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队伍建设六点建议

村干部队伍建设六点建议

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是农村各项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

1、拓宽选人视野,改善队伍结构

一是不拘一格选人用人。要按照“有本事、靠得住、群众公认”的标准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解决处理复杂问题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两推一选”选举支部书记和“海选”村委会的办法,扩大村干部选任的民主,提高选任干部的质量。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

二是加强村级主要干部的交流,即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异地任职,这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化解那里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目前,选拔村干部眼光只局限留在农村里的人。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如科技示范户和农产品生产营销大户)、复员军人、回乡青年中选配,又

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也可以由机关干部兼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目的是用其先进的理念、广博的知识、科学的管理,引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身的努力,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措施 ,开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新局面。我镇建议:做好这项工作,应尽快出台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的具体办法,规定大学生到村里任职三年以上,经过考核,干得好的可以直接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以便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是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应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乡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人选。认真做好在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村干部的“双培”工作,发展壮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按照村干部职数1:1的比例,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每年对入库管理对象进行一次考核,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制度和乡镇班子成员结对制度,积极为他们学习培训、锻炼提高创造条件,条件成熟的及时充实到村级班子中来。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

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实事求是地讲,村里直接选上的干部,固然不是最差的,但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也与工作要求有差距,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条件下农村干部与村民个人利益关系不是十分直接,也不可能为所有村民直接服务。村民民主推选干部,往往是先选近的,“远亲不如近邻”;其次是亲的,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从工作出发、有大局意识的村民还主导不了选举方向。因此,新选上的干部,要成为合格的干部,还要经过党的集中教育培养。长期担任村干部、也得到群众认可的,也普遍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也有诸多的“不符合”、“不适应”。而且任职越长的干部,经验主义倾向越严重,思维习惯、工作方法保守性越大,要与时俱进没有继续教育是不行的。

要尽快制定村干部教育培训的长远规划,设立村干部培训的专项基金,建立和完善“村官培训,政府卖单”的机制。 一是要搞好常规培训,重点抓好党校轮训。

二是要实行资格认证培训。对新上任的村支书和村主任由县组织任职资格培训和岗位素质培训。搞好对村级后备干

部培训,凡列为村级后备干部的,必须经县以上基地培训,方具备村干部的任职资格。

三是加强经常性培训。县委组织部要会同涉农、经济等部门,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村干部培训基地建设。镇党委要结合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建立健全村干部定期学习、电教片播放收看、定期检查等制度,组织村干部认真学习上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四是要推行“菜单式”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村干部设计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实现按需培训,大力培养实用性、技能性的人才。

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要把未达到高中学历的村干部和45岁以下的党员全部纳入职高教育的范畴,让他们有机会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经济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培训学费采取财政出一点、县党费解决一点、乡村补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同时,要鼓励村干部参加电大、农函大等学历教育

3、扩大基层民主,转变工作方式

一是要健全民主决策机制。要强化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

大会的职能,完善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用规范的制度对会议组织形式、决策范围、决策程序作出具体明确的界定。凡属会议决策范围内的事项必须经会议讨论通过方可付诸实施,否则一律视为无效决策。特别是在执行“一事一议”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格履行程序,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变味走调的现象。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中凝聚人心、集中民智,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二是要加强民主监督。要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明确公开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做到内容、时间、形式、制度“四统一”,突出解决不公开、假公开、公开质量不高的问题。

4、妥善处理好“两委”的关系

要理顺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解决“两委”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村级班子是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的核心,而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班子只有团结好,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

5、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村干部队伍管理

一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村“两委”班子及班子主要领导每年要进行一次述职,由镇党委组织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以及老干部的代表听取述职情况并进行民主

评议。对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干部要进行谈话诫勉;对评议合格率偏低的村干部要进行调整或免职;对评议满意度偏低的村“两委”班子要及时进行整顿。

二是建议延长村干部每届任期。目前,上至中央下到基层政府,每届任期都是五年,到村一级每届任期是三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都是五年,三年就换村干部,五年的奋斗目标还没有完成就换人,不利于工作开展。建议村里的主要干部村支书、村主任每届任期五年,其他的村干部每届任期可以是三年。

三是建立和完善村主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要对村主职干部每届任期内的实绩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审核评价。审计结果作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奖惩、去留的重要依据。

四是建立村干部任职回避制度,避免村“两委”班子家族化。村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有以上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个村同时担任村定员干部职务。

五是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要强化职责任务,搞好协调分工,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落实好以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财务管理等制度规定,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

用制度、规则、约束和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保证村级组织正常、有序运转。

6、健全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

一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制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奖惩兑现制度,对业绩突出的不仅要大力宣传表彰,而且在经济上给予重奖,适当拉开档次,坚决破除“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二是政策保障机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当出台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切实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待遇,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村干部对要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呼声很高。离职村干部面临的既有身份转变,也有经济窘迫。“村官”离岗后,他又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种地,啥收入也没有。用村里人话来说,“台上十年功,下台一场空”;“辛辛苦苦几十年,还得回家去种田”;“干的是硬任务,端的是泥饭碗”;“在职没奔头,离职没靠头”。 我们要设法建立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障机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健全约束机制。要始终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根据转变职能和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的总要求,制定村干部履行职责行为、个人经济和生活行为规范,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强化机制内的约束和群众监督,

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矫正权利运行轨迹。对生活困难的离任村干部,要给予适当补助。

四是建议要加大对村级组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化解历史债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兑现村干部经济待遇所需要资金,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篇: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村组织存在的问题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随着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临近,如何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稳妥、有序、正常推进,选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一、村级组织换届前存在的问题

1、村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问题。一是出现贿选苗头。村级换届临近,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请吃饭、送香烟等贿选拉票现象的苗头;少数村干部特别是两委关系或个人关系不协调的干部,现在便在不同场合极力散布他人谣言,误导群众,以达到减少他人选票而增加自己选票的目的;部分干部提前动员和自己关系较好的人将组织关系迁到村里,以增加自己的选票,而其“反对派”却持相反态度,认为其不应该将组织关系迁回。二是各种心态不一。一懈怠。很多村干部对能否继续当选没有把握,工作上不同程度出现消极情绪,影响了上级工作落实;二求稳。基于一小撮党员群众借机捣乱,从中作梗,个别村干部不敢得罪,为图一张选票,做起老好人,不求有功,只求平安当选;三推诿。主要表现在村中的一些难事、急事,村一般干部推给主要干部,村主要干部推给上一级党委、政府;本届村干部以任期将结束、能力不够无法解决为由推给下一届。

2、基层党员群众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蝇头小利的期盼。一些村干部在选举之前,以“出闭路电视费、请吃饭、发香烟”等为由,向群众承诺,以赢得选票;换届临近,一些得了小便宜的村民开始盘旋人选,并将自己的想法在村民中传播:谁最有钱、谁出的最高,我就选谁,在基层中造成了不利影响。二是对选举程序的误解。一些群众由于对选举程序的不了解,引发了不少误解。如在“两推一选”中,群众推荐的结果不管与党员推荐的结果是否一致,最终都要看党员的选举结果,这使群众甚至个别党员产生了“群众推”是走形式甚至被“戏弄”的感觉,群众对选举的程序和选举结果颇为疑问,由此引发了新的矛盾。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村干部文化素质较低,责任感不强。大多数农村村干部素质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基层组织战斗力弱,据统计,全县90个自然村有2/3以上的村干部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依法行政、民主办事的意识薄弱;少数村干部缺乏应有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没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崇高的荣誉和光荣的职责,没有因自己当选为一名村干部而感到自豪,而是把村民的选举当作谋权谋利的工具。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一是监督把关不严。主要表现在票据审核时简单化、形式化。有的村理财监督小组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使审核流于形式;

二是票据报账不及时。有的村明知一些开支不符合财务规定,故意久拖不报。三是票据使用不规范。白条子报销比较普遍,部分集体收入仍使用收款收据入账。

3、群众民主意识不够,对选举的认识不足。现在广大村民文化水平低下,自己的选举权不认真对待,有的群众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凭个人好恶和从自身利益出发,与谁关系好、谁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就选谁,往往把民主票投成“关系票”、“家族票”。有的则人云亦云,感觉选谁用谁无所谓,别人选谁我选谁,不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利。部分村民把当选两委成员作为以权谋私、或为家族派别谋取利益的先决条件,为当选不惜采取请客送礼、胡乱许诺、扰乱会场、操纵选举等各种非常规手段,人为引发了不少选举方面的问题。

4、合法竞选与贿选的法律界限不明确。在《组织法》的释义中,对“贿选”作出定义,但对贿选的界定和处罚,却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另外,对在选举前向集体一次性地捐献程度不同的钱物算不算是贿选,没有明确界定,这种捐赠客观上对大多数人或对集体而言虽然是有益的,但它在主观上却影响甚至左右了大多数选民的选举意向,致使大多数选民不能够客观地表达自己的选举意愿。从以往选举中来看,候选人在选举前送香烟、甚至公开大摆流

水宴席招待选民白吃白喝等现象,严重干扰了民主选举的正常进行,但却无法以法律方式进行制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