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桂林街道高何村社情民意的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社情民意的调研报告

潼南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 周子恒

根据全县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参加了“三进三同”活动,我被分到了桂林街道办事处高何村,并与当地一户贫困农户结成穷亲并对他进行重点帮扶。在活动期间,我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通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采取“个别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了高何村的基本情况。并对该村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一、高何村基本情况

高何村位于县城东北角,占地4.06平方公里,西邻铁钉村,南邻雷伍村,北邻胡家村,距县城和街道办事处3公里左右,雷高公路穿境而过,渝遂高速铁路横贯境内,目前正在建设渝遂高速铁路二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辖有8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人口2955人,共903户,耕地面积1678亩。全村党员总数56名,流动党员8人。社保参保人数560人,新农合参保率100%,有低保户89户,223人,贫困户85户,绝对贫困户50户。

高何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共计流转土地410余亩。主要用于森林建设、种植苗圃和种植蔬菜,全村现有专业养殖户7户及散养户200余户,其中年出栏肉兔八千余只、肥

猪两千余头。

高何村于去年年底完成了村级公路村村通工程,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道路硬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也已建设落成,并投入使用。农村饮水工程也已建设完成,切实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

二、当前高何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何村经济处于持续发展状态,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仍有困难,农业发展滞后,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生产方式单一,经济发展缓慢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打工经济增长和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增长,生产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民增收速度依然比较缓慢。该村虽临近潼南火车站,但其经济生产方式还是非常单一,农民除了依靠打工获得较多收入外,农业规模生产不明显,该村并没有找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好路子,特别是一些缺少文化的弱势农民更是如此,有很多农民家庭条件都很困难。

(二)群众致富意识较为淡薄

在走访交谈中,部分农民在思想上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比较低的需求层次上,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比较满意,没有想过,也不知道如何更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对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更是没有整体、合理的构想。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

意识相对淡薄,对农村公益事业缺乏参与意识和支持意识,导致农村公益事业有人享用无人出力:水泥路要走,路肩无人培;耕种要用水,渠道无人修。凡事都指望上级拨款、指望村里出钱。在生产上小农意识依然严重,求稳怕乱、安于现状,不愿冒险,不敢闯,依靠“一亩三分地”混个肚儿圆。再加上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兴业创业的技能、运用科技的技能、产品营销的技能比较缺乏,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经济几乎没有概念,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生产中的收益。

(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强。

高何村现有党员56名,45岁以下党员18名,60岁以上党员38名,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水平偏低,对本村组织发展及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较小。

(四)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与上世纪xx年代相比,现在大多数农村群众性文化生活严重匮乏,一提到文化活动,就面临着无资金、无人才、无氛围的问题,往往遇到节假日才有可能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而且也局限于送戏、送电影等形式,直接让群众参与的比较少。文化生活匮乏导致农村赌博之风比较盛行,空闲时甘愿三五成群打麻将、斗地主、海阔天空聊闲话。赶集和庙会也成为人群汇集的基本方式。农村建小庙成风,终日香火不断,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道、贞洁等传统美德正在丧失。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庭极不稳定,社会治安

问题增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五)城乡结合部问题突出。

高何村地处潼南火车站,离潼南县城很近,随着潼南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在该村用地将越来越多,但伴随而来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征地问题,征地补偿问题,该村前几年就出现了多起因征地补偿而上法院打官司的事例。

三、对高何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利用自身优势,全面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一是要大力发展畜禽业。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借助创办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大规模养殖山鸡、土鸡的优势,大力拓展养殖业。筹措资金建成一个以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二是要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和农业技术员传授种植技术。适时组织科技人员下乡,为村民讲授有关种植业、林果业和养殖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实施科技扶贫,提高群众的致富本领。

(二)普及农村致富技术,增强村民致富意识

在致富的过程中农民对各种技术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对各种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为农村送去致富知识,选择最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的宣传方式,例如一对一帮扶、现场指导、播放录像等。另外,在普及科技

的同时要通过帮助农民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减少他们在致富道路上的阻碍。

(三)搞好基层组织建设

针对高何村的党员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党员文化水平不高,近年来未发展党员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党组织要协调党内关系,排除不和谐因素,按照正规程序发展党员,充分吸收大学生村官到党员队伍,为党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活力。同时,向老党员传授新知识,提高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四)注重生活品质,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

一是延续历史文脉,强调村庄的人文因素。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新农村,这是新农村的人文保障。对农村的文化亮点、历史文脉进行重点梳理和强调,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新农村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既要发挥现代教育的作用,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又要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营造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建设有文化品位的新农村。重点就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使建设人文村庄成为全村的共识,凸显村庄的人文亮点。

二是主动组织协调,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不仅要抓好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更要抓好观念、理念和道德修养的培植,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

先进的理念,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五)创造良好环境,着力解决城乡结合部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让村民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

二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篇: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调研报告

关于泽雅镇林岙村环境卫生与健康

调 查 报 告

(05秋农村行政管理班 姓名:林恩勇 学号:057102045)

“公共卫生”就是“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提高健康水平。它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并保障村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享受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这一定义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其意义已经超过医学科学的范畴,而成为极为重要的科学体系。“有健康才能奔小康”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 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

林岙村地处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的西侧,距县城35公里路,在泽雅

水库的下游溪流边,藤泽公路从村头到村尾穿过,四周高耸青山围包,溪水从村前流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一) 基本情况

林岙村有8个村民小组,276户,939人。林岙村虽地处西部山区,

随着家庭小作坊尼龙带加工业的兴起,造成对小溪的白化污染日趋严重,村民生活用水的威胁,20xx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林岙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农村环境卫生的问题根源,从而建立了两家个体珍所,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解决农村环境卫生。

(二) 环境、卫生、健康状况

1、环境:废旧塑料洗涤加工业20xx年初通过有效的治理,生态环境、

生活环境、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改变,特别是溪流环境,水质

有浊变清,还给了原来的自然溪水、溪滩、溪床环境状态。空气清晰、

山更绿了,自然环境焕然一新。

2、活环境:居住山边房屋潮湿、厕所不卫生,畜圈相隔不到10米,蛆

虫、苍蝇,满地爬满天飞,蚊子随手可抓。xx年到xx年有一个卫生

室,有一位赤脚医生,xx年后就没有什么卫生条件。目前居住在村

里的村民一般的感冒、疾病只能在家里呆几天,没有别的办法或者到

几十里路外的镇卫生院看医生。

3、健康:全村的老年人得风湿病的占26%;高血压、高血旨、甘油三

脂、高血糖病的占15%;呼吸道病的占1.5%;妇女病占妇女的28%。

前几年其它疾病死亡率较高,通过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减少了疾病。

二、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

1、缺乏基本卫生设施。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提供的资金能力有限,地方政府也难以提供足够的配套资金,因此农村公厕一直没有建成。以及村道路没有规划必要的生活拉圾堆放点,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普遍较差,随意倒放拉圾,造成拉圾满天飞的情景。

2、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存在影响身体健康。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极大的影

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前几年废旧塑料洗涤加工业的兴起,大量的污染物污染了溪流和空气以及周边的环境,还有垃圾、生活环境中的居住与养殖、厕所的不良环境,与前几年妇女得乳腺癌和子宫癌死亡率较高有很大的关系。

3、群众缺乏公共卫生意识。由于传统的观念和不良的卫生习惯,在非典”期间,政府大力广泛宣传下,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有大大地提高了。但“非典”过后,人们对疾病预防的警惕性也逐渐减弱,认为“非典”远离了我们,禽流感还没有达到人禽共患的程度。殊不知,我国是传染病高发的国家,肝炎患者超过1亿人,“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要时刻提高警惕。

三、对农村环境卫生的对策与措施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现代化,还应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 逐步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

逐步落实生产、生活环境的规划布局,以科学发展观,规划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的环境卫生,合理布局环境卫生与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等产业相配套,形成设施配套合理、布局规范的农村农业生产环境。建立农业科技小组,查看土壤墒情、土地肥力、虫害情况、天气温度、季节和节气的规律,作出何时该下种、浇水、锄草、施肥、打虫、收割等庄稼的科学化的管理,达到食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逐步完善自来水建设。林岙村自然达2个,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相隔甚远,,水源点在泽雅水库,在资金困乏的前提下,采取全盘规划,已经实现一个200立方米,总投资60万元,达到安全卫生的饮水环境。经村委会研究在20xx年已落实公厕,占地面积为150平方米。

居住环境与畜牧业生产的环境改善,村委会抓村居规划的编制,为了畜牧业生产进行着手抓规模性养殖场。

(二)、逐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提升就医报销率

目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农民的自愿参加为主,筹集的资金分为个人医疗账户和社会统筹基金两部分,个人医疗账户部分主要用来支付小病的门诊费用,社会统筹部分主要用来保障一些患重病、大病的农民的医疗费用的支付。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个不相同的,这样的一种安排势必会影响到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因此,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相对也比较强,在这些地区可以更多地强调自愿参加的原则,保险费的缴纳水平也可以相应的提高,这样就可以既保大,又保小,能够享受到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差的地区,则可以实行政府补贴和自愿参加相结合的办法,保障的重点是一些重病、大病的医疗费用,有效遏制农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泽雅镇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就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覆盖面,但是在提升参保回报率上比20xx年增加了10%,达到了30%,作为回报率来讲,从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来看,应当提升到50~60%,才能解决因病返困的现象。

(三)加强群众对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

加强群众对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公共卫生的“群防群治”,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把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行为能力作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方式,运用多种手段,围绕公共卫生的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健康咨询等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群体保健能力。要消除陈规陋习,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公共卫生道德教育,普及公共卫生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努力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因此,加强群众对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十分重要。

综上述措施还是不够的,还要在体制与制度上确保环境、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政府还要资金上的投入,才能使农村环境、卫生、健康有新的改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