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课程案例分析论文

幼儿园园本课程案例分析

笔者走访了沈阳市十多所幼儿园,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现状,发现目前所呈现出的“园本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以主题统整形式的、学科拼盘形式的和“特色”形式的园本课程。针对这三种类型的园本课程,本文选取了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为案例,通过对其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园本课程更加合理发展的教育对策。

一、主题统整形式的园本课程

h幼儿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公办园,有着20多年的办园历史,非常重视园本课程的建设,一直在探索适宜的课程模式。走进幼儿园不论是观察环境还是教育、游戏活动等,处处都能看到园本课程探索建设的痕迹。

通过与园长访谈了解到,目前幼儿园还没有提炼出自己的课程理念,但其教育实践也借鉴一定的教育理论,有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及建构主义的课程思想。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h园的主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园本课程的生成性。 h幼儿园能够根据幼儿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生成课程内容,这点是园本课程本质要求的体现。但在观察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中班某周进行了三次阅读活动,老师没能在主题下很好地把握五大领域内容的平衡和融合。由于生成教育内容对教师能力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幼儿园目前的师资水平还不能很好地胜任,因此容易造成主题确定的随意和内容的零散。由此也可以看出,

教师素质在园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h园的园本课程探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形成了一些成熟的课程内容,但在课程理念、目标体系、内容、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的缺乏、某级目标在实施中的缺失以及教师反思不足等。这些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学科拼盘形式的园本课程

l幼儿园是一所企业办园性质的中大型幼儿园,园所硬件设施条件良好。幼儿园目前还没有专职的负责教学的园长或保教主任,教师队伍比较年青。l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方案内容都是关于教学活动的,可以简单表述为:主题教育活动(两套教材的主题活动同时进行)、阅读、音乐素养、数学、美术、体能训练、科学、外教英语、tpr英语等。

l园所谓的“园本课程”就是以上内容的拼盘,幼儿园没有明确的课程(或教育)理念及总的课程目标来整合所有的课程方案的内容,因此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设置了各类课程,课程内容之间却缺乏联系和融合。

教师需要把上述如此多的教育内容安排在幼儿每周在园时间内完成,因此除去生活活动所需的时间,以及每天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余都是各种集中教学活动的时间。不仅区域活动形同虚设,访谈中老师也分析说因为课程内容过多,主题开展的也不深入,没有充分的时间挖掘和延伸主题中的内容。

l园很重视家长工作,调查期间,l园正在组织一个“沐浴书香读书活动”。虽然幼儿园只是把这些活动当作家长工作的一部分,想要提高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度,但实质上这些活动都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对课程资源一种自发状态的挖掘和利用。

三、“特色”形式的园本课程

j幼儿园是一所以著名教育体系——瑞吉欧教育命名的私立幼儿园,幼儿园建筑物的墙上赫然写着瑞吉欧教育体系代表人马拉古基的教育名言。但考察中发现除了幼儿园的名字,其他方面都没有体现出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痕迹。而从小班到大班小学化倾向严重的识字和算术教学,也背离了j园自己提出的“健康、快乐,自主、自然”的教育理念。

j园园长明确的表述说,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包含三部分,即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园本课程。其中,基础课程是指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特色课程有外教英语、经典成语、感统训练和跆拳道,园本课程是指思维游戏、专业舞蹈、专业美术和英语(本园教师教授)。实质上,这里所谓的园本课程与其特色课程性质相同,幼儿园将园本课程当作一种特色来增加幼儿园课程的亮点。各类课程之间没有联系,相互独立。

j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没有总的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和月目标等,各级课程目标基本属于空缺状态。只是在每学期开始前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计划和进度安排,月计划和周计划就是对学期教学计划的分解和细化。

j幼儿园既没有实质的区域活动也没有相应的区域环境设置和材料投放,幼儿的学习活动以老师的集中教学为主。中大班每天安排的集中教学活动达3-4节。幼儿园硬件设施达标,但却缺乏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设置,教室内外只是简单的装饰美化性的布置。惟一经常更换的是教室外的幼儿的美工作品,因为这是显性的学习成果,可以向家长展示。

四、讨论与建议

1、正确理解“园本课程”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幼教工作者需要正确理解“园本课程”的含义和实质,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正如我国课程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园本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践行??有了科学的观念,就有可能避免课程建设中很多反科学的问题和现象,也有可能更有效地利用幼儿园和教师的各种内在、外在资源, 优化课程结构,增进课程的实施成效。”

2、明确办园思想和课程理念,逐渐完善课程体系

幼儿园需要明确自己的办园思想和课程理念,在此指导下制定能够体现这种思想和理念的课程目标体系、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创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等。这样,课程结构的各要素之间才能够在理念的指导下彼此联系和支撑,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才能够融合形成合力。

3、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园本课程的形成建立在对内盘点自身资源、对外挖掘各种可利用

资源的基础上。不论是班级幼儿的一日生活,还是教师、家长群体及社区等各类组织,都应该是园本课程资源辐射的范围。立足于本班、本园和社区环境特点的园本课程,既能形成特色也能更有效地利用更广阔的课程资源。

4、在课程建设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园本课程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之上,幼儿园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 还是课程的决策者和设计者, 当然也必然是课程的研究者, 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因此,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课程建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园本课程建设需要的是,我们要认清自身现状,分析自身特点,利用自身资源,在摸索和建设过程中形成自己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以园为本”的课程。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辽宁】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上厕所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部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

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 ! 老师,他推我 ! ”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 ”

"哇 ! ” ( 哭声 ) ??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给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于是我们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 "上厕所时要排好队,不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让东东第一个小便。”?? 片断二:小脚印让我们变勇敢

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尤其是惧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有的幼儿一天尿湿裤子好几回;有的幼儿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儿因憋大便而经常拉在裤子里。

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呢 ? 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既然孩子们害怕蹲坑,我们就在每个厕坑的两边选适中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都争着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而且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小脚和厕坑边的小脚印对准后蹲下来大小便时,不会弄到外面来,真的是一举多得。

后来,我们还试着用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营造"厕所文化”;课后,我们还为他们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以缓解紧张情绪。孩子们在入厕时有了愉快的笑容,憋大便、拉裤子的现象渐渐消失了。 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营造"厕所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都在传递着信息,在告诉我们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诚然,生活小事中还蕴含着更多的教育价值,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挖掘 开学了,有的孩子是托班上来的;有的是新生。如今都已是小班的小朋友了!来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

教室,环境是崭新的,老师同伴都是陌生的。一切都冲击着孩子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因而也增加了孩子们的焦虑和恐惧感。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经常发现有孩子吮吸手指,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我试想:这个习惯多不好啊,而且手指又那么的不卫生,肯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小班就得从小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不防从这一现象切入设计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教案。通过教学活动让他们知道吮吸手指是一种坏习惯,会影响身体健康。让他们懂得经常洗手,保持手的干净。

案例描述及分析:

(一)不干净的手指

按设计思路,我想让孩子们感知吮吸手指是一种坏习惯为第一活动目的。

师:“平时啊,老师经常看到有些小朋友把他的小手指放在嘴巴里吃。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呀?” 幼:“小A、小B、小C、 ”

师:“哇!有这么多呀!那你们说你们的小手指干净吗?”

幼:“不干净。”

师:“为什么不干净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幼:“手指上有虫子,吃了会生病的,生病要打针的 ”

师:“恩,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那你们说吃手指是不是一种坏习惯呢?”

幼:“是”孩子们在老师的有效提问中初步感知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是一种坏习惯。

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水平仍处于直觉行动阶段,他们需要直接感知事物才能获得相关经验、认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吮吸手指在小班是常见的行为习惯。 教师要懂得把生活中的东西转化为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从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得到相关认识。

(二)痛苦的手指

在上一环节中有个别吮吸手指的孩子就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对,迅速将手指从嘴中拿出,并表现出害羞的样子。我认为这正是引导孩子进入这一环节(痛苦的手指)最好的时机。

师:“瞧,小朋友们,我是手指,我生病了,病的很厉害。因为我的主人总是把我放在嘴里吸呀吸,有时候还咬我呢!我就变成这样子了,多难看呀!皱巴巴的、光秃秃的,做起事来也不方便了,我真难受呀!”(教师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出示痛苦表情指偶,边讲述边表演)幼儿听得很认真。教师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提问。

师:“小朋友们,手指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呀?”

幼:“因为他的主人咬他、因为他难受”

师:“对呀,那你们说说他的主人咬他好不好啊?”

幼:“不好”

师:“那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咬小手指呢?”

幼:“不要”

师:“为什么不能咬呢?”

幼:“他会痛、会难受的”孩子的回答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扬。

我思考:孩子已经明白吮吸手指是不好的,手指会难受。但小班幼儿需要亲身经历方能深刻感受到。为此,我在想是否可以让孩子真正尝试一次呢?

分析:通过拟人手法让幼儿感受手指被咬,被吮吸的痛苦。但我还是终止了让他们尝试的想法。因为孩子的手指实在不干净,一但让他们尝试,或许有些孩子会觉得:“咦,真好玩!”

(三)高兴的手指

打消上面的念头后,我接下来直接还是已拟人手法展示了高兴的手指。

师:“小朋友们好!现在我可高兴了,我的主人再也不咬我了,而且还经常给我洗澡。瞧,我多干净,多漂亮呀!(教师同时出示高兴表情的指偶)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的手指怎么样了呀?”

幼:“笑了,变干净,变漂亮了 ”

师:“对,这是为什么呢?”

幼:“主人不咬他了,给他洗澡了 ”我给予幼儿肯定、赞许。

分析:鼓励孩子自主的发现事物的变化和联系比教师“单程式”灌输知识经验给孩子的发展更为有益。难受的手指,高兴的手指通过指偶比较,这是直接的视觉感知。提供生动的教具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四)干净漂亮的手指

这一环节我直接让孩子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互相看看小手指,说说自己的手指干不干净,漂不漂亮?”

幼:“不干净,不漂亮,干净,漂亮 ”教师在此时可查看每位孩子的手指,将发现的个案拿出来评析。并通过这个环节提醒帮助孩子纠正吮吸手指的习惯。

分析:幼儿讨论得很积极,也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所见。通过个案引导孩子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想法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中来。

反思:

综合上述案例,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了反思:

吮吸手指是平时生活中发现的现象,教师抓住了机会开展活动。作为教师这点是很关键的。案例中对手指的观察都是对小班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前提。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把握教育时机,提供教育引导。

小班幼儿用餐的案例分析

中午,在幼儿用餐前,老师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保持桌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空碗中。然后组织幼儿用餐。在幼儿用餐过程中,保育员等一组幼儿用完餐后,将桌子擦干净。老师虽然多次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洁,也对吃饭干净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甚至对个别不注意卫生的幼儿给予了批评。 一段时间后,这个班的幼儿用餐卫生习惯却还是如初,还是不尽如人意。幼儿的桌面有米粒、菜汤等,吃完的骨头盘中、桌上都有,地面也很脏。

镜头二

中午,在幼儿用餐前,老师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保持桌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空碗中。然后组织幼儿用餐。在幼儿用餐过程中,保育员只要发现有桌上脏了,就过去将桌子擦干净,帮助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盘中。老师对吃饭干净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经过了相同的时间,这个班的幼儿已经基本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能自觉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幼儿能将骨头等物主动放入盘中,当有幼儿不小心将东西掉在桌上、地上时,能主动捡起放入盘中。整个班的桌面、地面都比较干净。

极其相似的生活组织环节,为什么效果是截然不同呢?

著名心理学家凯琳发现: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

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玻璃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

在[镜头一]中,保育员是等一组幼儿全部用完餐后,才将脏乱不堪的桌面去擦干净。对于最初弄脏桌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予制止,桌面也没有及时给予清洁。这无疑使弄脏桌子的幼儿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桌上其他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会觉得:反正桌面已经脏了,再弄脏点也没有关系。

而在[镜头二]中,保育员只要发现有桌上脏了,就马上过去将桌子擦干净,帮助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盘中。保育员随时擦桌子、帮助幼儿将骨头放入盘中的行为,在无声的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保持桌面卫生。对弄脏桌面的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帮助幼儿将骨头放入盘中的动作也在无声的告诉幼儿:应该这样做才对。桌面始终保持干净的状态,当有幼儿不小心掉下东西时,也能自觉主动的捡干净。 这犹如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异常优雅整洁、地面非常干净的环境中的时候,环境的优美就给我们一种不自觉的提示:这里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手乱丢纸屑果壳。

破窗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中,我们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整洁的环境,要善于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

如:在环境创设时可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给幼儿一种的暗示:让幼儿知道该怎样去做。如:在洗手的水龙头旁帖上节约用水的图片,幼儿就会知道洗手时水开小一点。在水桶前的地面帖上小脚印,幼儿就知道倒水时要不推不挤,按序等待??。

要及时为幼儿提供动作示范,对于幼儿年龄小,对老师语言提示的理解力越差。需要老师反复用动作去示范,帮助幼儿理解要求,让幼儿明白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老师到位的动作示范,胜过多次的语言要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保教人员,要时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整洁的环境和友爱有序的氛围。平时,对幼儿表现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当幼儿表现出积极、良好的行为时,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