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医学微生物重点总结

微生物复习资料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表位,纯度高的抗体. 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的DNA分子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毒血症(toxemia):致病菌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或由于细菌死亡裂解释放的内毒素进入血流,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常见的病原菌有破伤风梭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白细胞介素: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嗜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介导白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干扰素(interferon,IFN):由干扰素诱生剂或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抗原:是指能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结合,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抗原决定基: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称抗原决定基,也称为表位。 补体:是人和动物血清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等多种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 不包括:Ig、补体。。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actor factor,TNF):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因子。

免疫应答: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效应的全过程。

ADCC作用:细胞毒作用 抗体IgG的Fab段与抗原结合,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FcγRⅢ结合,介导效应细胞杀伤携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 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某种抗原诱导下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

超敏反应:是指已致敏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是一种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人工主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方法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性生物制品,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也称预防接种

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输入抗体,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位于革兰阴性菌最外侧的一层结构,主要由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三部分组成LPS的功能:①带负电荷,可结合阳离子,提高细胞膜表面酶活性。②类脂A又称热原质,可致热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③是G-菌的重要表面抗原④成为某些噬菌体的吸附位点

热原质: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泛指那些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物质 消毒: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病原微生物的措施方法。但不一定杀死细菌的芽胞或

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是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的过程方法。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及芽胞。

无菌:是指不含任何活菌。

无菌技术:是指在外科手术或分离、转种及培养时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实验材料的操作方法。(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

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生素由敏感变成耐受的过程称耐药性变异。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裂解后游离出的DNA片段,整合入受体菌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的过程。

接合:接合(conjugation)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转导 (transduction):是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通过置换重组获得供体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噬菌体转变(溶源性转换)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噬菌体DNA整合于宿主菌DNA上,使其成为溶原状态而获得新的性状的过程。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行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滤菌器,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缺乏细胞结构;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Dane颗粒:球形有包膜的DNA病毒,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和核心 外衣壳:相当于病毒包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含表面抗原(HBsAg)和前S1和前S2抗原 内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型,衣壳蛋白即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在酶的作用下可暴露出e抗原( HBeAg)核心:由病毒基因即双股非闭合环状DNA和DNA多聚酶(DNAP)构成 包涵体:在病毒感染的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的团块结构。

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之间的传播而导致的感染(病毒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 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传播,但在特定条件下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感染机体

垂直传播: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而导致的感染。

抗原漂移:基因点状突变引起的变异为量变,其变异幅度小,仅引起中小流行,此变异称。 抗原转换:基因发生重组排列引起的变异为质变,其变异幅度大,产生新亚型,引起大流行, 抗菌谱:是指抗生素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范围及所需剂量。

正常菌群: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分布着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称

1.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此类抗原含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分子较大,结构复杂,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T细胞的辅助。特点:1一定要有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2不仅能够引起体液免疫,也能够引起细胞免疫3主要产生IgG IgM等抗体 4产生终身免疫。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此类抗原含有B细胞表位,结构简单,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的辅助。特点:1不用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2仅能够引起体液免疫3刺激B细胞主要产生IgM等抗体 4不是终身免疫。

2. 以青霉素为例,试述一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防治原则

青霉素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醛酸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形成青霉烯酸蛋白和青霉噻唑蛋白,即具备了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并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后者通过桥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可在几分钟内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

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青霉素制剂在弱碱性溶液中易形成青霉烯酸,故使用青霉素应在临用前配制。(一)寻找变应原,避免接触 (询问病史、家族史和皮肤试验来确定变应原,避免接触。)(二)皮肤过敏试验(使用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免疫血清之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三)脱敏疗法(对异种动物血清过敏但又急需应用者,可采用少量、多次、短间隔连续注射使其脱敏,称为脱敏注射法)

3. 乙型肝炎病毒(HBV)

形态结构 (1) Dane颗粒:球形有包膜的DNA病毒,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和核心

1. 外衣壳:相当于病毒包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含表面抗原(HBsAg)和前S1和前S2抗原 2。 内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型,衣壳蛋白即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在酶的作用下可暴露出e抗原( HBeAg)3. 核心由病毒基因即双股非闭合环状DNA和DNA多聚酶(DNAP)构成(2)小球形颗粒:不含DNA和DNA多聚酶,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3)管形颗粒:是一串聚合起来的小球形颗粒

传播途径:(1)血液和血液制品(2)HBsAg和HBeAg阳性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哺乳等途径传给婴儿(3)HBV也可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

HBV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HBV抗原测定:临床主要测HBsAg和HBeAg, 目前还能测pre-S2、pre-S1和DNAP。无论其中哪一项抗原阳性都表示有HBV的感染。只有HBsAg一项阳性可能是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感染早期。e抗原preS2和preS1阳性多表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血清有高度传染性。HBV抗体测定:临床主要测抗HBs、抗HBe、抗HBc 发病早期即可测出抗HBc-IgM,表示体内有HBV的复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抗HBc-IgG见于恢复期和慢性感染。抗HBs是中和抗体,阳性预示病情开始好转。

4. 药物变质的判断(重点)

1、有微生物存在。2、微生物已死亡或排除,但毒性代谢产物仍然存在。3、产品发生肉眼可见物理或化学变化。4、口服及外用药物中的微生物数量超标。5、无菌制剂中发现有微生物的存在。防止微生物污染药物的措施1、加强药品生产管理2、严格进行各项微生物学卫生检验3、使用合格的防腐剂

5. 影响药物变质的因素

1.污染量 污染量如果很大,则微生物虽然尚未生长繁殖,亦能引起药物的分解;2、营养因素 许多药物配方成分均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或无机盐类,甚至去离子水也可以支持微生物的生长3、含水量;在片剂及其其他固态药物中的含水量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较大。如含水量超过10%~15%,遇到合适温度,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 4、PH;制剂的PH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通常在碱性条件下,不利于细菌和酵母菌、霉菌的生长,而在酸性条件下则由利于霉菌、酵母菌的生长5、储藏温度;微生物引起药物变质的温度在—5~60摄氏度的范围内,因此通常储藏在阴冷干燥处为佳

6. 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

毒素特征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及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细菌细胞外,少数菌崩裂后释放 细胞壁成分,细菌崩裂后释放 化学成分 蛋白质 糖脂类物质

稳定性 热不稳定,易被脱毒、破坏 热稳定,抗酸,抗碱,不易脱毒

毒性作用 强,作用部位有较强选择性 弱,毒性效用大体相同

免疫原性 强 其脱毒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弱,不能脱毒成为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能力差

7.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一)初次免疫应答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抗原已入侵,但抗体还无法检出 对数期:抗体水平呈对数增长 平台期:此期抗体含量相对稳定 下降期:与抗原结合或被降解,抗体含量逐渐下降特点:1.潜伏期长2.抗体量少3.抗体类型以 IgM,为主 4维持时间短 5.抗体特异性低.(二)再次免疫应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可迅速、高效地产生特异性应答特点:1.潜伏期短2.抗体量多3.抗体类型以IgG为主 4维持时间长 5.抗体特异性高 .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nn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主要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球形,直径约100~120nm。内有一致密的圆锥状核心。病毒体外脂蛋白包膜,嵌有gp120和gp41两种糖蛋白。前者构成包膜表面的刺突,后者为跨膜蛋白。病毒内部为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衣壳蛋白为P24,病毒核心含病毒RNA、逆转录酶和核衣壳蛋白。见图16-11

2、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HIV的基因组由2条相同的正链RNA组成,在RNA链的5’端通过氢键互相连接成二聚体。每个RNA链基因组长度约9.7kb,含有3个结构基因和6个调节基因。在病毒的5’端和3’端各有相同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称为长末端重复序列(LTR)。 3 个结构基因①gag基因:编码前体蛋白,经pol编码的蛋白水解酶裂解形成内膜蛋白(P17/18)衣壳蛋白(P24)核衣壳蛋白(p7/6)。其中p 24特异性最高,与其它逆转录病毒无共同抗原,但HIV-1与HIV-2之间有轻度交叉反应。②env基因:编码gp120和gp41二种包膜蛋白。 Gp120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的部位。 Gp41具有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的作用。③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及整合酶,与病毒复制制有关。 6个调节基因① tat基因:编码反式激活的转录因子,与LTR上的应答元件结合能启动和促进病毒基因的mRNA转录。② rev基因:编码转录后的反式激活因子促进mRNA从胞核向胞质转运,增加结构蛋白的合成。③ nef基因:编码负调节蛋白,对病毒的结构蛋白和调节蛋白均有下调作用。④ vif基因:编码产物与病毒的感染有关⑤ vpu基因:编码产物与病毒的装配、成熟和释放有关⑥ vpr基因:编码产物是一种弱转录激活因子

这些基因编码的调节蛋白在病毒的RNA转录、转录后加工、蛋白质翻译及病毒释放的过程中起作用。

传播途径:

①性传播: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传播。 ②血源传播:包括输入含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等传播 ③母婴传播:HIV经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引起的母婴传播。防治原则 综合性预防1、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杜绝吸毒和性滥交2、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系统掌握流行动态3、加强国境检疫、严防HIV的传入4、对供血员进行HIV抗体检测,确保输血和血制品的安全

 

第二篇:微生物重点总结

微生物

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1、单纯扩散(被动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输送 4、基团转位

根据十分需要氧气可以将细菌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1、生长曲线: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适宜的温度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得出一条曲线,称生长曲线。

1)迟缓期(lag phase):是细菌接种到新环境的一个适宜过程,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核糖体和ATP合成加快,合成并积累所需的酶系统。此时细菌数并不增加,生长速度为零。对不良环境较敏感。这一过程一般约需1-4个小时。为了缩短对数期,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产生下列方法:以对数期菌种作为种子菌;增大接种量,一般5%-8%,最高不超过10%。

2)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 细菌此时生长迅速,以恒定的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条斜的直线。此期的病原菌致病力最强,其形态染色特性及生理活性均较典型,对抗菌药物等较为敏感。此期约需6-10小时。

3)稳定期: 此期因营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数逐渐上升,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生长曲线近似水平线。此期约需8h。

细菌特点:形态及生理状况常有改变,革兰氏阳

性此时可成革兰氏阴性,并产生毒素及其它代谢产

物。

4) 衰亡期: 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

数,生长线呈逐渐下降。

细菌特点: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

进行鉴定。

三 、 细菌的人工培养(培养特性) 1、培养基:指人工配制的含有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基质。

培养基配制原则

原则:A根据微生物营养需要;B营养物质的比例要适合;C pH值。;D渗透压E温度F:经济原则

1、培养基种类 2)按照物理状态的差异,可将培养基分为:

固体培养基:含有1-2%琼脂,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的检测等。

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1%左右的琼脂即成。可作穿刺试验,观察细菌的动力及短期保存菌种。

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即凝固剂)的培养基。用于扩增纯培养的菌体,确定细菌的生长性状及生长曲线。

3)按照功能的差异,可将培养基分为: 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作用底物及产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即可凭肉眼根据颜色识别细菌的培养基。如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兰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对不同细菌分别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从而可从混杂多种细菌的样本中分离出所需要的细菌的培养基。如S.S. 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提供厌氧环境

第五节 病毒的增殖与培养

一、病毒增殖

病毒的复制:指病毒在活的宿主细胞内,由宿主细胞

提供原料和能量,在病毒核酸的控制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成分,再组装成许多新的病毒颗粒,从宿主

细胞释放出来,这种繁殖方式叫复制(replication)。

整个过程称为复制周期。一个完整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1、吸附: 病毒感染细胞首先要吸附在细胞上,分两步:

第一步:静电吸引 第二步:特异性受体吸附

2、穿入和脱壳

3、生物合成:包括mRNA的转录、蛋白质及DNA或RNA合成等。

1)转录:指把病毒核酸DNA或RNA上的碱基摘录下

来形成一条互补的mRNA。

2)翻译:指在细胞质内由DNA或RNA病毒转录的mRNA译制出具有病毒信息的酶和蛋白质的过程。

3)核酸复制:病毒核酸复制成新的子代病毒核酸。

4、病毒的组装与释放

1)病毒的组装:合成的结构蛋白与复制的核酸装配在一起形成新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的组装或成熟。

组装有的在核内,有的在胞浆内进行。

2)病毒的释放:

无囊膜病毒:装配好的核衣壳,经细胞崩解释放出来。

有囊膜病毒:通过出芽或胞吐方式释放,在出核膜或细胞膜时披上一层核膜或胞膜而成为囊膜。

2、包涵体和合胞体

包涵体:在病毒增殖后的细胞内有数个致密的团块,称为包涵体

合胞体: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膜

溶解,从而使若干个细胞融合成具有多个核的巨大融合细胞,称为合胞体或多核巨细胞

3、干扰现象

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能发生一种病毒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的关系

1、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中获取所需的营养赖以为生,并往往对后者呈现有害作用

2、共生:两种或多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不相伤害而是互依互利

3、颉抗:两种生物在一起时,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产生毒害,从而抑制或杀死另一种生物

4、协同:两种或多种生物在同一生活环境中相互协助共同完成某种作用

1、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另一类微生物的物质。

来源:放线菌(如链霉素)、霉菌(青霉素)、细菌(多黏菌素)及化学物质合成。

作用原理: 1)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3)影响菌体蛋白质的合成。4)影响核酸的合成。

噬菌体:寄生于细菌、霉形体、螺旋体、放线菌以及蓝细菌等的一类病毒,亦称细菌病毒。

1、 杀菌作用——指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在一定条件下,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2、 抑菌作用——指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作用。

3、 抗菌作用——指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4、灭菌——指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芽胞、霉菌孢子的方法。

5、消毒——指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6、防腐——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7、 无菌——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存在。 无菌法——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

无菌技术——以无菌法进行的操作称为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

一、温度:

嗜冷菌:最适宜温度为10-20℃ 嗜温菌:最适宜温度为20-40℃

嗜热菌:最适宜温度为50-60℃ 绝大多数细菌,特别是病原菌,其最适宜温度为35-37℃。

高温灭菌的方法:分干热法和湿热法两类。

湿热法比干热法灭菌力要强,为什么?

因为 1)湿热中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强;

3)蒸汽可以释放大量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1、干热灭菌法:

机理:干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和因电解质浓缩而引起毒性作用。包括火焰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种。

1)火焰灭菌法: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物体中的全部微生物的方法,分为灼烧和焚烧两种。

2)热空气灭菌法(干热灭菌法):利用干热灭菌器以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注意事项: a. 在干热情况下,由于热空气的穿透力较低,因此,干热灭菌需在160℃维持1-2h,才能达到杀死所有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的目的。 b.

灭菌时,要使温度逐渐升降,切忌太快。

2、湿热灭菌法:

机理:湿热可引起蛋白质变性与凝固而失去活性。

1)煮沸灭菌

2)巴氏消毒法: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又不至严重损害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消毒方法。

分类: 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在63—65℃保持30min。 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在71—72℃保持15s。

超高温巴氏消毒法,在132℃ 保持1—2s,加热消毒后需迅速冷却至10 ℃以下。

3)流通蒸汽灭菌法

4)高压蒸汽灭菌法 灭菌条件:通常用

1.02kg/cm2(15磅)的压力,在121℃温度下维持15—20min,就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但糖、牛奶培养基,10磅10分钟即可。

(三)紫外线 特点:穿透力很差,即使是很薄的玻璃也不能透过。

1、消毒剂:用于杀灭病菌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2、防腐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物

防腐剂或抑菌剂。

3、化学治疗剂:用于消除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或

其它寄生虫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治疗剂。 1、基因组:细菌的基因组位于核体,是遗传的主要

物质基础。

2、染色体(核体):是由两条环状双螺旋 DNA 长链、

蛋白质和RNA组成,内含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着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3、基因:是一段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连续的DNA片段,是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遗传信息的基本遗传单位

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多为环状双螺旋 DNA 分子,可以自身复制,随宿菌分裂传给子代菌体。

作用:编码细菌各种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包括:1、接合性质粒2、非接触性质粒

按质粒转移的特性可将质粒分为两类:

三、转座因子:某些微生物的 DNA 片断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可在染色体上移动,这种可移动的 DNA 分子片段称为转座因子。

四、毒力岛( PAI ):指病原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群,分子结构与功能有别于细菌染色体,但位于细菌染色体之内,称为毒力岛。

1、毒力增强:病原微生物通过易感动物可使其毒力增强,这个过程称为复壮。

2、毒力减弱:病原微生物通过非易感动物或细胞或用理化因素处理可使其毒力减弱,这个过程称为致弱。

基因突变:指生物细胞遗传物质DNA 分子结构,突然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

改 变。

据突变发生范围分为:1. 染色体畸变 2. 点突变 据突变发生条件分为:1、自发突变2、人工诱变

诱发细菌变异的方法

1、物理方法:包括温度及各种射线(紫外线、激光、 X 射线、R 射线等)。

2、化学方法:常用化学诱变剂:5—溴脱氧尿苷(UBr),5—氟脱氧尿苷,2—氨基嘌呤, 8-氮鸟嘌呤,亚硝酸,烷化剂

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主要形式有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和转染。

1、转化

2、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经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称为转导。

病毒的基因重组

3、原生质体融合: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菌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进而发生遗

传重组,以产生同时带有双亲性状的,遗传性稳定的融合子的过程,称为原生质体融合。

基因工程技术:用人工方法将某一生物体(供体)的

DNA提出,却割后与载体相连,然后导入受体细胞中并在其中表达

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发病—表 示 病 原 微 生物感染宿主之后,对该动物造成明显的损害。

病原菌—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

致病性:是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

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具有种的特征。

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具有株的

特征。

病原菌毒力的构成因素 毒力因子:指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侵袭力: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

毒素:指生物在正常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原性的有毒物质,可引起宿主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

(一)外毒素:是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由G+菌产生,少数为G-菌产生。

类毒素:外毒素在0.4%甲醛溶液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持抗原性,称为类毒素。

(二)内毒素:特指G-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

特 性

外化学成分 蛋白质

产生方式 由某些G+ 或G-菌分泌 耐热性 通常不耐热

特异性。为细胞毒素、肠毒素或神经

毒性作用 毒素,对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发挥特定作用。毒性程度 高,往往致死 致热性 对宿主不致热

免疫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能否产生类毒素

能,用甲醛处理

三、细菌毒力测定的表示法

1、最小致死量(MLD)2、半数致死量(LD50)3、半数感染量(ID50)4、最小感染量(MID) 病原菌:可引起动植物病害的细菌称为病原菌

传染:病原菌侵入机体,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机体病理生理现象的总和,称为传染。表现有临床症状叫传染病。

传染性:病原菌从一个宿主传给另一个宿主的特性,称为传染性。

全身传染又可分为: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第十一章 其它病原微生物

一、放线菌:为原核单细胞有分枝的微生物。 放线菌的形态长短不一,由具有多数分枝的细丝组成乱线形的菌丝体。菌丝直径与细菌相近,多数无隔膜,有很多核样颗粒,无核膜,无明显的细胞核毒 素

(与细菌的结构相似)。放线菌菌丝体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菌丝

2、生理特征

1)培养:绝大多数为需氧性的,只有少数为厌氧性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致病性放线菌在37-40℃亦生长良好,绝大多数放线菌适于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

2)繁殖方式:主要以孢子形式来繁殖后代

3)特性:各种放线菌,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基质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菌丝都有一定的形态和颜色,为菌种鉴别的特征。

3、致病性及其他特性

能引起动物发病的主要有牛放线菌。另外,放线菌可产生许多抗菌素(链霉素、土霉素)。

二、螺旋体:螺旋体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

呈螺旋状弯曲,长而纤细,柔软,体表具有一层菲薄的弹性膜。细胞浆呈螺旋状,无明显的细胞核,存在着有弹性的中轴丝,无鞭毛,不形成芽胞。螺旋体虽无鞭毛,但细胞体具有伸缩旋转的弹性,能非常活泼地前后旋转运动。

2、染色特点: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3、特性 1)培养:螺旋体为异养菌,需氧性。 2)繁殖方式:主要以横分裂法繁殖。

只有钩端螺旋体能够人工培养,其他的都不能人工培养。常用柯氏培养液进行培养生长缓慢,接种后3-4天开始生长,1-2周才大量繁殖,液体培养呈半透明云雾状混浊。

三、霉形体(支原体):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是目前所知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生物。原称支原体,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

霉形体缺乏坚硬的细胞壁,为一个三层构造的薄膜所包围,外形呈多样性,其大小不一,最小的颗粒可通过细菌滤器。

2、染色特点:用瑞特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着色良

好。

3、生理特性 1)培养: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兼性

厌氧性,在加有CO2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大多数菌种需要动物蛋白质,一般培养基中加入血清等,还能利

用葡萄糖和精氨酸。

2)菌落特征:典型菌落呈油煎蛋状或乳头状,即菌落中央隆起而具有圆形周边,菌落中心部分,常陷入

培养基内生长,在血琼脂上呈α-溶血。 4、致病性:多数为致病性,少数为腐生性。

最早发现的霉形体为牛胸膜肺炎霉形体,

后来发现羊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的病原也是霉形体。近几年,发现的鸡呼吸道慢性感染的病原是霉形体。

5、治疗:由于霉形体无细胞壁和组成细胞壁的粘肽,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可被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金霉素等)所抑制。

四、立克次氏体: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

1、形态及生理特性

1)形态:一般比细菌小。不能通过细菌滤器(具有典型细菌的细胞结构),没有鞭毛,不能运动。

2)染色特点:革兰氏染色阴性,但以姬姆萨染色为佳,常呈紫色球杆状,或两极染色状。

3)繁殖方式:以二分裂法繁殖,只能在宿主细胞内

生长繁殖,也可以在鸡胚和单层细胞培养中生长,不能在人工培养中培养,也和细菌一样,含两种核酸即DNA和RNA。

2、致病性: 节肢动物作为该微生物的携带者或主要寄主,在人或者其他脊柱动物和非脊椎动物寄生,引起疾病。

五、衣原体

衣原体可分为两大类:1、沙眼衣原体 2、鹦鹉热衣原体 与立克次氏体在形态、构造、大小、染色特性等方面都很相似,也寄生于脊椎动物的细胞内,离开寄主细胞就不能繁殖。

与立克次氏体不同处有两点:一是不必经节肢动物传播,二是在细胞内有一定的发育阶段,即由细小、胞壁坚韧的具有传染性的原体变成较大、胞壁薄、无传染性的始体,然后经分裂繁殖,形成众多的原体,成熟后自细胞释出,可再感染其他细胞。三是含有DNA

和RNA,而病毒只有一种

动物微生物学Veterinary Microbiology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环境中生长繁殖的细小生物的总

称。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藻类 (3)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细菌分(一)球菌 (二)杆菌 (三)螺旋状菌

细菌的群体形态

菌落: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称为菌落,又称克隆。 菌苔:若长出的菌落连成一片,称为菌苔。各种细菌的菌落,有大小、色泽、质地、表面性状、边缘结构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征。

革兰氏染色过程:

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结晶紫染色2-3′——水洗——碘液染色2-3 ′——水洗 95%乙醇脱色30″——水洗——复红染色1-2′——水洗——干燥——镜检。

3、为什么不同细菌对革兰氏染色呈现不同的反应?

目前绝大多数人认为与细菌的细胞壁的结构与化学组成有关。

结晶紫染液 + 碘液——结晶紫-碘复合物(分子量大,不溶于水)

用95%酒精脱色时,因为G﹣菌细胞壁含脂类较多,脂肪被抽提,而粘肽少,且交联疏松,不易收缩,其细胞壁孔隙变大,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溶解脱出,最后被红色的染料(沙黄或复红)复染成红色;而G+菌细胞壁含脂类少,粘肽多且交联紧密, 95%酒精作用后粘肽收缩,其细胞壁孔隙变小至结晶紫-碘复合物不能脱出细胞壁外,经红色染料复染后染成兰紫色。

1)原生质体:革兰氏阳性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后,可完全除去细胞壁,形成仅由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菌体,称为原生质体。

2)原生质球:用溶菌酶等作用革兰氏阴性菌,仅能去除细胞壁内的肽聚糖,形成仍有外膜层包裹的菌体,称为原生质球。

3)细菌L型:指细菌自发或经诱导剂诱导形成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2)质粒:是在核体DNA以外,游离的小型双股DNA分子含细菌生命非必需的基因,能独立复制,随宿主分裂传给子代菌体。功能:控制产生菌毛、毒素、耐药性和细菌素等遗传性状。

(3)异染颗粒:是某些细菌细胞质中特有的一种酸性小颗粒,其功能是贮存磷酸盐 和能量。

一、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壁外周产生一种粘液样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

鞭毛: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个别球菌的菌体表面长有一至数十根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2、鞭毛的种类:1) 一端单毛菌 2)两端单毛菌 3) 丛毛菌 4)周毛菌

3、鞭毛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由鞭毛蛋白的亚单位组成 。

鞭毛具有抗原性,称为鞭毛抗原或H抗

原。 非鞭毛的细菌体, 称菌体抗原或O抗原。

4、鞭毛的功能: 1)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2)与细菌和致病性有关。

四、菌毛: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的菌体上生长一种短而直呈毛发状的细丝,称为菌毛,又称纤毛、柔毛或伞毛。

种类及功能: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1)普通菌毛,具有黏附作用。 2)性菌毛,是细菌传递质粒和附加体的通道。

芽胞: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胞。

带有芽胞的菌体称为芽胞体。未形成芽胞的菌体称为繁殖体或营养体。芽胞形成以后,随菌体崩解而脱出称为游离芽胞。

芽胞形成的意义 :

细菌一般在营养不足时才形成芽孢,且芽胞

对外界不良理化条件(如高温、干燥、渗透压、化学药品等)的抵抗力比繁殖体强得多,而当芽胞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时,又能萌发形成一个新的繁殖体,因而,它是细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结构。 它不是一种繁殖方式 。

从形态及结构,可将真菌大致分为单细胞性真菌和多细胞性真菌两大类。

酵母菌(类酵母菌或酵母样真菌):单细胞性真菌

霉菌(丝状菌):多细胞性真菌,主要由菌丝和孢子构成

菌丝的类型: a. 按功能分: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繁殖菌丝

口蹄疫病毒FMDV

口蹄疫病毒是口蹄疫的病原,主要侵害牛、羊、猪等偶蹄兽,引起口腔和蹄部发生水泡性病变。本病是一种烈性急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无囊膜,核酸为单股RNA,病毒子去掉衣壳仍有感染性。

二、抵抗力

1、本病毒对热较敏感,70℃10min,80℃1min均可

失去感染性,而低温条件可长期保存毒种,把病料冻干,置4℃可存活几个月,-50℃可活数年。

2、对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均有抵抗力。3、在1M MgCl2溶液中50℃1h即可失去活力。

4、在pH4.0环境中很快灭活,对碱也敏感,常用1%NaOH进行消毒。

三、抗原成分与血清型:

(一)抗原成分:本病毒有4种抗原

1、病毒子抗原 2、亚单位抗原 3、中空衣壳抗原 4、VIA抗原(病毒相关抗原)

(二)血清型(到目前为止我国为什么还未消灭口蹄

疫?)

本病毒血清型复杂,有7大主型,每一主型又可进一步划分亚型,且各主型之间无交互免疫力。另外,本病毒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常发生抗原漂移,有时流行初期与末期毒型不一致,在流行地区常有新的亚型出现。同时,本病毒可在某些康复动物的咽部长时间存在,消灭困难,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消灭口蹄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