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8次学术年会论文评审评委反馈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8次学术年会论文评审评委反馈 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8次学术年会高中组的论文评审,有很多感想和大家分享。总体感觉,老师们提交的论文,选题上大多比较贴近教学,反映一线的实际需求。例如,有关于教学模式探究的,有关于高考试题分析的,有关于学习效果评价的,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论文基于实证研究,有数据、有分析、有见解,对改进教学很有启发。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可以进一步提高的方面。首先,选题的角度和立意还可进一步改善。有些选题还不是特别聚焦,尚未切中教学的关键问题,显得有些缺乏问题意识。第二,实证研究的研究设计还需更加严谨,研究过程也应更加规范。第三,论文写作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合规范的问题;同时,理论论述和对实践问题的具体探讨也有脱节现象。基于这三个问题,我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供大家参考、批评。

第一,选题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一线老师的研究选题,大致应该符合三个原则。当然,一定存在特例,这里我只是讨论一般的情况。首先就是要面向全体,即着眼学生的群体问题来设计选题。我讲的面向“全体”,并不是说面向中等的学生,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体”,即所有学生,尤其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学差生身上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也一定体现普遍性。学差生的问题在中等学生甚至是学优生身上或许也同样存在,有些问题可能对学习效果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二个原则就是要着力挑选核心问题来研究。外语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无外乎是学习者特点和学习过程两个,即总是要围绕学习规律本身来开展研究的。其他问题(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课程设置等)都应围绕学习规律来展开,否则容易产生偏颇。第三个原则是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始研究。我们的教学中通常会同时存在多个问题,有的容易解决一些,有的难一些,所以建议选题时“避重就轻”,先捡容易解决的问题来研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研究能够更好地和改善教学的行动建立密切联系,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

第二,研究方法的问题。建议老师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系统地学习一下基本的实证研究方法,比如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具体来说,可以先找一本写得比较精炼的教材看一看;然后,精读几篇近两三年发表在比较权威的学

术期刊上的实证研究,仔细推敲一下与研究方法相关的各个细节。这样或许能够较快地对基本的研究方法有一个比较准确、直观的理解,或许是个捷径。另外,我觉得还应提倡多从事行动研究,即以直接改善教学实践为根本目的的研究。其实,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都在尝试着这样那样的新方法,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就是说,大家每天实际上都在“行动”着。那么如果这样的“行动”能够在事前有更好的论证和规划,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行动后有更加系统、深入的反思,不也就成了一项很好的研究了吗?

第三,论文写作的问题。除了规范方面的问题外,论文写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文献综述写得不到位。文献综述要既“综”又“述”,且重点在“述”,即在梳理、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在论证本研究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文献综述不是说明文体,而是议论文体。这一点上,有不少老师的论文,看上去更像是对前人研究的罗列,而没有在“罗列”的基础上更好地揭示研究空白,即前人研究没做过但又很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本研究要做的事情。另一个问题方面是文末的讨论部分还不够深入,对数据或案例的分析也相对比较表面,描述性的语言比较多,而相对缺乏观点和见解;另外,和教学实际也显得有些脱节,即似乎并不能对教学实践的改善带来实质性的启发。

总之,我们在从事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衷心希望研究也好、论文也好,都能够不断提高质量,最终为改善教师教学、优化学生学习做出更直接、更实际的贡献。

(作者:徐浩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第二篇: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20xx年历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

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20xx年历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

一等奖

福建省普教室 李林川 社会多元评价与高考历史命题创新——兼议20xx年高考北京卷文综第16题

福州格致中学 李 怡 登高必自,探本溯源——以福州格致中学百年校史走入课堂教学为例

宁德市福鼎三中 吴宝辉 关注学生感受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谈学、做、教自主课堂导学案设计与构想

漳州市东山二中 谢舜谦 对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晋江市养正中学 郑江河 初中历史起始教学的取与舍

二等奖

福州二中何斌 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有效结合的几点思考

福州十八中陈 仲 初中历史“课堂探究”教学探微——以“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为例

福州延安中学侯冰彬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材文本解读策略初探

福州文博中学艾振斌 构建通史体系 助力高三学习——高三一轮复习前的“小通史”复习初探

福州屏东中学林冰心 浅谈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

福州第十二中学吴松钦 中考历史“热点”问题探析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中彭湘晖 开拓历史教学的诗意空间

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 陈玉銮 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摭谈

南平市邵武四中 黄德婵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莆田五中 刘熙 基于WebQuest的高中历史学习探索——以《百年辛亥:穿越时空的记忆》设计为例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林炳勇 怎样进行片段教学

仙游县华侨中学 陈森琼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莆田市秀屿区实验中学林素媛 浅谈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晋江市侨声中学郭泉源 分层教学应从设定目标开始—— 谈历史课堂“星级”目标的实践

南安市新侨中学沈大田 科学开发历史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为例

南安市蓝园高级中学黄端香 浅谈课堂观察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南安市实验中学巫清木 构建高效课堂需处理三对关系

漳州市东山二中孔绿芹 漳州市实验中学朱舒娴 走进“东山关帝文化”,体验历史研究性学习

尤溪县第四中学钟诗汪 历史教学灵动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建宁一中 顾建西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武平一中钟玉芳 运用史料教学、树立三种意识、打造高效课堂

厦门外国语学校 林小聪 初中历史教学中立体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厦门市五显中学 卢延梅 关注同安乡土文化 成就精彩历史课堂

厦门市五显中学 陈莉莎 发挥历史教育之情商培养功能

宁德教师进修学院 陈善松 福安市第二中学 陈妙华 巧用时间轴,构建通史体系——从新高考专题复习说起

宁德市民族中学 郭仕惠 信息技术在历史探究性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为例

宁德十中李 端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 陈廷光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高效复习策略探究

宁德市寿宁一中 卢彩娱 试论基于学生主体的中学历史课堂幸福场建构的目标和生成路径

三等奖

福州外国语学校袁静 凸显个性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为例

福州十九中俞琼仙 谈谈初中乡土史教学的几种形式

福州八中鳌峰初中郭欢影 试论初一历史启蒙兴趣性教育

福州华侨中学王晨 谈文明史观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指导中的运用

福州文博中学张建玲 中学研究性学习如何有效开展——以《收藏天下,五彩收藏》为例

平潭综合实验区流水中学李礼锋 略谈基于历史自主学习的情感发展

南平市新光学校曹玉萍 紧扣中考趋势 巧用图像证史

莆田五中林建明 在历史教学中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莆田十七中黄玉耀 《莆仙历史》在爱乡爱国教育中的作用

莆田市月塘中学林国雄 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历史课堂教学

莆田八中陈耿义 暗示法在高中文科历史教学中的启示

福建省税务学校欧庆宇 和而不同——略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莆田擢英中学 徐秀琴 初中历史活动课探究教学浅议

莆田四中 谢紫德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整合

莆田十三中 龚兰华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晋江市侨声中学黄荣来 《农村中学高中历史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南安市实验中学黄清强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南安市柳城中学陈锦宗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思考

泉州市德化八中陈兴文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晋江平山中学刘清华 激活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策略

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钟少华 浅谈中考历史科的复习方法

泉州市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庄凤彩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 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庄萌宇 教学语言和智能培养

厦门十中陈奋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厦门市乐安中学 江如蓉 高中历史教学凸显人文教育功效的途径和方法初探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杨祖胜 也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演绎法”

厦门集美中学曾志慧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初探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傅宏莹 如何在教学中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增强学生对史料的感悟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陈建才 巧用乡土历史促教学

漳州市东山二中黄哲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连城一中陈四妹 深度研读教材 打造高效课堂

武平一中徐良发 优化重构增实效

长汀二中陈建林 长汀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之管见

长汀一中谢仰金 反思高三历史课堂复习教学

长汀二中彭海长 谈现代教育技术融于历史创新教学的几种途径

武平一中陈接斌 新理念 新体例 新情境

福鼎三中蔡丽娟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对“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的思考

福鼎七中郭和渠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宁德十中黄祖波 历史学科片段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福鼎六中苏小琴 “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德育渗透——以《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为例 福鼎市太姥山中学魏林恩 对高中历史“学教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思考

福鼎六中周灵玲 开展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