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总结

计算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总结

信息技术: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

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1. 信息处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相关的行为和活动

2. 信息产业:是指生产制作信息设备,以及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储

存、传递、处理、制作与服务的所有行业与部门的总和

3. 比特:计算机和其他数字系统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以及组成数字信息的

最小单位,一般用小写的b表示

4. 集成电路:出现在20世纪xx年代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

艺加工制作,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互联线构成的电子线

路集成在基片上呢,构成了一个微型化电路或系统的半导体器件

5. CPU:即中央处理器,是承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运行任务的处理器,是任

何计算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

6. PC机主板:又称母板,安装于机箱内,计算机基本也是重要部件之一,通

常装有CPU插座,芯片组、存储器插槽、扩充卡插槽、显卡插槽、BIOS、

CMOS存储器、辅助芯片和若干用于连接外围设备的I/O接口

7. 芯片组:是PC机各组成部分相互连接和通信的枢纽。存储器控制,I/O控

制功能几乎都集成在芯片组内,它既实现了PC机总线功能,又提供了各种

I/O接口及控制,没有芯片组,CPU无法与内存、扩充卡、外设等交换信息

8. BIOS: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存放在主板上闪烁存储器中的一组机器

语言程序。具有诊断计算机故障及加载操作系统并启动其运行的功能。主

要包含加电自检程序,引导装入系统,CMOS设置程序和基本外围设备驱动

程序

9. 内部储存器:由成为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分为ROM和RAM 两大类,RAM又分为DRAM和SRAM,ROM可分为不可改写的和快擦除的存储

器(BIOS存储器),与CPU相连,用来存放已经启动的程序和正在处理的

数据,且存取速度快而容量较小

10. I/O总线:计算机内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一组公用的信号线及相关控制

电路,有数据,地址及控制信号三类,最重要的性能是数据传输速率

11. I/O接口:用于连接I/O设备的各种插头/插座以及相应的通信规程及电

气性

12.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命令、数据、文本、声音、图像和视频等

信,它们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及外部与计算机进

行交互的一种装置,用于把原始的数据和处理这些数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

中。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

入装置等都属于输入设备。

13. 输出设备:计算机的终端设备,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输出显示,打印,

声音,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也是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

符,图像,声音等形式。常见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输出系

统,磁记录设备。

14. 外存储器:除计算机内存与CPU缓存以外的存储器,断电后保存数据。

15. 计算机软件:人与计算机硬件接口,指挥及控制硬件的工作,是指设计

比较成熟,功能比较完善,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程序。程序是软件主体。

软件必有完整的,规范的文档作为支持

16.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一种系统软件。是许多程序模块的集合,他们能以尽量有效、合理的方式组织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安排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和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并向用户提供操作服务,使用户能灵活方便有效安全地使用计算机,也使整个计算机系统高效率地运行

17. 算法:用于完成某个信息处理任务的有序而明确的,可由计算机执行的一组操作或指令,在有限时间内之行结束并产生结果。具有确定性,又穷性和可行性,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18. 程序:告诉计算机做什么和如何做的一组指令(指令),计算机能理解并能执行的一组指令

19. 程序设计语言:用于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一种即可使人准确的描述解题算法,又可以让计算机也很容易理解和执行的语言。分为机器语言(计算机唯一可以直接理解),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

20.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软件,把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以相互共享资源和进行信息传递的为目的连起来的一个系统,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1. 因特网:在美国ARPA网基础上通过采用TCP/IP协议连接其他计算机网络发展而成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互连网络

22. 路由器:链接异构网络的关键设备,本质上是一种分组交换机,把IP数据包按接收计算机的IP地址进行转发,屏蔽各种网络的技术差异,将IP数据正确送达目的计算机,确保各种物理网无缝连接

23.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称网络通讯协议,是因特网最基本协议、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将计算机网络分4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连接层、网络接口层,每层包含若干协议,但此两项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故而以此代指整个协议系统

24. 数据加密:保证数据安全,也是其他安全措施的基础。改变符号的排列方式或按照某种规律进行替换,使得只有合法的接收方式才能读懂,其他人即使窃取数据也无法了解内容

25. 身份鉴别:证实某人或某物的真实身份与其所称的身份是否相符合的过程

26. 计算机病毒:一些人蓄意编制的一种具有寄生性和自我复制能力的计算机程序,其能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从而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严重破坏。具有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和传播性、潜伏性

27. 数字图像:又称数码图像或数为图像,是以二维图像用有限数字数值像素的表示。由数组或矩阵表示,其光照位置和强度都是离散的。数字图像是有模拟图像数字化得到的、以像素为基本元素的、可以用数字计算机或数字电路存储和处理的图像

28. 数字声音:以MP3格式,WAV等类型的编码技术对模拟声音进行采样、量化、压缩及还原的声音

29. 数字视频:将外界影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转变为电信号,在记录到储存介质中的内容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序列,将音频文件转化,再将这些电频信号转化成二进制数据保存的声音

解答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含哪些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你所学的专业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

答:信息技术是指用来扩展人们的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

处理的一类技术,包含:(1)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与识别技术

(2)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3)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与存储技术

(4)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1)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2)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3)采用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的收

集、加工、传递、存储、显示与控制

2.计算机在逻辑上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逻辑上由硬件、软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由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出设备,通过总线与I/O接口相互连接

输入设备:把信息输入计算机的部件

中央处理器:对输入信息进行各种处理的部件

内外存储器:把程序和数据库储存起来的设备

输出设备:把信息送出计算机,输出计算机产生的结果的设备

总线I/O接口:在CPU、内存、外存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输信息并协助它们工作,主要组成部分是用于在各部件间运载信息的一组或多组公用的传输线

3.CPU的作用是什么?原理上由哪三个部分组成?与内存是什么关系? 答:作用:按照指令的要求完成对数据的基本运算和处理

组成:由寄存器组(用于临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得到的结果)、运算器(对数据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控制器(CPU的指挥中心,解释指令,控制运算器,记录内部状态)组成

关系:内存的频率越高,传输速率也就越高,提供带宽也就越大,CPU的前端总线频率越高,要求宽带也就越大,如果内存提供的带宽达不到要求的话,就会影响CPU性能的发挥。工作时CPU从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并进行处理

4.台式PC机有机箱内安装了哪些部件?主板上安装了哪些部件和器件? 答:机箱内有:主板、硬盘、软驱、光驱、电源、风扇等

主板上安装了CPU、内存条、总线插槽、I/O端口、芯片组、扩充卡等

5.试述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答:当加电计算机工作时,CPU首先执行主板上的BIOS的自检程序,测试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若无异常情况,CPU将继续执行BIOS中的引导装入程序,按照CMOS中预先设定的启动程序,依次搜索硬盘、光盘和U盘,若需要启动硬盘中的安装的操作系统,则将其第一扇区的内容(主引导记录)读到内存,然后将控制权交给其中的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由引导程序继续将硬盘中的操作系统中的操作系统装入内存。操作系统装入成功后,整个计算机就处于操作系统控制下,用户可以正常使用了。

6.试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组成和主要功能?

答:作用: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和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界面

组成:操作系统内核以及其他许多附加的配套软件组成

功能: 任务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

7.为什么须要将计算机互联成网?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型?

答:(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

(3)实现分布式信息处理

(4)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

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8.如何防止你的计算机受到病毒和木马的侵害?如何使计算机不受或少受损失? 答: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和数据、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确保系统的安装盘和重要的数据盘处于“写保护”状态,在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包括病毒防火墙软件),使启动程序运行,接收邮件和下载web文档时自动检测与拦截病毒。

经常性的,及时的做好系统及管件数据库的备份

9.什么是网页?什么是URL?什么是HTTP协议?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网页:web服务器中由用户发布的文档通常称为网页

URL:是由两部分组成:指出客户端希望得到主机提供的哪一种服务,主机

名和网页在主机上的位置

HTTP:将远程web服务器上的文件传输给用户的浏览器

关系:用户给定了一个文档的URL之后,浏览器开始与URL指定的计算机进行

通信,请求服务器发送文档。Web服务器接到请求后,我将相应的文档传送给浏览器,浏览器程序便对HTML文档进行解释,并将其内容显示给用户

10.取样图像的获取分为那几个步骤?有哪些专用的设备?

答:步骤:扫描、取样、分色、量化

设备:照相机、摄像机、传真机、扫描仪、医用CT机、X光机??

获取:从现实世界中获得数字图像的过程。图像或缺的过程实质上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

 

第二篇:软件基础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总结

名词解释

第一章、概论

1、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实现此程序功能所采用的方法、规则以及与其相关的文档和在机器上运行它锁需要的数据。

2、汇编语言:用汇编语句组成的汇编语句序列就是汇编语言程序。

3、伪指令:在编译时不被翻译成机器指令,知识用来控制汇编程序工作的指令。

4、高级语言: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由表达各种意义的“词”和“数学公式”组成的。

5、多道程序系统:在宏观上看,一台计算机同时运行多道程序;从微观上看,CPU在某个时刻之运行一道程序。

6、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

7、人工智能软件:是应用非数值的计算方法,通过“推理”为复杂的问题寻求答案,而不是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来直接分析求解。

第二章、数据结构

1、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结构要研究的数据不是孤立数据,而是一批相关联的数据。描述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的方法称为结构。

2、数据存储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具体实现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3、栈:是限定只能在表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栈底

4、队列:是限定只能在表在一端进行插入运算,在表的另外一端进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允许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队头,允许插入运算的一端称为队尾。

5、树:是由一个或多个结点组成的有限结合,有且仅有一个结点称为根,其余分结点分为互不相交的有限个集合。每个结点本身又是棵树,呗称为这个根的子树。

6、冲突:出现不止一个记录争夺同一个存储位置的现象。处理冲突的方法基本上有:链地址法和开地址法

7、排序:是将一组记录按其关键字值的递增或递减的次序排列一个有序序列。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4、模块化:是把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可能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需求。

5、类:对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

6、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7、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8、继承: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9、投资回收期: 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0、结构化分析方法: 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软件的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一系列时期。

12、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3、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4、模块: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它是单独命名的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15、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16、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这类数据流应该划分为一类特殊的数据流,称为事务流。

17、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

18、事件:是某个特定时刻所发生的事情,它是对引起对象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的抽象。

19、函数重载:指在同一作用域内的若干个参数特征不同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字。

20、存根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运行过程中所调用模块或是被测模块下层模块的替代程序。

21、变换流:信息沿输入通呼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就叫变换流。

22、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23、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控制的模块数目。

24、多态性: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25、驱动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埠,或向被测模块输以数据输出一些必要信息,调用被测模块。

简答题

1、软件生命周期分为哪三个时期?每一时期所完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软件定义时期,开发时期,维护时期。

定义时期的任务: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开发时期的任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维护时期的任务: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2、简述需求分析阶段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答:软件定义时期,开发时期,维护时期。

定义时期的任务: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开发时期的任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维护时期的任务: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3、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采用几种控制结构?

答:结构程序设计:是一种设计程序的技术,它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

4、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答:1、名字说明 2、类型说明 3、初始化 4、程序对象的局部性 5、程序模块

6、循环控制结构 7、分支控制结构 8、异常处理 9、独立编译

5、软件测试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测试与调试的区别是什么?

答:任务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与测试的区别: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调试是诊断并改正错误。

6、管理复审与技术审查的任务是什么?

管理复审:复查各个阶段的经费、开销、成本以及进度,投资回收期前景的展望。 技术审查:对每个阶段进行严格的审查,从而保证了各个阶段技术的正确性,防上错误的积累和复审。

7、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答:(1)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重新定义问题。

(5)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

(6)推荐行动方针。

(7)草拟开发计划。

(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

8、从哪些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

答:(1)一致性,即所有需求必须是一致的,任何一条需求不能和其他需求互相矛盾。

(2)完整性,需求必须是完整的,规格说明书应该包括用户需要的每一个功能或性能。

(3)现实性,指定的需求应该是用现有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的。

(4)有效性,必须证明需求是正确有效的,确实能解决用户面对的问题。

9、对象的特点?

答:(1)以数据为中心。(2)对象是主动的。(3)实现了数据封装。(4)本质上具有并行性。

(5)模块独立性好。

10、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时,通常需要建立哪三种形式的模型?

答:(1)描述系统数据结构的对象模型。(2)描述系统控制结构的动态模型。(3)描述系统功能的功能模型。

11、什么是模块的作用域?什么是模块的控制域 ?

答:模块的作用域定义为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模块的控制域是这个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12、简述两种不同集成测试策略的比较?

答:自顶向下测试方法主要优点是不需要测试驱动程序,能够在测试阶段的早期实现并验证系统的主要功能,而且能在早期发现上层模块的接口错误。自顶向下测试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存根程序,可能遇到与此相联系的测试困难,低层关键模块中的错误发现较晚,而且用这种方法在早期不能充分展开人力。自底向上测试言法的优缺点与自顶向下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刚好相反

13、什么是类?类与对象间是什么关系?

答:类是对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类是对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描述,而对象是某个特定类所描述的一个具体对象。

14、面向对象方法特征有哪些?

答:(1)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

(2)所有对象都划分成各种对象类,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了一组数据和一组方法。

(3)按照子类与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父类的关系,把若干个对象类组

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

1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目标系统的可行性?

答: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1)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 (3)操作可行性 (4)法律可行性

16、什么是软件工程?构成软件工程的要素是什么?

答: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要素是:方法、工具、过程。

17、简述软件测试的步骤?

答:(1)模块测试(2)子系统测试(3)系统测试(4)验收测试(5)平行运行

18、对象有哪几种定义?

、答:(1)对象是具有相同状态的一组操作的集合。(2)对象是对属性值和操作的封装。(3)对象::=<ID,MS,DS,MI> ID:是对象的标识或名字 MS是对象中的操作集合 DS:是对象的数据结构 MI :是对象受理的消息名集合

19、类—&—对象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哪三种?

答:1、归纳关系:它反映了一个类与若干个互不相容的子类之间的分类关系。

2、组合关系:它反映了对象之间的构成关系。

3、关联关系:反映对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20、简述渐增模型的特点?

答:(1)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需求都可能有变化。(2)对应用领域不熟悉。

(3)高风险项目(4)用户完全参与到整个开发过程中。

(5)使用面向对象语言或第四代语言。

21、总体设计的过程如何?

、答:(1)设想供选择的方案。(2)选取合理的方案。

(3)推荐最佳方案。(4)功能分解。(5)设计软件结构。(6)数据库设计。

(7)制定测试计划(8)书写文档(9)审查和复审

22、有几种效益的分析方法?

答:(1)货币的时间价值(2)投资回收期(3)纯收入(4)投资回收率

23、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答:(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可维护性好。

 

第三篇:名词解释总结

1内环境

2稳态

3.易化扩散

4.阈值

5.去极化

6.阈电位

7.动作电位

8.主动运输

9.血细胞比容

10.血型

11.窦性心律

12.房室延搁

13.期前收缩

14.代偿间歇

15.心动周期

16.心输出量

17.心力储备

18.通气血流比值

19.肺活量

20.生理无效腔

21.机械性消化

22.化学性消化 23容受性舒张

24.紧张性收缩

25.胃排空

26.肾小球滤过率

27.肾糖阈

28.有效滤过压

29.滤过平衡

30.牵张反射

31.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32.运动单位 33去大脑僵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