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元总结

6单元总结

21世纪人类最关注的问题是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水”这一主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编者以“水”为中心,通过不同题材的文章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也借助水的一个缩影——一个苹果,使学生感受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危难之时所体现出的巨大人格魅力。为此教材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一个苹果》、《古诗二首》和《水就是生命》,此外在“语文天地”还安排了一篇拓展阅读《雨港基隆》和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一个苹果》写的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在防炮洞中,八位志愿军战士在极度干渴的情况下,自己都不舍得吃,将一个苹果让给别人。从苹果一次次地传递中,体现出志愿军战士间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深厚友情,以及崇高的革命情操。《古诗二首》选择了两首与“水”有关的古诗,第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浪淘沙》,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既用恢宏的笔触生动再现了海面的壮美博大,又用寥寥数语描写了沧海桑田的变迁,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第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宁静素雅、美仑美奂的西湖景致。此诗写于公元10xx年,描写了西湖刚晴又雨时富于魅力的美景。晴天里的西湖波光闪闪,旖旎可爱,蒙蒙雨天的山色,同样妩媚动人。她宛如那美丽的西施,不论怎么打扮都是那么动人。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西湖也因此诗赢得了“西子湖”的美称。《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水和我们生命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讲究饮水卫生,使学生不仅懂得水在人体中的作用,还能提高认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培养其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拓展阅读《雨港基隆》具有浓郁的抒情

色彩,作者运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基隆港雨景的瞬息变化、绚丽壮观,抒发了作者对雨港基隆的热爱、赞美之情。“综合活动” 以实践活动带动语文基础知识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从巩固课内到课外延伸,打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教材通过“赞美水”、“亲近水”、“了解水”几个环节引发学生“珍惜水”的呼唤,挖掘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力合作获得第一手资料感受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水有深入的了解,提高认识。

教学建议

通过对单元教材的研读与分析,结合实践活动中的“赞美水”、“亲近水”、“了解水”、“珍惜水”四个阶段活动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我认为可将教学顺序做如下调整:先讲《古诗二首》,从诗中感受水的壮美和多姿多彩,体会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从情感上使学生热爱水、亲近水;再讲《水就是生命》,使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到“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认识到水对人生命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最后讲《一个苹果》,学生更能被战士们在极度缺水,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崇高品质所感动,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古诗二首》

1.通过多种形式吟咏古诗,领略古诗的语言美,理解诗文的内容。

2.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多媒体手段来创设和渲染情境,把学生带入诗的特定情境中去。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感悟古诗的意境,尽可能地走进诗人的世界,揣摩诗人的心境,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4.通过阅读比较,鉴赏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古诗,感受其在描绘的景象与气势上、揭示的道理上、对仗用词上的独特之处,体会海的壮美,湖的静谧。

5.背诵古诗,交流并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水就是生命》

1.可以从交流对水的认识入手,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致。

2.鼓励学生自读领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或结合课外知识理解“水就是生命”。

3.结合“金钥匙”让学生明确写提纲笔记的目的,在教写详细提纲笔记时,教师应做示范,并讲解自己所写的提纲。提纲需涉及到第二层的内容,即把课文分几个大的部分,每一部分再分几个要点去整理。学生练习过程中则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将要求放低。最后要组织学生照着笔记陈述课文主要内容,以便培养起借助写提纲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详细提纲笔记的方法的掌握需要长期的训练来实现。

4.结合“语文天地”中“综合活动”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做与水有关的试验,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对水的认识。

《一个苹果》

1.重视相关资料的补充。有条件的可以在课前准备电影《上甘岭》让学生观看,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汇报查找到的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熟悉当时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个苹果的来历,只是文中第三段火线运输员一句轻描淡写:“半路上捡到的”,透过“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条,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虽然能说明苹果的来之不易,但相关资料的补充更能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当学生了解到当时供给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条人命

都不一定送得上去时,会对“为什么志愿军战士在极度干渴的情况下仍不肯吃这个苹果”有深入的理解。

2.文中对比方法的运用,值得我们品味。课文中“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表现出的干渴难耐;“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表现出的渴望之至。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战士们崇高的精神,感人至深。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体会在艰苦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的阶级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3.抓住文章中对人物当时的情况与外貌、语言的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当这个苹果转到战士们手中的时候每个人都找到了比自己“更需要”苹果的人,这个传递的过程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有感情地朗读。

4.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事情的高潮,要重点理解。通过理解“强烈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感情,为什么说迸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是“骄傲的”泪花的基础上想象“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心里想了些什么?” 体会到这种“强烈感情”是防炮洞里每个战士都有的,这里的“沉静”是表面的,战士们内心十分激动,此时无声胜有声。使学生懂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但是战士们的心里却极不平静,他们流着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是幸福的泪,是为战友间的友爱感到幸福;这是骄傲的泪,是为危难之时首先想到他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5.对于这个苹果是怎样传递的,学生能懂得了第一次苹果转了个圈,谁都没有吃,第二次分吃苹果,转了一圈苹果还剩大半个即可。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抓重点词句自读感悟。

6.课外推荐书目是课内有力的补充。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会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战士肃然起敬,教师可以推荐如《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再见了,亲人》等文章让学生自读。

《雨港基隆》

1.首先通过相关资料的汇报交流,对基隆有大致的了解。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品味、感悟,培养语感。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优美,感受雨景的绚丽壮观,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3.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明确过渡段在文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4.鼓励学生将文中的好词佳句,摘录到自己的摘录本中,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

受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在操作时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由学生自愿选择活动主题,即从“赞美水”、“亲近水”、“了解水”几个环节中选择,并建议学生为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起名字。教师分组指导,在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前提下,教师发挥校内外资源,由家长带领孩子玩水上游戏;由微机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学校微机上网搜集;由科学老师指导学生做观察水、水的折射、沸腾、溶解试验;还带领学生到青岛大学化工学院废水处理研究室参观,采访专业老师,了解了我国水体污染现状,并在其指导下在大学实验室做废水降解试验。通过交流汇报后,引发学生“珍惜水”的感情,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习作。因为有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学生便有话可说。在习作中,还要求学生结合“金钥匙”提出的要求,自查错别字率

 

第二篇: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这个单元的四篇记叙性散文,有的是游子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有的是老人对母亲往事的追忆,有的是写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传奇故事,有的写美国女权先驱的故事。共用了12课时(两周):《背影》3课时,《永久的悔》2课时,《铁骑兵》1课时,《苏珊安东尼》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阅读和写作记叙性散文。记叙性散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兼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阅读时要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是怎样运用叙述和描写叙述事件、表达感情的,要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揣摩词语的搭配,还要注重朗读,读得清晰流畅,感情充沛。练就阅读和写作这类文章的基本功。 本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都强调了真情实感,强调了思维、语感和积累,强调了语文学习习惯以及语文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强调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得到审美愉悦和道德情感熏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