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内容与格式规范

动物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与格式规范

一、毕业设论文的内容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内容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立论正确、推理严谨。

毕业论文一般由10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

1.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封面填写课题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院系专业等内容;题目不得超过36个汉字。

2. 任务书:由学校统一印制;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 中英文摘要:写作结构为:研究目的、采用的主要方法与材料、最主要结果、结论;语言精练、明确,语句流畅;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中文摘要约400~5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300~450个实词;关键词要反映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数量一般为4~6个。

4. 目录:正文所有各级标题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左顶格排,各级标题序号格式如下:

按照三级标题(1,1.1,1.1.1??)编写,要求与正文标题序号一致,层次清晰、简明扼要;标明页码。

5. 符号说明:毕业论文中所用主要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此项为可选项目。

6. 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应占主要篇幅。正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学科、专业的有关要求。论文中的用语、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符合国家标准。正文中出现的符号和缩语应采用本专业学科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标注。其写作形式可因课题的类型不同而变化。大体上包含五个部分: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或结果)、讨论(或分析与讨论)、结论。

前言说明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范围,国内外文献综述,应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研究方法;要求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材料主要是描述用于本试(实)验的生物、试剂、工具及主要配套用具等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方法包括试验的设计方案和主要的仪器安装、操作方法,以及与试验有关的环境条件。

结果和分析部分指对试验观测所获得的数据,经过初步整理加工,对其结果进行逐项(条)分析,用文字加以表述。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需要较详细地、实事求是地阐述。 “讨论”通常是对某些不成熟的结论,或经过本试验尚不能作出明确结论的现象或问题,加以推断性的解释。有的甚至对与前人持有不同观点的结论,发表商榷性意见。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要求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文字简练、语句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的归纳和总结,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明确,措辞要严谨,并能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成果。

7. 参考文献:应列出本论文直接引用的有关学术观点、试(实)验方案(方法)、数据资料(含图表)的论文、专著等,以及与本论文同类或相关研究工作成果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 致谢: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9. 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此项为可选项目。附录大致包括如下一些材料:

(1)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

(3)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公式推导、软件源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10. 封底:由学校统一印制。

二、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的格式、实验数据、各种标准的运用和引用都要符合各学科、各专业国家标准的规定。毕业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一律使用计算机编辑,用A4规格纸输出,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页边距2.5厘米,左边装订线1厘米,文档网络设为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字符间距标准,每行36个字符,每页34行,栏数为1,页码置于页面的底部并居中放置,用统一封面装订成册。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 封面

2. 任务书

3. 中英文摘要

(1)毕业论文中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中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3)“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

(4)中文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5)英文摘要题目采用三号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2个字符空格。

(6)英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打印“ABSTRACT”(大写三号黑体),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7)英文摘要内容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 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另文中出现的英文、字母、数字符号等,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8)英文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 WORDS”(小四号大写黑体),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小写,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 目录

“目录”二字用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两字中间空一格,下空一行为1、1.1、1.1.1??

三级标题及其开始页码。一级标题以及参考文献、致谢等同一级别的目录均采用四号黑体,其他级别的目录内容采用四号宋体字。

5. 符号说明

6. 正文

(1)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1”、“2”、“3”等,序号后空一格,以三号宋体左顶格打印,第一级标题上下各空一行(“1 前言”除外 )为第二级标题;第二级为“2.1”、“2.2”、“2.3”等,序号后空一格,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打印论文正文;第三级为 “2.2.1”“2.2.2”“2.2.3”等,以小四号楷体左起打印,换行后打印论文正文;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

(2)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设为固定值20磅,字符间距标准,每行36个字符,每页34行。

(3)图表 毕业论文的插图必须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题采用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列于图的下面居中),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采用中文五号黑体。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应写在表题左方,空一格接写表题。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表1、表2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面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格采用三线表设计。

正文与图、表之间空一行;图题、表题与图、表格之间空一行。

表格下面的注解或注释用小五宋体;表中所标注的差异显著与不显著的英文字母均采用上标。

(4)公式 公式书写应在中文中另起一行,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后续内容需要引用的公式后应注明序号,全文的公式可统一编序。

(5)数字 毕业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km等。在叙述中使用小于10的数字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数字较大时,采用科学记数法,如10000可写成1×10等。

(6)文中表示范围的符号使用“~”;文中的显著性判断标准都应写明,P用大写。

7. 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个字以三号宋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按顺序列出参考文献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每条参考文献的编号单独对齐,具体内容按行左对齐。

(2)在正文中按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作为上角标,例如:“??建立了模拟加载实验台”。

(3)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c”;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 [5]4

①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页码范围用“-”表示,下同)

②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A].编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毕业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⑤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⑥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⑦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EB/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注:文献载体标志,光盘为CD, 联机网络为OL。

8. 致谢

致谢打印格式同前言。

9. 附录

“附录”二字用三号宋体居中打印,两字中间空一格,下空一行是附录题目(四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是附录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若有多项附录,可按顺序编号。

10. 封底

 

第二篇: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规范

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补充说明

(文献综述基本要求)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所谈论的文献,必须是论文中实际涉及到的文献。这些文献最终必须在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出现。如果论文中实际参考的文献数量较多,可以抽取其中较重要的文献来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字数要求20xx字-3000字之间。

二、格式要求

页面设置的格式要求与论文格式的要求一致。A4页面,页边距均为2.5厘米,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段落行距设为最小值,段前段后设为0行。文献综述所使用的语言为英语或汉语,任选一种。

三、文献综述样例

从教师角度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文献综述)

外国语学院 XX①

1030X20xxXX X XXX 指导老师:XXX

1. 研究背景 [包括研究意义、课题的来源等等]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其中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教得很费力,但学生学习效果却不好。往往教师在课堂上费劲心思,设计了很多活动或游戏,想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把知识变得生动易掌握,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似乎都很投入,学生也积极参与,但下课后却一问三不知(龙艳春, 20xx )。最终,有的学生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学习英语非常吃力,一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而小学英语教师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针对上述种种现状,探求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迫切。

??

2.研究现状

2.1国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从20世纪xx年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xx年代)逐渐成为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并且不断完善。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师的特点有什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有哪一些?其中国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有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纳的掌握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当前世界教育改革普遍关注的趋势之一是强调教育效果,效果本位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新的方法论,效果本位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向联系,有效的学习时间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教师的态度和期望,激发学生的动机等。除此之外,国①根据学院06级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毕业论文中署名行中的专业名称统一如下:“英语”、“日语”

外试图考察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并找寻改善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案,他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2.2国内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2.1有效性的定义与概念

随着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论研究者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研究者“从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角度规定教学有效性”(黄小平,20xx)。有些研究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教学个性获得的发展与逐步完善。”(刘立明,20xx)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余文森,20xx)

2.2.2关于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赫斯特通过课堂研究认为,有效教学最基本的条件有三: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教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9]

长期研究课堂的美国专家鲍里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至关重要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其中,教师能否让学生参与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指标。(加里,20xx)

王鉴博士认为,有效教学的指标应该是一个多元的、综合的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这里的发展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首先,学生的发展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即要实现教育的三维目标,教育要实现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的发展。

其次,学生的发展既是指当前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2.2.3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国内的课程理论专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首先,余文森教授认为,要从四个角度着手,“第一,当前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第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第三,从长远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高(根本的支撑);第四,从机制来说,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问题是最紧要的问题”。(余文森,20xx)

其次,张人利老师认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一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首先,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在这点上,他主要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课程设置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此外,他还大力提倡实施校本课程,以适合学生的需求。其次,创“最近发展区”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他认为,要通过提高教学策略、途径和方法等运用的有效性,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本人的研究思路

在现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中,有的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满堂灌,教学质量低,学生被动学习等问题还是存在于一些课堂上。怎样使小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怎样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小学英语课堂,怎样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怎样使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有效,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为了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小学英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又是如何呢?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的论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首先诠释自己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接着阐述教师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中作用发挥的现状,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分析。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的使命和责任。研究这个课题,将有助于教师明确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应如何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龙艳春, 20xx,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基础英语教育》,7:45-48。 黄小平,20xx,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中小学教师培

训》,11:32-34。

刘立明,20xx,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现代中小学教育》,12:40-42。 赵若英,刘茂祥,20xx,试析有效教学的内涵与运行机制,《教学与管理》, 5:

3-5。

余文森,20xx,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教育评论》,6:46-48。

加里·D·鲍里奇,20xx,《有效教学方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相关推荐