异。他二十八岁起兵,至六十三岁谢世,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进取心。黄巾起义时朝廷在各处招兵买马,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同行应征,一个稳定的政治集团自此诞生。

刘备是一位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理想的领导人,仅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时才用言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初访诸葛亮而未遇,遂向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说:“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第三十七回)后在隆中面遇诸葛亮,诸葛亮提出“愿闻将军之志”的要求,刘备慨然对答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第三十八回)可见,刘备的理想就是要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中施展才能,以“仁义”治国安邦。

但是刘备前半生一直在失败中度过,没有根基,没有兵粮,没有城池,但是 2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却在一次次的失败和不弃中积蓄了一批对其死忠的三国最优秀的文臣武将和许许多多不过顾身家性命追随着“刘皇叔”的百姓。

几经辗转,刘备投靠了和其同宗的刘表,刘表待之甚厚,生活安逸,久无战事,一日与刘表共语时起身入厕,见自己因久不骑马奔驰疆场,胯下长了肥肉,即所谓“髀肉复生”,不觉潸然流涕,入席后刘表怪问其故,刘备长叹曰:“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第三十四回) 安逸的生活并不能使他舒心,因为这种生活不是自己的理想目标,反而是对目标追求的延误,不由悲从心来。因为刘备看得非常清楚。他只能靠功业起家,没有功业,就没有刘备!

刘备不乏远大的理想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但他却时常把这种理想与精神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这是因为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决定了其性格的两面性:一方面,他富有安邦定国的宏图大志,另一方面,他少时贫困潦倒,没有上层的社会基础,起兵后又一直势单力薄,生存于军阀混战的夹缝中,时时得依附别人,于是,他在言论上不敢直接表达自己,曾经和刘表谈得投机时酒后失言曰:“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只此一句,事后尚十分后悔(第三十四回)。他将大志埋藏于心,埋之愈深,追求愈强烈。在行动上,他一直不敢公开打起自己的政治旗帜,生怕目标过大,招来祸害。他一直想在群雄纷争之世得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但陶谦让徐州时他再三推托,吕布到徐州投奔他时,一见面他就虚意让位,刘表让荆州他不敢接应,出兵攻刘璋时他犹豫不决。这种二重性格的登峰造极的表现是:当他在朝廷依附曹操、暗地里和董承等人结成反曹联盟、伺机发动政变时,他却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作韬晦之计;当曹操饮酒间告诉他:“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尊称刘备之称)与操耳”时,他以为韬晦之计已被识破,惊得手中匙箸落于地上,恰逢窗外雷声大作,他从容拾箸掩饰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第二十一回)他胸有大志,但在行动上却尽力表现为胸无大志。当他占领西蜀、夺取汉中后,势力雄厚起来,才稍微改变了这种二重性格,说话办事挺起了腰杆。

二、刘备的仁义

刘备可谓是重仁义的典型,罗贯中先生不惜笔墨大力塑造他的这一形象特 3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点。这一形象正好吻合当时社会人们对君主的理想要求,再加上有一个背负“奸臣”、“奸贼”骂名的曹操相对照,就更显示出了刘备的“仁义”。而刘备之所以能和曹操、孙权相抗衡,形成鼎足之势,就是凭借着“仁义”之心赢得的“人和”。

(一)兄弟之义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兄弟之情义在三国中可谓是典型,也成了后世学习、效仿的范本。他们三人自“桃园结义”以来,始终以义为先,以“救国扶铖;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己任(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张二人忠心耿耿地跟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始终待二人如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所以他们三人名义上是兄弟,后来是君臣。但实际上,关羽、张飞也是和刘备平起平坐的王。

在《三国志演义》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备和关羽在别的地方(盱眙),张飞在徐州把守,谁知张飞喝醉了酒,打了曹豹。曹豹是吕布的丈人,他一怒,就献了城,吕布打了进去,得了徐州。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张飞一个人逃出来,找到了刘备和关羽,就报告了大体的情况。众人都大惊失色。刘备叹了一口气,说:“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关羽在旁边不依不饶,问嫂嫂哪儿去了?张飞只好承认,嫂嫂被俘虏了。

刘备听了,默默无言。关羽却大怒:你当初是怎么保证的,现在你却做出了这样的错事,把嫂嫂都丢了,你有何面目来见兄长?

张飞一听,也觉得对不起大哥,拔出宝剑,就要自杀。刘备一把拦腰抱住张飞,说了下面一番话:

古人有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而尚有更换,使手足若废,安能再续乎?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日生,誓愿同日死。今日虽无了城池老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吕布掳吾妻小,必不害之,容作方略救援。

不管刘备说这话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出来的,确有此事。而且从刘备日后对二人的情义上也确实做到了极至。当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身首异处。在刘备未得知此噩耗时,曾做一梦,梦见二弟泣哭相告,愿兄起兵,以雪他被杀之恨。《三国演义》在八十一回中对此有较详尽的描述,等听到兄弟的死讯后,先是处死了不肯发兵的刘封和孟达,而后举兵,最后兵败白帝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兄弟的感情是如此之深。刘封虽不 4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是刘备的亲生儿子,但他却有儿子的名份。刘备却因兄弟的死迁怒于养子,而且连他最信任,奉为军师的诸葛亮的话都不听了。一意孤行要为兄弟报仇,勉强举兵,最后导致了对蜀国生死存亡的败局。自己也随兄弟而去,真应了他们结义时的话: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二)君主之仁

刘备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君,也是封建社会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也”。

刘备还是安喜县尉的时候,痛打傲慢的上司,挂冠而去,可见他的刚正不阿,做平原相,在天灾害民贼盗蜂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绞除盗匪安抚民众,“同席而坐,同皿而食”。可见他的勤政爱民,正是如此,连刺杀他的刺客也被感动——“不忍刺,语之而去。”而他统帅的数千人马驰援徐州,解救被曹操屠戮的百姓,更是一种义举,所以才赢得了陶谦的信任、糜竺、陈登等官员的拥护和百姓的爱戴,所以才有:拔益精兵、表荐刺史和临终委任等一系列举动,这一过程并不是暗箱操作,而是众望所归。喧嚣的乱世中多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势力,这个势力的主公,心中所想的全是尽己之能,从此匡扶风雨飘摇的汉室,安抚久困兵戈的苍生。

还有一种,在三国这么多轰轰烈烈的事中,实在不值一提,但它同样反映了我们这位刘皇叔“仁义”之名远播。徐州牧陶谦因病危,想让位于刘备,刘备顾今兄弟之情,三番几次推托。徐州百姓闻言,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无能安生矣!”简单的这么一句话,道出了当时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道出了那时的领导者的不仁,更道出了刘使君的仁义。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百姓都闻刘玄德之仁义,无论玄德成败,都举家跟随。这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该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得人心。但对当时的刘备而言,无疑是一种负担。因为刘备既无多少兵马,又无稳固的地盘。前无立锥之地,后有孟德的追兵,他连自己都朝不保夕,更无能力去保护众多百姓。简雍劝刘备说:“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这无疑是三国中最感人的一幕之一。刘备自始自终坚持一点“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也正有了这一点,才为 5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三足鼎立赚到了资本——人和。后人有诗赞曰: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三、刘备“仁义”之道的得失

刘备以“仁义”白手起家,“仁义”无疑是其最高的人生准则,刘备的仁治思想使刘备在领导工作上受益良多,正是因为这一人生准则刘备虽屡屡失败,飘零半生,但确在帐下聚集了极多能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逊于北居的曹操。刘备文有当世奇才、怪才的孔明和庞统,还有徐庶司马徽等当世名士,再不济也还有糜竺之辈;武有关、张、赵、马、黄五虎将,哪个不是一身武艺,独挡一面,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之后又有魏延,姜维。这么些个能人,能在他帐下为他卖命,靠的是什么,这就是刘备的独到的用人策略。

(一)刘曹的对比

三国中最令人瞩目的人物,无疑是曹操和刘备。这两位霸主,一奸一忠、一狡黠一忠厚、一凶残一仁义,性格截然相悖。这样两位政治家,处在同一历史背景下,相互博弈,不可谓不精彩。

刘备曾经说过:“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在三国中曹操一直是奸诈的象征,而刘备是仁义的倡导者,两人是实实在在的死敌。

两人对比最鲜明的情节发生在曹操伐袁术一节,各路诸侯暗自较劲之时,袁术利令智昏,率先称帝建都寿春。此举触怒了不少汉臣,也为曹操征缴宿敌提供了借口。已挟得天子的曹操,号称“奉天子诏讨贼”,并号令“天下诸侯助阵”。然而,曹操驱除异己的心思早被看穿,各路诸侯皆无出兵迹象。唯有那素以仁义著称的刘备,毅然率几千兵马相随,并甘做先锋助曹军攻破寿春、逼死袁术。曹操因之得到众多兵马、属地,而刘备没有落到什么好处,还险些被曹所害。

这一节内容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它很好的塑造了刘备忠厚仁义的性格属性。当时的刘备寄居小城、兵少粮乏,但是面对天子诏令、面对社稷累卵,他不顾各种危险,不吝单薄家底,毅然投身于对自己无利的战斗中。其胸襟之开 6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阔、品格之高尚,与那假借奉诏之名行掠地之实的曹孟德比起来,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如果说曹操是奸雄,他敢于为所欲为、不仁不义、明知故犯的话,那么刘备则是顺势而为、逆势倔起、用仁济义、谨小慎微的一代枭雄。因为刘备知道,自己根本没有犯错的资本,稍微不慎,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刘备虽然没有曹操那么足智多谋、精明强干,不过,他却以曹操为反面教材,按反着来的方法行事,以仁义走出一条捷径。最终,刘备和曹操可谓殊途同归,都建立了自己的基业。

(二)成也仁义

刘备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也有英雄之义。据《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袁绍对刘备有一个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义。”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袁绍到底是袁绍,他也并非总是看不清问题。同样,有英雄之志,就必须团结同志,凝聚力量,也就必须“弘雅有信义”。其实,我们只要指出一个事实就够了:关羽和张飞,可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而刘备呢?不但一无所有,而且半生坎坷,很长时间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这两个人却一直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关羽甚至还来了个“千里走单骑”。为什么?就因为刘备“弘雅有信义”。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和关羽、张飞,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则名为事之如兄,实际事之如君。可见维系三人友谊的,就是英雄之义。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徐庶走马荐诸葛”中:曹操挟持了徐庶的母亲逼徐庶离开刘备投靠自己,当徐庶告知刘备此事表示不得不走后,“玄德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徐庶便拜谢欲行。玄德曰:‘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

7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而后刘备给徐庶送行: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而徐庶所提及的奇士便是刘备“三顾茅庐”助刘备创立蜀汉基业的军师诸葛亮。正是因为刘备为仁义之君而不是“使人杀其母,而用其子”的奸雄才能得到徐庶的推荐,并以自己的仁义之心感动诸葛亮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才为自己效力,正是刘备这种宽仁礼让才使其能得尽人心,从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

(三)败也仁义

早年的刘备胸怀大志但却屡屡失败,流离失所,最渴望的当然是在当时群雄割据的时代有自己的一块地盘,而曹操攻打徐州陶谦的天时和刘备素有的仁义之名让刘备遇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刘备毅然以“仁义”为旗帜前往徐州帮助陶谦,陶谦自知难保徐州,且觉得刘备有古之大贤之才,故三让徐州给刘备,刘备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暂领了徐州牧,而后吕布被曹操所败来投奔刘备,刘备有感其起兵偷袭曹操间接解救了徐州之围而接纳了吕布,但吕布却不讲信义恩将仇报反客为主的夺了刘备的徐州而后将其赶到小沛驻扎抵御曹操,夺走了刘备飘零半生好不容易拥有的安身之地。

刘备失徐州,充分证明了仁义道德没有智谋的支撑是多么的苍白。失误之一是容纳吕布,这里之所以说刘备的失误,并不是说不该容纳吕布,可惜当时刘备没有诸葛亮辅佐,自己又想不明白,收留吕布是对的,但政治经验没有跟上,像吕布这样的“三姓家奴”居然想用仁义教化?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容吕布和容马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马超也是非池中物的人物,但刘备容马超时政治经验已经历练成熟,所以有效控制住了马超。而容吕布时的确失误连连。对吕布毫无防备和手段。致使自己再一次败在了人心不古上。

再来看看对刘备仁义之举争议最大的夺益州入西川,我们先看看刘备夺取益州是否有欠光明正大。刘备是如何进入益州的呢?首先是刘璋先伸出橄榄枝,邀请刘备帮忙打汉中,并抵御曹操。那么刘备是否有意趁机拿下益州呢?通过史料 8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分析,刘备夺取益州之心是有的,但是否会趁机下手呢,答案却是一个不字。

首先,在刘备与刘璋在涪会面时,张松与庞统建议,趁机杀掉刘璋,这样便不费吹灰之力,夺取益州。但被刘备拒绝,说这是大事,不能仓卒,并向庞统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因此,可以看出刘备此次来益州一个目的是树立恩信,是否借机发动战争,夺取益州反到是届时视情形而定。而之后的行动也证实了这一点,“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当刘备攻取西蜀的时机已成熟时,他却一再推托说:“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庞统建议他与刘璋会面时,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唾手可得西川,他却认为:“季玉与备同宗,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并指责庞统:“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他最终虽以军事手段夺取了西蜀,但迁延日月,折兵损将,尤其是副军师庞统阵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而刘备夺取汉中后,众将欲推他当皇帝,他认为这太不符合为臣之道,坚持不干,只接受了孔明关于暂时为汉中王的折中方案。及至曹丕篡位,蜀中大小官僚又上表让他即皇帝位,他看罢吃惊道:“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经众官再三劝说,他才表示:“吾非汉昭烈帝刘备像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从这些情况可以明显看到,仁义观念在许多关键时刻常常成为他实施政治目标的心理障碍。

而刘备之死也恰恰是因为刘备的“兄弟之义”。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吕子明白衣渡江中吕蒙背叛了孙刘联盟的盟约,在刘备的二弟三国名将关羽攻打曹仁的时候白衣渡江,偷袭蜀郡。徐晃乘机反攻,解救樊城。关羽腹背受敌,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终于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杀。这一次的失利,使刘备集团永远失去了关羽这名大将,也永远失去了荆州。刘备在得知荆州已失且其二弟被东吴所杀之后悲痛欲绝,当即不顾反对,毅然决然的决定要挥师伐吴,一直主张联吴抗曹的军师诸葛亮当即反对,蜀汉众臣以死相谏,就连和他以及关羽共患难十余载的赵云也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大义劝谏刘备不可冒然伐吴,但刘备答道:“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而后倾全国之兵以为关羽报仇之名,兴师伐吴。

而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一决策是完全错误和失败的,当刘备被陆逊大败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时候,刘备只能悔叹,“我竟败于陆逊小儿,岂非天意?”有些事, 9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本就不是凡人能控制的了的。经此大败,蜀国元气大伤,刘备也自觉没脸回去面对那些苦苦劝诫自己的大臣,终于在郁郁成疾,病逝于白帝城。一带枭雄就此消亡。也算是应了桃园三结义是说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10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结 语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就大业。作为经典史书的《三国志》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此评价可谓中肯。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他在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是以刘备的“仁义”思想是其成功的根本所在,但也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我必需辩证的看待“仁义”二字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和学习到刘备这位千古奇人的的思想精髓。

11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文史出版社

[2] 陈寿.《三国志》,北京出版社

[3] 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4] 陈迩冬.《闲话三分》,上海书店出版社

[5] 毛宗岗.《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岳麓书社出版

[6] 张作耀.

,人民出版社 12 《刘备传》

论三国中刘备的仁义思想

致 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次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归功于指导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在毕业论文中得以体现。也正是老师长期不懈的支持和帮助才使得我的毕业论文最终顺利完成。最后我向新余学院人文科学系的全体老师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三年来的苦心栽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