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辩论 质询小结和总结陈词

质问小结: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方一再重申,我们并不否认外来文化在塑造城市文化魅力中的重要性,只是外来文化的特殊性使其无法在本地长久的站稳脚跟,换句话说,外来文化永远成不了社会的主流!即使外来文化会有合乎时代的强势,但本地并不是它温存的土壤,它能够用来丰富和发扬本地传统文化,却不能反客为主,所以并不能重用外来文化塑造城市文化魅力。

城市是一群具有相似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人的聚集地,这种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人们内心所熟悉和用以维系人心的城市软实力,一座城市倘若没有了大家共同信仰的东西,这座城市就毫无活力生气可言。我方所一直坚持的是本地传统文化在本地有群众基础,在本地有历史传统,它就是城市文化的根基。试问,那座城市会用外来文化刨掉自己的老根?

对方辩友你无法否认。

针对对方辩友所说,我想指正其中几点纰漏和不妥之处。

对方辩友请不要曲解我方观点,我们再次重申,本地传统文化是基于一定地域的自古以来的历史和传统积累形成的今日社会风俗的反应。而不是像对方辩友所言。而外来文化我们给他的定义是除开本地文化以外从外部传入的文化,并无国家民族之分。

传统文化,我们不否认其固有的弊端,也不否认外来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传统的东西是根,是根就不能动摇,何况国家现在要做的就是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这一点上我们正在学习外来文化的优势,难道这样的传统文化会有人丢弃吗?

我的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再次总结我方观点。

我们并不否认对方观点,但实乃不敢苟同。我方坚持认为,本地传统文化有两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一,它是本地的文化。本地的就是本地人所共有的,它因地域不同而有鲜明的特征,是本地人所钟爱和接受的,是外部的人难以短时间融入的,这样的特性使本地文化具有地缘文化的优势,外部文化难以深入,既然这样,又何谈外来文化塑造本地城市文化?二,它是传统的文化。城市文化传统是城市居民长久以来所习惯的,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根基是外来文化难以撼动的。若要以外来文化塑造城市文化,难道要传统文化让位于它吗?这是不是有些蚍蜉撼大树的味道呢?

基于这两个优势,塑造城市文化的魅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着重本地传统,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发扬本地的特色与优势,做成代表城市形象的城市名片。同时吸取借鉴外来文化的优势,结合本地特色来丰富本地文化。这样一来,城市文化魅力就可以彰显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本地与外来的融合之中了。

但严峻的现实是,中国数百座城市在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呈现出 “千城一面” 的城市形态和格局,甚至比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鸡翅还要标准化,中国城市的文化个性、市民的“集体记忆”正在整体丧失。也有例外的,如扬州就是个好例子。这数十年来,别的城市都在大拆大建,扬州独自走了一条不与别人比GDP,不比高楼大厦的现代化路子。现在,扬州人将古城整体保存下来,他们自豪地说,本地传统文化是扬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例子可以表明,我们城市文化的塑造过程中不得不考虑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同时又要求发展,那么必须以本地传统文化为依托,发掘时代潜力,创造时代价值,以此塑造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经济。

以上是对我方观点的强化和总结。

其次,若要引进外来文化,它必须作为世界范围内先进文化的代表而被引入,对于塑造城市文化而言,我们吸取外来文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模式,这也是历史上最有效的方法。但切不可因其先进而将其置于比传统更重要的位置,我们已经拥有的怎能轻易丢掉呢?早在封建传统垮台之际,鲁迅先生就用拿来主义帮国人指出了一条明路,批判的继承传统化,合理的借鉴而不是重用外来文化,这样的方法在今日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仍然可以遵循。

在此处,我再针对对方辩论中的不妥之处予以指正。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中外文化碰撞交流,并不意味着要重用外来文化。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借鉴,而我们城市本土的文化才得以进步,最终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地文化发展,所以外来文化起了辅助作用。

文化竞争是可怕的,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丧失了传统又没全盘学习外来文化,最终导致城市文化根基丢失,变成不伦不类的另类文化杂合。对于外来文化的引入要慎重。

两种不同文化并定有其相互排斥的抵触之处,再有包容性的文化也不可能全盘接受外来文化。

 

第二篇:传统文化 总结

20xx---20xx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任课教师的积极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经过了一年的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差距。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在今后的活动中探索知识,了解知识,学习知识。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善于动脑,勤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学会观察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态度。

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弟子规》、《增广贤文》,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由于地方课程教材没有参考书,老师们备课时经常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教学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同伴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特别是同年级的老师更应相互切磋,互相交流。在这点上,大家做得很好,一个个学而不厌,潜心钻研,经常与组内的骨干教师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确实让人感动。

二、深刻反思,共同进步。

具备一点反思能力,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如“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地方课程的活动性、整合性、评价性的三条原则”以及“落实地方课程的多元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师们认为,本课程可以不进行书面考试,但要加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相关教材可以设计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或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记录、学生自己的自我报告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进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本课程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为倡导评价目标先行的原则,所以,需要教师在上课前,结合课程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目标的分析与准备,设计评价形式及评价标准。

三、物化成果,不断完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别人相比,我的收获甚少,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课程的研究还欠深入,教学成果寥寥无几,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三级课程之一的地方课程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