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班级特色建设总结

20xx——20xx年度中三班班级特色建设及常规培养总结

我们班的班级特色,属艺术领域的子领域——美术特色“装饰瓶子”。本学期我们班的美术特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与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学期我们认真学习《指南》,并在工作中实践《指南》精神,《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了“装饰瓶子”特色活动,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大胆玩色,感受色彩,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活动所需材料简单,但方法多种多样,几个瓶子、几个调色盘、几盒水粉颜料、几盒丙烯颜料、几个小盆、几只大小不同的刷子、毛笔,套袖、干树枝、各色超轻粘土,任何人都可人信手拈来,随意装饰进行创作,而且其中蕴含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等多种教育契机。因此,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挖掘装饰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大胆创造,对于培养"心灵手巧"的幼苗是有重要作用的。装饰瓶子的活动是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每次活动幼儿都很兴奋。在注重孩子能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常规的培养,虽然活动用的材料较多,但是我们都做好标记,用完后幼儿再按照标记放回原处。开始遇到毛笔和小盘子、小水盆洗不干净的问题,通过和孩子们讨论决定请一位值日生来检查每次活动后的材料,如果都洗干净,则在班内表扬并采取小粘贴奖励的方式鼓励。久而久之,孩子们得责任心便培养起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也打下良好基础。

一、观察、思考、实践材料的应用、启迪智慧。

许许多多的废旧瓶子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材料,如质地不同的瓶子,玻璃瓶、塑料瓶、瓷瓶,大到花瓶、小到养乐多瓶等等。在每种瓶子的质地和作品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规律,我们积极引导幼儿去探究、发现,去运用这些联系和规律正是发挥幼儿思维能力,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钥匙。

如,在进行装饰创作时,我们并不急于给幼儿讲解创作的方法步骤,而是先

让幼儿观察制作好的范例,思考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再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这个材料成为作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幼儿观察后纷纷表达是用彩色颜料直接涂在瓶子上的,通过实践幼儿发现直接涂彩色颜料是不可取得,这样颜色比较淡,不好看;于是在第二天泥塑活动区的时候,我们带领幼儿给泥塑作品涂白,边讨论,为什么要先涂上白再涂彩色颜料?通过这样的共同探讨交流,幼儿尝试着解决了“颜色较淡”的问题;涂完白色后幼儿还迫不及待的想赶快进行“创作”于是白色颜料还未全干,幼儿就小心翼翼的尝试着涂彩色颜料,于是出现了“容色”情况;通过给三种不同质地的瓶子涂色,幼儿了解到,塑料瓶拆掉包装的塑料皮后涂色较容易均匀,而透明的玻璃瓶涂色则较容易出刷子的纹路,该如何解决?幼儿尝试将颜料兑水,以起到稀释作用,但如用水过多也不可,于是幼儿学会了也更加注意了调颜料的稀稠;还有如果彩色颜料加水过多又会减弱色彩的明度;装饰时经常要用到白色,调色时加入一定量的白色,可以增强色彩明度,减弱色彩的纯度;有时幼儿直接对玻璃瓶点彩色颜料,这时如果过多的调用白色会使颜色变灰,画面较粉气,失去装饰玻璃瓶所具有的晶莹、透亮的特点;在色彩的搭配上通过尝试幼儿也了解到底色和再涂的颜色要色差大才更漂亮,真是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享受创作喜悦的时候,有一件事让幼儿变得焦急和伤心,因为水沾到装饰好的瓶子上,瓶子花了,于是抓住这个现象我们又进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请幼儿观察身边的装饰品,幼儿园、家中的花瓶等等会掉色吗?和爸爸妈妈讨论交流,第二天再和小朋友、老师交流,通过探讨研究,我们又开始尝试换材料,转而用丙烯,通过这次的实验终于解决了幼儿的顾虑,没有因沾水再容色而花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推动着活动的进行在解决问题中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掌握了操作的要领。

二、教会创作的基本方法,给幼儿创作的机会。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他们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童话世界尽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现出来。我常常确定一个背景色或黑或白,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内容,创造设计。可用毛线、细纸线、颜料等材料进行创作,可是毛线、纸线、纸团在用胶棒粘贴时容易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幼儿进行了多次探索和尝试,最后总结出不用胶棒、胶水、双面胶,用UHU胶水顺利的解决了

三、丰富的范例使孩子充分感受美进而表现美。

传统的教学总是出示一个范例,再根据范例逐步示范讲解。这有助于孩子对该作品技能的掌握。但就培养创造性而言,丰富多彩的范例更可以使孩子充分感觉美。积累感性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此外,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多种范例也有助于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创作。使孩子完成的作品各具特色,玩起来也特别开心。

四、提供动手的机会,大胆创作,教师积极评价。

对于创作活动的效果来说,如果教师给幼儿做好了一切准备,只要让孩子照样画画、粘粘,孩子的作品可能会更整齐、更漂亮,桌子会更干净,但幼儿手工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完成作品,还要发展幼儿的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所以,手工活动最重要的是动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幼儿愿意尝试,喜欢尝试,他就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创造方法,只要认真做的孩子,有创造性的作品,不论作品好坏,我们给予肯定、表扬。

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体现在常规的培养方面,冬季来临,孩子们的衣服较大,有的幼儿将衣服随便卷卷便放进整理箱,我们便用说儿歌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叠衣服,逐渐孩子们能很快的将衣服叠整齐放进整理箱,幼儿的幼儿带书包,有的幼儿只带衣服,我们便引导孩子衣服和书包分别放进两个整理箱,这样更整齐,孩子们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大方向上的分类。我相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行,给孩子以最好的影响。

五、做活动的引导者,让孩子做活动的主体,大胆创新。

要培养有创造性的孩子,教师自己就要有创造的意识和才能。平时我们总是注意书报杂志、居室布置等,搜集手工制作的资料,也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事物的色彩,形状,以及自然界花草树木的变化,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培养幼儿对美的初步感受力。

在装饰出了漂亮的瓶子基础上,怎样才能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为漂亮的瓶子锦上添花呢?通过讨论我们决定用瓶子来做花瓶,于是请李师傅、和小朋友们带来小树枝,引导孩子们做小花,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的采摘经验,用超轻粘土做了红果树、梨树、沙果树、柿子树等等水果树。在选择超轻粘土之前,我们选择的是黄泥,但是通过实践发现,黄泥较重,而且体积较小不宜涂色,而后选择尝试橡皮泥,同样橡皮泥虽省去涂色环节,但是也较重,且会干裂,于是最后选择超轻粘土,解决了所有难题,获得很好效果。

装上树枝的花瓶又因“头重脚轻”出现了易倒的情况,通过尝试、交流我们决定摒弃其他沙子、泥土、水而用豆子来填充瓶子,这样将豆子分层装进瓶子也起到了装饰的效果。

在摆放时孩子们先将一样高的瓶子摆在窗台上,而后发现树枝互相易挂瓶子易倒,于是孩子们尝试将瓶子按高矮的排序方法来排序,这样瓶子便不易倒了,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排序能力。

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蕴含了许多的教育契机,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们最终的目标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且不能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人,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我们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幼儿常规培养。我们把常规的培养列入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部分,做到持之以恒。本学期我们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及穿脱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继续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继续加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孩子们有更多的交往需求、和服务意识,于是我们创设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并充分利用值日生环节锻炼幼儿的服务能力、培养幼儿责任心。吃水果前后洗手,不把水果放在桌上,果皮核收拾干净扔到指定地方。 盥洗常规: 在洗手时要注意先卷衣袖——湿手——用香皂——搓手心手背——冲洗——双手甩水——打开毛巾擦干净。便后、餐前洗手,手脏知道随时洗手;入厕环节也是常常有告状的现象发生:男孩女孩分开入厕,男孩不把小便洒在别人身上或厕外。大便适量用纸,不浪费纸张,便后随手冲厕,洗手;午睡时要保持良好的睡姿,手里切勿拿小物品,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在坐的常规、礼貌常规、入园常规、户外活动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多方面都需要加强培养,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李建伟 张硕 张馨予 范明阳 20xx年x月

 

第二篇:班级特色建设总结

班级特色建设总结

一年来,我们班级在学校及各位老师的帮助下班级特色建设有了一定的效果。在班级特色建设活动中,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特长、积极向上的心理,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特色的建设

班级风气的好与坏,与每个学生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文化建设中,班级的文化建设如何进行与学生商量,发动学生出注意,想办法。方案定好后,指导学生动手整理,使每个学生都始终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就高涨了。

二、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优良的班风是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形成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学习习惯及养成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所以平时我就特别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本周目标”每星期突破一项,紧紧抓住班级核心力量,好风气由少数人递进到多数人,直至全班每一个成员。这些目标可以是“作好课前准备”“管理好自己的物品”“认真做好每一次作业”等等。几乎每次活动后、测验后、作业批改后都及时进行总结,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孩子的内心,都有争强好胜的一面,抓住这一点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是比较有效的。我在班级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了各种竞赛,学习上的、行为方面的,通过竞赛奖星活动,学生的学习有了动力,学习兴趣更浓了。如在我们班,“学习小组长”的岗位是轮流制的,做的好的就连任,学生意识到其中的差距,鼓励学生共同努力,建设好自己的班级,让我们的集体更优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学生的荣誉感明显增强了,班内爱学习、关心集体的同学多了,平时学生更爱护班级荣誉了,集体的凝聚力更强了。

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教室内的文化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必须经常给学生新鲜的感觉,因此,每个月的板报都推出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结合重大事件和纪念日向学生介绍宣传。墙报每个学期办一期,内容是安全知识宣传和

学习弟子规后的感受及自己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而且要落实到行为习惯上。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象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象这春雨一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