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措施与体会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措施与体会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表现。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任重道远。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体会

多年前,笔者曾撰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活动这一板块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谈了些许心得。如今,新修订的课标已实施,课标极力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却远没有引起一些老师应有的重视,学生也远没有形成良好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意识,更谈不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养成,学生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任重道远。

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现将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说说,与同行交流,共同进步。

一、研究性学习是自主能力学习的最高表现形式。

自主能动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学的技巧和自学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习最可宝贵的学习品质。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生强烈的自主能动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自主能动学习的技能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极力推行的学习方式之一。

二、践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研究性学习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随时随地都要进行。

(一)课堂上践行研究性学习

以单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指导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研读课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1.课前教师质疑:课前教师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布置一些具有知识价值、思维价值和能力价值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勾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研读课文。

2.学生质疑,自主释疑。:在布置预习题时,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初步,是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表现。

3.学生有了疑问,寻求解决问题办法:自行思索独立加以解决;同学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用文字写下来,等课堂上寻求更多帮助。

4.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质疑、释疑:上课前师生共同完成预习题;师生共同探究课文内容;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查资料、与同学商量、师生再讨论、上网等途径解决问题。

5.课堂上推行研究性学习始终要保证学生处于独立自主的地位。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独当一面上,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独立性,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独立获取知识,独立习得技能。以自读为例,学生要能自读知识短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能自读课文,感知课文,为深入探究作铺垫。

(二)课外践行研究性学习

课外推行研究性学习主要指课题型研究学习。鉴于初中生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引导初中生进行一些相对较浅易的研究性学习专题。课文中综合性学习活动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尽可能开展。

在教学中,我们设计、组织了几个活动:纠错活动、诗歌分类、爱好等。以“爱好”为例,我是这样组织的:指导每个学生灵活采用各种方式(发放调查问卷、现场采访、聊天等)获取第一手材料,接着对这些爱好按照标准进行适当的分类,然后探究爱好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搜集名人轶事,最后谈活动感受。

我们在确定选题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难度不会很大,有一定的思想教益。在整个开展过程中,教师充当一个指导者、参与者、帮助者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关注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与“爱好”有关的内容。比如:陶渊明隐逸、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等,尽力挖掘教材资源,深化课文学习。

这样坚持下来,学生普遍感觉语文课比较有趣,对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也较正确参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紧密联系生活的良好习惯,在看影视作品、广告、观察周边语言文字等活动中,大大增强了语文意识。

三、若干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应更多地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初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趣味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起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吕淑湘先生曾告诫语文教师:“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

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①语文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这正是语文素质的体现,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初中生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校研究性学习的初步,重点应放在学生独立自主研究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因此,要牢牢把握研究性学习定位为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一生的学习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要关注整个研究学习的过程,看重的不是结果。要以是否激发兴趣,陶冶性情,增长知识,扩大交际,感受快乐,学会创造为标准来评价活动的成果如何。

(三)要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学习心理规律、知识转化为能力规律待规律。初中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起点不要太高,要适度,不要老是把“研究性”挂在嘴边,那会把学生吓着,在推行研究性学习中,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神不知鬼不觉地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和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情况不一,同样要注意“因材施教”,切不可“一刀切”,对于同的个体,要予以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四)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层次较高,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而“综合性首先表现在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②“语文教学的实践性问题,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内外沟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语文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③“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

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④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始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变化,促进学生在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五)每一次研究性活动都要目标明确,活动结束后,要和预定目标对照,检查完成情况,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经验。一般说来,一个研究性学习,应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的身影、提出疑问的习惯。学生通过活动,更加关注生活,更加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并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疑问。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2.学生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得以得到锻炼而提高。学生通过种种途径,经过自己的劳动,取得了些许成果,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能不断激励自己。

3.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学生要解决一些问题,必定要取得别人的帮助,就能集思广益,把事情做得更好。在整个过程中,与别人结下友谊,向别人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4.促进了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学生乐于探索、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养成严谨踏实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一些不懂的问题,会习惯“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康市南水中学)

参考文献:

[1]《吕淑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xx年x月第11版

[2][3][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x月第2版

 

第二篇: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心得与体会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心得与体会

近一期的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无疑给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个全新的理念。教师在参与、组织过程中,其角色、观念、知识结构,乃至个人行为等多方面都得发生变化。它的开展促进了师生双方在教育中互动、互进,使得知识的引发、能力的挖掘、才能的创造在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实现。给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两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使教师由"独奏到伴奏、协奏"。

研究性学习的必然结果是促使了学生的学习走向开放性、全面性,接踵而至的是它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因为教师面对学生不仅是教室里的书本和单一学科的内容,教师针对不同口径,不同学生,就得处理不一样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技能技巧。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即由以往教师的'独奏到伴奏,协奏。'研究性学习中的学生,问题的触发点多,知识的原创少,信息处理又不是很强,这样教师就得指导学生怎样学,学什么,什么时候学的问题,如在学习中,学生提出了"化石燃料的形成与所学的哪些化学方程式有关?""燃料燃烧的气味就是SO2吗?""手帕中的污迹能否用化学方法除去它?它的成份又是什么?""臭氧层空洞是否只受CO2的影响?""樟树的施肥中是否有单一特效肥?""如何检验澄清水中的'水'已被污染?""碱金属中的Na2O能否制取出来?"等等,作为研究性学习中的我们,深切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应由知识的传递者走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要求我们要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

二、学会求知,是师生面对时代变化的新要求。

由课堂--课外--课堂中涉及问题看,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经济化社会的最终结果是学习化社会。"学会求知"是使师生融入学习化社会的通行证,它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更自由、更灵活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教育出路。如同汽车加油站一样,学生在学习中,已经不满足教师单一、标准、刻板的传授,过程必然使得师生是步入图书馆、实验室,甚至山间、田野,要以不同程度的去体验、去发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说不再是神话了。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领略到以下几点最重要:(1)天下没有不求知的孩子;(2)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兴趣、能力和教育需要;(3)经验是学习的好老师;(4)发现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很重要;(5)没有闲暇和自由怎么有机会学习;(6)试试,你就知道了;(7)在"做中学"与"玩中学";(8)学习是建立在"渴望"之上;(9)计算机和互联网能给我们带来许多;(10)合作使人愉快,合作更容易出成绩;(11)和父母一起学习,不光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做人;(12)处境不利,不能"落井下石","拉一把"就活了。

总之,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都在感悟,都在过程中探索。似乎学得更容易、更轻松、更快乐,每个人(包括老师)天资、兴趣和性格有无数多的差异,但都有学习上的成功,扮演什么角色都显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主人,都发现和挖掘出其中蕴藏的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