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认识关于文言文思想内容的中考常见考查方式;

2、学会理性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从容答题。

【学习重难点】

1、关于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中考考点;

2、掌握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方法技巧。

【方法点拨】

一、考点概述

文章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指两点:一是文章所运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运用这些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中考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

2、评述作者提出某种观点态度的原因;

3、评述文章的主旨,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二、方法技巧

分析和理解是评价的前提与基础,评价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进行评论。因此在评价时要注意:

1、具体地分析。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猜测和没有根据的材料无限夸大。

2、客观地评价。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随意评说。在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3、历史地评价。对文言文文章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

三、通过对文章的解读,了解方法,把握文意

1、预读文意题,以题悟意

此题设置上常常是选择对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这意味着另外的三个选项

是对文意理解正确的可供参考的。

2、初读选文,整体感知。圈点勾划,以“文”会意

这个过程实际是对全文信息的删选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⑴圈画可能干扰阅读的文字(明专有名词)

⑵圈画重要信息句(明人事)

⑶用竖线把文字分层(明层次)

3、缩读段落。化繁为简,以标点或主要句点明段意

这个过程是对全文信息的整合过程。

4、借助评议。以“评”定意。把握主旨与中心

在人物传记中常常在阅读材料的末尾,附上作者评议人物的话语,在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的情感褒贬、对时局世事或人生的某种态度。这些都是帮助读者 1

理解文言文思想内容重要媒介,应予以高度重视。

四、解题方法小结

1、针对所做的题目,由学生归纳出这类题目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的几个常见角度。

2、总结解题方法,准确把握文意。(由学生自行归纳解题方法,大意符合以下几点即可)

【例文精讲一】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2、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

【例文精讲二】

(一)(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

①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

②归。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方劝必揆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

讴诵之声闻户外。

2

(二)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③清慎,既就外傅④,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

年十六,监酒⑤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

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

可⑥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注】①日者:以占侯卜筮为业的人。 ②揆(kuí):揣度。 ③操履:操行。 ④外傅:老师。 ⑤监酒:监管制酒。 ⑥恶可:怎么能,如何能。

1、许衡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例文精讲三】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①。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詟②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①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 ②詟(zhé):恐惧。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牛刀小试一】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 3

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2、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3分)

【牛刀小试二】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

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4

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乘胜追击】

一、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

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

3、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对这样安排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4、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二、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三、

马钧二异事

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③,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

【注释】①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②器之模:陶器的模型。③翻车:龙骨水车。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讲述了马钧的两件奇事:一是相信古有指南车并亲自做成了指南车;另一件是制作出了外形奇特、功能奇多的水车。

B.高秦二人与马钧争论的焦点是古代有无指南车,争论中,高秦二人转移话题,用马钧的名与字来嘲笑他。

C.面对高秦二人的嘲笑,马钧认为说空话无用,不如用实验证明;并用做成指南车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他们。

D.从文中的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马钧是一个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富有创造力的人。

6

 

第二篇:八上文言文内容理解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一、基本知识

1.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陶渊明的作品多描写农村生活,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

二、课文结构:

(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2)顺序:时间先后

(3)

桃 理

访问桃源 想

源 社

记 会

三、成语: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怡然自乐。

四、理解性背诵: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桃花源人为何“皆叹惋”?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五、内容探究: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1

3.“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4.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5.“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7.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1)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2)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再叙述。

8.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9.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暗示他们不愿与世俗中人交往的心情,害怕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2)为渔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埋下伏笔,使故事更加离奇

10.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1.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2.写渔人有什么作用?

(1)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

(2)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13.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4.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5.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1)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

16.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

六、写作特色:

1.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2.层层设疑的写法:

(1)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但未确切点出年代、地点和姓名,似真实虚,以实写虚;

(2)桃林奇景;

(3)桃林的通道奇特——“洞天福地”;

(4)做好的标记完全消失,无迹可寻;

(5)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亦真亦幻。

3.语言简洁,详略有序。

3

陋室铭 刘禹锡

一、基本知识: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具有篇幅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二、课文结构:

八上文言文内容理解

陋室不陋

陋点明主旨

博学的友人乐在其中

铭总结全文诸葛庐何陋之有

子云亭

三、理解性背诵:

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点明全文主旨、统领全文、点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典故赞美“陋室”(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7.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文中点睛之笔的句子:何陋之有?它的前一句:君子居之。出自《论语 ·子罕》。言外之意是: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居陋室也就不陋了。

四、内容探究:

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什么修辞?“上”和“入”有何好处?

(1)用对偶,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

(2)“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虚实结合;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4 托 物 言 志

4.赏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写室中事

5. 赏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运用对偶,写室中人

6.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拥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8.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用它结尾作用: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形容其不陋,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洁傲岸的道德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迁移拓展 :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3.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5

爱莲说 周敦颐

一、基本知识:

1.说: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用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说明事理。

二、课文结构: 生长环境 爱体态香气 君子洁身自好 不慕名利

清高风度洁身自好

说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三、理解性背诵:

1.描写莲美好形象(咏莲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质朴、庄重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4.比喻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6.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四、内容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鲜”与哪个词构成反义词?陶渊明;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4.“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6

5.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有何作用?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7.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五、写作特色:

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即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衬托手法,层层深入。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

3.手法多样。

(1排比、设问、比喻(2记叙、描写(3象征、衬托、托物言志(4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六、迁移拓展

1.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2.喜欢某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3.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4.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这可以从白居易的《买花》中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看出。 7

三峡 郦道元

一、基础知识:

1.作者: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有文学价值地理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自西向东)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幽深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名)。

二、课文结构:

总貌:山高岭连,遮天蔽日(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三四季 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 峡江水春冬之水: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视觉) (听觉)

三、理解性背诵:

1.写山:(1)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夏水:(1)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可见落差大。

8.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10.

四、课文内容: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从“山”、“水”两方面描写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8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1)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2)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

(3)秋季,清冷寂静、水枯气寒。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是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

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五、研讨探究

1.导游词:各位游客,欢迎你们到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洪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之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畅游此地。

2.三峡的名胜古迹: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等。传说:神女峰。

3. 积累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

(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3)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六、写作特点:

1.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

使文章读起来受访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炼,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2.写景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

寥寥一百五十余字,把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描绘出了春冬三峡的秀丽景色;写秋季之景,着“寒”、“素”、“凄”、“哀”数字,将景物的哀转凄婉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

(1)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

(2)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3)“飞漱其间”,“飞”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9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一、基础知识:

1.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二、课文结构:

答谢书书 总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具体俯视:清流见底 描绘平视: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沉醉山水 晓雾歇猿鸟鸣 愉悦得意 动 感慨收束

三、理解性默写:

1.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表达作者沉醉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四、写作特点:

1.优美的意境。

(1)山水相映之美。(2)色彩配合之美。(3)晨昏变化之美。

2. 缜密的结构。

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主体部分以写景为主。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3.凝练的语言。

(1)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

(2)“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

(3)本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4.动静相衬之美。

(1)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2)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3)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10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课文结构:

记 月色入户 承叙事——赏月缘由怀民相与贬居寂寞 天积水空明悲凉苦闷 写景——庭下月景藻荇交横景色怡人豁达乐观 夜但少闲人 游抒情——愉悦苦闷如吾两人点睛之笔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三、课文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随缘自适、自我派遣的旷达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心境和复杂感情。(旷达胸怀)

心境: 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旷达。

感情:(1)贬谪的悲凉。(2)人生的感慨。(3)赏月的欣喜。(4)漫步的悠闲。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