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水文站基本情况介绍

金华水文站基本情况介绍

1、测站沿革和设站目的

金华水文站始建于19xx年,19xx年x月x日正式开始各项水文观测工作。解放前断续的水文资料至xx年为止,水尺设在通济桥。

金华水文站是钱塘江流域、金华江水系上的控制性测站,旨在观测和研究金华江水系内各种雨型在不同气象因素和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地表径流、河流泥沙,搜集金华江流域的各种水文特征要素,推求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互相联系和内部规律,以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另外,金华水文站还为当地的生产发展服务,为下游钱塘江洪水预报提供水文情报服务,为富春江水电站调度、控制运用服务。金华城区及沿江两岸地势较低,遇到较大洪水时,一些厂矿、仓库就要受到洪水的威胁,因而在每年的汛期还要为当地防汛抗洪斗争服务,以便做好水文情报和预报工作,成为地方政府的防汛耳目和参谋。

2、流域及测验河段的自然地理概况

本站位于金华江干流上游,测验控制集水面积为5953km2,干流长度为160km,流域平均宽度为38km,流域平均高度27.4m,河道坡度为1.03‰,河网密度系数为0.58,一般年的径流模数为21 L/s.km2,泥沙的侵蚀模数为135t/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430mm,最大年降水量为1944.1mm,发生于19xx年,最小年降水量为916.8mm,发生在19xx年。

金华江由东阳江、武义江两条支流在通济桥汇合而成。其中东阳江干流长度158km,集水面积3407km2,占金华站总控制面积的56.8%;武义江干流长度117km,集雨面积为2511km2,占金华站总控制面积的41.9%(余者为区间)。

流域内已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有50余处,其中蓄水量在1亿m3以上的有二处(横锦、南江水库),1千万m3以上的有5处(安地、杨溪、大平、源口、柏峰水库),1百万m3以上的有50余处,1百万m3以内的小型水利工程就更多了。这些大中型水库的集水面积为1350km2,约占金华站集水面积的23%,可拦蓄水量4.5亿m3,占金华站一般年径流量的10%左右。在四、五月份的春汛及梅雨季节初期,起了蓄水调洪的作用。

在测验河段上,河道顺直。河流右岸为浅滩,主槽中泓偏左,高低水期间均无分流、

串沟、回水和旋流;右岸为块石护坡的防洪堤。基本断面自右向左10~80m为亚沙土,80~260m为岩石河床,260m至左岸岸边为沙卵石,岸上为黄泥土、沙卵石及乌沙土等分层组合。枯水期水面宽在130~150m之间;高水期河宽一般为320m左右,河床比较稳定。自设站至今冲刷甚微,流速的横向分布较为规则。由于上游两条支流汇合口距基本断面较近,故洪水期含沙量断面横向分布呈鸳鸯河状态,其交接处约在200m左右的地方。

3、测站特性及控制条件

金华站河流属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暴涨暴落。一般情况下暴雨中心在上游出现24小时后,本站即出现洪峰。一般洪峰持续时间2~3个小时左右,一次洪水自起涨到地表迳流基本退尽需4天左右时间。雨期大部分集中在3~7月中旬,其总量约占全年雨量的80%。由于东阳江位于浙江东部,易受台风影响,故在9月份左右有可能出现台风暴雨形成的大洪水。

本站下游的桥梁是高、中水位时进行水文测验的一个良好的自然控制建筑物,起着稳定河床、控制水流的作用,因而本站历年来H~Q关系曲线在高、中水部分都比较稳定。由于受下游急滩、航运部门疏浚河道、挖沙、河床水草随季节变化等影响,低水部分H~Q曲线欠稳定。

4、断面布设情况

设有基本水尺断面、测流断面、泥沙断面、比降水尺断面、浮标断面。断面设有测流、测沙双缆道。若设施发生故障时(在特大洪水),则用浮标测流断面。该断面离基本断面80m,上下断面间距为200m。在桥上投掷浮标,20xx年施测9次。

由于上游东阳江、武义江两支流汇合口距泥沙断面较近,故洪水期含沙量横向分布呈现鸳鸯河状态,其交接处在断面起点距200m左右。

5、河流水文特征

实测最高水位为39.06m(19xx年),调查最高水位为40.70m(19xx年),年最大径流量为66.9亿m3(19xx年),最大实测洪峰流量为4760m3/s,年最大输沙量为138万t,最大日输沙率为3570kg/s,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为2.51kg/m3,最大泥沙粒径为1.28mm。

6、观测项目

金华站的水文测验观测项目有水位、降水量、蒸发量、流量、单位水样含沙量、悬移质输沙率、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水温、水化学、土壤含水率、地下水位、水稻需水量等12个项目。但历年来变动很大。有的项目由于积累了一定的资料,能满足一般规划设计的要求,已经停测(其中单位水样含沙量已于19xx年停测、水温已于19xx年停测)。目前尚在观测、测验的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量、蒸发量、水质化验。

7、工作方法

水位采用岛岸式自记水位计。人工观测二段制8时、20时进行校测,以达到水位过程线连续光滑、求得完整的水位变化过程为原则。降水量在汛期(4月x日~11月x日)使用自记雨量计记录,非汛期为防止天冷结冰而损坏仪器(本站冬季一般很少出现暴雨和较大的降水量)采用二段制观测(8时、20时)。蒸发量采用E-604型蒸发器,每日在上午8时定时观测一次。水温每日8时在观测水位时同时进行(特定温度计加外壳)。单位水样含沙量采用瓶式采样器,用缆道积深法取样,考虑到我站鸳鸯河的特点,用2条垂线分别取样、称重计算,取其平均值。流量测验时,用缆道测定起点距、水深、测点位置,用流速仪、秒表、讯号器测流速。仪器型号有:LS68-2型旋杯式低流速仪、LS25-1型旋浆式流速仪。

8、水文预报现状

我站采用降水径流法进行洪水预报。流域内设有10个雨量预报站,用泰森多边形法求流域平均降雨量。这一预报方案经过几十年的使用,不断完善,预报精度较高。但到九十年代末期,人类活动使河段水文情势发生改变。流域内蓄水面积增大,调洪能力加强。如河盘桥水利枢纽工程,警戒水位以下都能调洪,调洪水位高达2m左右,从而使预报难度加大,精度有所下降。

20xx年,市水文站根据防汛要求,对原来的预报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利用遥测报汛系统进行预报。

 

第二篇: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上午好!

首先感谢广大家长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与以往的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不同,这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织的一次实实在在的会议,是一次很好的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机会,各位家长可以借这次机会和各班主任更多的交流一下孩子在学校、在家里的表现情况,构建起家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学校和家长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教育好孩子。这次会议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二是介绍一下学生的在校的总体情况、习惯养成教育及卫生安全方面等;三是家长和班主任座谈讨论。

一、 学校基本情况

岞山第二小学,占地面积27748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为51.1平方米。总投资800多万,质量堪称一流,楼层与楼层之间采用蜂巢式结构增强了隔音性能;外墙全部贴了一层保温材料,冬暖夏凉,为学生创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在主体工程完工后多方筹集资金,投资20多万对校园前面的空地和学校大门外的空地进行了绿化,投资20多万,对教学楼前面的广场及学校大门外的路面进行硬化,美化了学校的环境。入冬前又投资10多万元硬化了两个篮球场地,平整了两个排球场地,单杠、双杠、平梯,平乒乓球台等体育器械全部配齐,保证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空间和平台,满足了学生自由选择体育爱好活动的需求。在学校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在寒流来袭之前让学生取上暖,学校发动全体教师集资十几万元安装了空调,购置了饮水机,保证了学生能够喝上开水。

学校教学楼建筑面积3629㎡,生均6.7平方米。内设16个标准教室、155㎡的合堂教室(兼音乐室)一个, 155㎡的图书阅览室一个;实验室及仪器室各一个,室内设备配备齐全;微机室及微机准备室各一个、美术室一个。

教学楼内部配套设施,在上级配备的基础上,又投资30万元,按标准全新配备了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及办公设施。讲台、黑板、学生桌凳新

配齐全,多媒体班班通投资20多万元,优化了课堂教学。新进学生用计算机40台,教师机18台。,各功能教室设备齐全,利用率高,学校建设规划已基本实现。逐步完善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办公设备、体育卫生设施配套。新上监控设备实行全覆盖,投资2万元,新上供水设备投资4万元。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优化了育人环境。

二、取得的成绩。岞山第二小学在开始启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佳绩:1、市区各级领导多次到我校进行工作指导和基础设施配套情况进行示导,每次示导都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速度。2、在准备市局的督导工作中,利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整理好了各种档案做到整齐整齐划一,受到街道领导的高度评价。3、在12月4号进行的8A级达标学校验收中,我校以7A 1B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区第一。4、学校的师资配备逐步走向年轻化,教师都能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多媒体上课,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原来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设备,现在在我们这所学校里成为了现实。5、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不断加大教研力度,不断开展各类培训,以提升教师教学的实施水平。6、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学生各种活动有序开展,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7、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第二小学必定会成为一所理所当然的一流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