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创新实践经验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创新实践经验

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三农”工作的全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鲜明特征,也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就是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要求。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新形势,正确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动力,已成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证明,要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适应新形势,在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不断得到创新,紧紧围绕“新”字作文章,不断充实新内容,着力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家园、发展新文化、倡导新风尚,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要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首要

重要任务

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没有新型农民就谈不上建设新农村。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因此,必须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培育新型农民,一要强化培训,掌握新本领。要用足用好农村现有教育资源,依靠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阳光工程”、农业科普知识讲座等平台,多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着力培育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引导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帮助农民掌握最新实用技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带动农民闯市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二要注重教育,树立新观念。观念决定出路。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农牧民从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满足现状的的思想意识中解脱出来。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宣传党中央和各级党

委、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帮助群众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信心。要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面向市场,走向市场,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重大调整的新形势。要结合推进农村民主进程,引导农民树立主体观念,增强民主意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在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实践中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素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要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新风蓬勃发展的村规民约,提倡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和生育观,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农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要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内容任务

农村环境是群众生活质量高低的最直接体现,是反映农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村环境整治,主要任务是改善群众的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要规划先行。要从实际出发,编制好村镇规划。规划方案要结合各镇村的地理条件、人文环境和经济条件,与发展特色产业、特色村、特色户紧密结合,与彰显人文景观和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结合,与发挥村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要坚持长远,将村镇规划纳入统一管理,确保新农村建设有一个高起点。同时,规划也要充分体现农民意愿,尊重群众意见,贴近农村实际,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二是要从具体事抓起。农村面广、量大,村与村之间差异较大,开展新农村环境建设的侧重点和切入点不同,但工作目标相同,都是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工作中,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办好每一件实事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地办,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解决,让群众从中得到真正实惠。三是要发动群众参与。通过镇区拆迁改造、危旧房改造,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调动其积极性。鼓励村干部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充分采纳和尊重群众的智慧和意愿,在党委、政府正确引导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把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要把群众性创建活动作为重要载体重要载体

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既是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创造,又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文化下乡”、“平安村镇”创建、“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对推进农村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形势下,创建活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坚持在提高群众参与性、增强工作实效和活动影响力上下功夫,创新内容、创新形式,使创建活动始终常创常新。要扎实开展好“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深化“八荣八耻”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农民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文明与愚昧的界限,营造文明新风尚。要重视深化“细胞工程”,抓好家庭文明创建,在家庭成员中开展好

“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好家长、好孩子、好邻居”等评选活动,调动每个家庭成员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要加强城乡共同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文明单位进村镇、帮扶后进村、强村带弱村、军民共建等活动,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创建的双赢。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要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

文化阵地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一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及文化设施建设。要充分认识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从满足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等需求出发,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建设一批实用性强、利用率高、教育作用大、群众需要的文化阵地。要抓住国家、省、市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农村文化站建设,完善文化设施、设备,加强村级文化室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用好用活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减少资源浪费,使文化阵地发挥最大作用。要把文化室(站)建成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水平提高、科学技术普及、经济信息传递、体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用先进思想牢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大力扶持农村文化团体,加强对农村庄户剧团等群众文化团体的管理和指导,指导立足农村、弘扬民间传统艺术,组织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宣传农村新人、新事、新气象,打造群众身边的文明宣传队和道德宣传队,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积极吸收民间文化能人,组建农村民间文艺

团队,引导他们由松散的自娱自乐转变为有组织的文化服务活动。乡镇要积极组织、扶持和发展一批农村文化经营户,不断提升民间文化的品味和价值。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要把民服务作为重要目标 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体,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靠农民参与、让农民满意”。在工作指导思想上,要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广泛听取和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把为群众谋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方法上,要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参与作为创建的第一动力;在检验工作成效上,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第一标准。要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在工作中,一定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做文章,一定要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防止只发号召,不出实招,只有要求,没有措施,只做声势,不做实事。要通过规划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贯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第二篇: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材料

创建学习型家庭 培育知识型农民

一一记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村民读书活动

申报单位: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

活动范围:全村186户农户

案例综述:

蒋巷村围绕村党委提出的“加快发展蒋巷经济,致力提高村民素质”这一工作目标,以满足全村村民、家庭求知、求美、求乐需求为立足点,把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和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头戏”来唱,在全村掀起轰轰烈烈的家庭读书学习的热潮。

从20xx年至今,村民读书活动已成为蒋巷村民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提供致富信息、交流生活经营经验的重要抓手,合理配臵学习时间,做到基本理论深学、科学知识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文明知识多学,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读书活动也成为了蒋巷村培训新型农民的主要抓手之一。

一、深入调研,抓准活动切入点

全国优秀共 产 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六大代表、村党委常德盛书记曾说过:“思想是灵魂,学习是根本。村党委十分重视,把提高村民整体素质确定为加快发展蒋巷的重点工作来抓。村党委围绕这一工作重点,开展深入调研,摸清群众思想脉搏。为了探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村党委组织人员深入到全村家庭之中,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心声。村党委专门召开“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座谈会、研讨会,研究确定活动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把它作为开发智慧、培养综合素质的最佳阵地,作为激发学习兴趣、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的终身学校。通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调研,蒋巷村党委确定以开展村民读书活动的形式作为培训新型农民的切入点。

二、广泛发动,掀起活动新高潮

蒋巷村于19xx年成立了村读书协会,号召村民以读书活动为手段,努力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到了20xx年,村党委全面发动全村186户家庭参与读书学习活动,不仅实现了量的扩张,而且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构建学习型家庭夯实了基础。蒋巷村通过召开动员会,利用村有线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目的、要求,并将计划、要求、标准印发给每家每户,让他们对照要求和标准自觉参与读书学习。在读书活动中,绝大部份家庭还自购书橱,同时村里对一些经济条件相对差的家庭赠送了书橱。村图书馆、阅览室每天开放,专人负责,提供村民免费借览,深受大家欢迎,有些村民还采用互借的方法或自发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全村186户家庭都准备了读书心得记录本。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读书活动进一步深入人心,

三、精心组织,开展活动求实效

蒋巷村通过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立足“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依托”,努力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引导广大村民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切实提高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参与主体上,以青年为主,全面推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真正做到人人是学习之人,家家是学习之所;在设施建设上,建办蒋巷文明村民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成立“读书学习交流协会”,开通有线电视、更新有线广播、添臵摄像摄影机、电视机、VCD、文体活动器材等设备,自办广播电视信息窗栏目,赠送“四报一刊”《苏州日报》、《常熟日报》、《姑苏晚报》、《苏州广播电视报》、《婚姻与家庭》,并由专职的邮递员每天送到村民家中。赠送书橱,村图书馆购进了千余册各类实用技术书籍,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创建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激励先进,提高活动创建水平

村党委意识到,村民读书活动是一件新生事物,培植典型,抓好示范,宣传表彰,也是提高创建活动水平的关键措施。蒋巷村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和评比表彰先进两种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广大村民读书学习,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热情。一是树立读书成才、读书致富的典型。村党委将一些学习较认真,并能做到学以致用,起到带头表率作用的村民群众组织活动,进行经验交流,谈心得体会,然后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这些典型的先进事迹,在先进典型的带动影响下,都能积极投身到读书活动的行列;二是评比表彰

发挥示范辐射。为提高读书活动的成效,村里成立专职小组进行定期检查学习情况,对学习的记录、心得、体会、合理化建议等8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家庭成员的现实表现,进行考核评比,并进行总结表彰,全村186户20xx年受表彰的家庭有111户,表彰率达65%,20xx年受表彰的达147户,表彰率达80%。20xx年和20xx年的表彰率逐年递增。20xx年度的获奖户除了实物奖励,还获赠了一份新华日报,20xx年x月份,蒋巷村召开第十届村民读书活动表彰大会,共表彰学习型家庭165户,发放实物奖励共计10多万元。通过此举,达到了不断提高创建活动水平的目的。

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的开展,使村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伴随一生是创建活动给他们的启迪,极大地推动了全村村民好学上进的风气,增强了村民奉献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强化了家庭美德建设,同时也带动了村里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村民的争创活动的开展。

读书学习,弘扬新风,建设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了蒋巷村村家风、民风、村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每个家庭都积极参与,投入争创“三文明”的活动,在单位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劳动岗位,在家庭恪守美德,文明和谐,作为个人勤于学习,自强不息,充分调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使蒋巷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广大村民全心全意围绕村党委提出的建设完善“四园一基地”(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蒋巷工业园,农民蔬菜园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把精力投入到把蒋巷建设成为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居乐业、心情舒畅、人心向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