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经验材料

家长经验材料

一年级学生家长:郭春勤 20xx.7.5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一起如何教育孩子这一问题,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阐述: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一个家庭里,只有家长能自己教育自己时,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家长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对自己充满自信心,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都有点宠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我们都只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家长,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但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才、成长——这正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

要解决这些困惑、问题,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教观念。一句话,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较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大人和孩子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家庭中有固定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确保“三优先”:1、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2、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3、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家长们在教育自己的都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在这里粗略的讲一下我的几个见解:首先,我认为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要在学习场所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要想使孩子成长为爱学习的人,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第三,要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这是家长、孩子进行学习的工具,我们应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第四,家长应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而且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只有继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需要。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我想在座的每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爱孩子,就是尊重信任孩子。这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都支持孩子的决定;意味着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品格。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及心灵的需求。要多跟孩子说说悄悄话,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坚信孩子上进的愿望。当孩子主动帮助家长洗碗刷锅时,家长毫无心意地说:“别给我帮倒忙啦!”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也不可爱?为什么我们家庭带来的是失望和自我憎恶,而不是自尊和自信?所有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自尊。而孩子缺乏自信自尊的全部原因,都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关。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成长。

每个人的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具社会性。家是多信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独生子女时代,这一时代是以“长辈包围晚辈”为特征的。有分歧没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潜能。

人的成就大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依赖两个方面因素:一是聪明才智的学习能力和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我们都很重视,但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从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并不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至,而是他们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我们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场所,产进行热情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最后我要讲的一点是:我们如何为我们孩子的将来定位。在这里,我曾看到这样一则事,当某个人在问一个母亲,你想你孩子将来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时,这位母亲说:我只想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的人。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有成就的人没几个,我们何必要追求那几个呢?我想关键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品德的人,这样我们也应该感到满意了。

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篇:家访经验材料

一次家访的典型案例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一个年头。十一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一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家访,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带着赞美去家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话人人爱听”,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这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明白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心理学常识。 我们班有个叫星勇的同学,他学习习惯很差,上课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老师批评他总和老师顶嘴,总认为自己没错. .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他激动地向我鞠了一个躬,并请我看他的行动。果然他变了。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避免"差"字,改用"不太理想"之类,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

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十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