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留守儿童的眼睛_高三作文

去看留守儿童的眼睛

曾几何时,贫穷和教育落后成了留守儿童的代名词。曾几何时,他们渴望知识的双眼又被我们所淡忘。留守儿童——四个普通却刺眼的字眼时时拷问着社会公平,同时,也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去看看留守儿童的那一双双眼睛吧!

那双眼睛,见证了父母洒泪会别的那一幕撕心裂肺,见证了父母欢喜归来的那一刻全家团圆······一双眼睛,见证了太多太多。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我依稀记得,父母背着行李要走时,我躲在门后,眼里充满了泪水,父母唤我,我也不出来。知道父母走后,我才从门后出来,抱着奶奶放声大哭。那种撕心裂肺的感受,我至今仍能体会得到。

去看看留守儿童的那一双双眼睛吧!

那双眼睛,充满了对父母的担忧,也充满了对现实的恐惧。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他们会担忧父母呢?其实这很好解释,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对亲人过度的思念久之便成为对亲人的担忧,担心他们出事,担心他们受伤·····一名记者到山区采访当地的留守儿童,当被问及对父母想说什么时,一个10岁的小女孩说道:“爸妈,你们过马路时小心点。”在场的人潸然泪下,她的父母都是瘸子。10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龄,现实的残酷却让他们懂得关爱,懂得担当。 去看看留守儿童的那一双双眼睛吧!

那双眼睛,饱含对知识的渴望。他们没有同龄人的优越的学习条

件,但只要给他们一本书,给他们开一扇通向知识的窗,他们便能如饥似渴的汲取营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当北大学子在多个贫困地区建立留守儿童图书馆时,我心中只涌现出两个字——谢谢,替留守儿童,也是替社会。

我的力量,微不足道。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条件,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尽快解决打工者带子女的困难,制定打工子女的教育补助标准。社会则应有一颗关爱之心,伸出双手,热情并真诚的接纳他们,给他们人间的关爱,抚平他们受伤的心。

去看看留守儿童的眼睛吧!那双眼睛,没有对社会的怨恨,只有期待。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总结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总结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家长往往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我校众多家长因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等。特别是生管老师魏国贵的责任心很强,经常晚间起床巡房,尤其是在流感高峰期间,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还要自己掏腰包。

3、学习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评上县“三好生”, 以优异成绩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散步、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每当逢年过节,学校都把他们当“贵宾”, 在经济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给每位留守儿童买节日礼物。 4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

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 ,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5、确定监护人员、 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 ,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 ——“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 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6、 健全”留守”档案、 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 。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 ,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