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小班数学说课稿:鞋子的聚会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小班数学说课稿:鞋子的聚会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幸福拍手歌》音乐;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对于各种鞋子,幼儿有一定的经验,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在听明白了教师的要求之后,开始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就把鞋子摆好了。在活动中幼儿能互相帮助,有一定的纠错能力。)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幼儿自由找伙伴交流,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由于是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幼儿的交流很热烈,有的幼儿还说出了自己什么时候穿过什么鞋子的经验。)

三、探索交流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教师一说,幼儿都很兴奋,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鞋子试穿起来,有的穿着大高跟鞋歪歪扭扭地走,有的找到小小的鞋子一直穿不进去,有的穿着溜冰鞋不敢移步。有的穿爸爸的大头皮鞋跑不动??)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

(每位幼儿都挑出了自己喜欢的一双鞋子,幼儿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说。与同伴交流较欠缺,教师就组织幼儿集体交流穿鞋感受,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已有的知识经验。)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

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教师边出示标志,边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幼儿在归类的过程中出现了把高跟鞋放在一个家。把大头皮鞋放在旅游鞋的家的情况。可能是教师出示的皮鞋实物标记只有高跟皮鞋。让幼儿产生误解。下一次活动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设计不同款式鞋子的标记。)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活动评析:本活动抓住幼儿生活中隐藏的教育契机,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以情景为引。以游戏为链,将健康、社会与数学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温馨、开放、宽松的氛围。通过摆鞋——赏鞋——认鞋等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样性;通过穿鞋体验,引导幼儿交流,表达穿鞋的乐趣;通过分鞋操作,引导幼儿配对、分类,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戏中,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了鞋子的相关经验。

 

第二篇: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小班数学说课稿:小树叶回家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小班数学说课稿:小树叶回家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孩子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秋风吹起时飞舞的树叶。在秋风中捡拾落叶也成为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这一简单的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对各种树木、各种形状树叶的认识;在捡拾树叶中进行数数;对各种树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归类比较等等。本次《小树叶回家》活动就是从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入手,将科学内容与数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巩固有关树木、树叶知识的同时,获得有关归类的经验,使孩子们在趣味盎然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有关归类的经验与观察和比较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

2.有参加活动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经验:已有过按物体颜色、形状、大小分类的经验。活动前认识过梧桐树和银杏树。 教具:场地四周放着七块泡沫板,其中五块上分别画有大圆圈,贴有大、小、黄、绿、枯黄色标记,表示各种树叶的家。另外两块板上画有大树的轮廓并在树冠上分别贴有1片梧桐树叶、1片银杏树叶。音乐磁带(歌曲《秋天》)录音机。

学具:人手一个小蓝子,里面装着事先捡的大小、颜色分明的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1.学习按树叶的形状归类 (幼儿拎着蓝子上场)

(1)巩固幼儿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认识。

“秋天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飘呀飘呀,飘到地上,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来了!那么树叶在哪儿呢?”(在篮子里)

“找一片你最喜欢的树叶,然后告诉大家你的树叶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上进行描述。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归类要求

“听,谁在哭?”教师指着两棵大树“噢,是树妈妈,它们想自己的树叶宝宝了,我们把树叶宝宝送回家吧。”教师分别指着贴有梧桐、银杏树叶的大树提问“它是什么树叶的妈妈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梧桐、银杏树叶的认识。

2.幼儿操作 请幼儿按形状将有关树叶放入大树中。教师进行检查。

学习按颜色、大小标记归类

(1)认识标记

“篮子里还有小树叶,我们也给它们找个家吧!”教师手指四周的圆圈“你们看,这里还有几个家,什么样的树叶可以住在里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分别观察圈上的标记。

(2)幼儿操作

请幼儿按标记将树叶分别放入圈中,要求幼儿边送边说:“小树叶,我送你回家。”幼儿操作时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观察并指导分类有困难的幼儿;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引导他们将同样的树叶放在不同的集合中。

评价:引导幼儿检察是否每片树叶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对放错的树叶进行纠正。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请他们上来示范。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有趣的动物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活动。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目标中提到: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 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 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2、知识上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二、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体温法等。 i. 情境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儿有了时间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如小兔子马上要去参加演出了 ,又过不了河,这让幼儿觉得多么着急啊,他们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过河。当他们真正过了河,参加了表演,这种心情和我们以往用图片江湖上,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游戏法: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善良、可爱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iii. 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兔子应

该怎样过河呢?我们该怎么感谢长颈鹿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 i.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ii. 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 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五、说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3、完整讲述故事。 a)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将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并直接告诉他们要去参加"动物联欢会"了,小朋友们最喜欢去参加表演了,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b)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1、我们应该怎么过河?2、长颈鹿阿姨怎么帮助我们过河呢?(和长颈鹿阿姨一起讨论后,小朋友们按照讨论出的办法过河)3、我们怎么感谢长颈鹿阿姨?)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红去亲亲长颈鹿这个教具存在着不卫生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故事的后半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既避免了卫生问题又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嘴巴才可以亲的。

c)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长颈鹿阿姨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通过谈话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