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与保障考点总结

名词解释

1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重量的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2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3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断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或劳动收入减少时,给与经济补助,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4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灾害的生活困难者提供无偿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5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6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抚、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7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包括待遇水平、制度成熟水平、基金运作水平、管理水平等,常用社会保障支出或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反映。

8 社会保障水平指标:指为了衡量、表现社会保障水平而选取的变量,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

9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资金。

10 现收现付制: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所采取的基金筹资模式,按照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即本预算期内社会保险费收入仅仅满足预算期内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

11基金制:又称基金积累制、完全积累制,是指在任何时点上积累的社会保险费用总和以及其投资收益,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

12 基金制的实质:是个体一生中收入的再分配,一般要求劳动力参加工作后由雇主、雇员或一方定期缴纳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长期储备作为增值的基金,所有收益归个人,达到领取条件时一次性领取或按月领取。

13 部分基金制:又称部分积累制,力图吸收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两种模式的优点,而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在综合考虑了近期横向平衡和远期纵向平衡的基础上,按当年的保险费支出加上一定的储备来提取基金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

14 社会保障管理: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及监督的过程。

15 集中管理模式: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其他保险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里,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统一的社会保险执行机构、统一的社保资金运营机构、统一的社会保险监督机构、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险账户。

16 分散管理模式: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由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各自建立起一套保险执行机构、资金运营及监督机构,各保险机构间是相互独立的,资金不能相互融通使用,显现出强烈的多部门分散化现象。

17 集散结合的管理模式:根据各项社会保险管理上的差异,把共性较强的那部分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把特殊性较强的若干项目单列,由相关部门分散管理。

18 社会保险:只有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由用人单位、政府和劳动者等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专门基金,在劳动者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或丧失劳动能力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制度。

19 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推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0 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21 缴税制:是以开征社会保障税方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一种方式。

22 缴费制:是由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的保险费率缴纳社会保障基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23储蓄制:也称预筹基金制或个人账户制,即政府通过立法规定统一费率,将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统一存入个人账户,需要时从个人账户中支取的一种筹资模式。

填空

1

2

3 16~17世纪,欧洲出现了由教会、慈善团体兴办的救济贫民、保护孤寡的福利机构和服务

设施。服务形式主要有:一,院内服务,举办救济院、孤儿院、贫民医院等集中收养机构;二,院外服务,通过调查,对贫困者给予实物、现金救济;三,组织习艺所,使贫困者通过劳动和工作获得生活资料或换取帮助。

4 社会保障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1601

5 二战后,19xx年颁布19xx年颁布;19xx年颁布工介绍法》;19xx年颁布《国民保险法》;19xx年颁布《教育改革法》;19xx年颁布《住房和城市规范法》;19xx年颁布《失业保险法》。

6 西方保险制度的产生首推德国俾斯麦政府,19世纪xx年代建立了《社会保险法》。

7 一代人的养老金支出,收入从工作一代人向退休一代人分配,目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退休后,其养老金来源于与其同处一个时期的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的收入。

8 式。

9

简答

1 社会保障定义的含义:

<1> 社会保障的首要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 社会保障的对象时全体社会成员。<3>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4>社会保障的手段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它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5>社会保障实施的依据是国家立法。<6>社会保障既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经济制度,也是一项社会事业,还是一种社会政策。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同时还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2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联系:

它们均具有多种多样的丰富内涵,二者都是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理论的核心理念;二者既是一种政府行为、一种价值观念、一个核心理念和一个学术领域,又是一种制度安排、一种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作为概念和制度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二者的关系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有所不同;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都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制度性安排;从广义角度看,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3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

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障以特定范围内的人为对象;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是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保障标准不同。社会保障的保障标准是为被保险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主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社会福利的保障标准是提高公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主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发展和享受需要。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于劳动者个人、政府和

单位三方面;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单位和财政拨款,不要求受益人尽交费义务。分配原则不同。社会保障基金的分配强调权利义务的基本对等原则,被保险人享受的保险待遇与所交的保险费相关;社会福利的待遇一般采用平均分配原则,不考虑受益人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目标。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障的经营主体一般是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保险公司;社会福利的经营主体是政府或社会团体单位。保障提供的物质内容不同。社会保障提供的主要是货币;社会福利提供的主要是服务及服务设施。

4 社会福利的主要特征:

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实施主体是政府;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基本收入之外的物质利益,他的目的是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5 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保障性;公平性。

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社会结构;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

6 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动态性;刚性特征;适度性。

7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有直接的关系.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预警系统的核心.

8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标准: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保证了公民具有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能低于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保障结构是否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有助于促进就业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9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的积极作用:保障公民基本的经济生活水平,履行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保证社会的安定。在保障公民生活的基础上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增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塔高。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周期平衡,避免出现财务危机,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良好运转。有助于政府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调控经济活动的有力杠杆,促进储蓄、投资和生产性资金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10 不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的负面影响:社会保障水平过低;社会保障水平超度。(详见P52)

11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调节收入差距;保障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12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性原则。收支基本平衡原则。

13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来源:国家拨款,包括直接拨款、承担社会保障运行费用;税收优惠。征收社会保险费(税)。民间募集资金,常见方式有发行福利彩票、募捐、建立补充性保险、服务收费、国际援助。

14 现收现付制优点及局限:优点制度易建,给付及时。无通货膨胀之忧。再分配功能较强。 局限:现收现付制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收入替代率具有刚性。现收现付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可能诱发代际之间的矛盾。

15 基金制模式的优点:运行机制简便,易被理解和接受。交费与待遇关联,形成激励机制。增加社会储蓄,促进经济发展。预备养老金,低于老龄化。

16 缺点:基金贬值风险较大。基金运营风险存在。互济性较弱。

17 缴税制、缴费制、储蓄制三种缴纳模式的共同之处:都有严密的法律体系作后盾,确保社会保障收入、支出、运营的规范性;都有严密的、分工明确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体系,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运行;社会保险资金来源渠道多,强调企业和个人义务;社会保障范围里求辐射到全社会的每一位公民;为减轻社会保险负担,政府对发展补充保险从政策或法律上予以规定或支持;财政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运营等。

18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内容:非自愿性失业理论;有效需求理论;经济危机理论;政府干预理论。

19《贝弗里奇报告》主要内容、评价

主要内容:凡是有收入的英国公民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参加者按全国统一的标准缴纳保险费,按统一标准享受有关福利,而不闻其收入多少,即采取社会保障普遍性原则。将分散的管理制度改为全国统一的管理制度。按这一制度发放的救济与津贴应使领取人能够维持正常生活,享受社会保障的时间以本人的需要为准,不受其他限制。社会保险应包括全体有收入的公民,而且其内容应包括他们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因没有收入、不能缴纳国民保险费费而无权享受国民待遇的人,由国家制定国民补助法,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使其生活水平达到国民最低生活标准。

评价:《贝弗里奇报告》从人们的需要出发,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福利体系。报告设计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在福利制度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根本性的突破,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是福利国家的核心,打破了传统的家庭抚养职能,由国家代替家庭向非劳动人口承担部分抚养责任。报告的另一项突破是提出建立全方位的医疗和康复服务。报告还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由国家强制实施。这些都突破了英国原有的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只限于某些群体的原则。

20 新自由主义及其主要观点

新自由主义:由信奉传统自由主义的不同派别汇聚而成的一股经济思潮。主要观点:崇尚自由公开,反对分配正义。强调个人责任和市场作用的发挥,反对国家干预。反对强制性保障,提倡有选择性保险。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倡导社会保障福利的竞争。主张改革福利政策,实行激励性劳动就业政策。

21 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主要福利思想(P185)反对计划经济主张自由市场;主张实行自由货币;提出社会自由观;提出机会平等观

22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联系:社会保险借鉴商业保险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满足不同的保险需求。

区别:性质和目的不同。实施的手段和对象不同。法律依据不同。实施的主体不同。保险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财务安排不同。

23 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外出,造成农村养老资源的显性减少,特别是精神上的慰藉、生活上的照料更是无从谈起;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出现了由传统的实物供给向货币供给发展。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无法适应。自由化小家庭的发展,使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成为一个问题。在养儿防老观念下,老人对家庭的依赖性增强和子女自由化倾向也产生了矛盾。独生子女的增加,家庭关注中心转向孩子,老人本位开始转向老人帮助照顾孩子;计划生育导致农村家庭生育子女数减少,“412”的家庭使得一个独生子女成年后要负担4~6位老人的养老任务,使人难以负担。

24 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类型:家庭养老模式,集体包揽模式(或者福利模式),补充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个人储蓄保险模式。

25我国农村养老发展思路(P222)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发挥家庭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加强农村家庭养老的舆论建设。加强农村的家庭道德建设。法律要积极干预农村养老问题。对养老家庭进行政策倾。对老年群体组织支持。

26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P223)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的介入。农村医疗保障的建构。包括:在贫困地区推广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推广大病医疗保险,提高农民防治大病的能力,尽量降低“因病致贫”的程度。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27社会优抚存在的问题(P257)优抚保障体制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福保障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只有国家财政拨款;优抚资金投入不足,优抚保障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且没有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优抚保障政策与国家各项制度改革进程不相适应。对人民群众同犯罪分子做斗争而致伤亡的抚恤应专门立法予以规定。对因见义勇为而致伤亡的人员的抚恤应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避免英雄流了血还要流泪。优抚对象家庭自身竞争力不强。

 

第二篇:社会福利院工作总结

XX社会福利中心

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院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和帮助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社会救助的相关政策,全院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了福利院的社会救助功能。现将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构建服务型福利院。让入住的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时时刻刻以满足供养人员的需要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亲民、为民、爱民”的宗旨融入到福利院职能的每一个环节,每项具体业务中。

(二)工作成效

1、协助上级各部门完成了春节慰问工作,春节加餐事宜和春节期间的安全防卫工作。

2、按照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妥善处理了XXX、XXX、XXX去世后的遗物。

3、关爱儿童,帮助孤儿健康成长。设立儿童学习室、自习室。辅导他们完成功课,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情况,定期与他们进行交流。通过观察发现XXX在绘画方面有特长,经过培养使他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挥。

4、积极与外界交流,丰富院民生活。与XX中心小学的老师联系,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讲故事比赛”活动;与“明天计划”负责人简女士就资助王斌的相关事宜达成协定;与中央美术学院志愿者XX同学一起制定了培养孤儿课余爱好的计划。

5.扎实的后勤服务,随时排查院内的安全隐患,确保院民有水用并定期对井水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成立生活评议小组监督食堂工作,保证院民吃的安全、吃的放心。

(三)院务管理

1、狠抓院内清洁工作。我院以“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为原则按期对卫生进行检查评比,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卫生监督与清洁保持的工作中,确保了院内干净整洁。

2、继续加强信息化管理。一是建立了入住院民个人资料档案、医疗档案、入住协议等各类文档完善了文件资料。二是对院内资产进行登记,将管理责任划分到每位工作人员,实现了责任落实。争强了工作人员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实现规范化管理。

3、完善院内制度和管理。我院根据工作需要对部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制定了《福利院来访人员登记表》、《福利院人员外出登记

表》、《福利院人员就医证明》、《福利院人员请假证明》并定期组织全员开会学习,规范自身行为。

4、加强了对职工的管理,要求职工在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改进。定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老年人护理常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四)存在的不足

1、在对供养人员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在增强他们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上还需要加强。

2、在对福利院综合管理的思路上还不够创新。

3、目前,在发展院办经济,开展合法创收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