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心得论文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心得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xx)07-0233-02

【关键词】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蓝光治疗 护理

正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的症状。病理性黄疸较之生理性黄疸有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的特点,如处理不当部分病理性黄疸进展为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病理性黄疸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应加强观察,尽快祛除病因,及时给予光照疗法,换血,输入血浆、清蛋白,应用肝酶诱导剂,中药等。因此应加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时治疗,加强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于20xx年x月~20xx年x月期间收治0~28天新生儿黄疸共121例,男67名,女54名。生理性黄疸23名,病理性黄疸98名。足月儿91名,早产儿30名。血清胆红素值为221.2~472.3μmol/l,黄疸出现日龄≤24h者3例,2~3d者34例,4~7d者84例。

2 结果

患儿每日照射12小时,照射2次,8小时照射1次,黄染较前明显减退,血清胆红素降至190μmol/l,生命体征正常,吃奶反应均

好,4天后血清胆红素降至171μmol/l 以下,本组98例病理性黄疸均治愈出院,无核黄疸发生。

3 光疗前的准备[1]

3.1 护士准备 了解患儿诊断、日龄、体重、黄疸的范围和程度、胆红素检查结果、生命体征、精神反应等。操作前戴墨镜、洗手。

3.2 物品准备 光疗箱:一般采用波长425~475nm的蓝光最为有效,也可用绿光、日光灯或太阳光照射,光亮度以单面光160w、双面光320w为宜,双面光优于单面光。灯管与患儿皮肤距离33~50cm。 遮光眼罩:用不透光的布或纸制成。

3.3 患儿准备 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和油类;剪短指甲;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脱去患儿衣裤,全身裸露,只用长条尿布遮盖会阴、肛门部,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3.4 环境准备 光疗最好在空调病室内进行。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则要防止过热。

4 光疗过程中的护理[2]

4.1 将患儿裸体放入已预热好的温箱中,并记录开始时间。

4.2 光疗中注意使患儿皮肤广泛均匀受到照射 使用单面光疗箱

一般每2h更换体位1次,可以仰卧、侧卧、俯卧等体位交替更换。俯卧照射时要有专人监护,以免口鼻受压而影响呼吸。

4.3 严密监测体温和箱温 每2~4h测体温1次,同时观察箱温变化。一般箱温应保持在30℃,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

4.4 在光疗过程中保证水分和营养供给 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小儿高2~3倍,故应在奶间喂水。观察和记录出入量。

4.5 光疗副作用一般较轻,应注意观察和处理 常见副作用包括:①发热:应注意监测和保持正常体温;②腹泻、呕吐:患儿大便可为深绿色稀便,有时出现呕吐,一般光疗结束即可停止,不需特别处理,应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③皮疹:若程度轻,一般不需处理,若较重可暂停光疗,皮疹可自行消退,再继续光疗;④青铜症:若结合胆红素超过68.4umoll(4mgdl)且有肝功损坏时,光疗使胆绿素蓄积,皮肤可呈青绿色,出现此情况时应停止血清胆红素光疗,可缓慢恢复。

4.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光疗前后及光疗期间应监测血清胆红素

变化,以判断疗效。光疗过程要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黄疸消退情况、皮肤有无发红和皮疹、大小便颜色与性状,以及有无烦躁不安、嗜睡、呕吐、哭声和吸吮能力变化等,以及时发现光疗副作用和有无核黄疸发生,及时与医师联系,进行处理和抢救。

4.7 进行新生儿抚触 通过抚触及双手对新生儿全身皮肤以温和良好的刺激。抚触能使迷走n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增加婴儿的哺乳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胎便排泄,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4.8 注意保持灯管及反射板清洁 去除灯管灰尘,以免影响照射效果。

4.9 光疗时间视病情而定 大多数患儿光疗24~48h即可获得满意

疗效,极个别可超过72h。血清胆红素降至171umoll时可停止光疗。出箱时给患儿穿好衣服,除去眼罩和足跟的胶布,抱回病床。记录出箱时间和患儿病情。

4.10 光疗结束后 应关好光疗箱电源,将水槽内的水倒掉,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工作。

5 小结

通过对黄疸患儿的光疗护理,98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一切护理操作均在蓝光箱中进行,静脉推注药物或更换尿布时,不要将蓝光箱门全部打开,尽量从小门或侧面袖孔伸入操作

 

第二篇:新生儿呕吐护理心得论文

新生儿呕吐的护理心得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呕吐

【中图分类号】r722. 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xx)04-0214-02

新生儿呕吐较常见,它可以是消化道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重要症状,也可以某些生理解剖因素造成[1]。 其发生机制是某种原因刺激延脑呕吐中枢区,反射性引起幽门、胃收缩,贲门松弛,同时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升高,导致胃内食物和胃液经食管排出体外。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呕吐物吸入,可引发吸入性肺炎,反复呕吐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长期呕吐导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严重呕吐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引起死亡[2]。所以做好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和协助医生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xx年x月—20xx年x月发生在我科呕吐新生儿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出生时情况:早产儿9例,足月儿39例,过期产儿2例;自然分娩40例,剖宫产8例,胎头吸引2例。起病时间:24 h内 35例,24h~72 h 13例,72h~7 d 2例。 2 临床常见的呕吐种类

2.1 呕吐羊水 出生当天或次日呕吐,吐出物为泡沫样透明羊水或

淡咖啡色黏液,系母亲宫血、羊水及胃液混合物。

2.2 溢奶 喂食后侧卧口边溢出奶液,见于母乳量较充足的新生儿。

2.3 喂养不当 水平式卧位喂奶,致大量空气吞入,牛奶太冷太热,奶咀孔太大奶流过急,吞咽过快等均可致喂奶后呕吐。

2.4 食道闭锁 进食后即吐,吐奶液,口中常流出大量黏液,多发生青紫窒息。

2.5 幽门痉挛 新生儿幽门功能暂时性失调,喂奶后短时间内即呕吐,吐物多为奶液。

2.6 胃黏膜受刺激 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等引起胃肠道出血可引起呕吐,呕吐物多为咖啡色或红色血性物。

2.7 巨结肠 生后3 d~4 d出现呕吐,腹部膨隆,呕吐物中有胆汁和粪汁,无胎便或很少。

2.8 肛门闭锁 生后无胎便,24 h后出现呕吐、腹胀,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呕吐物混有胆汁粪汁,腹胀严重不见缓解。

2.9 胎便性肠梗阻 出生后呕吐、腹胀,先吐奶后吐胆汁,腹部肠型明显,胎便少。

2.10 颅内压增高 常见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呕吐呈喷射性,呕吐物多为奶液或乳块,前囟饱满,张力高。

2.11 感染 以肠道感染常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也可有胆汁,尔后出现腹泻。

3 护理措施

3.1 一般情况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呼吸、大小便及进乳情况。对呕吐频繁者应观察是否伴有神志萎靡、厌食。前囟是否凹陷、面色是否发灰或红润。必要时记录24h出人量,并进行血清电解质及血气检查以判断小儿内环境情况。

4 新生儿呕吐的护理

3.1 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右侧斜卧位,随时清理呕吐物,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吸人性肺炎,必要时用吸痰管将呕吐物吸出。患儿呕吐次数较多,需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整洁,每次吐奶后用毛巾温水清洗擦净皮肤并搽上爽身粉,让患儿舒适。

3.2 喂养不当所致呕吐

护理要耐心,吸吮猛的婴儿在喂奶时要吸吸停停,姿势要正确,婴儿应取斜坡式卧位,喂奶后应将患儿竖起轻轻拍背,让胃内空气逸出,在吃奶后少翻动头、颈背,并将头抬高片刻,无改善者应告知医生作相应处理。本组资料显示有10.34%的病例是喂养不当所致,只要护理的当,呕吐即控制,不必转科,可节省了病人的费用和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3.3 喂养知识宣教

做好喂养知识的宣教,尽量鼓励家长母乳喂养和少量多次喂奶,喂奶前先换尿布并洗手。尽量将患儿抱起喂奶为佳,每次喂奶后应抱起轻拍背部,让气体排出,同时注意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排空,防止呕吐发生。母乳喂养者或人工喂养者均要做好乳品、乳具的消

毒。如频频呕吐或伴有吐血、血便、拒奶、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及反应低下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4 禁食、洗胃

新生儿吞入污染羊水及母血后,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及黏液分泌过多而导致呕吐。对此类新生儿应在生后 2—3h洗胃,患儿取左侧卧位,头部稍抬高,用1%的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洗胃后患儿取右侧卧位2小时,有利于胃的排空。洗胃后禁食6以上小时,第1次给予5ml糖水(温度在37—39℃左右),如无再出现呕吐,2小时后可以喂奶。体重3000g左右喂10ml,最初每隔2小时喂1次,24小时后如无不适才按需喂养。羊水ⅲ度污染患儿洗胃后禁食最短时间为6小时,呕吐发生率可从58.35% 减少 到28.2%,降幅达 30%以上[3]。

3.5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 应限制液体入量,合理使用降颅压药,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给予一定流量的氧气。

3.6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控制滴速,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以保证营养的供给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7 呕吐后皮肤清洁护理 及时用消毒毛巾或纱布蘸温热水将口角、颈下、耳后奶汁洗干净,因为新生儿角质层薄,皮肤障壁功能差,口水、奶汁均能引起发红、溃烂[4,5]。新生儿内衣和包被应柔软,并留有备用,随时更换。

参考文献:

[1] 张家骧.新生儿急救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

412~415.

[2] 张家骧.新生儿急救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436~440.

[3] 王瑞英 ,金姚珍,孙军霞.羊水胎粪污染儿洗 胃后呕吐与喂养关系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xx,36(11):839.

[4] 曾云香,陈敬国,何结平.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对新生儿消化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xx,23(2a):335336.

[5] 丁建海.新生儿呕吐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xx,19(6b):10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