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 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例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大概。)?例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例③: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例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例⑤: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3.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表假设。)例②: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例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或反诘:难道。)

3.且

1.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例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例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例③:河水清且涟漪。例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 ?

(2)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例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例②: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例①:不出,火且尽。例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例③且暂还家去

1. 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 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糅使之然也。(《劝学》”

3. 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所

(1)名词,处所,地方。例: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作代词

1.所十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6.为

(1)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①: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例②:公为我献之。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例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①: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例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6)表示被动。读阳平声wéi,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例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例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7.焉

1.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例:于是余有叹焉。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3)词尾,相当于“然”。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2.代词。

(1)相当于人称代词“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焉足道邪!

3.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是”。例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例②:青麻头伏焉

(2)相当于“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8.则

1.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例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例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表假设,相当于“假使”、“如果”或“那么”、“就”。例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例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表并列,可译为“就”,或不译。例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例②:入则孝,出则悌。

(4)表转折、让步,可译为“可是”、“却”,或译为“虽然”、“倒是”。例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例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例②:非死则徙尔。

9.于

1.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①: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例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例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例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例⑤: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到。)例⑥: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从、自。)例⑦: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同。)例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例⑨: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例①:良曰:“长于臣。”例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例③: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例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0.之

1.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例②:鞣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例③: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例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4)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例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①:顷之,烟炎张天。例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11.因

(一)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凭借、对象、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1.依照,根据。 ①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②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①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2.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①: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例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例③:问:“何以战?”例④:余船以次俱进。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例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x月,自京师??至于泰安。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例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2.连词。

(1)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承接,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樊哙侧其盾以撞

(3)表目的,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①:作《师说》以贻之。例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4)表因果,可译为“因为”。例: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表修饰,可译为“而”,或省去。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6)表结果,可译为“以致”。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动词。可译为“认为,以为”、“用”、“行”等。例①: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例②: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3.与

1.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例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可以知之矣。例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介词,表示相关,可译为“和”、“跟”、“同”。例①:客从外来,与坐谈。例②:陈胜少时,尝与人佣耕。(另一说,“与”为介词,当“为”、“替”解。)

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例①:“管仲非仁者与?”例②:无乃尔是过与?

4.用于句中,无意。例:是盟也,其与几何?

5.动词。可译为“给予”、“授予”、“结交”、“参加”等。例①:与斗卮酒。例②:不欺其与。例③:蹇叔之子与(yù)师。

 

第二篇: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虚词专题之“以”“而”“之”“于”

【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虚词“以”“而”“之”“于”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开篇语】:

1.导入:当下中学校园流行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复习了一周的文言文,有些同学是不是越来越明白高中语文“第一怕“名不虚传了?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这类虚词又似乎是最让人头疼的念不完的“紧箍咒”,难怪有人感叹“文言虚词,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的确,我们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有时候是不堪一击的,尤其是当我们的内心对某些事情产生畏难情绪,更加深这种脆弱性时,原本力所能及的事也可能让我们望而生畏。

帕斯卡尔紧接着为我们指点迷津了,他说:“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由于思想,我们却囊括了宇宙。”当我们运用思想试着去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并因势利导,试着去克服人性中的懦弱和恐惧时,我们会发现前方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天就让我们做一颗能思想的苇草,寻找记诵和运用文言虚词的“点金术”吧!

过渡语:看这幅对联,在其末尾加上什么虚词能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君恩深似海 (肯定语气)

臣节坚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坚如山乎 (疑问语气)

由此可见,一字之差,意思竟有天壤之别,可见选择适当的虚词对我们传情达意的辅助作用。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也非常普及。

2.总结 经史子集何其多,常见虚词二十个。之乎者也乃焉矣, 因为所以与然而。若属先得识规则,且于文中辨差别。 文言功夫当日进,书海扬帆定自得。

过渡:我们先来看看高考是怎么考察的?

分析得出:七年来,“以”考过6次,“而”考过5次,“之”出现3次,“于”“者”“其”

“与”出现2次。

本节课我们就以 “以”“而”“之”“于”这四个重点虚词为主要讲解的内容。

【重点虚词系列】

一. “以”

(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介词: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

(2)以资政殿学士行 “凭借??的身份”

(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在,从”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因为”“由于”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按照”

(6)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把”

2.连词:相当于“而”,回顾“而”作为连词的几种用法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并列”

(8)背晋以归梁 表顺承

(9)作《师说》以贻之 表目的“来,用来”

(10)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表因果

(11)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3.动词:

(12)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以为

(1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

(14)农民以鬻子者 “有”

(15)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率领”

4.副词

(1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5.名词

(17)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原因

6.助词: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等

例题见《三维设计》203页

(二)规律总结:理顺《三维设计》203页分类解析

(三)课堂训练:判断“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

“秉烛夜游,良有以①也。”若以②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③如吾之容现于当衢, 则恐惊人。故自当以④书卷为伴,弃夷以⑤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以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以⑦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明确答案:

1 名词,可译为原因 2 动词,可译为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凭借

4 介词,可译为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 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 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 介词,可译为因

11 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 介词,可译为在

13 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助词,表界限或范围

15 动词,任用

二.“而”

(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连词:联系“以”作为连词的几种用法

(1)图穷而匕见 表承接“来”“就”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表并列“和”“并且”

(3)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表转折“却”;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

(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表假设“如果”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表因果“因而”

(8)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表目的关系,“为了”“为的是”

2.代词:

(9)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3代词,通“尔”,“你”“你的”

3.助词:如“既而”“而已”等

(二)规律总结:理顺《三维设计》203页分类解析

(三)课堂训练: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 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①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②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③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④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⑤思也。三思而⑥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⑦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⑧。

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

5 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

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三.“之”

(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代词:

(1)臣请入,与之同命! “他们”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指示代词,“这”

2.助词: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的”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主谓之间,消独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7)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人又有谁愿意用洁净的身体,蒙受浑浊外物的污染呢!)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8)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音节助词,无实义。

3.动词:

(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连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 到??去

(二)规律总结:理顺《三维设计》212分类解析

(三)课堂训练: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①南海, 询于唐僧,唐僧不之②应。久之③,此僧以箪食瓢饮之④助至南海,夸之⑤于唐僧:“此何难之⑥有?”唐僧曰:“汝之⑦百折不挠, 实可钦佩。然汝之⑧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⑨乎?”

1 动词,到,往

2 代词,他

3 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这样,这些

5 代词,这件事

6 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的;

9 人称代词,我

dān sì piáo yǐn 人们将“一箪食,一瓢饮”简化成“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 过:过分

将:岂。“难道”你难道可以傲慢地对待我,讥笑我吗?——

四.“于”

(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介词:

(1)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第一个,从;第二个,比

(3)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在??方面

(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

(5)业精于勤,荒于嬉。; “由于”

(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

(7)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跟,同”

(8)从径道亡,归壁于赵。 “到”

(9)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于

(二)规律总结:理顺《三维设计》211页分类解析

(三)课堂训练: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

“黄鸟于①飞, 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②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 于③今已十载,

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 其鸣之美则倍于④昔。吾乡之美已闻于⑤四方。世人皆欲老于⑥吾乡,此乃多人言于⑦我也,非吾杜撰耳。于⑧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⑨是,不亦乐乎?

1 助词,动词词头

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 介词,可译为到

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 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

7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

8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

9 于:介词,可译为在 是:代词,可译为这

【结语】

这节课我们以点带面,复习了4个山东省常考的虚词“以”“而”“之”“于”,我们从所学文章和几篇课外文言文中选择了一些较典型的句子,目的在于帮助大家查漏补缺,拓展延伸,通过大家的练习反馈,也可看出大家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得较为丰富了。我想问问大家,前面进行的哪一部分让你印象深刻?对,最后的文言语段。我们可以想一想:掌握文言文虚词知识的“点金术”到底是什么?对,是实践。以上的文段正是当代文言文爱好者们的杰作,通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我们知道,人是一颗会思想的苇草,如果不能改变某些知识枯燥的本质,那就改变我们的思想,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只要有思想,文言文也能推陈出新。

像我们这位同学,也是在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里自娱自乐,用较为简单的文言文记录了她20xx年生活的几个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

乐而开笑

一日早上,吾身着一黄色上衣入校门,达哥见之,惊呼:“啊,香蕉!”吾无语。下午,达哥着一黑绿条纹衣入班,吾忽忆起一物,大呼曰:“西瓜!”众皆愕然。忖之,乐而开笑。

是夜,吾独身骑车过一无人小道,夜深如墨,忽闻墙角有呼吸之声,吾背汗毛乍起,两股战战,几欲速走。忽而一物从墙角奔出,吾悚然,细观之,乃一黑毛小犬,回想呼吸之声殆此犬所发,又思吾平日号称胆大如牛者,而今作鼠辈状,忖之,乐而开笑。

有一兄,非亲非故,两周未有短信往来,昨日忽收其信,信中尽言其过,懊悔之情,溢于言表。阅毕,吾茫然。已而恍然大悟。盖吾对其视而不见,而其亦以真心待吾,故有此信。忖之,乐而开笑。

吾同桌,名曰“巧儿”,减肥中,求吾每日监督之。今日忽见其于口中猛塞零食,吾惊呼:“汝何为?”巧儿惊起,俄而以手捶吾,曰:“是汝之过也。”吾思之,乐而开笑。

吾后桌,可人也。某日生物课后,此女持所做豆腐归,置之窗台。今日忽听其自语道:“此乃绿毛,白毛安在?”其痴真之性情可见一斑。吾忖之,乐而开笑。

作此文后,吾思师阅毕之纠结状,又乐而开笑矣。

大家可以借鉴同学的思路,用我们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写出自己的感悟。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