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六州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一、卷面印象: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建议编制试卷子时尽可能与平时的单元检测卷少一些重复,提高试卷的价值。

二、考试结果情况:

三年级共有71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总分是5751分,平均分是81分;及格率为95%,优秀率为35.2%。

三、试卷反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如:填空题的一些很基本的题目出错;计算题竖式正确,横式写错;应用题抄错数。

2、学生马虎现象严重:单位名称落写,横式不写得数,加法当成乘法计算,不写余数等。

3、课上听讲不好,不能深入思考后再答题,理解能力需要继续提高。上课老师讲过的题型,考试时稍做变化,学生理解偏差,说明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思维有待进一步开发、训练。

4、由于三年级是刚从一、二年级读题过渡过来的,有些同学依靠惯了老师读题为其把握时间,一到三年级老师不读题了自己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时间,以至于不能分配好时间,到时间做不完题目。

四、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

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三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出些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4、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6、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向四十分要质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落实到位堂堂清。

7、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这次县局调研我校的抽样人数为106人,合格率为80.19%,优秀率为21.70%,平均分为72.39.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基础题失分较多,说明还是基本功不扎实。下面作具体分析:

一、 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 审题不清。例如,填空题第一题,商是最大的( )位数,有很多同学填“个”字。

2、 计算错误较多,减也会减错,乘也会乘错,甚至题目都抄错了。例如,填空题第8题明知7乘35,但还是算错了。

3、 数学思想方法领会不透。例如,填空题第8题列综合算式,学生就是不能从整体上去理解这种题目,导致很多同学不知道加括号。

4、 对有些知识点还是掌握不透。例如,选择题第2题,根本就不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题目什么时候被除数最小。还有选择题第5题,就是分不清楚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

5、 同学们不会梳理题目或图形中信息。例如,作图题第二题,图形中条件根本不会处理。

6、 答题不规范。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不写;应用题里面的单位不加;列竖式就是数位不对齐。

二、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堂可能缺少趣味兴,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生不能养成一个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2、 在平时的教学中计算题的练习量还是不够,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

3、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训练重视的不够,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从而解决问题方法不当。

4、 有关作图题中的信息老师讲得太多,没有放手让学生去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导致学生看到这种题目无所适从。

5、 课堂上数学思想方法讲得有点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导致学生还不会用。

6、 学生的答题规范性除了本身的问题,可能还与教师答题的规范程度不高有关。说明老师平时解题没有注重示范。

三、 今后教学工作改进措施:

1、

2、

3、

4、 我校四年级数学老师将认真做好解题的规范性。 精心备课,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加强数学课堂的吸引力。 加强计算题的练习,提高我们学校学生的计算能力。 以后课堂上应该放手给学生去思考、去做、去问,调动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