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津市市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市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市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力“五大”教育,提升农民思想水平。

一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我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强乡镇(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建设,以民声民意作为考核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广大基层干部思想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走访71%的农户,向广大农民宣传党的惠民惠农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宣讲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促进了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激发了农民创业热情,积极投身建设美好家乡事业。二是抓好社会公德教育。组织开展“八荣入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广大农民知荣辱、树新风、讲诚信。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落到实处。普及学习《公民道德规范》和《乡风文明公约》,破除封建迷信,树立讲科学重知识之风,争做讲文明、知礼仪、守法纪的好村民。三是抓好实用技术教育。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开设各类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1653人次。创造条件建设好图书室和农民文化夜校,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形式,创办农业科技之窗,引导农民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会

经营”的新农民。四是抓好文化文明教育。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广泛开展灯会、对联评选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农村特色文化,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坚持开展“三下乡”、“文艺巡演”、“电影下乡”等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培养农民良好情操,提高农民文化素养。五是抓好法制教育。办宣传栏,设咨询点,组织专业司法人员,经常性向农民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讲座,增强农民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预防和减少了违法犯罪,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落实“三化”任务,提高农民自治能力。

充分发挥农民自治作用,采取党组织推荐、农民选举的形式,组建了公共卫生治理、社会治安维护、邻里纠纷调处、公益事业建设等自治组织,与相关部门整体联动,群策群力抓好了村庄、农户的环境美化、绿化和亮化,突出解决了农村粪便乱倒、垃圾乱堆、畜禽乱跑、污水乱泼、柴草乱垛的“五乱”问题。

三、推行“两项”创评活动,弘扬农村文明乡风。

组织开展了“卫生之星”、“创业之星”、“守法之星”、 “孝顺之星”、“自强之星”五星和“好女人”、“好男人”、“好老人”、“好家庭”、“好邻居”五好创评活动,评选出先进模范80余人,起到了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效果,促进了文明乡风的盛行。

四、巩固文化阵地建设,加速农村精神文明发展。

大力推进镇村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新建或改造村部14

个、农民书屋15家、农民休闲广场2个、乡镇卫生院2座、村级卫生室22个。以阵地为基础,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土文化,广泛开展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农民精神风貌大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

我市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的进度;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农民自觉参与意识不强,认识有待提高,等、靠、要思想仍较突出;三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工作协调难,资金整合难。

成绩已成为过去,困难仍摆在面前,我市将继续以务实进取之心,开拓创新之态,攻难克坚之行,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津市市文明办

二0一0年x月

特色工作一

“五星五好”评选活动

为扎实开展好“启民智、修民德、正民风”乡风文明建设活

动,巩固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市着力开展了“五星五好”(“五星”:“卫生之星”、“创业之星”、“守法之星”、“孝顺之星”、“自强之星”;“五好”:“好女人”、“好男人”、“好老人”、“好家庭”、“好邻居”)评选活动。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利用广播、专栏、标语口号等各种形式

广泛宣传评选的目的、意义。评选标准宣传到户到人,保障了评选结果公正性、典型性,激发了村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村民参与率达71%。二是认真组织评选。自我申报与组织推荐相结合。村民对照评选标准自我申报,村组审核推荐,镇党委、政府审定,报送文明办参评。三是隆重表彰授名。组委会集中评审,确定“五星五好”最后归属。召开表彰大会,对“五星五好”先进个人表彰并授名。80余人受到表彰,“五星五好”个人感人事迹由新闻媒体播出,继续让文明乡风在津市每一寸土地上盛行。

特色工作二

文化惠民工程

我市以灵泉镇为试点,大力开展了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并积极推广。一是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70%的村建成文化活动室。以文化站点建设为基础,广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村民远离牌桌、远离闲谈杂扯,引导村民树立健康生活意识。各村建成农家书屋一个,通过开展“心系农民、捐书助读”等活动不断完善农家书屋配套设施。通过开展“走进书屋、走近知识”等活动倡导村民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村民内涵。坚持每季度一次演艺活动下乡,每月一次电影放映进村,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活跃村民思想。二是树立起农民健康生活意识。建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篮球场,配置体育器材。发放健身知识读本,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民健身知识宣传,现场讲解健身要领,增强村民健身意识。成立太极协会农村分会,健身舞蹈协会农村分会,组织开展演示及培训活动,浓厚了村民健身兴趣,提高了村民参与积极性。举办农村趣味体育运动会,因地制宜开展负重跑、家庭袋鼠跳、乒乓球、象棋等比赛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掀起农民健身之风。三是优化了农村文化环境。基本完成电视、广播村村通建设。通过电视、广播向村民传递新闻快讯、生活常识、民生热点、国际动态,开阔村民视野,启发村民心智。加强了乡镇电脑网络管理,加大对乡镇网吧管理力度,做到一月一巡查,严格上网程序,优化网络环境,为乡村未成年人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