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封面格式

论文封面格式 

  

学 校 名 称:肇庆学院(宋体小四) 

院  系名称:生物系(宋体小四) 本科生学号 :950001(宋体小四)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黑体小二) 

学科、专业 :  

年 级:  

本科生姓名 :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肇庆学院生物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 月(宋体四号)  

[返回] 

要(黑体四号)  

红三叶种群的叶片干重和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呈正单峰曲线。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动态类型,除为正双峰型外,其余N、P、K、Ca、Mg、Fe、Mn、Cu、Zn、B10种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动态亦均为正单峰型。叶片干重的绝对增长速率动态和叶面积的绝对扩展速率动态为正-负单峰型。在结实中期之前,叶片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或叶面积的相对扩展速率与生长时间之间均成对数函数关系。叶片与非光合器官的干重比值和叶面积比率于枝条形成盛期达到最大值,结实中期出现最小值。随着生育期后移,叶片干重和面积的最大值的分布高度随之上移。(宋体五号)

关键词: 红三叶种群;光合器官;叶片干重;叶面积;营养元素(宋体五号)。 

Abstract:The trends of leaf dry weight(LW) and leaf area index of a Trifolium pratense population were represented by positive single-peak curves. The trends of nutritive element accumulation were also represented by positive single-peak curves for N, P, K, Ca, Mg, Fe, Mn, Cu, Zn and B, but by appositive double-peak curve for Mo. The trends of absolute increasing rate of LW and absolute expanding rate of leaf area(LA) were represented by positive-negative single-peak curves. Before the intermediate fruiting stag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lative increasing rate of 

LW and relative expanding rate of LA, and growing time of T. pratense were both represented by 

logarithmic functions. The ratio between LW and dry weight of non-photosynthetic organs, and leaf area ratio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s during the full branch forming 

stage, and were lowest at the intermediate fruiting stage. The height distribution of maximum LW and 

LA values moved upwards 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 pratense. (宋体五号)  

Keywords: Trifoliumpratense population; photosyntheticorgans; leafdryweight; leafarea; nutritiveele-ments; dynamicstate(宋体五号) 

1引言(黑体四号) 

优良牧草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渝东和鄂西山区。目前,在生长季节凉爽温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域已大量栽培推广利用。以往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征,营养元素含量和积累特征已有所研究[3~7]。但有关红三叶光合器官的动态特征尚未见较全面的报道。绿色叶片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群落生产力的高低与其叶面积指数的大小密切相关。从利用角度看,叶片是家畜的主要采食对象之一,与茎比较,其营养元素含量通常较高,适口性较好[5]。因此,光合器官特征的研究对红三叶种群的合理利用和光合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宋体五号)

 2 试验条件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条件(黑体五号)  

研究地点位于四川省巫溪县红池坝地区,海拔约1800m。该地区属北亚热带中高山地区,气候温凉潮湿,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约7℃,≥0℃积温约2900℃,年降水量2000mm左右,年相对湿度84%,年日照时数约1200h,日照百分率仅28%。土壤为山地黄棕壤,pH值约5.7,田间持水量通常在35%左右。试验地位于山间谷地。红三叶人工草地为二年生,采用当地品种巫溪红三叶作材料。(宋体五号)

 2.2 研究方法(黑体五号) 

在生育期内,共测定8次,时间依次为4月4日(枝条形成初期)、5月5日(枝条形成盛期)、5月28日(现蕾期)、6月14日(开花期)、6月30日(结实初期)、7月27日(结实中期)、8月24日(结实末期)、9月24日(枯萎期),测定部位为地上部。生物量用刈割法测定,测定时样方面积为50cm×50cm[1]。均重复5次。植物样品在65℃下烘干,称重,而后粉碎,用做化学分析。种群叶片面积用干重系数法测定[2]。(宋体五号)

3 写作格式(黑体四号)转贴于 论文之家 http://www.papershome.com3.1 写作及排版格式(黑体五号) (宋体五号) 

论文一般5000-10000字(含图、表及参考文献)。用Microsoft Word系统排版,并提供磁盘1张(若图文件太大,可发电子邮件)。排版格式严格按照本模版。写作应注意如下要求: 题名项:论文题目(不超过20字); 摘要: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00~200字,应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关键词:3~5个;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原理、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每部分可加分标题,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极标题用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用1.1.1,1.1.2,……排序;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插图、表格:插图、照片、表格要精选。用计算机绘图,用扫描仪录入照片,并按适当尺寸插入论文中。图、表大小请按本刊版心宽度170 mm的1,12, 14倍安排。图及照片原稿要编号另袋装好。 参考文献:只择主要并已公开发表的近期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中作者名、杂志名(书名)中英对照书写。书写格式如下: 著作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数(著作) 期刊 作者.篇名[J].刊名,年;卷(期):页数(期刊)例: [1] Subramanian M A, Li D, Duan N, et al.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in ACu3Ti4O12 and ACu3Ti3FeO12 

phase[J].Solid State Chem, 2000, 151: 323-325 

[2] Homes C C, Vogt T, Shapiro S M, et al. Optical response of high-dielectric-constant perovskite-related oxide[J].Science, 2001, 293( 27): 673-676 

[3] 王中林, 康振川. 功能与智能材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103–125 

4 排版规范(黑体四号) 

4.1 公式 (黑体五号) 

(宋体五号) 

请用 equation 3排版。如:  

4.2 表 (黑体五号) 

(宋体五号) 

表最好由中、英文表题,全中文或英文表文组成(首字母大写)。如表1所示。 表1 熔炼?- Zn4Sb3样品在623K时的热电性能(宋体五号) 

Table 1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Zn4Sb3 ingot at 623K. (宋体五号) 

电体类型 电阻率,?m?.cm Seebeck 系数 ?V.K-1 功率因子?W.cm-1.K-2 

p 11.0 206 3.9 

p 10.6 208 3.8 

p 10.9 201 3.9 

(表中字体宋体小五号) 4.3 曲线图 (黑体五号) 

请用Excel 或origin5.0制图。图内纵横坐标标识由物理量名称、符号(斜体)、单位(用中、英文标注)3部分组成。图题要中、英文对照。如有多幅图,应用a, b,……排序。如图1。  

图1 77K 和0T时不同传输电流频率条件下Bi2223Ag带材中的交流损耗 (宋体小五号) Fig.1 AC losses of Bi2223Ag tapes for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transport current at 77K and OT 

(宋体小五号) 4.4照片图 (黑体五号) 

请用扫描仪将照片图扫描(扫描精度300线)并植入论文中。图题应中、英文对照,如有多幅图,应用a, b,……排序。如图2。(宋体五号)  

图2 La2O3(12)经电弧作用后表面组织及形貌(宋体小五号) 

Fig.2 Surficial morphologies of arc-melted AgLa2O3(12) (宋体小五号)  

参 考 文 献(黑体四号)

[1] Subramanian M A, Li D, Duan N, et al.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in ACu3Ti4O12 and ACu3Ti3FeO12 

phase[J].Solid State Chem, 2000, 151: 323-325(宋体五号) 

[2] Homes C C, Vogt T, Shapiro S M, et al. Optical response of high-dielectric-constant perovskite-related oxide[J].Science, 2001, 293( 27): 673-676(宋体五号) 

[3] 王中林, 康振川. 功能与智能材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103–125(宋体五号)

上一页 1 2 转贴于 论文之家 http://www.papershome.com

1、  制造有机物,实现巨大的物质转变,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

2、  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3、  净化空气,使大气中的O2和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4、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上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  12亿至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由于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为臭氧(O3)。臭氧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登陆成为可能。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的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

(1)同化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据估计,地球上自养生物每年约同化2×1011吨碳素,其中,40%为浮游植物同化的,60%为陆生植物同化的。如以葡萄糖计算,整个地球上每年同化的碳素相当于4千亿-5千亿吨有机物。因此说,绿色植物是庞大的合成有机物的“绿色工厂”。

  (2)转化光能,蓄积化学能。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同化无机碳化合物的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形成的有机物中。按上述每年自养生物同化2×1011吨碳素计算,相当于3×1021J能量,超过人类所利用的其他能源总和的几倍。据统计,197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为3×1020J,仅相当于绿色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蓄积能量的1/10。可见,绿色植物又是巨型的能量转换站。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计算,绿色植物同化上述数量的碳素时,每年释放5.35×1011吨氧气。从清除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和补充呼吸等消耗的氧气的角度看,绿色植物是一个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第二篇:论文封面样式

泰 山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名(黑体小二) 毕业论文(设计)副题名(黑体三号)

((说明:该横线标明填写位置,填写完毕后删除该线) (注: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一栏中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可以直接填写职称如:讲师、副教授、教授,具有主讲教师资格没有讲师以上职称的可以填写硕士或博士。此处文字在正式封面中不得出现)

(以下横线部分填写文字为黑体小三)

所 在 学 院 专 业 名 称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年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 成日期年月日

 

第三篇:论文标准格式范文

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新技术优势,开辟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的新课题。本文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工作。

关 键 词:信息技术、教学、角色转变、两课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角色的挑战

与传统教育的教师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两课”教师在内涵、作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及设计、解惑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的传统角色发起了挑战。

(一)、教师由教学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中,“两课”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者”转换为“导学者”。所谓导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指导及辅导学生完成学业。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多大是以自我研究、自己学习为主,这种自学是在教师的导学下完成的,所以说,导学就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导学和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其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教学媒体,帮助其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其二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辅导,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惑”。它包括单元的总结。重点、难点的讲解等。根据“两课”课程的特点,教师要重点介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研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借助于课程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指导学习活动,扮演了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活动参与者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讲人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导演者。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亦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要完成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要做到熟练掌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没有教师的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必须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安排有关细节,其重要的内容包括如何运用计算机以及各种媒体和网络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从网上浏览的信息更有价值。因此导学对学生完成学业是至关重要的。

(二)、“两课”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鼓舞者、心灵的塑造者。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及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自主学习、自我研究,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除了要参与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丰富的网络化学习环境,组织一种“虚拟”的学习团体外,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鼓舞者,要鼓舞学生树立信心,克服自主学习的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把过去所学的知识与当前的新学科联系起来,坚持完成学业。教师还要鼓舞学生与其他团体组织成员和专家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帮助自己的学习。“两课”教师除了担当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学习的鼓舞者外,最重要的是成为学生心灵的塑造者、观念的引导者、时尚的指导者和道德品质的引路人。“两课”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使命。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克服一切急功近利的思想,避免只侧重于实用、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因为,学生无论是接受何种教育,都要步入社会,具有社会性。因此,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出发,既要注重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人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两者不可偏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能够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等,能够尊重他人正确的意识和行为,成为诚信守法的公民。这过程中,“两课”教师在教学中的育人作用,是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所不能替代的,“两课”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角色转变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情感与精神等素质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不仅要做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要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而且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运用多媒体技术,编制CAI课件,制作教学光盘和课件,能掌握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学习过程的设计、管理和评价等。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和利用开发,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两课”教师角色的基本要求。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挑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两课”教师教学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了,“两课教师”这“唯一重要”的角色不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其他新型的社会教育职业群体所分担和分解,使人们头脑中原有“教师”的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制作,使人们明显感到,传统的“教师”角色,实际上被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所代替,如何胜任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工作?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和课件的制作等教育的常规手段外,还要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这对原来只需“动口”,不需“动手”的“两课”教师来说,又是一场新的挑战:

1、  熟悉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学会通过设计、搜集和综合课堂的课件制作、学会下载网上发布的资源和信息。

2、  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如对音像资料、教学光盘、U盘的使用。学会利用文字教材、直播课堂、网上课堂和讨论、录像带、录音带、光盘、各种视频教育资源等,即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一方面娴熟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地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要将教学资源清单以及使用方法,及时向学生介绍,使学生能随时借阅、复制、上网学习。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引导学生逐步自主完成学习。

3、  学会制作教学材料。按教学设计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制作CAI课件、课程网页、电子教案、自检自测材料等,让学生能得以利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4、  能组织教学。包括面授辅导、指导小组学习活动、答疑等,教师在网上解答学习提出的问题,尤其要结合各种教学媒体组织教学过程。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对网络信息资源所提供的教育信息进行精心的筛选、利用和评价,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

5、  熟悉教材。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钻研,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等有较强的预见性,并由此做好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随时随地应对学生的咨询或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的提问,给学生以准确、科学、具体及时的答复。

三、现 代 信 息 技 术 不 断 发 展 决 定 了“两 课”教 师 教 学 角 色 的 转 换

(一)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些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信息的处理、传播、管理方面。实现教学信息处理数字化、存储光盘化、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信息组织非线性化,并可逐步实现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和教学管理现代化。2.在教材形态方面。除了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外,出现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工具的教学课件 也称为电子教材 ,三者构成了相互交叉的立体化教材格局。特别是计算机教学课件,以其丰富、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灵活、方便的交互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之中。3.教学环境方面。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实现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组合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个别化交互式学习环境,网上通信、卫星远程通信等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等。4.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创设的启发、引导式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使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材形态、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一系列的变革。

(二)、新形势下“两课”教师角色的转换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

1.教师职能应从“教”转变为“导”

在信息时代,老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其形式可表现为以下几种:a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b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c诱导。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辅导。辅导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e教导。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等各种优秀品质,培养其区分良莠信息的能力。

2.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这就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要以先进的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佳教学策略和信息组织形式,重组课程传递方式,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

3.做教育的研究者

由于使用了先进的媒体传播技术,教师已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教育科研。教师要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规律;要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要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如何利用最佳信息呈现方式,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要研究和评价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充实和改变教学内容准备资料。

4.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就得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变化。

总之,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冲击,高校“两课”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转换。只有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教育发展中加强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才能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参 考 文 献 ]

1.李江南 .论开放教育下的教师角色[J].内蒙古电大学刊

2.曹麦玲 .试论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主导地位[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 报

3.许振立 .适应开放教育需要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J].中国远程教育

4.周志明 .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换 [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曾令辉.网络社会政治教育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7,刘融.信息网络环境中高校"两课"教育创新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8~101.

      8.张明志.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探索,2003,(1):90~9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