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七)

1.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

1、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典地理学)(19 世纪中叶以前):

人文地理学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古希腊诗人荷马公元前9 实际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

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西方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自然、政治、哲学等混杂在一起的笼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多为游记、地方志之类,以记述性的资料为主。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创立了因果原则等研究基本方法。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 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描述发展为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

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2、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3、文化区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的。

3、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文化扩散特征:

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

②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 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

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原因: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

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3、20 世纪xx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

人的作用:

1、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2、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3、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4、生态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5、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形成环境感知后,受其影响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十分

准确,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在移民上的反应)。

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5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

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 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

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

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

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文化生态: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

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

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

整合。

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

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 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7、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你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典型模式: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按课题研究目的分: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性课题。根据课题的来源分: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计划方案包括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申报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包括: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经费预算说明。

三、收集、整理资料:广泛收集、辨别真伪、兼收并蓄、分类清晰。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是资料收集工作,调查研究主要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有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第一手资料是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获得,第二手资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简介资料的认识,弥补其时效性缺陷,获得直观印象。

五、分析研究(数据初步分析与处理、建立分析模型、数据补充、分析结论可靠性评价、征求意见): 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的过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原始资料)

8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是重点,区域研究最为典型,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1)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2)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3)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9、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人口变动的影响: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10、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在诸因素中重点考虑限制性条件)

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防御自然灾害,香港、日本劈山、填海造陆。

气候条件: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限制性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日本企业临海型利于进口原材料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瓶装物品就地销售消耗能量多的工业:连铝厂靠近水电站 需新鲜原料的工业:牛奶加工冷藏技术的应用

3.能源条件:

能源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能源输送:西气东输使东部方便的使用能源发展耗能工业

能源成本:核电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火电

4.市场条件(限制性条件):成品体积增大的工业:塑料工业

产品要保鲜的工业:食品工业

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如钢铁联合企业。

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

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三废排放、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11、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

1.集聚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二是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商业区因富有阶级转移,经济效益下降。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的高成本负担等等导致城市分散化过程。二是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

3.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12、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表现形式:

一、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各民族国家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寻求自我文化认同,这些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儿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

二、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

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以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三、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

局限性:

一、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

短缺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本土化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导致极权主义、世界处于风险状态、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对和谐生活构成了威胁。

二、本土化运动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

端为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一、对资源的压力

1 土地资源退化 2 水资源短缺 3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4 矿产资源消耗巨增

二、引起的环境问题

1 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 2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3 臭氧层遭破坏 4 水体污染加剧

三、引起的社会问题

 

第二篇:南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二)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6.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各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化景观。

7.五大区:

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

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

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文化生态: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

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

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

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8.文化区及类型(重点看)

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 式 文 化 区

?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

模糊边界的文化区。

? 其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

模糊的过渡带。

功 能 文 化 区

?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

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乡 土 文 化 区

?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

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9.文化的扩散:

文化的时间现象 — 文化扩散 (扩展扩散、迁移扩散)

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接触扩散

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等级扩散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

受到某种文化上的刺激,适应,改变,得以存在或传播。

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 ?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

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由于迁移扩散是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10.人地关系论(理论、观点、评价) 知道大概即可

环境决定论: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黑格尔,拉采儿,辛普尔

可能论: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白兰士,白吕纳

适应论 、 生态论 、环境感知论 、文化决定论 、和谐论

① 环境决定论:

核心是认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因素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代表人物:拉采而。评价:这种思想过于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只表明这一客观现象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具有片面性。 ② 可能论:

其论点与决定论不同,它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这种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P.维达尔*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类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哪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他的学生J.白吕纳对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适应的选择能力有进一步发展,他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可能论:其中心思想是认为自然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关系。在不同的时间或场合,或以地对人的影响为主,或以人对地的影响为主,两者具互为因果的关系。可能论是由法国的P.维达尔·白兰士提出的。评价:在否定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地相关的新思想,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实质,纠正了由环境决定论引致的人文地理学发展所走的弯路。)

③ 适应论:

是英国地理学家P.M.罗克斯比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适应论:协调论。强调人地关系中人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代表人物:美国巴罗斯,英国罗士培。评价:一方面,人要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在一定区域内人和自然环境间存在相互作用,人类要不断地主动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随之调整人地关系。)

④ 生态论:

是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他在19xx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生态论和适应论都是试图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彼此之间的论点大体相同。

⑤ 环境感知论:

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对环境感知方面研究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关于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环境感知现象在移民身上反映也是比较明显的。

⑥ 文化决定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与从前相比,可以说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特别是在一些国家,为了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设计和建造了一些伟大的工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⑦和谐论:

在20世纪xx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虽然在各国的重视下,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得到解决,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是有所加重。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即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和谐论:人地关系包括两方面:①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②要对已破坏的不和谐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整。评价:①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目标,应包含生态、社会、环境等。②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③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④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对”学说

第一个原则: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提出挑战,人类起而应战,通过适应环境和相互作应。而创造出人

类文明。如古埃及文明。

第二个原则: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

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第三个原则: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冰岛成

功、格陵兰失败。

他所研究的文明兴衰,实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就及其兴衰,也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包括人与人文环境的关系。他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并从其相互关系、彼此影响的力度来分析挑战,使人地关系研究的新思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