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大西渠镇土地整合及流转工作经验总结

昌吉市大西渠镇土地整合及流转工作经验总结

作者:祁美容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xx年第02期

[摘 要] 实行农村家庭二轮土地承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种种弊端显现,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产量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大西渠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稳定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大力进行土地的整合,实施节水灌溉,推动土地的大面积规范流转,极大地解放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依托土地整合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农村耕地 整合 流转 做法 成效 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xx)02-0002-01

大西渠镇位于昌吉市近郊,为解决土地低产出率和低利用率导致的土地相对紧缺及土地分散经营现状与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之间的矛盾。自20xx年大西渠镇政府在坚持土地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大力协调各方资金、争取项目资金,鼓励和引导村民进行土地整合,陆续完成了60%的耕地整合,新增土地整合面积4.2万亩,全镇作物种植面积由20xx年的 9.6万亩,增加到20xx年的12.9万亩,全镇耕地总面积达到14.83万亩。实现节水滴灌11.4万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733元,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0741万元。

一、土地整合前现状

1.全镇有七个行政村下辖33个片区,农业人口10025人,农户数2951户,家庭承包经营面积8.75万亩,机动地面积3.57万亩,二轮土地人均经营面积5.8亩。

2.农户耕地经营情况:20xx年全镇土地大多为分散经营,只有部分小规模种植,其中经营耕地10-30亩的有2117户,占总户数的94%;经营耕地50-100亩的有20户,占当时总户数的1%;经营耕地10-30亩的有120户占5%。

3.土地资源利用及分配情况:20xx年之前,全镇种植的土地只有9.6万亩,耕地利用率45%;在二轮土地分配中,依据土质的差异,基本上采取耕地好坏搭配的做法,农户的承包地被划分在多块条田中。全镇共有大大小小的耕地300多块,大埂子2万多条,全镇平均每户耕地5块,个别地块较多村还有每户分到地块13块的。地块多,埂子多,造成土地浪费,经营成本增加。

4.土地流转情况:只有外出及无力耕作的少数村民参与土地流转,主要方式为自发互换,口头承诺(除个别长期出租的有简单的合同外,其余90%以上的都没有签订任何形式的书面协议)。

二、措施及办法

1.典型引路,示范带动。20xx年底,大西渠镇政府确定以龙河村为土地整合试点。龙河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358人276户 ,二轮土地分配中人均占有土地7.2亩,也是全镇二轮土地分配中人均面积较多的一个村,耕地大部分由农户分散经营,每家土地地块都在10块左右,村里的农作物浇水基本上采取大水漫灌方式,夏天农作物灌溉期用水十分紧张,分散的地块造成田间管理、浇水不便。同时村民由于受周边兵团、农场规模经营的影响,对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需求迫切,希望以村委会牵头对分散的家庭承包地进行土地整合互换,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为慎重期间,镇政府首先安排村两委走访入户与村民座谈、召开村民大会,有80%村民愿意实施土地整合方案后又组织村民代表到兵团农场现场观摩,回来后探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利弊。前期工作成熟后20xx年春天通过规划,完成了三片区2100亩家庭承包地的整合,取消了大埂子60多条,新增播种面积182亩。同时全部安装了节水滴灌,将一家一户8块多分散地块改造成2块大条田,形成大规模的无埂连片地,同时将家庭承包的分散地块通过农户之间土地互换整合,每户集中到一块承包地。

2.积极引导,辐射全镇。借鉴龙河三片区土地整合的成功经验,从20xx年开始,全镇开始了大面积土地整合工作,同时结合土地整合积极鼓励村民推广节水滴灌技术,土地整合及高效节水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15%,农作物产量增加20%,节水35%以上,这极大地鼓舞了周边村民们要求土地整合的热情。

3.以特色种植、打造基地为引领,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土地资源整合。通过积极培育万亩葡萄、千亩鲜桃、百座蔬菜大棚等特色种植及打造万亩棉花、小麦、饲草、瓜菜5大种植基地,促进了土地整合及规模化经营;先后成立了18个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协会、1个产业化公司,农牧民入社率达80%以上,将会员、社员分散的土地集中经营,实现土地流转面积35967亩。进一步提升了土地资源整合效益。

4.以集约经营推动了土地流转规范化。由于土地整合大面积开展,全镇规模经营面积迅速增加,至20xx年全镇规模经营面积已达117904亩,占全镇耕地的80%,全镇土地流转面积为95167亩,签订流转合同861份,合同签订率达99%。

三、取得的成效

1.增产增效。结合土地整合大西渠镇积极修建完善水利渠道等基础设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灌溉能力,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全镇完成高效节水面积115552亩,占耕地面积78%,当年实现每亩棉花增产籽棉50-80公斤;蕃茄增产1.5-2吨;西瓜增产2吨。

实施膜下滴灌后节水30-40%,节约劳动力50%,降低人工费用100元。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增加2500元左右。

2.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连片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土地整合,实现了农作物连片种植,使得犁地、平地等机械作业较小块地亩节约机械作业费8元。

3.土地流转金收入增加。过去土地没有互换整合时土地流转每亩承包费200-300元,现每亩承包费增加到600元。

4.加快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土地整合后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转移劳动力20xx人,增加农民劳务收入1090万元。

5.土地整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土地整合使全镇作物种植面积由20xx年的 万亩,增加到20xx年的12.9万亩,实现节水滴灌11.4万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733元,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0741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整合资金缺乏,影响工作的深度及广度。土地资源整合涉及到集体土地及农户二轮耕地两方面的利益,需要大量的配套资金完善土地整合后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希望各级各部门对开展土地整合流转的先行村和示范片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扶持。

2.科学的规划设计层次还不高。土地整合不仅仅是把分散的小块地连片集中,还要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要和村镇建设结合起来,科学的规划和利用好土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庄规划,防止农村环境污染、防止一些基础设施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土地浪费。

3.缺乏土地流转的公共信息平台及有实力的流转主体。土地整合后方便了一些农业大户的种植及承包,土地流转加速,但由于目前各地农村土地流转的公共信息平台及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缺乏,农民信息不畅,形式及程序不规范,村民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土地效益无法更大发挥。建议各地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鼓励,引导一些有信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农业公司等介入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主体,以土地流转的高效益、高保障,推动土地整合.

参考文献

[1]姜福洲,《即墨探行流转定价新法》,农村经营管理,20xx-9;

[2]王兵.《浅析巴里坤县花园乡土地流转现状及建议》,新疆农业科技,20xx-6.

作者简介:祁美容,(1971.9-)新疆昌吉人,大学学历,会计学专业,农业经济师,昌吉市大西渠镇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服务站工作。

 

第二篇:清水镇土地流转工作总结

土地流转是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加快土地流转,对于提高离土创业意识,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臵、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镇今年被确定为市级土地流转示范点,是机遇,也是挑战。我镇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典型,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为我镇今后土地流转上水平、上规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全镇土地流转的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全镇辖13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6595户,24450人,总耕地面积73071亩,人均耕地面积2.98亩。20xx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5元。

近年来,我镇通过培育支柱产业、培植市场主体、创建示范园区、强化引导服务四大举措,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我镇土地流转不断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止目前,全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75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0.26%,涉及农户1334户,占总农户的20.2%。流转形式主要以租赁和互换为主,其中:租赁4707.9亩,占流转面积的62.8%,互换2300亩,占流转面积的30.6%,转包412.9亩,占流转面积的5.5%,转让79.2亩,占流亩转面积的1.1%。20xx年全镇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达2600亩。

二、主要做法

1、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土地流转。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一特四化”和1+1富民增收工程为抓手,培育壮大了以高效经作制种为主的制种产业、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以商品辣椒、洋葱为主的精细蔬菜产业、以肉牛肉羊为主的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五大支柱产业,通过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80亩。

2、培育市场主体和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我镇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先后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特色产业基地。上坝村引进钱丰生态有限公司建立中药材基地1500亩、培育辣椒专业合作社,建立商品辣椒基地10000亩;西沟村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土地流转700亩,建成了300亩枸杞和1800亩的洋葱种植、流通基地。至目前,全镇5个专业协会,4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600亩。 酒泉市宏兴洋葱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xx年x月,现有理事5名,会员120人,注册资金100万元。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成200亩温室小区一处,用于洋葱的育苗和储藏。合作社成立以来,不断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组织带动作用,以推广市场认可的新品种为突破,重点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指导服务和洋葱的收购和销售,不断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20xx年,合作社共种植洋葱2500亩,收购储藏洋葱24000余吨,经济总收入达2660万元,纯收入达300余万元。雇佣农户100余人,用于翻晒洋葱和日常管护,发放人工工资60余万元。在合作社带动下,周边农户种植洋葱面积达5000余亩。土地流转,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

3、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进土地流转。

近年来,我镇实施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规模效应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土地流转。20xx年,新建成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百亩日光温室小区和塑料大棚小区各1个带动

土地流转面积600亩。

4、加快劳务输转,推进土地流转

这几年,我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据调查,目前农民外出打工,一个劳动力年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相当于种10亩粮食的收入,很愿意把承包地租给别人出外打工。20xx年全镇输转劳动力7480人,带动土地流转面积2230亩。

5、强化引导服务,推进土地流转

为了规范流转秩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镇积极引导,针对我镇农业生产实际,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依法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健康流转、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纠纷,维护了农村稳定,有力地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的土地流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土地流转仍处于较低层次,流转的范围较窄,流转的规模较小,流转的途径还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土地流转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一些农民对国家土地承包和流转政策理解不深,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会丧失土地经营权,宁愿土地粗放经营也不愿流转出去。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开展的规模化经营受到农户经营权保护的制约,个别农民不支持、不理解,对涉及自身土地流转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不能全盘考虑、百般阻挠,甚至漫天要价,一旦个别农户拒绝流转,就可能“流产”或受到影响。

2、土地流转规模小、结构单一。由于一些农户缺乏市场意识,土地主要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间以租赁、互换的形式流转,其收益普遍偏低或没有收益。这种情况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3、土地流转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农户在转让承包土地时,没有经过发包方同意就擅自将土地转让,一些农户在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承包土地时,也不报发包方备案;有相当部分的土地流转只是口头约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有些虽签订书面合同的,条款也多不规范,

内容过于简单,对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规定不具体,由此引发的一些土地流转的矛盾纠纷较多,发生纠纷时没有权威机构调解、仲裁,流转双方相互扯皮。

4、缺乏支撑土地规模流转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镇土地流转面积较大,但规模流转面积少,主要是缺乏支撑土地大规模流转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流转土地后收入无法保障,从事其他产业收入低于预期收入,土地流转效益不明显,制约了土地规模流转。

5、土地流转工作人员、经费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受编制限制,从事土地流转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工作精力不能有效保障土地流转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流转中心多与经管站合署办公,缺乏足够的办公场地;三是没有专项的工作经费保障,致使主动开展工作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一是创新模式,分类推进。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为突破口,通过公司建园带动、种养大户拉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等流转模式,引导农户连片、规模发展重点产业,促进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抓点示范,培育典型。将百亩以上土地流转示范点作为重点,以“一栏三簿六制度”指导土地流转工作。一栏即流转信息发布栏,三簿即土地流出意向簿、土地流入意向簿、土地流转登记簿,六制度即岗位责任制、信息定期发布制、流转档案管理制、流转纠纷调处制、风险预警制、备案审查制。通过试点引导示范,推动全镇土地流转。

三是健全网络,强化服务。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全面负责土地流转的总体规划、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政策制度的宣传、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和业务办理、流转意向的信息发布、土地流转项目推介、土地流转的风险预警等工作,有效提高土地流转的速度和效益。并将流转意向的信息发布、土地流转项目推介信息网络化。

四是严把政策法律,妥善处理纠纷。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严格落实政策法律,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力度,全面落实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规范程序,规范操作、完善手续,及时化解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纠纷。

二00九年x月二十六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