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石乡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工作总结

苏仙石乡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工作总结

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促进“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进我乡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迫切要求。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体制既是基础、是保障,更是重点、是关键环节。今年以来,苏仙石乡党委政府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好农村资金投入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活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顺利进行。现将苏仙石乡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苏仙石乡以政府推动、财政促动、金融拉动和社会资本互动为抓手,努力破解农村资金投入难题,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上抓创新,在农村金融体系上寻突破,在涉农公益事业上做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将各类涉农支农资金进行合理整合,集中支持试验区建设。利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90万元加强琉璃河、秦河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到户村组路4.6公里,新建了文化广场、农家超市、新农村书屋、公厕等便民生活设施。县委组织部拨付18.6万元资金完成三个村的村室改造。乡财政所发扬四个“一竿子插到底”作风,按照“一天也不耽误、

一分钱也不少、一户也不落下’’的要求,将全乡11项支农惠民补贴276.45万元全部发放到位,没有截留挪用现象。其中发放粮食直补12.55万元、综合直补52.35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补助11.12万元,退耕还林补助52.84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6.45万元,两免一补资金102.46万元,补贴发放统计表项目齐全,归档科学,真实规范。

(二)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采取多项措施多渠道、广途径筹措社会资金支持农村发展,为试验区建设注入活力。大别山竹制品厂厂长倪宏海捐资5000元帮助秦河村修建村组路,支持试验区建设;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融资161万元完成了全乡9个村的卫生室建设;国祥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小商品市场和桂花文化广场,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开发商王平投资200万元在苏仙石村进行子安河道综合治理,并解决了三十多户群众的安居工程;吸引外资120万元建成大别山泉饮用水厂;新华页岩建材厂叶祖奎捐资2万元帮助琉璃河村修路,改善交通条件。积极争取县直单位联村帮扶,共接受各类帮扶资金11.2万元,为试验区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充分调动群众资源。建立“农民自愿筹资酬劳和政府以奖代补相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制度。研究制定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方案(试行)》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细则(试行)》,并成立了乡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因目前市县尚未未下达具体实施方案,待方案下达后,将结合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奖补政策。

(四)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用于当地经济发展,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加大。农村信用联社通过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劳务经济等措施,加大信贷力度,扩大新增存款用于地方贷款的比例,截至目前,该社新增贷款580万元,新增存贷比为75.84%,邮政储蓄支行通过开展送贷款下乡活动、开展信用评级活动、将贷款机构下沉、提升服务质量等办法,扩大信贷规模,在新开办贷款业务的第一年,就实现了贷款106万元的佳绩。苏仙石乡把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组建成立了邓楼村扶贫互助社,采取利用扶贫项目和社员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23万元,社员发展到116户。互助社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有固定人员和办公场所,目前运转良好。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明确任务。乡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项目标任务分别落实到各个相关责任单位。一是由乡财政所牵头,具体负责整合支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惠民补贴资金,创新转移支付资金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二是有农村信用社牵头,具体负责新增存款用于当地贷款的比例不能低于70%的目标任务;三是由乡试验办牵头,至少组建一家以上农村资金互助社。各相关责任单位都

能认真研采取对策,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二)制定政策,完善制度。乡党委政府在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拓宽农村经济融资渠道、提升农村保险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全年新增存款的70%以上用于当地贷款的目标。经常组织财政所、信用社、邮政储蓄支行等单位召开座谈会,研究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的意见措施,鼓励、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大放贷力度,支持新农村试验区建设。

(三)加强调研,采取对策。开展广泛调研,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各金融单位围绕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信用担保体系、创新服务方式等内容,开展了广泛调研,针对苏仙石特色产业和新型经济组织、新型个体大户的需求,开发了实用快捷的金融产品,拓展了林权、企业经营权等有效担保物,降低了信贷成本,提高了新增存贷比。乡财政所不等不靠,主动深入新农村建设一线,访企业、到农家,搜集农村改革发展最新需求,对接上级农业发展政策。

(四)加大督导,整体推进。乡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农村金融创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推进工作。对邓楼村扶贫互助社组建、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总结经验做法,归纳梳理问题,确保了扶贫互助社的全面建立和规范运行。

(五)严格奖惩,力争一流。在农村资金投入的奖惩机制中,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乡党委政府给予政治荣誉和政策倾斜;对经考核未达到要求的单位,取消各

类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从而激发了各单位创新农村金融改革的豪情和动力,增强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压力与干劲。

苏仙石乡在农村资金投入工作上拓展思路、敢闯敢干、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财政状况等因素影响,农村资金投入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平衡现象,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需要探索和破解。在下一年度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筹集资金,破解难题,为农村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篇:平昌关镇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工作总结

平昌关镇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

工 作 总 结

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促进“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进我镇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迫切要求。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体制既是基础、是保障,更是重点,是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干昌关镇党委、政府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好农村资金投入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激活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顺利进行。现将干昌关镇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干昌关镇以政府推动、财政促动、金融拉动和社会资本互动为抓手,努力破解农村资金投入难题,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上抓创新,在农村金融体系上寻突破,在涉农公益事业上做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将各类涉农支农资金进行合理整合,集中支持试验区建设。利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10万元加强灌塘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安置城排水管线2100余米,新建农家超市、新农村书屋、公厕等便民生活设施。镇财税所发扬四个“一竿

子插到底”作风,按照“一天也不耽误,一分钱也不少、一户也不落下”的要求,将全镇9九项支农惠民补贴830.3万元全部发放到位,没有截留挪用现象。其中发放粮食直补1140948.01万元、综合直补4229113.95万元,退耕还林补助843993.5万元,家电下乡补贴家电45万元,汽车摩托车95万元,两免一补资金69万元,补贴发放统计表项目齐全,归档科学,真实规范。

(二)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采取多项措施多渠道、广途径筹措社会资金支持农村发展,为试验区建设注入活力。积极争取县直单位联村帮扶,共接受各类帮扶资金11.2万元,为试验区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截止20xx年x月底,平昌关镇辖区的平昌信用社、母子河信用分社,存款净增2600万元,新增贷款1832万元,新增存贷比为71%。

(三)充分调动群众资源。建立“农民自愿筹资筹劳和政府以奖代补相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制度。全镇共有8个村开展一事一议,现已争取省级财政补贴资金,所有项目近40万元,建成了村组道路畅通、灌溉农业方便、群众满意的公益事业。

(四)认真做好“五权”感人肺腑权工作,为更好地解决试验区建设中一些种养殖户资金瓶颈问题,成立了平昌关镇信用担保中心,我们以“五权”确权发证为依托,认真做好财政担保工作,目前财政担保贷款已达16万元,发证工作已结束,发证率达100%,已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目标。

(五)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加大金融代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金融将新增存款用于当地经济发展,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加大。农村信用社通过推广小额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劳务经济等措施信贷力度,扩大新增存款用于地方贷款的比例。截止到目前,该社新增贷款300万元,新增存贷比为75%,平昌关镇把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xx年成立了朱庄村惠民农村资金互助社,采取利用扶贫项目和社员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12万元,社员发展到32户。互助社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有固定人员和办公场所,到现在共发放贷款9.5万元。目前运转良好。20xx年我镇又成立平昌关镇胡寨村富兴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平昌关镇灌塘村群英农村资金互助社。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明确任务。镇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项目标任务分别落实到各个相关责任单位。一是由镇财税所奉头,具体负责整合支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惠民补贴资金,创新转移支付资金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二是由农村信用社牵头,具体负责新增存款用于当地贷款的比例不能低70%的目标任务;三是由镇试验办牵头,再组建2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各相关责任单位都能认真研究,采取对策,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二)制定政策,完善制度。镇党委政府在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拓宽农村经济融资渠道、提升农村保险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全年新增存款70%以上用于当地贷款的目标。经常组织财税所、信用社等单位召开座谈会,研究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的意见措施,鼓励、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大放贷力度,支持新农村试验区建设。

(三)加强调研,采取对策。开展广泛调研,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各金融单位围绕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信用担保体系、创新服务方式等内容,开展了广泛调研,针对平昌关镇特色产业和新型经济组织、新型个体大户的需求,开发了实用快捷的金融产品,拓展了林权、企业经营权等有效担保物,降低了信贷成本,提高了新增存贷比。镇财税所不等不靠,主动深入新农村建设一线,访企业、到农家,搜集农村改革发展最新需求,对接上级农业发展政策。

(四)加大督导,整体推进。镇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农村金融创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推进工作。对朱庄村惠民资金互助社组建、胡寨村富兴资金互助社和灌塘村群英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总结经验做法,归纳梳理问题,确保了资金互助社的全面建立和规范运行。

(五)严格奖惩,力争一流。在农村资金投入的奖惩机制中,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镇党委政府给政治荣誉和政策倾斜;对经考核未达到要求的单位,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从而激发了各单位创新农村金融改革的豪情和动力,增强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压力与干劲。

平昌关镇在农村资金投入工作上拓展思路、敢闯敢干、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财政状况等因素影响,农村资金投入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平衡现象,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需要探索和破解。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筹集资金,破解难题,为农村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平昌关镇创新农村资金投入体制机制领导小组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