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陈帮林

摘 要:论述近年来村级财务管理采取的主要模式,各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做法,并对实行的各种管理模式进行利弊分析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村级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事关农村稳定的大局。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导致村级债务普遍,掏空了基层实力,窒息了乡村自我发展的活力,而且影响到农村干群关系,影响到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探索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紧要。

1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

1.1“村有村管”模式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民主理财的原则实行集体资产和账目的自我管理,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其特点是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专门的财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独立性较强,村级自主权较大。从村级财务管理运行情况看,“村有村管”模式适应于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村级财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村级应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查村级发生的收入、支出凭证,对村级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提出意见,并定期进行财务公开,接受接群众监督,同时配合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做好审计监督。

1.2 “集中办公”模式

是不改变村级财务人员,以月为单位,村级会计定期持经村主要负责人签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查通过的单据到乡经管站,经乡镇审计人员审核通过后,在乡

镇经管站的指导下记帐的一种管理模式。自会计制度改革后,由过去的收支付记帐法改为借贷记帐法,绝大多数村的财务人员素质偏差,管理水平不高,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会计专业培训,加之村级财务人员不稳定,村级存在不建帐,包包帐、捆捆帐等糊涂帐现象,致使村级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引起群众的普遍不满。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探索出的村级财务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定期集中村会计处理账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写会计报表。在登账前,村会计持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审查通过的票据,经乡镇经管站审计后入帐。会计集中办公,使村会计在乡镇经管站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处理账务,账务处理过程就是学习提高和接受监督的过程,提高了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同时把村级民主理财与审计监督规定为必经的程序,遏制了乱开乱支,营私舞弊的行为,堵住了村财管理的漏洞,强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

1.3“村帐乡代理”模式

是指在坚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村组织与乡镇签订村级财务书面委托协议书,由乡镇进行代理,使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村级财务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具体概括为“一取消”、“两分离”、“三不变”、“四统一”。“一取消”,即取消村会计岗位。村级只设一名报帐员,负责办理村级日常财务工作,包括领取统一的财务票据,收取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现金,初审原始凭证,填制报帐清单,定期到乡镇村级财务代理机构即农经站报帐等业务。“两分离”,即“帐款分离”、“用管分离”。“帐款分离”是指由村级报帐员负责现金的收支保管,乡镇农经站代理帐目制作。“用管分离”是指保持村级资金用途不变,村级组织资金分配使用权力不变,而由农经站对各村村级资金在农信社或其他金融机构统一开户,按村设帐,专户储存,并按有关规定,为各村办理现金、转帐等资金结算,收入支出及往来款项的收付等会计核算和监督,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严格的村级财务核算管理,实现“用”、“管”两权分离。“三不变”,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金)所有权、使

用权、财务审批权不改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平调、挪用、侵占村级资产、资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仍然是基本会计核算单位。“四统一”,一是统一票据管理。取消各村普遍使用的内部收款收据,严格票据管理,各村报帐员必须到乡镇农经站领取统一的票据或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结算往来),确保收入能及时、足额入帐。二是统一资金管理。建立统一的银行存款结算帐户,将农业税附加及村级转移支付、村级经营和发包租金收入等各项村级收入,都纳入统一帐户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三是统一集中记帐。即统一会计科目、记帐时间、记帐凭证,由各村报帐员按月或按季到乡镇农经站报帐,农经站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核算,审核记帐。农经站审核票据,主要审核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对不真实、不合规的原始凭证不予办理入帐;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更正和补充;审核是否符合民主理财原则,各项支出是否符合经办人员签名经办、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等程序。农经站审核入帐后,以财务报表形式反馈到村级,由村级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统一建档管理。乡镇农经站对实行村级财务代理后的会计档案资料,实行统一归档保管,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1.4村级“会计委派”模式

是指村级会计由乡镇通过招考聘任,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进行委派与管理的一种村级财务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特点是村会计在业务行政等方面直接由乡镇管理考核,决定人事任免,村级无权干预。这种管理模式,是对村级会计人员的任用管理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改变村会计受村干部的影响比较大难以履行会计监督的现象,强化村会计的独立性而实施的。

2 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2.1“村有村管”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符合农村财务管理管理制度和村民自治的要求,集体资产所有

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由村组织或村民来行使,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村级自主权较大,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但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主要表现在:

2.1.1管理制度方面

村级组织未对集体经济的积累提出一些长远的规划 ,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村里集体资金的使用、大额资金的支付使用就是个别人说了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专断性。

2.1.2制约监督方面

主要是干部独断专行,村民参与性不高,内部监督不力, 致使监督只停留在形式上。农民关心的热点、焦点财务事项村组织不公开,实行暗箱操作,由于农民受专业知识的影响,难以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监督,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造成集体资金流失,增加村级债。上级部门监督的力度不足,没有具体的方案与措施,致使村里财务混乱无法管理,对存在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整改。

2.1.3参政议政方面

部分的村干部及村民的法制观念淡薄,有的根本不懂法,数额大的集体经济往来只有村组织个别领导知道,广大村民关心的是自己利益,而对集体经济是否按政策办事则一概不管,致使村干部以权代法,花钱自己拿,收入不入帐,开支自己写#5@p,进而出现贪污、挪用、移用、挤占专项资金的事时有发生。

2.1.4会计业务方面

村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十分薄弱,会计执行者不规范,易造成账目管理混乱,有的甚至只用一本笔记本记帐,有的用流水帐;有的村财会人员配备较少,而且素质较差,甚至对会计业务完全不懂,从而造成违法乱纪现象较为普遍。

2.2“集中办公”模式

会计集中办公,使村会计在乡镇经管站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处理帐务,利于提高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同时强化了乡镇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但

是要看到,这种管理模式同样存在不足:

2.2.1监督力度不够

在审核监督上,即使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起到了一定的事后监督作用,但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督,使少数人有趁机违纪漏洞。

2.2.2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村级财务人员是自下而上集中到乡镇处理帐务,增加了村级财务人员往返于乡村之间的时间和费用。

2.2.3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对村级财务业务指导上,帐薄、凭证、会计报表由村级自我管理,有时会出现伪造#5@p情况,难以取得准确的会计信息。

2.3 “村帐乡代理”模式

“村帐乡代理”,在保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两分离”、“四统一”,严格规范帐目管理、财务收支、审批手续。对从源头上预防村干部以权谋私等问题,必然能起到强有力的监管制约作用。实行“村帐乡代理”,从管理上提高了村级民主理财的层次,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权的落实,准确地把住了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的切入点,消除以往村级财务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弊端,对在农村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乡村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减少干群矛盾,增强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必然能发挥十分重要作用。但也反映出一些明显不足:

2.3.1不易采取强制措施,实施难度较大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实行村帐乡管,要在村集体自愿的基础上委托代理,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害怕自主权受到限制,绝大部分村不自愿代管,又不易采取强制措施,因此实施较为困难。

2.3.2财务费用较高

村级财务乡代管实行分村设户、分村建账、分村核算管理业务,由于绝大部

分村集体经济是空壳,但仍需设户建帐核算,增加了村级财务管理成本。

2.3.3容易滋生帐外帐现象

由于实行村帐乡代管,村级受到的约束力加大,因此,村级往往会出现帐外帐、私设小金库现象。

2.4村级“会计委派”模式

村级会计由乡镇聘任委派,直接由乡管理考核,村级没有干预权,对增强村会计的独立性,提高村会计素质,有利于促进农村财务管理更加专业化。但是财务管理成本较高,在乡镇财力困难或集体经济薄弱村,难以实施。

[参考文献]

崔立松 .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利弊浅析[J].农村经营管理,20xx

(7):43~45.

作者通联:云南省会泽县上村乡经管站

 

第二篇: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陈帮林

村级财务管理的四个主要模式

1.“村有村管”模式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民主理财的原则实行集体资产和账目的自我管理,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其特点是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专门的财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独立性较强,村级自主权较大。从村级财务管理运行情况看,“村有村管”模式适应于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村级财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村级应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查村级发生的收入、支出凭证,对村级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提出意见,并定期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配合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做好审计监督。

2.“集中办公”模式

以月为单位,村级会计定期持经村主要负责人签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查通过的单据到乡经管站,经乡镇审计人员审核通过后,在乡镇经管站的指导下记账的一种管理模式。

3.“村账乡代理”模式

是指在坚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村组织与乡镇签订村级财务书面委托协议书,由乡镇进行代理,使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村级财务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具体概括为“一取消”、“两分离”、“三不变”、“四统一”。“一取消”,即取消村会计岗位。村级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办理村级日常财务工作,包括领取统一的财务票据,收取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现金,初审原始凭证,填制报账清单,定期到乡镇村级财务代理机构即农经站报账等业务。“两分离”,即“账款分离”、“用管分离”。“账

款分离”是指由村级报账员负责现金的收支保管,乡镇农经站代理账目制作;“用管分离”是指保持村级资金用途不变,村级组织资金分配使用权力不变,而由农经站对各村村级资金在农信社或其他金融机构统一开户,按村设账,专户储存,并按有关规定,为各村办理现金、转账等资金结算,收入支出及往来款项的收付等会计核算和监督,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严格的村级财务核算管理,实现“用”“管”两权分离。“三不变”,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改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平调、挪用、侵占村级资产、资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仍然是基本会计核算单位。“四统一”,一是统一票据管理。取消各村普遍使用的内部收款收据,各村报账员必须到乡镇农经站领取统一的票据或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结算往来),确保收入能及时、足额入账。二是统一资金管理。建立统一的银行存款结算账户,将农业税附加及村级转移支付、村级经营和发包租金收入等各项村级收入,都纳入统一账户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三是统一集中记账。即统一会计科目、记账时间、记账凭证,由各村报账员按月或按季到乡镇农经站报账,农经站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核算,审核记账。农经站审核票据,主要审核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对不真实、不合规的原始凭证不予办理入账;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更正和补充;审核是否符合民主理财原则,各项支出是否符合经办人员签名经办、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等程序。农经站审核入账后,以财务报表形式反馈到村级,由村级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统一建档管理。乡镇农经站对实行村级财务代理后的会计档案资料,实行统一归档保管,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4. 村级“会计委派”模式

是指村级会计由乡镇通过招考聘任,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进行委派与管理的一种村级财务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特点是村会计在业务行政等方面直接由乡镇管理考核,决定任免,村级无权干预。

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1.“村有村管”模式的利弊

这种管理模式符合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自治的要求,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由村组织或村民行使,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村级自主权较大,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但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主要表现在:

(1)在管理制度方面

村级组织未对集体经济的积累提出长远规划,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大额资金的支付由个别人说了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专断性。

(2)在制约监督方面

主要是干部独断专行,村民参与性不高,内部监督不力,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造成集体资金流失,增加村级债务。上级部门监督力度不足,没有具体的方案与措施,致使村里财务混乱无法管理,对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整改。

(3)在参政议政方面

数额大的集体经济往来只有村组织个别领导知道,致使村干部以权代法,贪污、挪用、移用、挤占专项资金的事时有发生。

(4)在会计业务方面

村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薄弱,会计执行者不规范,易造成账目管理混乱,有的只用一本笔记本记账,有的用流水账;有的村财会人员配备较少,而且素质较差,甚至对会计业务完全不懂,从而造成违法乱纪现象较为普遍。

2.“集中办公”模式的缺陷

会计集中办公,使村会计在乡镇经管站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处理账务,提高了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同时把村级民主理财与审计监督规定为必经程序,遏制了乱开乱支、营私舞弊的行为,堵住了村财管理的漏洞,强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但这种管理模式同样存在不足。

(1)监督力度不够

在审核监督上,即使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起到了一定的事后监督作用,但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督,使少数人有趁机违纪的漏洞。

(2)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村级财务人员要集中到乡镇处理账务,增加了其往返于乡村之间的时间和费用。

(3)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对村级财务的业务指导,账簿、凭证、会计报表由村级自我管理,有时会出现伪造#5@p的情况,难以取得准确的会计信息。

3.“村账乡代理”模式的不足

“村账乡代理”对从源头上预防村干部以权谋私等问题,能起到强有力的监管制约作用。从管理上提高了村级民主理财的层次,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权的落实,准确地把住了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的切入点,消除了以往村级财务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弊端,对在农村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乡村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减少干群矛盾,增强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必然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反映出一些明显不足。

(1)实施难度较大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实行村账乡管,要在村集体自愿的基础上委托代理,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害怕自主权受到限制,绝大部分村不愿代管,又不易采取强制措施,因此实施较为困难。

(2)财务费用较高

村级财务乡代管实行分村设户、分村建账、分村核算管理业务,由于绝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是空壳,但仍需设户建账核算,增加了村级财务管理成本。

(3)容易滋生账外账现象

由于实行村账乡代管,村级受到的约束加大,因此,村级往往会出现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现象。

4. 村级“会计委派”模式的利弊

村级会计由乡镇聘任委派并直接由乡管理考核,有利于增强村会计的独立性,提高村会计素质,促进农村财务管理更加专业化。但是财务管理成本较高,在乡镇财力困难或集体经济薄弱村难以实施。

(作者单位:云南省会泽县上村乡经管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第11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