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分类总结一

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分类总结一

一、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2+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

2+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血液

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没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苹果、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 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CuSO4(乙液)。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的酒精溶液:在脂肪鉴定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再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8、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

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16、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17、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18、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19、0.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20、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与鸡血混合,防凝血。

21、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 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 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22、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

23、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锤体的形成。

24、氯化钙: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用于基因工程的转化,使细胞处于感受态)

三、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

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子: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病毒致癌。

2、基因诱变:物理因素:Χ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

3、细胞融合: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灭活病毒(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四、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2.ADP :二磷酸腺苷

3.AMP :一磷酸腺苷

4.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5.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RNA:核糖核酸,分为mRNA、tRNA和rRNA。

7.cDNA:互补DNA

8.Clon:克隆

9.ES(EK):胚胎干细胞

10.GPT:谷丙转氨酶,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脏中含量最多,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的一项指标。

1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

1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类基因组计划

14.IAA:吲哚乙酸(生长素)

15.CTK:细胞分裂素

16.NADP+ :辅酶Ⅱ

17.NADPH([H]):还原型辅酶Ⅱ

18.NAD+ :辅酶Ⅰ

19.NADH([H]):还原型辅酶Ⅰ

20.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生物学家在实验室以少量样品制备大量DNA的生物技术,反应系统中包括微量样品基因、DNA聚合酶、引物、4 种脱氧核苷酸等。

21.PEG: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2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参与C4 途径。

23.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

五、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1、血液pH:7.35~7.45

2、血糖含量:80~120mg/dl。高血糖:130mg/dl,肾糖阈:160~180mg/dl,早期低血糖:50~60mg/dl,晚期低血糖:<45mg/dl。

3、体温:37℃左右。直肠(36.9℃~37.9℃,平均37.5℃);口腔(36.7℃~37.7℃,平均37.2℃);腋窝(36.0℃~37.4℃,平均36.8℃)

4、总胆固醇:110~230 mg/dl血清

5、胆固醇脂:90~130 mg/dl血清(占总胆固醇量的60%~80%)

6、甘油三脂:20~110 mg/dl血清

六、高中生物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

1、ATP合成反应方程式:ATP→ADP+Pi+能量

2、光合反应:总反应方程式: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分步反应:①光反应:2H2O→4[H]+O2 ADP+Pi+能量→ATP NADP++2e+H+ →NADPH

②暗反应:CO2+C5→C3 2C3 →C6H12O6+C5

3、呼吸反应:

(1)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分步反应:①C6H12O6 →2 C3H4O3+4[H]+2ATP(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2 C3H4O3+6H2O→6CO2+20[H]+2ATP(场所:线粒体基质) ③24[H]+6O2→12H2O+34ATP(场所:线粒体内膜)

(2)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C6H12O6 →2 C2H5OH+2CO2+2ATP

②C6H12O6→2C3H6O3+2ATP

4、氨基酸缩合反应:n 氨基酸→n肽+(n-1)H2O

5、固氮反应:N2+e+H++ATP→NH3+ADP+Pi

七、生物学中出现的人体常见疾病:

①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自身免疫病。免疫机制过高) ② 艾滋病(免疫缺陷病)胸腺素可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功低下患者。

 

第二篇: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
及公式归纳

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 肽链条数

=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

=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

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2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

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

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

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

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

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

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  (间)    ②膜、仁消失现两体  (前)

③赤道板上排整齐            (中)    ④均分牵引到两极    (后)

⑤膜、仁板(重)现两体失    (末)

3细胞分裂中有关染色体的一组概念(染色体和DNA等的数量判断要点):

①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大小,形态互不相同。)

②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没有);

③染色体:   以着丝点数目为准,常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没有差异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

④染色单体:一个染色体复制后内含两个DNA时,才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才有并连在一个

着丝点上,着丝点分裂后就没有);

⑤DNA量: 有单体时等于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无单体时等于染色体数;

⑥四分体: (减I前、中期)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两条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个染色体 = 4个染色单体 = 4个DNA)。

4如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有: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2种)     4个精细胞(2种各2个)

4个精子(2种(互补关系)各2个)

1种精原细胞     1种初级精母细胞      2n种次级精母细胞     2n种精细胞    2n种精子

5坐标曲线的判断方法;

标识——(看坐标含义);

明点——(看起点转折点终点的意义);

述线——[据纵坐标(因变量)随横坐标(自变量)而改变的原则对曲线各段进行描述]。

6、课本中的有关反应式:

   ①氨基酸脱水缩合:

 

②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TP(+H2O)     ADP+Pi+能量

③光合作用:CO2+2H2*O      (CH2O)+*O2+H2O

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

④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38ATP+热能)

    第一阶段:C6H12O6        2CH3COCOOH(丙酮酸)+4[H]+能量(2ATP+热能)

    第二阶段:2CH3COCOOH       6CO2+20[H]+能量(2ATP+热能)

    第三阶段:24[H]+6*O2       12H2*O+能量(34ATP+热能)

⑤无氧呼吸 (酒精无氧呼吸)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能量(2ATP+热能)

           (乳酸无氧呼吸)C6H12O6         2C3H6O3(乳酸)+能量(2ATP+热能)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计算:

在光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在黑暗中,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

光化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

光化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化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8(1)解遗传题的一般方法步骤:

、依照题意,画出便于逻辑推导的图解;

、判断遗传病的显隐性,及染色体位置;

、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基因型;(详细见后面的判断方法)

、抓住“隐性性状”深入探究——“隐性突破法”;

、逐对相对性状研究,各个击破;

、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来计算概率。(注意性别比例的带入情况)

(2)遗传病判断的一般方法:

肯定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如是女儿定为常——常隐;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如是女儿定为常——常显;

否定判断:③、系谱中只有男性患者,且男患儿必患——可能是伴Y遗传,否则必不是;

④、系谱中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⑤、系谱中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初步确定基因型:⑥、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唯一 —— 必为纯合 dd ;

⑦、显性性状的基因型 至少有一显性基因—— 必有D__

9   的含义:

①、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

②、具有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

③、具有n对相对性状的生物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种类数;

④、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的DNA分子的数目;

⑤、一个细胞有丝分裂n次后产生的子细胞数目。

10有关中心法则的内容:    公式:

①DNA中有关等式:A=T,G=C      A+G=T+C=A+C=T+G=1/2(A+G+T+C)

(A+G)/(T+C)=(A+C)/(T+G)=1

②某DNA片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全部碱基比例为b,则胞嘧啶为        个

③在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            ,则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 1/m

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1_;

④当在一条单链中,            时: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n_;

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n_。

⑤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n次,需要

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情况:

 

11、关于两个遗传定律的关系:

12、有关能量流动的内容:


13、有关物质循环的内容:

   (1)碳循环:①特点:循环性、全球性;②循环形式: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CO2形式,群落内各生物间是含碳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传递;③途径:一来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三返回——通过动植物呼吸、微生物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返回。

   (2)氮循环:①特点:循环性、全球性;②循环形式:进入群落形式——N2NH3NO2-NO3-,群落内各生物间是含氮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传递回到无机环境形式——NH3NO3-N2尿素;③途径:三来源——生物固氮、大气高能固氮、工业固氮为NH3NO3-尿素等,硝化细菌将NH3氧化为NO3-,植物同化作用转化为含氮有机物;三返回——微生物分解、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返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