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四点”解读文本

巧抓“四点”解读文本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沟中学 张基祥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解读好文本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的基础。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但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准确选取文本的切入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诱发阅读期待。切入点的选择主要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阅读的规律来确定。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

1.巧抓“标题”导入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往往用精警的词语提挈全文,立意高妙。对于标题的解读,是接触文本的第一步,直接引领读者——教师或学生阅读文本的价值指向——到文中读什么、思什么、答什么。从标题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训练和优美语言的赏析活动,特别是对于长文的解读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最常见的就是抓题目的关键词、对题目生发疑问、加标点等。

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抓住“消逝”和“仙湖”这一对词语巧设悬念:“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仙湖’为什么又会‘消逝’在人们面前呢?”这一问题的提出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带着关切渴望的心理在阅读中探索,易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来解读课文:“巨人”贝多芬,他很高吗?能不能把“音乐”一词去掉?学生很自然地会得出结论:“巨人”不是指身高,而是人物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以及在音乐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音乐”起了限制的作用,更衬托出人物的不平凡。再比如《变色龙》中说“变”一环节,

可以这样设计:“到底什么在变?”“怎样‘变’的?”“为什么会‘变’ ?”从而集中地了解小说的主题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地诠释小说的主旨内涵。

2. 巧抓“文本背景”解读

一些文本的创作往往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结合文本的背景材料解读这类文本,有助于开掘文本深层的思想、文化以及美学底蕴。解读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常识,可以使我们发现事物内部清晰的秩序和潜在的价值。

如《岳阳楼记》一文,从创作背景来看,当年范仲淹贬到邓州后,他接到好友滕子京从岳州的来信,要他为重修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的朋友,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身处逆境之中而不消沉,反而去激励别人,这就使得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更具有现实的震撼力。范仲淹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岳阳楼记》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解读《刷子李》时,把它放在民俗文化这个大背景下,用冯骥才的博客推荐《俗世奇人》《神鞭》等一系列文章,引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生存现状和艺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试想,抛开《海燕》的创作背景,如何揭示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了解柳宗元坚定的入世思想,可能会“误将西山作南山”,“错把石潭比桃源”??

3.巧抓“矛盾点”质疑

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点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

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如《死海不死》,开篇就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生会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例如学习《孔乙己》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4.巧抓“延伸点”品析

这里的延伸点,指的是文章结尾处“语止但意未尽”时的情况。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时,引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作为文本的起点进行设问解答,能更好地回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把握主旨。

例如《安塞腰鼓》中的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为什么不写别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狗、驴等。带着这样的疑问读文章,会加深对“安塞腰鼓”的认识。“渺远的鸡啼”是反衬刚才的炽热场面,是衬托鼓声停止后的寂静。并且结合“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来谈以动衬静写法的妙处。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实写,作者确实听到了一声鸡啼,反衬西北汉子未经人工雕琢、实实在在的生命。再深入一点,还能挖掘出:鸡啼代表的是黎明,这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新的生活的开

始。表明作者感受了安塞腰鼓的震撼后对新生活的憧憬。至于为什么不用别的动物的叫声,一种答案是,这是一种写作习惯。因为很多的古诗文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比如“闻说鸡鸣见日升”“鸡鸣桑树颠”等。另外就是更好地起反衬作用,毕竟鸡和狗、驴比起来,体积要小的多,它的鸣叫声自然也就弱了。

以上“四点”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经验。很多时候,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是永无止境的,解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文本解读的弹性对教师是一种历练。阅读教学要还学生一定的“阅读空白”,给学生以思想交流的碰撞场所和空间。因为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去“学会”文本,而是利用文本解读更多的信息,学会个性化阅读,乃至实现创造性阅读。

(发表于《考试·中考教师》20xx年第11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