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书评

冬日的午后,独自一人。沏一杯茶,捧一本书,搬一张椅子置于落地窗前。拉开米黄色的窗帘,阳光透过玻璃静静地撒在木地板上。被拉长的影子点缀着这一片温暖,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情感。于是,这个冬日的下午格外明媚,不仅所有阳光的缘故,还有那一颗畅游文学海洋的青春之心??

一阵风可以唤醒一个季节,一颗芽可以振奋一片荒野,而一本好的书籍则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每个人都只有一个青春,在我们的青少年时代,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对精神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如今物质条件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多阅读几本好书,开拓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使其善知、敏行、陶情、崇高。阅读,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名词。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从量的积累看,要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质的转化看,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以致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面对一个丰富的世界。有科学家解释的宇宙奥秘,有文化大师阐述的人生哲理,也有百科全书承载的人类智慧。沉浸在这样的世界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品格,我们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必将在濡染中发生变化。

从幼时至今,在我所阅读的书籍中,印象最深刻感悟最亲近的当属唐诗宋词鉴赏了。每当捧起这本书的时候,那平平仄仄的感觉就那么自然的渗透、蔓延在手心。。。。。

听着时钟滴滴答答的声音,宛若演奏着大自然的平仄之音,丝丝缕缕,编织着一首诗,一首词。

唐诗宋词是我国诗歌中的双壁。

唐代(公元618-9xx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 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唐代的诗人特别多。除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例如:

李白被誉诗仙,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

杜甫被誉诗圣,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两人合称「李杜」。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早年有着积极的进取精神,写了许多关于边塞游侠的诗歌,大都情调昂扬,气概豪迈。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这些诗往往刻画细致,清新自然,词秀调雅。

韩愈,主张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词创作影响较大。

李商隐,他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词新丽,意蕴深微。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题材。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晚唐。 初唐早期诗人承袭南朝宫体诗,

用词多华藻绮丽空洞,以上官体为代表,主要诗人有李世民、上官仪、上官婉儿等等。 初唐中期诗人代表为文章四友和沈宋体,文章四友是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四人。沈宋体代表为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一方面沾染了宫体诗的习气,一方面也写了些描写真情实感的好诗。 初唐晚期诗人主要有王绩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一扫萎靡的宫廷诗风,描写了真实生活。盛唐诗人流派众多。 盛唐前期诗人张九龄、王翰、以及吴中四友贺知章、包融、张旭、刘昚虚。 田园诗派有孟浩然、王维、等。 边塞诗派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等。

晚唐前段诗分两大派,杜牧等人风格清俊豪迈,健爽悲凉,往往在历史的凭吊中寄寓著衰世的感慨。 李商隐、温庭筠等人多绮丽浓艳之作,开艳丽诗风。 杜牧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俊爽悲慨、风骨豪迈,;李商隐沉郁、深意,自成一体。

宋词是中国宋代的长短句歌词。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的繁荣时代。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等 。

李清照,宋代知名女词人。她擅长诗文,而以词的成就最高。青年时代,其词多限于离情别绪,闺中生活,写景咏物,风格清丽俊朗。后来,其夫病逝,她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她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歌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

柳永,青年时期常出入歌台舞榭,与狗朋怪侣过着暮宴朝欢的日子。受上流社会非难,屡试不第。仁宗元年,中进士,但仕途坎坷。刘永一声落拓潦倒,独以著词称于世。其内容多含羁旅行役和离情别绪。

苏轼,性格豪放才思敏捷,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其诗清新豪迈,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迹丰腴跌宕。

辛弃疾生当衰世,“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他将自己无处发泄的“一腔忠愤”及其“抑郁无聊之气”寄之于词。不但在词中抒写抗金、恢复的大题材、大感慨,而且在词中歌咏自然风光,赞颂农家生活,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唐诗宋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把人带入其中的意境。

听腻了整夜缠绵的雨声,忽的传来时断时续的叫卖声,陆游晃悠悠地喝了口酒,随口而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朦胧间带点清醒,闲逸中隐藏愁意,这样的尺度似乎只有细雨能给予。

看见斜风细雨中的景致,微醺的杜牧高兴的哼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十八个字,让我记住了杏花烟雨中飘摇的江南。

面对朋友的远离,尚不知何年何月相见。王维缓缓地举起杯,轻唱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雨中的分离如此的惆怅而温暖。

那是巴山秋夜的雨,案头的一笺家书,牵起他无尽的思念。远隔千里的那个家,那个她,是否也在如此的夜晚辗转难眠?西窗下,红烛的泪在流淌。那烛火燃烧的不止是湿润的空气,还有家的味儿。亲爱的人儿,何时才能与你团聚,在烛影摇曳的夜晚,畅谈这巴山夜雨?

同样是个孤独的夜晚,淅沥的雨,吧嗒作响的海棠,唤不醒醉酒的女词人。那个戴东坡巾、着对襟大衣的身影依稀于梦里,那段斟酌字句、赌书泼茶的风雅生活恍惚于眼前。可是思念挽不回阴阳相隔的丈夫,梦总是要醒的,哪怕喝了再多的酒。侍女卷帘,天已大白,雨停了。星星落红,如凋落的梦。窗外,绿肥红瘦。窗内,人比黄花瘦。

抑或是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或是李重元的“欲黄昏,雨打犁花深闭门”,或是李煜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雨声叩开心灵的门,悲从中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是雨在诗佛眼中的意味。一切都是那么的空淡,雨冲淡了空气中的飞尘,亦冲淡了弥漫着的喧嚣与浮躁,山林顿时沉淀如同处子。雨又是那么的神圣!

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中有雅趣,雨中有禅思。雨为诗人词人的生命留下了广阔的抒情空间,从而使我们对他的每一次体验都获得了新鲜的巨大的心理震撼力。她飘过秦砖汉瓦,淌过唐诗宋词,渗透进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第二篇:唐诗宋词欣赏

唐诗三百首续

沈佺期 杂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赏析:

闺中望月,本是旖旎浪漫的事,然而此时此境在思妇的眼里心里却是一种“可怜”的情味,充满凄凉的感慨。非月之可怜,而是望月的人可怜,月在当前,仿佛又在汉家军营,思妇的愁绪,悠悠长长飘系于千里万里之外的夫婿身上,月虽可见人在何处?“长在”是对“可怜”一句的承接,正是此一种境况的描述说明和情味的渲染。诗境因为月、闺中和汉家营高低远近三个不同的点构成了立体的空间画面,一样的相思,两地人的愁情,因为空间的距离而越发显出思念的幽深连绵不可断绝。而“今春”和“昨夜”转而连接了时间的潜流,今春意、昨夜情,时光流逝惆怅依旧。是对现时的感慨,也是记忆的返回,在记忆中遥想着过去的温馨,正是现时对月思人冷清境况的反衬。情何以堪?会面又何时?也只能是冀望于遥远而飘渺的希望之中了:谁能将期鼓,一为取龙城?

每一段历史总是伴随着战事的发生而发生,而对战争体会最深的应是或戍边或征战的将士,和他们留守家中的思妇们。此诗的描述特色在于以月为提挈,总摄了时空流的潜在流动,形成情感回环交叠的暗流;时空描述的对举同时也构成了诗歌内在的对称之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