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赏析课论文

动画片赏析课论文《浅谈我喜爱的动漫分类》

为了保护重要的人,为了守护心中的约定,走下去,走下去。交织的铁网,拦不住梦想;荆棘和坎坷,阻碍不了锐利的锋芒。热血类动漫,就是这样一类带给人希望和坚定信念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一种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

《Bleach》就是这样一部典型代表。空座町橘黄色头发的少年每天放学经过的街角,看得见的孤独的灵魂。但迫于现实的无奈,什么都不能做的他,只能在那里放下一只白色的小花。想要拯救,想要保护,但是却无能为力。身穿黑色和服的少女踏进空座町普通少年家的那一刻,命运的灵络就将一切羁绊在一起。冥冥中有种力量,串起了两个世界。首先是人物设定。不得不说,还从未见过一部动漫中有如此多吸引人的角色。久保笔下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鲜活的存在感。外表冷酷理智但内里无比牵挂妹妹的朽木白哉,被叫做天才少年但是依然冲动带着孩子气的小冬狮郎,身手不凡带着男子气的四枫院夜一,干净利落聪明勇敢的隐秘机动部队队长碎蜂等等等等,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一起构成了一个明治时代风格神秘遥远的尸魂界。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心中都坚守着一样自己必须要守护的东西。对于一些特定场面的刻画,唯美感人。不能忘记,夕阳下小冬狮郎怅然若失的背影。“不要叫我小狮郎!”“考上了和我一样的学校,就改口!”犹记得那时年少,门前台阶上一起吃西瓜的单纯快乐。为了姐姐雏森,十几岁的少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了优秀的队长。时光流转,转眼当年那个银白色头发的孩子已经长成了厉害的大人。然而本应拥有快乐的童年的他也随之承担起了与年龄不相符的重任,于是也就有了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为了那时最单纯的约定,战斗着,前进着。安静而坚决地走着。

而故事情节也是跌宕起伏。露琪亚为了救一护的家人,失去了力量违反了法则,因此要被带回去处以极刑。一护为了挽回这一切,不顾一切地前往尸魂界。而后众人发现这里有着不可告人的黑幕。于是笔锋一转,本来毫不相干的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对抗悄无声息地变得强大的敌人。在故事主线行进的过程中,穿插着对于尸魂界详细的描写。包括那个世界里森严的等级制度,生活环境的细致描写,人物的出身以及他们关于过去那些无法割舍的羁绊的娓娓道来,一个完美的异世界被如此勾勒出来。世界观逻辑严密,构思独特。

而这部动漫的配乐亦是值得称赞。明快的节奏,振奋人心的曲调,与其高昂的感情基调非常搭配,整个渲染出了一个不断奋斗的热血动漫主格调。

而与之差别极大的,则是唯美类的动漫。情节往往没有那么慷慨激昂,而是安静地叙事,抑或是极尽渲染一种安静甚至略带忧伤的感情基调。影响一时的《秒速五厘米》大概就是这一个类别的典型代表了。

“樱花花瓣下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老实说,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非常好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上面这一句点题的话也是非常地别致。

整部动画分成了三个部分。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充满淡淡哀伤的令人感到无奈的爱情故事。影片从男女主人公小时候讲起。单纯的孩子亲密无间地在一起,萌生出了美好的情愫。

他们在精神层面上会产生出共鸣,因此彼此欣赏着。后来长头发的可爱女孩子转走了,两人靠着信件互相联络。后来男生因为变故要去很远的地方,因此在一个下雪的夜晚乘地铁去和女孩子见面。情节在这里很好地构造出了巧合,那就是男孩子搭乘的地铁不停地晚点,让观众非常地揪心。虽然他提前很早出门,但是仍然迟到了很久很久。看到这里我们不仅会感到惋惜,他们或许见不到了。但是镜头转向地铁站的那一刻,我们却看到了安静地坐在那里的明里。是的,她一直等在那里。见到贵树的时候,紧紧地揪住他的衣角,落下泪来。看到这

里,相信不少观众的心已经被打动了。不需要太多的对白,人物丰富的内心业已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贵树君以后一定会顺利的!”离别的时候,明里突然这样说着。车门缓缓地关上了,或许他们都想不到,这会是最后的一次对白了。

日子安静地流逝,贵树和明里都渐渐地长大了。各自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可是当第三部分里《秒速五厘米》中长大成人后的两人再次相遇后,却都装作没有看见对方。而后我们看到明里中指上的戒指。她要嫁人了。但新郎不是贵树。

“贵树是个又温柔又孤独的人。”有网友这么评价道。是的,始终无法忘记明里,无法忘记那个下雪的夜晚的他,一直过着孤单又一成不变的日子。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时间已经将一切都磨灭殆尽了,包括那年美好的感情。

故事非常简洁明了。截取了三个不同的片段,将一个哀伤的,现实的,残酷的故事娓娓道来。有时候我们总在逃避,是为了坚持心中某个角落不肯放下的什么。但回过去看,却发现那里早已空无一物。整个影片的对白和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都非常唯美,就像是导演新海诚精心写就的一首诗一般。

而配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节奏,淡淡的旋律融合在画面里,带给人一种极尽悠远的,捉摸不透的情愫。渲染出整个故事哀伤无奈的感情基调。

“呐,大概是秒速五厘米。”“嗯,什么?”“樱花瓣落下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这几句对白,可谓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单纯的人,美好的樱花,那年两人灿烂的笑容,无一不衬托出了现实的残酷和男主的悲剧命运。樱花仍在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安静地下落,但心中之人却早以飞速离开自己上亿光年。锋利的伤口在安静的故事结尾突然蔓延开来.

还有一类动漫不得不说,那就是侦探推理类的了。《名侦探柯南》,《DeathNote》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代表作。

就拿已经延续了十几年之久的经典《名侦探柯南》来说。我们不得不佩服青山刚昌对于每个案件的构思。整个故事既有新一追查神秘犯案组织的过程为主线串成,每一集又都分别是分立的。每一话都讲述了一个侦破案件的故事。人物设定自然不必说,“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却过于常人”的柯南,默默等待着新一的小兰,以及她那个喜欢醉酒的老爸,这些都早已成为了漫迷心目中的经典形象,相信很少有看动漫却不知道这些人物的人了。

每一集的故事中,作者都详细地叙述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让观众明明白白地看到事件的原委。观众可以根据情节,利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和柯南一起发现真相,增加了观看的乐趣。而最终指出犯人是谁时,我们看到的大多不是对于犯人的指责,而是他们背后不可告人的悲哀。是啊,谁会没理由地走上犯罪的深渊呢。人性本是善良的啊。

侦探推理类小说,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逻辑的严密性。因此这类影片大多节奏紧凑,废话少,推理过程十分精彩。这也是我喜欢它们的原因。好的推理类动漫,推理的过程酣畅淋漓,让人拍手称快。

最后来说一类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动漫,那就是科幻/幻想类的动漫。这一类的精彩代表作也有很多。其实动漫这种不必和现实接轨的作品,大多数还是幻想类的。人们发明了动漫,就是为了实现或者表达一些愿望,一些实际无法实现的想法。

这一类里要说的是宫崎骏的《天空之城》。

说到《天空之城》,我们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那首经典的配乐了。空灵的曲调,悠扬的旋律,仿佛将人的思维带到了那神秘而遥远的天空之城堡。一直一直延续的传说,被守护的秘密,扣人心弦的冒险。

故事从希达和巴斯的相遇开始说起。女主角希达是个一直被追杀的女孩子,拥有一块神奇的

宝石。她偶然间掉落在巴斯家附近,和救了自己的巴斯成为了好朋友。原来那块宝石可以带领着人们找到传说中的天空之城,那里有被遗落的高度文明的世界,也有坏人垂涎的宝物。于是,影片的戏剧冲突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天空之城是一座悬浮在天空中的巨大岛屿。维系整个岛屿的大概就是一棵灵树的树根了吧。我们看到这里有大片大片的绿地,有可爱的小动物,还有跨越时光一直守护着这座城池的许多机器人。带给我深刻印象的要数这些机器人了。本是高度发达文明的代表的这些机器人,在这里和小鸟小动物和平相处,充满了灵性。而它们生锈的身躯,以及对于主人的无比忠诚也打动了我。历经岁月,守着一座早已被废弃被遗忘的孤城,安静地守在主人的墓碑旁边,尽职尽责地清理着,维护着,亘古不变地做着被设定的每日例行任务。这些安静又平淡的叙述,衬托出了一种悲凉的物是人非。

关于反派角色,海盗婆婆一行人不得不说。应该说,本来他们这帮人是被设定成坏人的,也是冲着财宝来的。但是当我们看到后来他们为了保护希达和巴斯而勇敢战斗奋不顾身的时候,我们又对他们肃然起敬。是啊,这种单纯的“坏”与那些穷凶极恶想要霸占整座天空之城的邪恶来比,似乎“坏”得温馨了起来。在这帮海盗的心里深处,依然隐藏着一个美好而柔软的角落。海盗婆婆看起来是不是更像是老家的祖母了呢?(笑。)

最终,为了保护飞行石结晶不被邪恶的人利用,希达和巴斯手握着手说出了毁灭的咒语。整座天空之城开始从下部崩溃,但是上面的部分由树根包裹着上升了起来。巴斯和希达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天空之城拉普达继续在神秘的高空中漂浮着。一切又回到了原始的轨道上。 这部影片是漫画大师宫崎骏根据《格列佛游记》这部经典作品萌生灵感而创作的,有些人认为情节比较传统,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没有创意。相反地,影片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像高架铁上的小火车,飞空艇,像泥塑的机器人等等,既有点工业革命时期的味道,又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幻想色彩。

紧张激烈的情节贯穿整部影片,但舞台却是蓝蓝的天空和漂浮的云彩,两下对比,耐人寻味。很多时候,人物的特点不是靠语言而是靠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更加地丰富和充满了艺术张力。带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天空之城代表的是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最终以毁灭告终,着实可惜。但是巴斯和希达寻找天空之城的经历又代表了追寻梦想的过程,只要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勇敢的,是坚强的,那么结果是什么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部影片从创作到指导再到脚本都是宫崎骏的工作,因此从头到尾充满了宫崎骏理念。它不仅仅是围绕着冒险故事在展开,更多地反映了宫崎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对于社会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一些更本质更深层的问题的思考。

 

第二篇:音乐鉴赏节课论文

音乐鉴赏节课论文

古典音乐赏析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10工商管理

姓名:税 莲

学号:100105010003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提到古典音乐,会想起一个现在很少提的概念—严肃音乐,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会认为是比较刻板,沉重的音乐,大多数人认为像这类的古典音乐年代悠久,离我的时代好遥远,比起古典音乐,青年人更喜欢听流行音乐。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听到古典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对古典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可是这学期,我上了古典音乐赏析的选修课,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典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我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要真正听懂古典,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通过古典音乐赏析的课程,我有了巨大的收获。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在古典音乐赏析的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音乐神童”莫扎特,“歌曲之王”舒伯特,“钢琴诗人”肖邦,“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等等。对于著名的古典音乐更是欣赏至极,如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瓦尔蒂《四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比才:《卡门》、莫扎特《g小调 四十号交响曲》、巴赫《小步舞曲》、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肖邦《E大调 练习曲“离别曲”OP.10》等等。

然而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大师,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来说,第一位大师是海顿,它是交响音乐的泰斗。他的音乐典雅、华丽、结构方整、旋律流畅,很少有戏剧性冲突,可以使人飘飘欲仙,悠悠欲睡。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誉,对海顿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是他奠定了古典乐派的形式和风格,并使其发扬光大。在他创作的黄金期,对音乐的形式与语法的掌握已是炉火纯青,乐曲风格精致,曲思丰富,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许多作品在原创及精练技巧下,经常蕴含着幽默感,表现为惊人的手法、出人意料的不同风格的同时呈现,还有精湛的和声、转调。更重要的是他发展主题素材的形式,延续巴洛克音乐的模拟对位法,根据主题的轮廓而衍生出乐曲组织。后来的两个世纪里,古典音乐的主题发展正是依据了这一原则。海顿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和富于幽默感。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

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献给奥地利皇帝的《颂歌》亦是海顿的著名作品。如今,这首颂歌的曲调变成了德国的国歌。海顿在交响乐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柴可夫斯基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牢固的环节。没有他,也就没有莫扎特、贝多芬了。”尽管他不如穆扎特、贝多芬那样辉煌,但他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是维也纳音乐真正的奠基者。莫扎特、贝多芬无比辉煌的器乐成就,都是建立在他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

第二位大师是“音乐神童”莫扎特。他的音乐则甜美、活跃,富于歌唱性和古典美,突出对比性和层次感,像清泉潺潺,似流水滔滔。莫扎特一生的曲风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17xx年为界,此时作品中可以看到前古典乐派和意大利古典乐派的强烈影响。中期以17xx年30岁为界,此时作品富有典雅的嘉兰特风格和海姆乐派样式的投影。30岁以后的略偏向巴洛克样式,并以此在古典的乐型之外植入更深远的意境。

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 伟大的音乐天才往往各有千秋,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则完美地体现了歌德的一句名言,即“艺术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艺术”。艺术的端庄与艺术的完美在形式、内容互异的作品中得到统一,这正是莫扎特的才华所在。莫扎特的音乐决不是壮伟凝重的,也难得是悲怆的,它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雍容华贵、恰如其分。而且,莫扎特是唯一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表现悲伤和痛苦的作曲家。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即使是他高兴的时候,他的音乐中仍然有一个悲伤的低音。他知道生活是由悲伤和欢乐组成。他能表现人类的灵魂,在他之前或之后却没有别的音乐家能做到。伟大的德国作家歌德,认为莫扎特是“禀承了上帝旨意的创造力的化身。”莫扎特“化身为”音乐。莫扎特因其音乐作品形式高雅、简洁对称,具有高度美感而声名鹊起,而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历久不衰,就是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回避它的真正魅力——自由与人性。

第三位大师贝多芬,他的音乐则升华为美中有“奋”,乐中有“哲”,激情洋溢,形象鲜明,矛盾纷呈,英雄气势撼人,如同熊熊烈焰,无比辉煌。音乐家大多注意形式与情感的结合,贝多芬《命运》与《合唱》交响曲中吧音乐审美中的表现派与形式派的融合推到了极致。贝多芬被后人评为“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的作曲家,可以看出,在音乐创作从古典走向浪漫的进程中,贝多芬是一块里程碑,他亲自将《第六交响曲》注上“田园交响曲:感情的表达胜于音画的勾勒”,并在各乐章分别写出“到达乡间时的快感”“溪边景色”等大小标题,使它成为音乐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标题音乐。由于他的作品的英雄气概,奔放热情,幻想风格,复杂织体一级丰满的和声因素,并扩大了交响乐队的编制,为浪漫主义

音乐开辟了道路。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对人生的感触极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处处充满自信.他的作品歌颂了生命的美好和对人类的爱,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贝多芬创作思想的概括。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改造成庞大的结构适于自己的思想。他把第一乐章的规模扩大了,特别是扩大了尾声。他向海顿和莫扎特一样,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题为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它们以猛烈的力量和气势展开。慢乐章在贝多芬手中具有赞美诗的特点,体现了贝多芬式的悲怆。他把小步舞曲乐章变为谐谑曲乐章,成为具有节奏动力的乐章,情绪从“纵情大笑”到神秘的和惊奇的。他把终曲扩大,成为在规模和意境方面与第一乐章相仿的一个乐章,使交响曲在凯旋中结束。《欢乐颂》这个著名的主题,节奏很平凡,是那种妇孺皆知的曲调,或许这就是大师的暗示:最崇高美好的事物往往出现在最平常的地方!

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交响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钢琴协奏曲等,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赏析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古典音乐艺术领域中有着无数的伟大作家,他们同样用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为我们诠释艺术的真谛,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集成,都是他们在挖掘内心,挖掘社会,挖掘时代后的结晶。而作为我们听众,即使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却也应该用心去聆听,当你仍沉醉于流行音乐的时尚形式中时,当你在为DJ舞曲感到吵闹时,当你越来越感受到嘻哈音乐的乏味与无聊时,不妨去听听古典音乐,它的每一格音符都好像是在你的心头跳动,每一格旋律都像是能踏入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的心境与思绪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化,我想这就是古典音乐永远能带给我们奇妙的感受,也是古典音乐亘古不衰的道理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